第292章 【#大唐#】

字數:3425   加入書籤

A+A-




    “後世這些名字不是挺好聽的嗎?”
    “子涵怎麽了?可比那些花兒啊草啊!或者是大丫,二丫,大妮,二妮的名字,好聽多了。”
    “我決定了以後我們家香草就叫子涵。這名字起來就像是小閨女的名兒。”
    “佩奇這個名字聽起來倒是也有點兒意思。以後我們家大壯就叫佩奇。”
    “傑瑞,這個名字咱們村兒還沒人叫過呢,以後我們家新生的小孫孫就叫這個了。”
    “馬超,這意思是比馬的速度還快嗎?那感情好啊,遇到事情跑得快,才不容易丟命。正好我們家也姓馬,以後我們家馬狗蛋就叫這個名了。”
    “費陽楊,這名字多好聽啊!又有太陽,又有小樹的。一聽就能安生長大的名兒。”
    “浩軒也很好聽啊,我家驢蛋以後就叫浩軒。”
    “……”
    古時候的百姓大多時候,隻能根據現有的東西起名,再加上有些地方還有俗語,覺得賤名好養活的理念。
    不少百姓對於很多孩子起的名字相當隨意,但那也並不代表百姓並不在意孩子名字好不好聽,有些百姓家在孩子稍大一些,也會拿著禮物請讀書人,給孩子起個名字。
    現在看到光幕上這些好聽的名字,這麽免費又好聽的名字,不少百姓都忍不住拿下來用一用。
    所以各朝代的古代民間,在這個視頻過後多一大批名叫子涵,浩軒,馬超的名字。
    ……
    【#大唐#】
    【我嘞個大唐盛世誒,就這大唐盛世的擴張速度,唐僧取經慢點,都不用親自去取了。】
    【看看唐朝的版度構造,東至朝鮮半島,西達中亞,南至越南,北抵蒙古,疆域之遼闊讓人震驚。
    這麽說吧,唐僧取經的腳步都差點趕不上唐朝擴張的速度,看電視劇的時候不理解為什麽唐僧師徒四人去的時候是九九八十一難,回來的時候這麽快。
    現在才明白了,原來是因為在老祖宗把路上的國都給滅了。
    694 年:冷泉之戰,唐軍勝,斬殺吐蕃軍、突厥軍六萬人。
    696 年:素羅汗山之戰,唐軍敗。
    700 年:洪源穀之戰,唐軍勝。
    714 年:武街之戰,唐軍勝。
    717 年:九曲之戰,唐軍敗。
    722 年:小勃律之戰,唐軍勝。
    728 年:渴波穀之戰,唐軍勝。
    729 年:青海之戰,唐軍勝。
    730 年:瓜州之戰,唐軍勝。
    749 年:石堡城之戰,唐軍勝。
    753 年:大勃律之戰,唐軍勝。
    ……
    唐軍幾乎兩三年一戰,而且大多數都是勝利的局麵,怪不得說還得是咱的老祖宗啊。】
    評論區
    [說實話,唐僧再慢一點兒是真的不用去取經了。貞觀19年取經回來,貞觀22年,王玄策帶兵滅了天竺。]
    [主要是還把人家的王子王妃送到長安去了。]
    [你以為孫悟空捉那麽多妖怪幹嘛?每一個妖怪都是一個地方的小頭目。]
    [那這麽說大聖也是先鋒軍嘍。]
    [你以為唐僧的通關文牒上寫的是什麽?要麽他過去,要麽我過去。]
    [這玄奘哪是去取經啊,這不是妥妥的探子嘛。]
    [帶路黨,前腳剛走,後腳大部隊就到了。]
    [唐玄奘這是差點在大唐境內把經給取完了。]
    [這又讓我想起那句話“你們也就這一百周年不是列強。”]
    [以前做列強沒啥感覺,但被揍了之後一本書全是記仇史。]
    [這有什麽問題嗎?古代史幾千年也是一本書,近代史200多年也是一本書。]
    [這200多年的曆史怕是不止一本書,我們學的那個近代史史綱就要兩本。結果有人告訴我這兩本隻是個目錄。]
    [4000年列強我一筆帶過,100年屈辱分上下兩冊。]
    [突然想到如果生活在唐朝,要是想去長安參加一次科舉,可能要走一年吧。]
    [一年都不止,那時候那路多難走啊,想從新疆走到西安得多少公裏?]
    [主要是還有走錯路的風險。]
    [別說了,從四川往外走都走不出去,蜀道難,難於上青天,李白都要暈倒。]
    [且聽我一言,大唐設立過波斯都督府,管哪不用我說了吧。]
    [真的假的?怎麽感覺史料越翻越多?]
    [地盤好像越翻越大。]
    [越說這些我越恨慈禧,全給賠出去了,要不人均小康我也均上了。]
    [把當時的賠款按照現在的人口均攤,我們不止小康。]
    [這個有人算過的,當年賠出去的換算成現在的現金,每個人大概能拿200萬rb。]
    [誰穿越回去幫我揍慈禧一頓,我真的,我好氣啊!]
    [有沒有什麽係統,能穿越回清朝的那種,我要求不高,讓我穿越回去揍慈禧一頓就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