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8、大乾京城的日常!

字數:4870   加入書籤

A+A-


    大蓮早起,先去混沌攤子幫忙。
    早上這段時間,是最忙碌的時候,總有人趕早出門,在餛飩攤子對付一口。
    剛出門,聽見叮叮當當的聲音,隔壁霍老頭又在給甲片鑿空,方便他老婆子編製。
    “霍爺爺忙著哪?”大蓮大聲招呼。
    聚精會神的霍老頭沒聽到,依然揮舞著錘子,用鐵簽子給甲葉鑿孔。
    到是他的兒媳小柔跟大蓮回應了。
    “大蓮這又是去餛飩攤幫忙啊,小袁什麽時候娶你過門。”
    “才不理你,縫你的鞋吧。”大蓮紅著臉走了。
    一路上碰上不少人,有的扛著工具急匆匆的趕路,嘴裏還叼著幹糧。
    一對赤膊,滿身泥水的漢子走進坊門。
    這是一群打井的人,坊裏麵要打一口深井。打井隊為首的姓張。
    “張叔來打井了。”大蓮打過招呼。
    這張叔,經常去老袁攤子吃餛飩。
    “哎,姑娘早啊。”老張笑眯眯地打著招呼,想起了自己的女兒。
    前兩天來京城挖渠的老鄉,給他捎信來了,紙上歪歪扭扭的字一個不認識。
    老張卻哭得淚眼滂沱,因為那是他女兒寫的,自家的妞妞竟然會寫字了。
    問過先生了,是‘父親平安’四個字。這張紙他保存的可仔細了。
    大蓮出了坊門,就看到一車車水泥運往皇宮方向。
    其中一個商人大聲吆喝著。
    這是給陛下修宮牆的,據說修好一段,就可以在上麵鑲嵌一塊石碑,寫上自己鋪子的名號和標識。
    這些商人都搶瘋了,父親也想去搶一段,可是當時被牛二給耽擱了,被父親引為遺憾。
    在皇帝的宮牆上,留下自己鋪子的標識和名號啊。
    來到餛飩攤,老袁大叔果然忙碌起來,大蓮趕緊上去幫忙。
    卻看見一群穿著白色麻衣的少年,匆匆走過。
    “袁伯伯,這些人是幹啥的?”大蓮一邊幹活,一邊問老袁。
    老袁抬頭看了一眼,搖了搖頭。
    “侯爺雇了不少大夫,這些都是那些大夫的學徒,叫什麽護士。”
    趙老財來到女兒旁邊,要了一大碗餛飩,說道。
    一早上賣出去五十多碗,老袁數完了銅錢,收攤子領著大蓮一起去買糧食。
    現在的糧食都需要一日一買,起初京城的人還不習慣。
    生怕明天斷頓,想要多買一點,可是後來也就慢慢的習慣了。
    鋪子每天都有糧食進來,沒看出要斷頓的樣子。
    唯一不好的就是限量,壯年多少,孩子多少,婦女多少都是規定好了的。
    做買賣的,按照銷量來購買糧食,他的餛飩攤需要的麵粉需要提前報備。
    大蓮買了明天的糧食,往家裏走,正好看見幾個大頭兵,走進坊。
    開始收編製好的鐵甲,還有縫製好的衣服和鞋子。
    這些都是兵部的人,隔壁霍大爺拿一整個編製好的甲胄。
    小吏一個個的數著甲葉,確認跟樹木對的上,又扯了扯甲胄發現沒什麽問題。
    現場給霍大爺結賬,給了一把銅錢。
    兒媳小柔上交兩雙鞋,檢查合格也換了一把銅錢。
    然後小吏又給了他們一家布料和甲葉子,約定好下一次來收的時間。
    一家人歡歡笑笑地去吃早飯了。
    這一幕在京城很多坊上演。
    兵部的小吏收了一個坊的甲胄,衣服鞋子,就朝著兵部的倉庫走去。
    沿途路過一條水渠,路過一個牛雜小鋪子。
    “老板,今天有牛雜麽?”小吏扯著嗓子,對著店裏喊了一嗓子。
    “哎呦,董大人,您來得正巧,麻辣牛雜剛要出鍋。”
    鋪子裏回應道。
    “兄弟們停下,這家牛雜好味道,今天一人一碗,我請……”
    小吏說著,鋪子裏麵已經準備好了碗筷,小吏帶著人進出就吃。
    吃完之後,滿頭大汗的出來,繼續朝著工部走。
    正好路過一條水渠,一大群赤膊的漢子,在喊著耗子拉著纖,水渠裏的筏子上,都是各種建築材料。
    “十個坊這是開幹了,聽說參照永陽坊建造的,不知道什麽時候開賣,我家正要換房子。”
    董小吏說道。
    “哎呦,那董大人真有錢,聽說永陽坊一萬兩一套房子啊。”
    一個趕車的車夫恭維著說道。
    “可別拿我開玩笑了,一萬兩哪買得起。”董小吏搖頭。
    “聽說這十個坊建造的都是一般百姓買得起的房子,雖然貴了一些,不過我去顧侯的銀行提前借款,應該買得起。”
    董小吏說道。
    住房貸款,是顧道在這個世界獨創的,隻要能證明自己未來還得起,北方拓展銀行就敢提前借錢給你。
    實現你買房子的願望。
    這個世界終於因為顧道,產生了房奴這個群體。
    “那倒是值得買,”一個手下說道。“聽說永陽坊的房子,現在可不是一萬兩,三萬兩都有人買。”
    “董大哥在這十個坊中任何一個買房子,豈不是買到手也很快就翻倍,坐地賺錢。”
    董小吏滿臉的得意。
    “這些都不需說,據說這十個坊都有自己的醫療館,和學堂,將來老人看病,孩子啟蒙都方便了。”
    “我跟你們說,不但是這些,永陽坊的環境啥樣看過吧。大街上一塵不染,你想想,忙了一天吃完晚飯,領著老婆孩子溜達,那是啥感覺……”
    董小吏沒買到房子,就已經憧憬未來的生活了。
    說話間,他們被堵在路上了。
    “董大哥,又堵住了。”車夫站在馬車上看了一眼,“好家夥,前麵犯了一輛馬車,咱們繞路吧!”
    “最近這京城怎麽這麽堵?行了繞路吧,也不知道哪裏來的這些人,這些車。”
    董小吏一邊嘟囔,一邊讓車夫繞路。
    路過城門的時候,碰到一條長龍一樣的車隊進城。
    “好家夥,這麽多布匹,這是那個鋪子的?”車夫感歎。
    董小吏懶得打聽,最近這種事情太多了,兵部的倉庫同樣堆積如山。
    聽見有人感歎。
    “京城這是瘋了麽,這買賣也太好做了。剛進城門,貨物就被全都買走了,連價都不還。
    他娘的,我是不是賣便宜了?”
    一個商人撓著腦袋說道。
    “你別想了,反正有的賺,趕緊回去再去進貨,運過來就賺錢。”
    另外一個人說道。
    “哎呀,真他娘的有道理……”
    如果從高空俯瞰,就會發現,整個京城就是一個大工地,無數麻衣在工地裏麵進進出出。
    無數物資被運進來。
    京城周圍,無數又粗又長的煙囪被豎起來,不分日夜黑煙滾滾。
    “陛下,雷字營已經進京,請陛下檢閱……”
    鄭克寧沉聲稟告皇帝。
    “叫上顧侯,這玩意他弄出來的,他才最清楚怎麽用。”
    皇帝滿眼充滿了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