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章 所向睥睨【求訂閱】

字數:7164   加入書籤

A+A-


    最新網址:燈光微暈,夜色朦朧。
    “你近來在研習兵事?”曹操問。
    “嗯,想多了解一些。”
    姚靜抿著小嘴,在矮席前跪坐,身段綽約。
    “我給魏王做隨軍參事,若對兵事一點不知,怕出了差錯。”
    姚靜是那種學習欲旺盛,又責任感很強的人。
    曹操家裏也有一個。
    上次他征東鮮卑回來,看見卞媚也在學習兵事。
    她畫的戰略草圖,試著分析敵我,像模像樣。
    曹操攤開手,“這次出行,我領軍走的什麽路線,做了什麽,你都記了下來,拿出來我看看。”
    姚靜猶猶豫豫的從袖子裏,掏出一本小冊子,土黃色的紙製封麵。
    曹操已下令推動造紙產業,擴大規模,嚐試降低生產成本。
    如果紙張能逐步推廣,就讓文字有了進一步的傳播性和更便利的載體。
    對於增加人才基數,會有一個根本上的推動作用。
    曹營內部的中高層,因為紙的輕便易攜,多已改用紙張。
    用線來釘裝,一本小冊子的書寫承載量,抵得上百枚簡片。
    曹操翻開冊子。
    其上寫滿了雋永而不失秀氣的隸書。
    姚靜把跟著他的所見所聞,匯總記錄下來,分析各類事情的用意,能帶來什麽影響。
    包括曹操累次用兵的方策。
    頭一次遇上這麽好學的女學霸。
    曹操翻看冊子,指著一處:
    “你這裏寫著劉關張的名字,又在張飛的名字上,點墨標注,對我放了他,有疑惑?”
    姚靜螓首輕點,“是有些詫異,以魏王的性子,對張飛似乎格外寬厚了些?”
    “往昔對烏桓,即便烏桓人願降,您仍下令屠戮。
    對東鮮卑亦如是,鮮卑之地,白骨累累…”
    曹操道:
    “如今我魏國的國力,兵馬日盛,和早年形勢是不同的,絕非任何人能輕易撼動。”
    “所以想收拾舊山河,就到了要有區分的時候。
    對外族狠厲,是因為他們畏威而不畏德。
    對內相對寬厚,是為了匯聚力量,開疆拓土。”
    “其次,益州,巴蜀等地,古來便是難以解決的症結。
    當年,秦皇數次派兵,征南蠻之地,卻損失慘重,以大秦國力尚倍感吃力,消耗巨大,數十萬兵馬折損其中。”
    “我魏國如今,比當初的大秦如何?”
    “自是不如。”
    曹操思慮著說:
    “劉備入蜀,入益州,讓他先把根子紮住了,將南地百族林立的區域,先整治一遍,許多複雜的事,就會變得簡單。
    他的勢力,已被我多次削弱,手下人員匱乏。
    若再把張飛殺了,他入蜀兵寡將少,就起不到處理巴蜀問題的作用。”
    曹操還有句話沒說,就是劉備麾下,曆史上最鼎盛的時候,算上諸葛亮,進入巴蜀也是困局。
    諸葛亮數次北伐,沒一次成功。
    因為他受阻天險,出不來。
    劉備入蜀地,會被其複雜的形勢拖住,根本無法對如今的曹營,形成有效威脅。
    所以根本沒什麽放張飛,給自己立敵一說。
    從長遠角度來看,隻要有一絲收服張飛,關羽的希望,曹操也想試試。
    兩人用於攻外,將無堅不摧,能節省多少己方的傷亡,帶來多少勝利?
    著眼點在短期,會覺得放張飛有失。
    長遠看,則正相反。
    敗劉備對現在的曹操來說,或許不難。
    但結果就是要自己重新麵對巴蜀,益州的複雜問題。
    曹魏比大秦,比曆史上一代代占據巴蜀,益州,皆困於其中,無力外出的人如何?
    這是個消耗數十萬軍伍,也未必能解決的問題。
    用諸葛亮之謀,劉備的凝聚力,張飛、關羽之勇,聯合入蜀,給曹營打前站,是對自身消耗最小的一種權衡。
    這是曹操早就和眾謀士商議過多次的事情。
    表麵是放張飛,實則是曹操在貫徹計劃,用他們當棋子,給自己賣命。
    哪來的思慮不周,不夠強勢?
    曹操對姚靜稍作解釋。
    “既要讓劉玄德等人入蜀,那魏王此刻又誘使江東陷進來,要打江東,推動兩方早日聯合。如此,劉玄德入蜀經營的時間不足,豈不相互矛盾?”姚靜問。
    曹操笑道:“你是不了解劉玄德和江東。
    不是我一兩次擊潰他們,他們就會立即聯合。”
    “我們製造外部壓力,會加快推動他們兩方,擴張自身。
    他們出不來,就隻能吞並周邊來壯己,這才是我的目的。最後他們才會嚐試聯合以對抗我,打大會戰,那就是一統的時機。”
    姚靜低著小腦袋,琢磨事情。
    曹操忽然問:“你之前說自己有夫家,是誰?”
    “啊?”
    姚靜眸子躲躲閃閃:“和我家是世交的姚家。”
    又小聲說:“我已遣人送信回去…提了取消婚事,魏王莫要找姚家麻煩。”
    “為何要退婚?”曹操揶揄問。
    倆人正在說話,門外有親軍來報:“魏王,張太守等人到了。”
    “帶他們過來。”
    姚靜心慌慌的起身,往書房外看去,忽然感覺後方被拍了下。
    曹操還順手發力,滿手彈翹。
    姚靜驚羞萬狀,回頭剮了他一眼。
    此時外邊響起腳步聲,聽聲音來的人不少。
    為首者身形瘦高,膚色黝黑,顯得很結實,眼神明亮,讓人印象深刻的是他的眉毛很長。
    此人便是長沙太守張羨。
    荀攸,程昱數年前奔走南下,聯係策反他們,在背後牽製荊州。
    早兩年,初和張羨等人聯係,雙方是合作關係。
    但曹營不斷壯大,對他們進行暗中支持。
    兩年後的現在,曹營已有一統之勢,也就有了主從之分。
    張羨等人紛紛選擇歸附。
    曹操遂下令,讓他們的核心部分,攜家眷早做準備,退出長沙,北上來匯合。
    之前說過荊州的地形,像一個口袋。
    曹操扼守襄陽,就守住了口袋的入口。
    口袋內部,隻剩下翻山越嶺或走水路能通行。
    讓江東和劉備,在口袋裏博弈較量,把張羨等人抽出來,已沒必要再參與其中,徒增消耗。
    此時,張羨等人來匯合,齊聚書房。
    當晚的書房裏,笑聲不斷。
    曹操對張羨等人兩年來的牽製之功,十分讚許,封賞頗重。
    如是數日,荊州內外形勢變化。
    “報——江東兵馬一萬六千餘,已逼近江夏郡城。”
    曹操接到傳報。
    “現階段劉備和劉琦聯合也不是江東對手,咱們得拉一拉偏架。
    荊州名義上,已投效我魏國,江東來攻,就是在攻我魏國。”
    “甘興霸,蔡德珪,張文遠都到哪了,傳告下去,到了既定作戰位置,便可用兵。”
    曹營各方得令。
    江東在周瑜指揮下,殺入江夏的第四天,曹軍在豫州以南,與江東接壤的位置,由張郃,李典統兵,率先揮軍往南逼近。
    曹軍從之前的威懾用兵,突然轉為實兵,興兵宣戰!
    與此同時,江夏和江東接壤的區域,江東的帥營內。
    周瑜,魯肅正在商議戰略。
    “豫州以南的曹軍,是虛張聲勢。
    從往昔曹孟德的作戰方式看,他用兵初看行險,實際上皆是攻敵之短,不失穩健。”
    “正因如此,曹孟德絕不會讓李典,張郃部,用不識水性的北方兵馬,渡長江與和我江東開戰。”
    周瑜,魯肅對視而笑,神色篤定。
    兩人都看出曹操用的是虛兵。
    退一步說,曹軍若真敢渡江,選在長江上開戰,江東並不畏懼,求之不得。
    “曹孟德想用惑敵之計,牽製我們,逼迫我們退兵,豈能讓他如願?”
    兩人定好戰略,不但不退兵,還打算加強對江夏的攻勢,略荊州之地,壯大己身。
    然而到了一月下旬,曹軍另一路兵馬從荊州,走水路,經長江支流,從東北角突然殺入江東。
    領兵的是蔡瑁,甘寧。
    兩人先後加入曹營,都想立功,一旦開戰,來勢凶狠。
    周瑜,魯肅看的沒錯。
    豫州以南的兵馬,是虛招,目的是牽製江東。
    真正的攻擊點是蔡瑁,甘寧的水軍。
    但這隻是聲東擊西的第一步。
    更出人意料的是曹軍有一支騎兵,人數很少,卻驀然出現在江東腹地,撕扯穿插。
    這支兵馬是什麽時候來的,從什麽路徑來的,皆出乎周瑜,魯肅事先判斷。
    曹操什麽時候布下一支兵馬,潛入了江東?
    帶隊的人是張遼,對江東無人能及的寶具神將。
    他領的是四十八重騎,和陷陣營的八百軍伍,機動性和攻擊性兼具。
    其攻勢之犀利,直逼江東腹心重地建業。
    周瑜,魯肅聞訊而驚。
    因為孫策受重傷,被送回後方休整,目的地就是建業。
    還有孫氏的諸多親眷,重要人物,皆在建業。
    “曹軍如何破開外圍防線,將一支騎兵,送入我江東腹地?”
    “若不足千人,分批潛入,並非做不到。”
    “我們掌握江東不久,防線說不上多嚴密。”
    魯肅和周瑜對視。
    兩人和曹操交手,方知曹魏數年來,睥睨所向的原因。
    曹軍精銳,不足千人深入敵後,江東派出多路兵馬阻截,接連被擊潰。
    此時,周瑜來奪江夏的兵馬,就變得處境尷尬,進退失據。
    到一月下旬,周瑜接到最新戰報:“曹軍進入江東的隊伍,原本在衝擊建業,但忽然轉向,奔襲臨江的彭澤。在救援兵馬趕到前,破城退去,劫走了我江東不少人。”
    “彭澤?”
    周瑜沉聲問:“被劫的是誰?”
    ps:求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