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2章 武安君白孝?這是誰?

字數:5490   加入書籤

A+A-


    第732章武安君白孝?這是誰?
    始皇陛下端坐於主座之上,目光略微掃過群臣。
    落在那個空位之時,略微停留。
    “今日有一要事。”
    始皇陛下開口。
    沒有用多重的語氣,也沒有什麽沉重的辭藻。
    就是這麽一句簡簡單單的話,就讓麒麟殿內的滿朝文武公卿,盡皆將心提起!
    始皇戴孝,這已然是一件大事了。
    眾人皆是本能得看向李斯和王翦二人。
    發現這兩位朝堂老臣雖是麵有悲戚之色,但完全沒有意外!
    一下子,眾人恍然,知道今日之事小不了了。
    “陶實。”
    始皇陛下淡淡開口,點了九卿宗正陶實的名字。
    陶實立刻起身,行至大殿中央,朗聲道:“臣在!”
    這種氣氛下,他被點名,那叫一個心有戚戚,可...真的沒辦法啊!
    始皇陛下戴孝,他這個負責禮儀、祭祀之人,肯定是第一個出來的。
    “昨日,我大秦獻公之長子,孝公之長兄,公子虔過世。”
    一句話,麒麟殿內文武大臣感覺自己的額頭都燙了!
    而反應過來之後,不少人皆是嘴角抽搐!
    獻公?!!
    這可是百年之前的大秦先君!他長子居然昨天才過世?!
    而且....公子虔,這三個字在大秦也是如雷貫耳!
    可以說,昔年商君之死,其中有公子虔的動作。但....大秦的改革,偏生又是這位公子虔也支持的。
    這樣一個糾結到底的人物,如今始皇陛下為其戴孝?
    “啟稟陛下,公子虔乃是陛下之"曾大父",臣以為,當行國葬之殯!”
    陶實也是腦子反應快,知道陛下率先將自己喊出來是什麽意思,連忙開口。
    國葬!向來隻有國君身死或者是無比重要的功臣才會為之舉行。當然,偶爾太後死了,也會舉行國葬,這就取決於當時國君的態度了。
    凡國葬期間,百姓不得聲樂,這些都是常儀。
    “公子虔昨日逝世,當有一百多歲,此乃喜喪!請陛下節哀!”
    司馬欣身為宗正府之人,那日得到了陶實的賞識,升官迅速,此刻也是見勢連忙開口符合!
    有了他這麽一開頭,群臣連忙反應過來!
    人死了是人死了,不能太影響到活著的人。若是陛下因此傷了心神,才是大秦的不幸!
    “公子虔昔年軍功卓著,國喪理當!請陛下節哀!”
    “陛下尊先人之情,臣等明之!然,亦要以體為重啊!”
    “....”
    一道道符合聲響起,眾人也是鬆了一口氣。
    還以為是什麽要不得的大事兒,原來是公子虔沒死之後又死了啊!
    一百多歲,這就算是說做"仙壽"都不算過火了,此刻開口說"喜喪",倒是沒有半分問題。
    反倒是嬴徹,聽到這個消息之後,麵容瞬間變得古怪起來。
    他聯想到了自家七弟曾經收到過天月劍,原來是老祖宗還在啊!
    扶蘇兩行清淚流下,隻是作揖,悲痛不言。
    然而.....始皇陛下對於群臣的勸諫,卻是渾然不覺,雙眸看向麒麟殿外,沉聲道:
    “昨日,我大秦武安君,白孝身死。”
    “朕欲以國葬待之!”
    又是一句話。
    原本朝堂之上群起不絕的勸諫聲,附和聲戛然而止。
    所有人麵容之上,驚露茫然之色!
    大秦武安君?!!
    我大秦不是隻有一個武安君,殺神白起嗎?而且早早自刎,還是陛下您多上尊榮的。
    如今怎麽又有一個武安君了?
    陶實整個人都傻了!
    大秦武安君白孝?這個人是誰啊?是殺神白起的兒子嗎?承襲了武安爵位嗎?
    國葬之禮,非大秦功勳大盛,不可以臣之身受。
    如今陛下要為其舉辦國葬,他....為難啊!
    宗廟,祭祀,禮儀非比政事,是有章程的。陶實身為大秦九卿宗正,在這些問題上,是要在一定程度上給予始皇陛下最為貼切的諫言的。
    此刻..他卻手足無措。
    “啟稟陛下,臣要宣武安君之事跡!”
    “請陛下準奏!”
    就在此時,一道蒼老的聲音響起。
    陶實抬眸一看,真的感激得快要哭了。
    隻見大秦軍伍功勳最盛者,武成侯王翦緩緩起身。
    “允!”
    始皇陛下吐出一個字。
    王翦行至大殿中央,轉身麵對百官,麵有戚色。
    如此模樣出現在大秦的戰神臉上,文武百官哪裏見過,紛紛心生疑慮。
    白孝?!!
    難道真的是一個很厲害的人?
    還是說,始皇陛下因為即將開始的百越戰事,準備再往上抬一抬昔年的武安君白起,鼓舞軍伍士氣?
    一時之間,就算是再老道的臣子,也沒法直接猜出答案。
    “諸卿,白孝之名,諸位可能不知。”
    王翦深吸一口氣,抬眸看去。
    仿佛看到自己年輕之時,永遠無法追趕的那一道身影。
    論軍功,他王翦確實成功了。但....那一道身影的勇猛,卻是永遠銘刻在其心中。
    “其為昔年我大秦武安君,殺神白起義子!”
    一句話,群臣眼皮一跳!
    殺神白起。
    這個名字,無論何時說出,都會讓人心生凜然之意!
    大秦擁有一統天下的實力,自嬴稷與殺神白起這王將組合伊始。
    “大王登基元年,白孝入狄道,破山匪林寨十三,漁陽郡得建兵亭。老夫初聞其名,後知其身份。”
    “秦王政十一年,老夫領兵,入太行山脈,攻打閼與。白孝領步卒七十二,先登!定我大秦西進之途。”
    “同年,攻鄴邑,白孝軍陣斬將,再先登!”
    “秦王政十二年,與趙作戰,一年之間,我大秦下趙六城,白孝得先登之功,五也!。”
    “秦王政十三年,我大秦再攻趙,扈輒凶猛,我大秦桓齮圍困至無援,白孝領騎隊,突圍,重傷瀕死,存我大秦兵卒。”
    “兩年之間,十三次先登,先後斬將十五!次次凶勇入陣,次次建攻!”
    “千軍萬馬,取將收首若探囊取物!”
    “僅是軍功,便足策轉十七轉駟車庶長,陛下欲公天下,明我大秦武安尚在,辭!退軍伍。”
    王翦微微一頓,眉宇之間,仿佛看到了那個不可一世的蓋世天才!
    軍陣,仿佛就是為之而生!
    曾幾何時,這位辭"武安君"的男人,也是他王翦的標榜!
    “再後,老夫隻聽其傳聞。”
    “魏國刺客入秦,未至邊境,三十二人屍首送入老夫軍伍之中。後便有了魏王宮武夫不可一世,將那魏王宮豢養大小武夫盡數屠戮,朗笑"還禮"!”
    “入趙,一路踏血,方才有如今軍伍之中匈奴的地形地勢圖。”
    “入韓王宮,公子韓非入秦!”
    “入燕王宮,橫劍燕王喜,斥令其割肚上三斤肉,附禮太子丹頭顱,賠刺陛下之罪!”
    “白孝,”
    “大武安秦!”
    “臣以為,當得起國葬!”
    .....
    15號寫完柳白白頭之後,身體不適。
    睡了一覺發燒了。
    再睡一覺,退燒了,但....
    這兩天感覺頭昏昏沉沉,實在是感覺腦袋疼的不行。
    本來是想好了很多大**的,始皇戴孝,王翦訴功績。但不知道為什麽,寫出來就難受的要死!
    實在對不起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