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大明之風華,讓人神往,老朱笑了

字數:5603   加入書籤

A+A-




    水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思兔閱讀sto.ist),接著再看更方便。
    ?屏幕中。
    朱元璋看著這大明風華,眼神既有神往,但其中更多的卻是冷意。
    朱棣!
    若說崇禎,他還不怎麽熟悉。
    可是朱棣卻是熟悉的緊,這位燕王朱棣,他可沒有想要這位做皇帝,而是打算定朱允炆為皇帝的,可朱棣為何卻又成了皇帝?
    感受到朱元璋的怒意。
    林毅暫停了時空,緩緩說道:“太祖可是怒?怒朱棣造反?”
    “為何不怒?”朱元璋冷聲說道:“這天下我是定給了朱允炆,而非這朱棣!他憑什麽敢反,他憑什麽要反!”
    “他不得不反。”林毅搖頭說道:“太祖可知他為何反?”
    不得不反?
    聽到這話,朱元璋瞳孔猛縮,哪怕他能夠看透一切,但還是不能理解這話。
    “為何?”他急切詢問。
    “隻因朱允炆逼迫太甚!”林毅一字一頓的說道:“自朱允炆登基以後,便開始著手清理各位藩王,一應藩王盡皆在其命令之下,或是撤去封號,幽禁養老,或是流放在外,或是斬殺!”
    “若朱棣不反,那麽留給他的唯有慘死,或是生不如死!”
    朱元璋聽到這話,隻覺得眼前一黑。
    他完全沒想到自己立的朱允炆可以成為一個好君王。
    可沒想到朱允炆剛剛登基,便是開始做這般動作。
    也難怪朱棣會反。
    “而且,他反的好!”林毅聲音驟然提高。
    “嗯?”朱元璋眉頭緊皺,眼神露出淩冽。
    似是林毅說出不什麽,他就要動手將其斬殺。
    隻是林毅卻不在乎,他看著遠處,緩緩說道:“若非朱棣造反,世間安有永樂大帝,大明之風華又如何能這般精彩。”
    永樂大帝?
    聽到這話,朱元璋渾身一震,這般稱號可並未亂給的啊。
    林毅繼續說道:“自古以來能夠被稱之為大帝者,寥寥無幾,朱棣便是其一!”
    “他所在的永樂時期,更是近乎超越大唐盛世,其功績可與秦皇漢武相比。”
    “他疏通運河,威服蒙古、收複安南、蕩平倭寇、鑄永樂大鍾。”
    “命鄭和西洋,親征異族,以帝王之身封狼居胥,此乃千古未有之姿。”
    “開創內閣製度,影響後世數百年,後世沿用至今。”
    “重視經濟,勤政愛民,善用人才,振興文化,曾言:“斯民小康,朕方與民同樂”。後世評價遠邁漢唐,尊稱為永樂大帝。”
    “更立永樂大典,令萬人敬仰。”
    伴隨著林毅的一句句話語。
    朱元璋的怒意明顯消散了不少,目光更是變得柔和了不少:“老四這孩子做的倒是不錯,可惜了允炆……”
    “曆史對錯,並非可惜,而是自有命數。”林毅說道。
    這句話也是此前朱元璋對著崇禎所說的。
    水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思兔閱讀sto.ist),接著再看更方便。
    聽到這話,朱元璋神色更加坦然了不少,他言語也輕鬆了不少:“兒孫自有兒孫事,今日,我能得見先生,能夠得見大明風華,已然足夠。”
    “便在隨我看看這大明風華吧……”林毅亦是點頭。
    這位老人已經累了。
    而且,他的時間不多了。
    便在看盡這大明風華吧。
    “嘩啦啦!”
    浪濤之聲不絕於耳。
    朱元璋抬頭望去。
    隻見一艘艘巨大的寶船行於海麵之上,長約四十多仗,寬亦達到了十多丈。
    後麵,更是跟著大小船舶無數。
    聲威赫赫,壯闊至極!
    如此壯觀的一幕,不僅朱元璋滿麵震撼,就連所有的觀眾也再次熱血沸騰。
    “臥槽,這場麵也太壯觀了吧?”
    “那是必須的,鄭和下西洋代表的可不是個人,而是整個大明王朝,自然要彰顯國威,又豈能讓外邦蠻夷輕看!!”
    “鄭和七次遠涉重洋,比各國著名的航海家早了近半個世紀,絕對是外國早期最有成就的航海家!”
    “大明威武,萬邦來朝,聲勢何等驚人?若是朱棣不死,爾等霄小怎敢來犯?!!”
    “若非朝臣反對,華夏又怎會阻斷遠航貿易?明朝中期競技困局又怎會如此嚴重?諸臣誤我大明呐!”
    “鄭和七次下西洋,拜訪了3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包括爪哇、蘇門答臘、蘇祿、彭亨、真臘、古裏、暹羅、榜葛剌、阿丹、天方、左法爾、忽魯謨斯、木骨都束等地。”
    “宣揚大明威德,耀兵異域,令蠻夷國家畏威懷德、輸誠納貢。”
    “規模之大、船隻之多、時間之久乃曆朝曆代之最!”
    林毅渾厚的聲音緩緩響起。
    隨後。
    指尖輕點。
    “全速前進!”
    一聲高昂的號令再度響起。
    茫茫大海之上,一艘艘巨大的福船,率領著海滄和艟艨衝出了重重迷霧,每一艘船上皆架著一排排黑漆漆的鋼管大炮,規模之大,之壯闊,比翻陽湖之戰更甚。
    而船上的軍旗皆寫著“戚”字!
    “戚家軍!!”
    “是咱們的民族英雄戚繼光,明朝著名的抗倭名將!!那對麵……靠,這是要打小鬼子了!”
    “啊啊啊,我血都燃起來了!!殺殺殺!”
    戚家軍的出現,一下子讓不少觀眾熱血沸騰。
    倭寇從16世紀初開始侵略華夏,曆時3第年之久,而後倭人賊性不改。
    更是聯合外邦侵略華夏,屠殺華夏子民,辱華夏之婦女。
    這樣的血海深仇永世不能忘!
    水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思兔閱讀sto.ist),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觀眾激動的呐喊聲中,為首的福船上,一名中年人立於船頭,猛然揮手。
    “旗語,炮彈齊射!”
    餘音尚未落下,上百艘大炮齊齊發射。
    “轟轟轟!”
    炮彈火光四濺,聲音響徹天地。
    原本激動興奮的觀眾,此刻卻是震撼不已。
    這便是大明!
    這便是威武的大明!
    這便是鐵骨錚錚之大明!
    林毅的指尖變動。
    風雲再度變換,繁榮的鬧市,穿著飛魚服的錦衣衛穿梭在街頭小巷。
    殺氣凜然,令人生畏。
    一位位麵貌威嚴的帝王於朝堂上,於戰場上。
    大明十六位帝王,雖皆有過。
    但。
    亦有功已!
    明宣宗朱詹基,天命餘躬撫萬方,丹心切切慕虞唐,平藩亂,擊北元。
    革弊政,任賢能,開大治之世。
    明憲宗朱見深,處崇禎之境,成永樂之功。
    平諸夷,定流民,安河套,屠女真。
    明孝宗朱佑樘朱祐樘,家八百延光祚,社稷安危在得人。
    革諸弊,察納雅言,弘治中興。
    ……
    “大明之雄威令人生畏,大明之風華蓋世無雙!”
    “可惜老朱家的子嗣皆是短命,鮮有超過四十歲者,否則近代我華夏又怎會受盡屈辱?”
    “大明威武!大明牛逼!”
    不少觀眾從激動到惋惜,再到感慨。
    不止是這些觀眾,從頭到尾看過來的朱元璋心中的激動也絕不比這些人少,反而比任何人都更加熱血沸騰,這便是他的大明。
    這便是未來的大明。
    有此大明,何必計較什麽。
    崇禎之死,朱棣造反,在這一幕幕麵前其實都不值得一提。
    畫麵漸漸轉黑。
    林毅跟朱元璋也重新回到了最開始的那個大殿之中。
    外麵的天空已然變得一片漆黑,這也代表著時間的流逝,亦是朱元璋生命的流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