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升任州牧【求訂閱】

字數:7909   加入書籤

A+A-


    最新網址:離開昌邑的刺史劉岱,來到萬眾匯聚的軍營,才了一絲安全感。
    “我能到達軍營,就輪到那曹操遭難。”
    “以青州軍的數量,當可對他形成巨大的威脅。”
    劉岱沉著臉,坐在大帳內:我應該和袁太傅聯係,與他商議對付曹操。同時聯合青州軍,催促其興兵,盡快除了曹操,我才能真正掌兗州。
    劉岱手書兩封,讓親兵分別送出。
    他的第一封書信,打算送給袁隗。
    另一封則按此前和青州軍聯係的方式,秘密傳遞到青州軍手裏。
    劉岱聯係的對象,是‘侯保’的首領,一位青州軍大將。
    當初為了說服對方,劉岱許諾了不少好處。
    但他不知道‘侯保’並不是真的侯保。
    侯保背後的人,比他野心更大,想一口吞掉兗州。
    青州軍確實有人曾被劉岱說動,意圖投誠。
    但對方很快被波才和主帥管亥發現,兩人沒驚動劉岱,而是接替了劉岱聯係的人,繼續與他聯係。
    虛與委蛇。
    此時劉岱傳訊,催促青州軍發動攻勢,並且給青州軍送來了兗州部分區域的布防圖,以便於讓其順利衝擊陳留。
    青州。
    青州軍的首領,渠帥管亥,麵容粗黑,身形高壯如一截鐵塔。
    他身上紋著道術咒紋,戰鬥時可以催發出來,增加其力量。
    劉岱不知道的是,除了他來的信。
    管亥麵前,還放著兩顆人頭。
    這兩顆頭和劉岱的密信,前後腳被送到青州軍大營。
    波才,侯集的人頭。
    黃巾軍數年前起義,最初那批將領,大部分已死。
    管亥和波才並肩作戰,多次死裏逃生。
    如今,連波才也死了。
    管亥盯著波才的人頭,嘴角慢慢咧開,露出一個瘮人的笑容。
    “隻有血流成河,才能償還波才被人所殺。
    而兗州,將成為我青州軍的糧倉!”
    “傳令下去,兵分三路,全力衝擊兗州。先登破城者,將領以下,升為將領,能攻占一郡之地者,升任波才空出來的副帥之職!”
    麾下眾將聞言興奮,皆有嗜血之色。
    這天傍晚開始,青州軍潮湧而出。
    他們是流民聚集成軍,最初認為人越多聲勢越大,所以不斷聚眾,席卷吸納天下流民,糧備輜重從來沒充裕過。
    青州軍內部拖家帶口,老弱婦孺也有,青壯體健者也有。
    糧備的短缺,讓他們隻能靠劫掠來維持生存。
    這種情況形成後,就很難再改過來。
    百萬青州軍,一直麵臨糧荒的威脅。
    這一次,他們要劫掠並占領兗州。
    六月的最後一天,青州軍從南,北兩個方向,對兗州發起了衝擊。
    兵馬數十萬,觸目如人海!
    烏泱泱的人在山野間,官道上行進,按劉岱給的布防圖,選擇空虛處,湧入兗州。
    一開始很順利,多個村莊,小的城鎮被人潮淹沒。
    畜牧,糧穀,粟米,甚至是‘人’都被席卷一空,充作軍糧。
    管亥在大營穩坐不動,直至收到前期行軍順利的消息,證明了劉岱給的布防圖沒有問題。
    青州軍隨即傾巢而出。
    其中一路兵馬,從南側越過山陽郡,濟陰郡,快速逼近陳留。
    另一路從北側,湧入東郡,雙向對兗州展開侵入。
    在兗州東北方向的劉岱,也鬆了口氣。
    青州軍的出兵路線,符合他的要求。
    憑借布防圖,避實擊虛,湧向曹操掌握的東郡和陳留。
    這也是劉岱相信青州軍會合作的原因。
    為了減少自身消耗,青州軍會按他的意思來,合作對青州軍也有利。
    青州軍符合預期的用兵,讓劉岱大喜。
    曹操的兵馬很厲害,與青州軍交鋒廝殺,最好是兩敗俱傷。
    到時他出來收拾局麵,兗州將真正落入他手裏。
    劉岱臉上的笑意,毫不掩飾。
    但他的笑容,很快被前來傳訊的斥候打斷:“刺史,不好了…”
    “青州軍突然分兵,從南北兩個方向,往我們圍攏過來。”
    劉岱麵色一凝,笑容消失。
    他對青州軍並非毫無防備,所在大營是兗州邊防,最堅固的城池,且還布設了伏兵。
    這天下午,劉岱登上城頭,眺望城外。
    青州軍正從視線盡頭,奔跑而來,無邊無際的人流。
    衝在最前邊的居然是老弱,後方才是敦促著老幼的青壯。
    青州軍衝城的戰術,也是在用開戰和傷亡,淘汰老弱,如同機器般往前滾動,留下來的兵馬,自然越來越精銳,越來越凶狠善戰。
    劉岱心如擂鼓。
    他還在城外布置了兩路騎兵,策應他守城。
    但人真的太多了。
    攢動的人頭,大地都被覆蓋。
    劉岱安排的兩隊人馬,策騎衝出,並未對青州軍造成多大阻礙。
    人餓到極致,格外凶悍,隻為爭一口糧食。
    劉岱安排的騎兵,衝擊在人潮上,迅速被淹沒,有人回頭逃散,有人被人潮卷入。
    劉岱的兵馬不少,但大多是為了討董而征召入伍,比普通百姓,隻多出幾個月的操訓。
    此時,他麾下騎兵,戰馬慘嘶聲接連不斷。
    有青州軍用利刃刺馬,居然在戰場上撕咬分搶馬肉。
    城頭的劉岱重病般低吟了一聲,臉色變得慘白。
    轟!
    人群衝到城牆下,人踩著人往城頭攀爬,堆高。
    更多的人,則去撞擊城門。
    弩箭,城防的投石,像是扔進了湖泊當中,隻濺起一些水花,轉眼消失。
    當劉岱遠遠看見青州軍後方,那個山巒般雄壯的身影,頓時生出近乎絕望的情緒。
    那身影是管亥,青州軍的渠帥!
    他親自來,顯然是以這裏為主攻路線。
    青州軍不在乎戰損,戰死的部眾,是在削減負擔。
    他們從正麵攻取劉岱駐兵的縣城。
    兩日後,劉岱臨死拚命,倒是不缺血勇,率軍想突圍,喪命在亂軍之中。
    七月初,兗州刺史劉岱,卒!
    史書載其不聽勸告,逞勇死於和青州軍交鋒。
    消息在次日清晨,快馬送回兗州首府昌邑。
    而此時,青州軍已從三個方向,同時襲入兗州。
    東北方向,首當其衝,一日間被衝破三座城池。
    昌邑的士族,官吏,大驚失色,人若懸膽,彷徨無策。
    時下的兗州無首,誰能力阻青州軍!
    昌邑刺史府,官衙正堂。
    兗州大小官吏齊聚,商議對策,卻是數百人麵帶愁容。
    也有人想主動承擔責任,但威望,能力,遠不足以服眾。
    當下青州軍威脅在即,手裏沒有兵馬,抵禦不得青州軍,上來就是送死。
    眾官吏商議了已有兩個時辰,仍沒有良策。
    “諸位不用再猶豫了。當下兗州誰最有實力,手裏的兵馬曾戰勝過亂賊董卓的涼州兵,難道還不明顯嗎?”說話的是在兗州素有威望的官吏陳宮。
    “陳留太守曹孟德,曾敗過董卓!”
    “沒錯,又是誰和長沙孫太守合兵,痛擊董卓遷都,救洛陽百萬民眾於危難?”
    “還是陳留太守!”
    “是曹太守!”
    這次是數個聲音,一起響起。
    眾人一看,同樣是在兗州很有威望的程昱。
    另一個也是兗州官吏,一呼百應的濟北相鮑信。
    “當前的兗州,誰手握雄兵,安定了地方,上任後屢施良策,讓陳留再未遭到流民衝擊?”
    問話的一直是陳宮。
    濟北相鮑信,程昱異口同聲:“仍是曹太守。”
    這次還有別的官吏被帶動,跟著說了一句:“曹太守上任以來,所為確是有目共睹!”
    “此危難時,又有誰能領兵,為我們抵禦青州軍?”陳宮正色道。
    青州軍的威脅迫在眉睫。
    當下是所有人麵對生死,最心齊的時候,即便有人不喜曹操,但陳宮說的是事實。
    誰手裏有兵,有望抵禦青州軍?
    在陳宮,鮑信,程昱帶領下,兗州各方官吏,以及他們代表的士族,迅速達成一致。
    以曹操如今名動天下的威望,手握雄兵的實力,曾擊潰董卓兵馬的戰績。
    他是不二的人選,甚至沒有能競爭的人。
    “我們速迎曹操來昌邑,主持兗州諸事,抵禦青州軍,各方聽其調動。”陳宮大聲道。
    “我濟北附和!”鮑信是托界擔當,回答的及時且堅定。
    “東郡也附和!”陳宮是東郡人,自己問自己答。
    “我濟陰郡也同意!”
    一個聲音從正門處傳來,濟陰太守張邈一身官袍,從門外進來。
    這是大托,一郡之首,來一錘定音的。
    “我和孟德,聞聽局勢危機,連夜統兵來援!”
    張邈環視眾人,目光炯炯:“我初來,便聽到諸位交談,為兗州安危,推舉孟德為首,以度難關!
    我願代表濟陰郡,與諸位一起,共推孟德為首,誓破青州賊寇!”
    火候經過數次拉動,差不多了!
    正門處,曹操在典韋,蕭項等親軍簇擁下,單手按在腰間佩劍的劍把上,一身暗色漢服,寬袍博帶,肅容走了進來。
    說曹操,曹操到。
    都不用去陳留請,你就說他為了兗州,多盡力吧,連夜趕過來的。
    幾個托,不分先後的去內堂,取出一枚官印。
    劉岱走,隨身攜帶的是另一枚印璽。
    在昌邑的官衙,放的是大印,沒有特殊情況,不能離開官衙。
    陳宮,程昱簇擁著手捧官印的鮑信,送到曹操麵前。
    曹操推拒道:“幫兗州度過危難,是我當做之事,絕不敢在此時接印,以掌兗州!”
    陳宮,程昱,鮑信三人齊齊執禮,拜請曹操接印。
    曹操再拒,三人又求,言辭懇切。
    不接此印,兗州萬民將墜於水火。
    連濟陰郡張邈和曹操身後的隨員也站出來,加入求懇的隊伍。
    典韋眨巴著大眼,你們演的挺好啊,要不是聽過商議的過程,我也被你們騙了。
    曹操仍堅決不授,願親自統兵守護兗州,但不敢趁機接掌官印。
    這次,其他官吏也都加入求懇隊伍。
    就算有人看出來了,然而沒有曹操,誰能堪重任,伱行你上。
    曹操是唯一的選擇,而此刻上任,絕談不上好事,很可能死在青州軍手裏。
    所有官員都求,就是民意,這一點要坐實了。
    曹操道:“也罷,值此危難,我便接了此印。”
    大家公選曹操為兗州刺史,並更進一步,任此前空置的兗州牧,政事,兵馬大權一人肩負。
    從一郡太守,躍升為真正的封疆大吏,獨霸一方的兗州牧!
    不過問題就在眼前,百萬青州軍怎麽應對?
    ps:跟大家求個票,求訂閱哈,給個評論也行。已在加更新數量了,這幾天都是差不多七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