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歌仙賓天

字數:4793   加入書籤

A+A-


    八十歲的老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思兔閱讀sto.ist),接著再看更方便。
    “楊奶奶,到底什麽事啊?”
    被楊婕和楊校長拉上汽車,劉稱欣一臉莫名其妙地問道。
    現場記者有其他人敷衍,問題倒不大,但是突然離開,難免惹人遐想。
    楊婕正色道:“項老病重。”
    “項老?”劉稱欣點點頭,項強福對他多有關照,去看看也合情合理。
    “項老身體一直不太好,他不顧別人勸阻,以評委身份參加原創人傳奇,就是想給好苗子保駕護航。”
    其實比賽時很多懲罰與劉稱欣的所作所為不成正比,那都是項老爭取來的,當然,是在初期沒人看好他的時候,後期誰敢讓劉稱欣退賽,曲偉就敢拚命。
    項老值得尊敬,可劉稱欣和他沒太多交集,要說感情到位那純屬扯淡了,他訕訕問道:“嚴重嗎?”
    楊校長歎了口氣:“病來如山倒,項老八十多了,估計...”
    醫院裏,認識的不認識的,大大小小明星、創作人無數,比如熊葂,趙書瑞等人。
    劉稱欣不追星,對娛樂圈了解不多,來的路上才大致了解到項老的豐功偉績。
    據說老人家出生那天就伴隨著喜慶,很多吹吹打打的接親隊伍自家門口路過,一度有人拿他當小月老,直到項老長大成人,展現出非凡的音樂天賦。
    幾十年前,由於‘國外友人’大肆搶掠,失去大量傳統樂曲樂譜的華夏,在音樂界被國外完全碾壓。
    項老和一批誌同道合的前輩深知師夷長技以製夷,於是紛紛出國裝孫子,求爺爺告奶奶習得先進經驗,最終打破文化封鎖。
    老人家也成為華夏音樂界第一代定海神針,享有歌仙美譽。
    令劉稱欣沒想到的是,熊葂居然是第二代。
    而經過原創人傳奇大賽,劉稱欣可以說是第四代,也可以說是第三代,因為真正的第三代出名後已經移民國外。
    不知道為什麽,這幫明星出名後都願意往外國跑,許是國外政策更適合有錢人吧?
    “老項,項老叫我帶劉稱欣過來。”病房門口,楊婕與和她年紀相仿的老者解釋一句,匆匆推開房門。
    劉稱欣看了一眼,禁不住咯噔一下。
    隻見項老臉色紅潤,在一位二十歲左右,明眸皓齒的少女照顧下,正一口水果一口肉吃的不亦樂乎。
    哪怕醫療知識匱乏,他也知道一個詞匯,‘回光返照’。
    “稱欣來了?”項老想抬手,卻明顯力不從心,他頹然一笑,道:“隨便坐,小隰(音:習),太爺爺不吃了,你們都出去吧,我和稱欣單獨聊兩句。”
    劉稱欣搬凳子坐到床邊,表情有些尷尬,他不太擅長應付這種場麵。
    項老笑道:“小隰是我重外孫女,漂亮吧?本來想介紹給你的,可惜你女朋友太多了。”
    “咳咳,項老說笑了,我哪配得上。”
    “有什麽配不上,你台上那股子囂張勁呢?”
    劉稱欣撓撓頭,撿好聽的說順便裝成可憐兮兮的樣子賣慘:“玩資本的心都髒,他們總找我麻煩,我為了自保裝的。”
    “是啊,我一開始就知道。”項老語氣變得蕭瑟:“恐怕以後我不能為你保駕護航了,真想看看你能取得多高的成就啊。”
    一句話,劉稱欣瞬間破防,紅著眼哽咽道:“項爺爺,您一定會好的,我還有好多好多歌沒出,好多好多影視沒拍呢。”
    “不用安慰我,我多大歲數了,什麽都看得開,小婕和你說了吧?我想看看你禪意古風的曲譜。”
    “項爺爺,歌我早錄好了,隻是還沒發布,都是洪筱穎唱的,洪筱穎您記得吧?我禦用歌手,也是我女朋友之一,那個個子小小的女孩。”
    絲絲悠揚的曲子自病房內傳出,走廊嘈雜漸漸隱去,候在門外的人們靜靜聆聽超然脫俗,又簡潔平淡的歌聲。
    “...此生盡願與你把酒飲,唱一曲共一杯又一杯再一杯,阿拉嘞,拉咿耶,阿拉嘞,拉咿呦...”
    “歌名《醉·傾城》(注1),哦,這首不算,純粹是我想拿出來顯擺顯擺。”
    “你這小子。”項強福精神似乎好了不少,搖搖頭,莞爾一笑:“不是禪意古風,但也屬於古風了,我仿佛看到湖邊撫琴輕吟淺唱的少女,古典韻味十足。”
    “...撐船人點著他的燈籠,江麵竹排被映紅,吹笛人吹著他的幽夢,一聲聞來萬事離心中,一色一物一夜已成空,一花一夢種菩提的種”
    “歌名《忘塵穀》(注2),項爺爺,還不錯吧?”
    “好,好一個禪意古風,清淨、簡潔、平淡,詞曲透出一股水墨畫裏才有的閑情逸致。”
    “...偶聞得漁翁一席話,試問多一份情又怎地,站在別人的雨季,淋濕自己空彈一出戲,空望他功成名就又怎地,鬥服換成金羽衣,豈不知你已在畫裏...”
    “歌名《芙蓉雨》(注3),項爺爺,如何?”
    “哪個少女不多情?卻被漁翁一席話點破,好!”項老麵色愈加紅潤,聲音鏗鏘有力。
    “...倘若我心中的山水,你眼中都看到,我便一步一蓮花祈禱,怎知那浮生一片草
    歲月催人老,風月花鳥,一笑塵緣了”
    “歌名《半壺紗》(注4),項爺爺...”
    “好,飄逸流暢的旋律、清雅從容的吟唱,無不蘊藏著一股超凡脫塵的淨心之聲。”
    “...有時風來有時散,桃花開盡雪花綻,此去經年,山長水又斷,相逢仍是少年衫,我把滿山的月光送給你當行囊,天涯紅塵傷會很燙...”
    “歌名《暖山》(注5)...”
    “詮釋了修行人內心的真摯細膩及淳善慈悲,好。”
    “...是南方下的雨,是隔夜的風絮,是一二三四五六七,櫻花落碗底,是竹影扶風起,應一庭空來去,啊,清澈如許...”
    “歌名《香雪遲》(注6)”
    “好一幅漫山遍野的香雪美景。”項老動了動,奇跡般地挺直身體,拍掌讚道。
    “爸。”老項推開病房門,勸道:“您聽了半個小時的歌,該休息了。”
    “出去,別打擾我們。”項老低吼一聲,臉上的紅潤微微褪去一些。
    老項無奈站在門口,朝劉稱欣點點頭,示意他繼續。
    “...飄帶引斜陽,掃墨腕底香,共我潑茶人,如今在哪方,石綠補天長,雲鑼聲兩行,微笑過往,隻道是平常...”
    “歌名《潑茶香》(注7)”
    “借用宋代第一才女李清照與她丈夫趙明誠賭書潑茶的典故,描繪出對美好過往的追憶,也飽含對今後刹那相逢的美好寄望。”
    “...風箏誤,誤了梨花花又開,風箏誤,捂了金釵雪裏埋,風箏誤,悟滿相思掛蒼苔,聽雨聲,數幾聲,風會來...”
    “歌名《風箏誤》(注8)...”
    “清代李漁創作的昆曲,描寫韓琦仲、詹淑娟、詹愛娟因風箏而產生的愛恨情仇,改得好,好一句風箏誤。”項老聲音越來越低,麵上隱現青灰。
    一直在眼眶裏打轉的淚水滑落一滴,劉稱欣吸吸鼻子,抬頭看向項家人。
    項老含糊不清地催促道:“繼...續。”
    項家人同樣淚眼模糊,但卻沒人上前幹涉,而是朝劉稱欣打了個繼續的手勢。
    “...閑時立黃昏,笑問粥可溫,琴聲浮或沉,聽懂隻一人,閑時立黃昏,笑問粥可溫,君畫梅竹深,晚霞任紛紛...”
    “歌名《閑庭絮》(注9),項爺爺,如何?項爺爺?”
    “改自清代文學家沈複的《浮生六記》,一起看黃昏日落,笑著問什麽時候吃飯,勾勒出一幅攜手相伴、恬靜嫻雅,柴米油鹽,怡然自得的溫暖夫妻生活。”劉稱欣聲音悲切,喃喃替項老補完評價。
    自音樂中新生,在音樂中離去。
    二零零七年三月二十一下午十三時,華夏音樂界第一代定海神針,娛樂圈第一位子爵獲得者歌仙項強福,病逝於京師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