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李瑤中毒?
字數:3647 加入書籤
燕王吃菜的動作頓住,仿佛聽到天方夜譚。
恃寵而驕?
沈薇何時驕縱過?
他的薇薇最是體貼,懷孕後從未向他索取過任何東西,甚至沈薇懷著身孕,也不忘挑選布料,讓丫鬟提前為他縫製秋天的衣裳。
王妃還在絮絮叨叨:“當年王府那些有孕的側妃庶妃,也如沈氏這般,懷了孕就向王爺不停索取。食物要最好的,住處要好的,還要補品養胎。王爺,您寵愛沈氏,可也要有個度。”
燕王吃菜的動作慢了下來。
王妃見狀,以為燕王聽進去她的話。王妃心中暗喜,又故意提起:“沈氏有孕,更加不方便伺候王爺。妾身為王爺尋了一個新人,美貌端莊,王爺若是有空,可以去看看?”
男人,生性涼薄,有了新歡自然忘記舊愛。
王妃相信,隻要燕王有了新人,沈薇必定很快會失寵。世上的女人都是一個樣子,並沒有太大的區別,燕王睡誰不是睡?
啪!
燕王手裏的白玉筷子,重重拍在花梨木餐桌上。王妃嚇了一跳,看見燕王陰沉沉的俊臉。
那眼神太過可怕,有失望、有厭惡、有煩躁,沒有一絲絲的情誼,陌生到極點。
王妃嚇得筷子落地,她趕緊站起來,扶著劉嬤嬤的手拘謹地站在一邊,心髒砰砰跳動,不知燕王為何如此生氣。
難道是沈薇仗著有孕,故意在燕王耳邊貶損她這個王妃?
燕王每個字都帶著戾氣,給人一種極強的壓迫感:“新人?王妃倒是有心。”
燕王對王妃很失望。
平心而論,燕王認為自己並不是貪圖美色之徒。他不似恒王那般,左擁右抱風流成性。
燕王見慣了鶯鶯燕燕,識遍人間美色,他更需要心靈上的契合伴侶。後來有了沈薇,內心殘缺的那一塊被填滿,他再不需要新人來彌補新鮮感。
往後餘生有沈薇陪伴左右,他已經很滿足。
但偏偏,王妃還在不斷給他找所謂的新人。
把他當成什麽?
馬廄裏配種的馬?農舍裏的公豬?
哪怕是大慶國尊貴的皇帝,曆經一番大浪淘沙後,後宮裏也隻剩下一個皇後,一個貴妃和四個妃妾。他一個王爺,後宅妻妾數量比皇帝還多,前段日子還被禦史台的禦史們大肆攻訐。
王妃滿肚子疑惑,但隻能被迫認錯:“王爺,妾身...妾身失言。”
夫妻貌合神離多年,隻在表麵舉案齊眉,所以王妃根本不知道燕王的內心想法,她更不知道自己犯了什麽錯。
燕王淡淡道:“以後不必往王府添新人。管好你的一畝三分地,手伸得太長,容易斷。”
王妃愕然,什麽叫“不必往王府添新人”?
王妃正要仔細盤問,屋外傳來巨大的動靜。一個年輕小丫鬟踉踉蹌蹌跑進來,口裏高呼:“王妃,不好了!瑤主子中毒了!”
王妃腦袋嗡得一聲,仿佛被巨石擊中。
她隻有這一個女兒,將來還要依靠李瑤的聯姻,穩固她在王府的地位。
王妃顧不得失態,她眼圈泛紅,焦急地告訴燕王:“王爺!瑤兒出事了,您陪妾身一起去看看吧!”
燕王對這個女兒也算得上寵愛。
得知女兒中毒,燕王暫時壓下滿腔的躁意,親自前往李瑤的院子探望。
李瑤住在牡丹院,院子裝潢精巧別致。天色已黑,明晃晃的燈籠高高掛起,照亮了每一個角落。
下人已經去請府醫了。
王妃匆匆忙忙走進李瑤的閨房。八歲的小姑娘臉色蒼白,已經陷入重度昏迷。她雙唇毫無血色,嘴角還沾白沫,地板上還有一灘催吐出來的嘔吐物。
“瑤兒!瑤兒,你睜開眼看看娘親。”王妃急得眼淚直流。
可李瑤依然昏迷,如死屍躺在床上。
燕王沉下臉,眼裏也有擔憂。
丫鬟跪在地上,戰戰兢兢把事情前因後果講明。李瑤下午一直隔壁的茶室學習點茶,黃昏也沒停止休息。就在剛才,李瑤忽然開始口吐白沫,嘔吐暈厥,看起來疑似中毒。
伺候李瑤的丫鬟趕緊將她抬回閨房,另一個丫鬟去通報王妃。
燕王蹙眉,問:“瑤兒今日吃了什麽?”
丫鬟戰戰兢兢道:“瑤主子午膳吃得少,午後去花園逛了逛,便回了茶室學習點茶。下午隻喝了一些茶,此外並沒有吃什麽。”
護衛去查驗茶室的茶水,皆無毒。
李瑤中午的午膳,伺候她的老嬤嬤也吃了一點。老嬤嬤沒有中毒跡象,可見午膳也沒有毒。
王妃擦拭眼淚,惱怒道:“既不是茶水,也不是午膳,總吃了些不幹淨的東西!再仔細想想,瑤兒還吃了什麽?”
這時候,另一個丫鬟撲通跪下,磕磕絆絆道:“回王爺王妃,奴、奴婢想起來!下午瑤主子回茶室,嘴邊沾了一點紅糖。瑤主子說,她午後去花園閑逛,遇到了沈主子,要了一碗涼糕。”
除了午膳和茶水,李瑤就隻吃了沈薇送的涼糕。
王妃怒不可遏!
她當真是小瞧了沈薇。沈薇剛剛有孕,居然開始為肚子裏的孩子掃除障礙,妄圖傷害王妃的孩子!
身邊的劉嬤嬤暗中扯了下王妃的衣袖,王妃稍微冷靜了下,努力從翻湧的憤怒中保持理智。
她畢竟經曆過王府的宅鬥,見多了類似的手段。雖然一切矛頭都指向沈薇,但也可能是其他妾室故意栽贓。
劉巧兒、柳如煙、張妙玉、還有那些庶妃,都有可能幕後真凶。
別看劉巧兒柳如煙她們一個個“人淡如梅”,同為女人,王妃知道藏在她們內心深處的惡意。
也許幾個側妃早就看沈薇不順眼,想要借此機會一石二鳥——扳倒沈薇,再折斷王妃的臂膀。
王妃眼圈通紅,攥緊手裏的蠶絲帕子,淚眼汪汪對燕王說:“王爺,瑤兒遭此無妄之災,實屬可憐。請王爺將沈氏找來詢問一二。若是冤枉了沈氏,也可順藤摸瓜找到幕後真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