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一章 得國璽,化真龍【求訂閱】

字數:8487   加入書籤

A+A-


    最新網址:正午,陰天。
    但書房裏綻放的紫色光芒,勝似驕陽。
    傳國玉璽到了鄴城,連荀彧都聞訊趕過來旁觀。
    賈詡,郭嘉,荀攸,戲誌才,張遼,趙子龍,黃忠,程昱都在。
    典韋,許褚也在曹操身後。
    所有人的眼神,皆一瞬不瞬。
    傳國玉璽,從秦傳到現在,數百年來始終是皇權的象征。
    貂蟬和文姬,坐在自己的小桌後邊,同樣看著曹操親手取出那方國璽。
    氣運之龍吐出紫氣,國璽也隨之綻放紫暈。
    下一刻,氣運之龍倏地衝入了國璽內。
    奇妙的是氣運之龍本來隻有擅長觀氣者才能得見,可祂一進入國璽,頓時變成了顯像的存在。
    眾人皆能看見。
    而國璽內,像是封存著一團混沌白霧,氣運之龍在其中遊曳飛騰,若隱若現。
    朦朧中,璽內似乎還有山河地脈起伏,與神州地貌,逐一對應。
    大漢十三州彷如被收納在這一方四寸大的國璽內。
    “還有一條龍!”
    “是國璽中的靈韻成龍!”
    “……”
    璽內,又出現一條龍形氣機。
    混沌般的白霧淡去,山河愈發清晰。
    而曹操的氣運之龍,和國璽中那條龍氣交融。
    璽中的龍,似乎被氣運之龍同化吸收了,逐漸消失。
    整個過程,像是一種氣運層麵的祭煉。
    俄頃,氣運之龍從璽內忽然衝出。
    書房裏卷起一陣狂風。
    眾人低呼聲中,氣運之龍從窗口飛出,升空扶搖而去。
    祂在九天之上,吞吐雲海,吸納太陰、太陽之力,刹那百裏,來到南向的黃河上方,汲取河中水氣,同時牽引玄黃厚土之力。
    以水為血,以土為軀。
    以太陰,太陽,點燃體內‘生機’。
    這條氣運之龍,開始用呼吸,來對應陰陽。
    祂在進行至關重要的蛻變,仿佛要衍生成真正的生命。
    祂此前曾在曹操翻閱來自袁氏的周易時,吸收周易中蘊含的‘易數’,塑造鱗紋。這時所有易經對應的鱗紋匯聚,在其體內生成一個核心,對應心髒。
    又以曹操的神魂相為魂魄。
    這條龍和國璽蘊含的氣數相合後,完善了真龍的變化過程。
    【你的神魂相,完成第一次化龍,你初成一方之王,對應真龍變化】
    【第二次真龍變的方向,吸納人望,讓其與人道氣運相合】
    詞條閃逝。
    曹操的神魂之龍,旋即從外回返,再次衝入國璽內。
    那國璽上盤繞的龍形玉雕,變得神光繚繞,散布出逼人的威壓。
    國璽在帝王紫氣承載下,載浮載沉。
    曹操的感知中,自己的意識和傳國璽,產生了奇妙的聯係。
    他體內像是具備了真龍的力量,甚至有種咆哮發出龍吟的衝動。
    伸手虛托,國璽落在他手裏。
    他取出承影劍,引國璽的氣機,與之相連。
    便見那國璽自行懸浮,而承影劍位於其下,氣機互通,彼此溫養。
    以國運養劍,劍的鋒芒,又可以護持國璽,不為人所近。
    即日起,這國璽和承影劍,就懸在曹操的書房,出入皆可見。
    國璽對應大運,承天命。
    曹操得國璽。
    這事要大書特書。
    連荀彧的神色,都有些激動,準備撰文告知天下。
    先有鄭玄的天命說,又有國璽主證,曹操稱王的阻力,將被降低到最小。
    不過曹操也看清楚了。
    這方國璽上的字,確實是受命於天,既壽且康。
    它不是始皇帝那塊和氏璧,是高祖皇帝另做了一塊,然後搞虛假宣傳,說自己承接了秦之天命。
    這是大漢的傳國璽。
    其來曆也不簡單就是了,材質乃神秀之物。
    高祖稱帝後,西漢,東漢兩朝,用數百年國運溫養,凡鐵也可蛻變成神器。
    何況是玉璽。
    而就在曹操的氣運,終於化為真龍,得國璽加身時,洛陽的皇宮,傳出一聲慘叫。
    劉協居然眉心滲血,翻倒在地。
    他痛苦不堪道:“有人要害朕,朕能感覺到,有人以巫蠱之法,在奪朕的氣數,定是曹操……奸妄之人,想要害朕……”
    皇帝話落昏厥。
    鄴城。
    鄭玄、童淵,華佗,張仲景等人都在吃瓜。
    所謂殊途同歸,走到各自領域的巔峰,都能敏銳的感知到天地氣機變化。
    尤其曹府內,國璽化作紫色的驕陽,攜帶著長河般洶湧的氣運。
    幾人仿佛也聽到了地脈中響起的龍吟。
    在他們的矚目下,整個曹府都蒙上了一層紫暈。
    幾人對視,誰也沒出聲。
    但都明白這紫暈,意味著什麽。
    同樣在鄴城,還有一個人,手托簡卷,也感應到了曹操的變化。
    孔融手裏的竹簡,是他祖上傳下來的聖人手書。
    那簡卷上,流轉出一股氣機,融入他體內,與雙目相合。
    孔融由是得以觀望天地運數。
    他親眼看見曹府內,衝起一條龍氣,騰空吐納四方氣運。
    “帝王運數加身,傳國璽蘊含的國運,被曹操所奪!”
    孔融難以置信。
    “他一個亂臣,居然能吸收龍氣!一定是哪搞錯了…”
    孔融本準備閱兵封將後,就去找曹操。
    但封將後,許多士族不約而同的打起了退堂鼓。
    十萬軍伍的聲威,曹操登上將台,聚兵拜將的過程,讓不少士族改變了主意。
    他們本來想暗中聯合,不交糧,或者說少交糧的心思,因為拜將聚兵,而被壓了下去。
    孔融奔走多日,一家家士族大多已經離開,說要回去籌糧。
    隻剩他和伏平到處忙活,至今也沒聯係到幾家士族。
    這時,看見曹操府內氣運衝騰,孔融默然思忖:
    “見曹孟德的第一麵,我就斷定他野心極大,是奸妄之人,絕不可能出錯。他亂國,亂政,妄想竊國,我孔氏以六經傳家,豈會畏其權勢。”
    孔融當日便離開鄴城,直奔洛陽而去。
    他要參與皇帝的計劃,撥亂反正,匡扶漢室正統。
    與此同時,孫策親自出迎,接返回江東的弟弟孫權。
    看見弟弟的車駕,孫策大喜。
    孫權見到兄長,也是滿心喜悅。
    “仲謀,見你無恙,我便安心了。”
    “你去鄴城,境遇如何,可曾被欺?”
    孫權從車上下來,執禮說:“勞兄長掛念,弟一切都好。”
    “魏公長子曹子脩,行為粗鄙,喜歡動粗。此外倒也沒什麽。”
    孫權隨嘴跟兄長告狀。
    但也是一語帶過。
    他自詡已經長大了,不至於因為自己被霸淩這件事,鼓動兄長幫自己主持公道。
    曹營勢大,兄長如果真為了他和曹營對上,是禍非福。
    孫策靠前,拍拍弟弟肩膀。
    “魏公讓我給兄長,帶來一封信。”孫權掏出信函。
    孫策當場拆開,是曹操的手書。
    他看過後,遞給身邊的周瑜。
    周瑜瞄了一眼,讚道:“真是好字,都言曹孟德大才,果如是。”
    曹操給孫策的信,談及天下形勢。
    孫策,周瑜一見就明白了曹操的意思。
    孫策如果願真心歸附,去鄴城一見,能促成天下早日歸一。
    曹操的意思是,若天下得安,他將虛位以待,封孫策為江東牧,轄江東之地。
    但要交出兵權。
    孫策輕笑道:“曹孟德給我來信,未免自視太高,憑什麽認為我會投他!”
    此時周瑜和魯肅魯瘋子,已給孫策製定了據江東天險,而謀後動的策略。
    孫策在江東,攻城略地,戰無不克。
    當袁術死去,江東已無匹敵之人。
    沒試過,他怎麽會甘心投降。
    孫策接了弟弟孫權,歸江東而去,對曹操的信置之不理。
    相關消息,很快傳到曹操耳中。
    “最後的機會,他不要就罷了。”
    曹操對賈詡說:“讓我們的人,按計劃行動。”
    ————
    江東。
    長江南岸比鄰著一座大城,叫同陽。
    下午申時,天色將晚。
    徐悅今年二十九歲,身形瘦高,麵容普通。
    他做行商打扮,邁著不緊不慢的腳步,來到同陽城內一處宅院外,輕輕叩擊後門的門環。
    宅門打開,門房是個老頭,掃了眼徐悅:“找誰?”
    徐悅說出了一句他自己都不懂其意的暗號切口:“二營長的武器是什麽?”
    “是意大利炮。”
    暗號對上了。
    兩方不動聲色。門房讓開,徐悅進入院子。
    他一直對自家曹營諜子接頭的暗號,深感疑惑。
    這是誰編著的,所有的字都認識,但意大利炮是什麽?
    完全不明白。
    徐悅是一名曹營的高等級密諜。
    賈詡親自訓練的人手之一,在曹營諜探中排序很高。
    那老頭回身,帶著徐悅進入屋內。
    屋裏有另一個青年,是徐悅真正的接頭人。
    倆人一對眼神,感覺是對的人。
    因為他倆認識,都在他們的恩師賈主任門下學過藝。
    但還是要再次對暗號,確保無誤。
    徐悅用指頭沾水,在矮席上寫下自己的身份代號:“人五。”
    “人六。”對方也寫出對應的身份。
    倆人是師兄弟。
    人五人六。
    意大利炮的暗號,是曹操一時興起,給欽定的高階諜探碰麵的暗號。隻要不是穿越來的,就不可能接的上。
    人五人六辦事效率極高,不愧賈詡親自調教過。
    “地方已定好,這是地址。”人六告訴人五。
    人五點頭。
    曹操不久前下令,讓曹營密探尋找一些人。
    這些探子找到線索,今晚打算動手。
    人五親自帶隊,人六繼續在本地蟄伏,探查江東的消息。
    倆人短暫碰麵,交換訊息。
    夜色深暗。
    人五帶著一支小隊,手腳麻利的翻入目標家裏。
    因為事先經過周密安排,所有人全程不發一語,簡單迅快的突襲,製服目標。
    人統統打包帶走。
    曹操讓他們來搶人。
    人五把搶到的人,連夜秘運出城。
    晚上城門關閉,怎麽出城?
    他們來到一處比鄰城牆的荒僻宅院。這裏的地麵,早被挖出一條地道,又深又長,正好從地下穿過城牆。
    這次行動,得到了令晉麾下盜墓辦的工兵全力配合。
    看地道的規模,就知道挖了不止一天。
    人套在麻袋裏運出城,連夜登船,轉移送走。
    第二天早上再想找,已經無影無蹤,去向全然不知。
    活幹的很漂亮。
    被運走的人裏有幾個特殊的人才,不然不會動用人五人六這一等級的高階諜探。
    這些被綁的人,一路輾轉,在五月初,被送到了鄴城。
    曹操興致勃勃,打算親自見見這些人。
    ps:求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