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諸侯討董,龍蛇起陸【求追讀】

字數:6253   加入書籤

A+A-


    最新網址:天有些陰的下午。
    黃忠手裏牽著孩子,和身畔的張仲景一起,被迎入太守府。
    而曹操已親自來到前院。
    【黃忠,字漢升,南陽人。修兵家,神通境巔峰武將】
    【他本該在不久的將來投效劉表,後成為劉備麾下,將封五虎,天下知名!但他被你提前招攬,黃忠遇曹操,他不用大器晚成,遺憾未能盡力壯年時。
    而你遇到他,時逢良將,當成千古美談】
    【黃忠,戰力值92,統兵為將,戰力+2】
    【世之神將,技能:裂軍辟地(黃忠的大刀已饑渴難耐)隱藏技…】
    曹操很想大笑三聲,四十出頭的黃忠,有誰見過他的勇武?!
    黃忠常先登陷陣,勇毅冠三軍。這是史書對他的評價,先登陷陣,力冠三軍!
    曹操比黃忠先一步執禮,道:“黃漢升,操聞名久矣,今日方見。有你來助我,我的兵馬何愁戰不能勝?將軍既來,操當以上將軍拜之!”
    意思是黃忠來投,自此戰無不勝。
    這對武將來說,是最高的褒獎了。
    而此時的黃忠,遠沒有那麽大的名氣。
    曹操卻給了他天下名將的禮遇,一郡太守親迎,奉為不世名將。
    黃忠神色動容。
    曹操不僅千裏招攬他,為他的孩子辛苦尋藥,派人苦等。眼下又以名將之禮待他。
    黃忠來之前是有投效的心思,但仍有猶豫。
    此刻卻是心意已定,單是曹操對他的器重,已難尋第二個人。
    黃忠願以自身所學,為曹操爭天下之鋒。
    他鬆開兒子黃敘的手,回以大禮。
    曹操對他執的是見麵的禮節,而他回的是覲見大禮!
    曹操探手扶起黃忠,心想真是聞名久矣,橫跨了千年。
    然後視線看向另一人。
    【張機,字仲景。漢末醫學大家,建安三神醫之一,後人尊稱為“醫聖”】
    【他是你見到的第一位聖者醫家,留之可用,遞增氣運】
    【他廣集醫方,將完成傳世巨著《傷寒雜病論》。他確立的“辨證論治”原則,是中醫臨床的基本原則,是醫之靈魂,根基所在,他是醫家鼻祖之一】
    “張仲景,操亦久聞你之名。今見之,大幸也。”
    曹操連聲笑道。
    張仲景生的瘦,年紀還不到四十,氣質溫和,但他其實很生氣。
    因為他是被曹操的親軍半強迫,半誆騙來的。
    “曹太守,你這請人來的方式,真是特別。”張仲景回了一禮。
    他雖然生氣,語調依舊很平順,不急不躁。
    曹操是讓親兵半強迫人家來的。
    但也是為了治病。
    張仲景這種醫聖,千年才出了三五人。
    當世瘟疫不斷,他自己也有頭疾,遇上張仲景,怎麽能不拉來看看。
    曹操不僅想把人拉來,給自己看病,還想讓張仲景留下。
    反正都來了,下一步就是讓伱全家都來,走不了了。
    不過這事要見機行事,不能一味強迫人家。
    曹操迎幾人進入書房,暢談起來。
    ……
    十一月初,因為伍瓊,何顒的運作,曹操的老朋友,張邈外放到濟陰郡,為太守。
    濟陰郡同屬兗州,就在陳留東邊。
    張邈能來濟陰郡,和曹操離開洛陽時,給他留下的密信,暗中叮囑亦有關係。
    曹操走後,張邈便給伍瓊,何顒傳消息,尋求外放機會。
    張邈掌濟陰,與曹操的陳留,兩相聯合。
    對他後續掌控兗州,有莫大的幫助。
    曹操一直在等張邈。
    陳留,濟陰相合,加上同為兗州濟北的鮑信,就有了大作為。
    同一時間的洛陽,也在發生著影響天下的變化。
    董卓利用對太後,皇帝的掌控,進一步壓製朱儁,權力不住增長。
    這天夜色初降,董卓來到永安宮。
    何太後神色憔悴。
    知道兒子劉辯消失,大概是她在董卓宮變後,最高興的事。
    董卓揮手讓周邊的侍從都下去。
    何太後神色畏怯,連退數步。
    她雖被董卓控製,但畢竟是太後,一身華服,雖過四十,依然貌美。
    李儒曾給董卓製定的計劃是毒殺廢帝和太後,以便於更好的掌握朝政,讓群臣沒有其他選擇。
    但廢帝不見了,還有沒有必要再殺何太後?
    董卓打量著太後,忽然大步上前,撕下了何太後的衣服。
    次日早,宮女心驚膽戰的進入永安宮。
    看見的情景,讓宮女險些暈厥過去。
    太後衣不遮體,身上全是淤青。
    而太後手上滿是血跡,竟有一根手指,被董卓掰斷拿走了!
    十餘日後,遠在邊關的皇甫嵩,收到一個盒子和一封新的密信。
    盒子打開,是太後的斷指。
    此後三日,皇甫嵩每日收到一根太後的斷指。
    第四天,是一個缺了三根手指的手掌。
    密信要求皇甫嵩解下兵權,孤身去洛陽。
    否則就先殺死太後,而皇甫嵩會收到太後的腦袋。
    十一月下旬,皇甫嵩孤身赴洛陽。
    群臣跪求免其死。
    次日,董卓便正式殺死太後。
    曹操收到消息,黯然歎息。
    某方麵來說,皇甫嵩才是心腸最硬的人。
    他孤身去洛陽,有不惜一死的勇氣,卻讓董卓失去了最後的顧忌,洛陽徹底落入其手。
    據宮中傳出的消息說,董卓聚眾相慶,狂笑不止,自言已掌控天下。
    曹操在他眼裏,充其量算是小患。
    他最忌憚的人,一直都是皇甫嵩。
    十一月末,董卓由司空改任太尉,兼領前將軍,加節,賜斧鉞、虎賁,更封郿侯。
    此時的董卓,已專斷朝政。
    他在朝野內外廣布親信。僭用近似天子的服飾,車駕,官拜太師、自封相國,位極人臣。
    董卓以周毖,伍瓊,何顒、鄭泰為幕僚。
    再次征召名士(如:荀爽、韓融、陳紀)入朝為官。
    其中,蔡邕成為董卓最信任的人。
    自此,董卓在朝中的權勢如日中天。
    侍禦史拜見他時,忘了解除佩劍,董卓當即下令將其打死,實為取樂,觀看他人死前的慘呼驚恐,並以此威嚇他人。
    又使人將何太後的母親舞陽君殺害,將何苗的遺體,從墓中挖出來肢解拋屍。
    大司農周忠的兒子周暉,聽說洛陽變故,趕來洛陽,想勸諫董卓。
    董卓聞其名而生厭,讓人將其亂棍打殺。
    而周暉的從弟,就是後來的東吳大都督,周瑜。
    如是種種,天怒人怨。
    各路諸侯,開始在地方蓄勢,試圖對抗董卓。
    曹操趁勢發布討董檄文,加帝印,封皇詔,散發到各地州郡,陳述董卓惡行,呼籲起兵恢複帝權。
    一時天下震動,群情洶湧!
    旬月轉瞬,初平元年,正月。
    董卓使人傳告各地,以皇帝安危,漢室社稷為威脅,試圖壓製各地反董的情緒。
    廣陵郡臧洪,曹操,張超,張邈等人,就此公然舉兵。
    兗州刺史劉岱率先加入,幾路人馬,在酸棗聚義。
    自此反董之勢,如野火燎原。
    各州郡官員,共舉聲望最重的袁紹為盟主,領軍討董。
    袁紹本是當年獻策,讓何進召董卓入洛陽的元凶。董卓亂朝,他和袁隗有很大責任,搖身一變,又成了維護正義的盟主。
    反董勢力分三處:酸棗聚集的聯軍是兗州、豫州的人馬。
    河內聯軍,則為冀州人馬;
    魯陽聯軍,為荊州人馬。
    參與討董的聯軍,包括曹操、後將軍袁術、冀州牧韓馥。
    勃海太守袁紹、濟陰太守張邈、廣陵太守張超、東郡太守橋瑁、山陽太守袁遺、濟北相鮑信、豫州刺史孔伷、兗州刺史劉岱、河內太守王匡、長沙太守孫堅等。
    這些諸侯雖非全部聚在酸棗,但都同意在此會盟,共討董卓。
    漢末的草鞋霸主劉備,也自舉義軍,成為諸侯之一。
    他們哥仨同樣趕來,準備參與討董。
    而此時,曹操兵強馬壯,麾下武有黃忠,張遼,典韋,文有荀彧,賈詡,戲誌才。
    馬有爪黃飛電,但因為背寬,一般不騎。
    兩月過去,其兵馬增長到一萬五千軍,盡皆驍勇,大戰將發!
    ps:講下劇情原則,曆史是重要指向,演義的精彩橋段偶爾會引用,畢竟廣為人知。比如溫酒斬華雄,曆史上是孫堅,演義是關羽~
    史上兩軍對壘,很少有將領單挑廝殺,但不這麽寫會少很多精彩…以上。
    明天,周五中午十二點後上架,求首訂,拜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