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神農遠行

字數:4276   加入書籤

A+A-


    天才一秒記住【思兔閱讀】地址:sto.ist
    二零一零年一月一日,新一年的初始之日可以說是簡化版的春節,按各地習俗不同有放鞭炮、貼對聯、吃餃子、祭祖先、吃年糕等等活動。
    潭州市的這一天氣溫不到十度,小雨淅淅瀝瀝下了兩天,山風一吹讓人更覺寒冷,與東北的冷不同,它凍不死人卻有種無處躲藏的感覺,尤其在舍不得開空調的屋裏。
    劉稱欣身著黑色衣褲,左手一束菊花,右手一捧金黃稻穗。
    放眼望去,偌大的明陽山殯儀館被人群填滿,安靜、莊嚴、肅穆,偶有幾聲抽噎傳來。
    上午十點,人群開始慢慢向前移動。
    遺像上的老者瘦小,慈祥,溫和,劉稱欣深深鞠了一躬,揉揉酸澀的眼角:‘袁公千古!’
    今天是團圓的日子,是新一年的開端,也是華夏當代神農,雜交水稻之父,袁國公出殯的日子。
    三十公裏送葬路,站著無數心懷感恩,有條件來此送別的人們,劉稱欣默默看著前往萬壽園的靈車越行越遠,歎了口氣。
    生活,還得繼續。
    “劉總,最快能趕上晚上八點的飛機。”租來的小巴車上,張麗坤捧著筆記本說道。
    這次來的人不少,光劉稱欣就帶了洪筱穎和薑雪芝,其他三女沒來,楊笑笑有拍攝任務,李琳有期末考試,林婉在家帶孩子,再說來太多人也沒用,她們的份由他們代表了。
    “回去嗎?”劉稱欣手指在扶手上敲動,總覺得做的不太夠:“先不回去了,訂個酒店吧。”
    二零一零年一月八日,收官兩周的《奔跑吧兄弟》在北江台播放了一期最新錄製的特輯,追尋五彩稻。
    七位常駐主持人全部到齊,除了他們,迎心飛傳媒也來了七人,分別是郭美薇、羅鵬飛、劉如意、劉平安、柴若蘭、張小晴、陳華,正好分成兩組打擂。
    劉稱欣擔任策劃和監製,沒參與錄製。
    袁國公出生在動亂年代,從小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源自想讓大家‘吃飽飯’的強烈願望,十九歲的他義無反顧地選擇報考農學係。
    時間拉回物資匱乏,計劃經濟的年代。
    兩個村子十四位有誌青年穿著當時常見的藍色或綠色衣服,白天完成村裏各項任務獲得習題,晚上在昏暗的燈光下緊張複習,迎接第二天的考試。
    第二天天還未亮,他們就得起床找到村裏僅有的拖拉機,晃晃悠悠趕往市裏。
    考試是真的考,監考很嚴,第一個全部通過的小組給青稻穗。
    沒及格的去挑糞,也是真挑,挑一趟給一小時複習時間,直到全部通過為止。
    迎心飛七人輸的老慘了,主要是陳華,整整考了四次,身上那股味經久不散。
    四年學習,畢業後的袁國公服從全國統一分配,到農校教書。
    這個環節不用十四位主持人學習了,他們教別人,每人帶兩個幼兒,需要在規定時間內教會識別稻、黍、稷、麥、菽五穀。
    正確分辨多的小朋友那組給赤稻穗,少的負責做飯。
    任教期間,袁國公心細如發,發現特殊雜交水稻,經過長久觀察證明這些水稻在某些方麵遠超普通水稻。
    主持人的任務是在室內試驗田中找到與眾不同的水稻,率先全部找到的給黑稻穗,輸的捉蟲澆水施肥。
    既然水稻雜交能獲得好一些的稻種,那麽是不是可以完善,獲得更好的方案呢?袁國公為此走遍全國,尋找不同的稻種。
    幾位主持人在分別代表各省的小塊田地裏尋找野生優質稻種,這就需要前麵學到的,辨別五穀的方法了,找到多的給白稻穗,輸的田間除草。
    找到不同稻種,下一步就是進行雜交。
    袁國公幾十年如一日,忍耐著枯燥乏味,忍受著誤解仇視,每天都要走遍每一塊試驗田,詳細記錄從種下到生長每一個新稻種的優缺點。
    兩組主持人分工進行雜交水稻試驗,簡化版的試驗,親本選擇、人工授粉、種子培育、田間試驗,每合成一種就有一種從生長到成熟,再到育種試種的快進鏡頭。
    這些試驗早就做過了,文字記錄,攝像記錄都有,找到需要呈現的鏡頭不難。
    先找到最優組合的小組獲得黃稻穗,輸的晚上淘米做飯。
    輸贏重要嗎?不重要!
    五個任務沒有一組是全部贏下的,而想通關卻需要五色稻穗合在一起,於是,兩組精誠合作,造就出金光閃閃的五彩稻。
    “袁爺爺,我們再也沒有人受餓了!”
    伴隨眾人一路成長的慈祥老者露出笑容,將手裏視若珍寶的稻穗遞給他們,大步向前行去,身影消散。
    淚水,從臉上滑落;傳承,留給祖國後輩。
    第十三期特別篇時長近三個小時,它重走了一遍袁國公的艱苦道路,相對比較平淡,沒有撕名牌,沒有勾心鬥角,錄製時間還不短,整整五天,後期更辛苦,加班加點的剪輯配樂。
    網上偶有劉稱欣為了曝光度製作這期節目的說法,很少,反駁的也很少,沒看到是一方麵,另一方麵是抱著一種看小醜表演的心態。
    以劉稱欣、以《奔跑吧兄弟》的知名度,壓根不需要蹭這種熱度,它更多的是為了給人們加深印象。
    收入也沒要,他們所有人本期收入全部無償捐贈給水稻研究中心。
    不管別人怎麽想,劉稱欣是很滿意的,他做到了能力範圍內所有能做的。
    把微書上兩篇置頂文章,心肺複蘇和海姆立克急救法換成抽空錄製的視頻。
    有詳細步驟的視頻,怎麽也比幹巴巴的文字說明更容易理解。
    這是劉稱欣忙完拍攝任務後難得想起的正事。
    錄完節目回到公司,他天天最喜歡的事就是躺在躺椅上,左手邊枸杞泡水,右手邊抽煙三套件,躺椅下麵放著一摞漫畫小說。
    公司領導帶頭摸魚,不用說,影響極差。
    徐嘉妍好言好語地給劉稱欣勸回家無數次,每次消停個一兩天,後來連回來的借口都懶得找了,直接實話實說,擱家沒感覺,躺著看你們幹活才爽。
    可能看他勞苦功高,加上一番‘摸魚有助於提升工作積極性,對工作滿意度高,能夠緩解工作中的倦怠,從之前的焦躁中抽離出來,獲得好心情,重新投入工作更加有活力,質量更高效。’的歪理,徐嘉妍居然沒發飆,還給劉稱欣找了個犄角旮旯。
    隨便你摸,隻要沒人看到,問題就不大。
    結果呢,人類果然是不能慣著的生物,變本加厲被劉稱欣表現得淋漓盡致,一個勁吵吵沒感覺,往原來的地方竄。
    人呢,不能飄,容易犯眾怒。
    沒嘚瑟多久,他就被徐嘉妍為首的反骨群體製裁了,老老實實回到角落當半天大爺,回家帶半天小二月,主要是洗菜做飯。
    家嘛,有陪伴,有煙火氣才叫家。
    忙完正事,劉稱欣想起很久沒翻看的小本本。
    仇人本,已經沒什麽值得出手的人了。
    待辦事項裏,僅剩個延後拍攝的女鬼,這個不急,以後再說。
    扔掉兩個小本,滋溜一口枸杞泡水,點根煙,美滋滋撈起一本漫畫翻看。
    很好,歲月悠悠,年後領證當鹹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