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361章 有棗沒棗打一杆子試試
字數:4852 加入書籤
“你怎麽在這!你們這是咋的啦?”
就在父女倆抱頭痛苦的時候,東子領著刁月正好出現在附近。
這倒不是魔都太小。
而是他倆剛剛辦完事,想要出門溜達一下,結果兩個路癡徹底迷了路。
兩人衣著打扮和魔都格格不入。
本就臉皮薄的他們,可不像陸永尚那般毫無顧忌得四處打聽。
沒想到,在找所住的招待所時,竟然看到了火車上得父女。
“啊?我。。。你們,你們是火車上的!”
在路燈下,莊稼人打扮的父親,終於認清了兩人。
雖然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
不過在這個情況下,父女倆很難表現的很熱情。
“對呀張大爺,就是我們,你倆咋的啦,快起來地上涼,咱們去路邊說。”
東子急忙將張大爺扶起來。
刁月也走上前,幫著張家丫頭張寧一起收拾行李。
說是行李,也就是被褥和化肥袋子裝的衣服和食物。
“我...哎。”
等四人都坐在路邊,在東子不斷的詢問下,張大爺將發生的事情講了一遍。
說實話,這裏麵還真沒有大城市瞧不起農村人的戲碼。
來到魔都之後,四處問路,到醫院檢查,一切都很順利。
這時候的魔都人冷漠是冷漠。
不過都因為遠超北方的忙碌。
隻要開口問,能說的清楚。
還是有不少人願意幫忙的。
隻是在張大爺聽到神經性哮喘病得時候。
他也不聽醫生分析病因,講解病情。
神經兩個字深深地刺激到他。
這才在醫院大鬧一頓,被醫院趕了出來。
東子和刁月聽到這,神情一愣。
這個年代的哮喘雖不是那種傳染病。
但也歸結於不治之症之一,很容易在呼吸不暢的時候救治不及時而直接過去。
至於神經性哮喘是什麽,其實製藥廠出來的二人多多少少也知道一點。
跟張大爺解釋起來。
這就是一種疾病,跟精神病絕對不一樣。
農民淳樸,可能不相信外人。
不過在老鄉收到解釋下,還是明白過來。
“那你們晚上住哪?我倆送你過去呀?”
見父女倆好了一點,東子想要安置好兩人。
畢竟大晚上的,張寧長的也不錯,就在馬路上很容易遇到危險。
“我倆,我倆就在這對付一宿吧,明天還要再去看看,今天是我做錯了,明天好好求求他們,看能不能幫幫我們。”
“那怎麽行!”刁月聽明白了兩人什麽情況。
簡簡單點說,就是不舍得花錢,就連他們住的廠子安排的招待所。
他們住起來都很心疼。
要不是明天約好了與陸永尚見麵。
他們也不能出來溜達。
這邊看著繁華,什麽都有,買賣也不需要票。
但真的費錢呀!!
“這樣東子,你趕緊問問路,讓張大爺去我們那住!”
刁月一錘定音。
不管張大爺怎麽推脫,刁月都不為所動。
“我去,姐,你這不為難我麽,我要是敢問,咱倆不早找到了!”
“趕緊去,還想不想要工作了!你信不信我回去就跟你媽說!”刁月直接用出必殺。
這個年代,一個正式工作比什麽都珍貴!
終於在連問幾人之後。
四人回到了廠子安排的招待所。
刁月和張寧住一間,東子和張大爺住一間。
至於他們的領導,自然住的護士這種隻有幾間小破房,連廁所都在外麵的招待所。
“沒事的,你這不算什麽病,我們廠子就有藥,等我多給你拿出來點,放心吧肯定比去醫院買的價錢低,看你年紀不大,你有工作嗎?”
刁月就跟個大姐姐似的,帶著張寧洗了洗臉。
然後將被褥全都拿到地上,宛如親姐妹似的擠在一起。
“月姐,謝謝你,我。。。我高中畢業,這不聽說可以高考了嗎,我爸就讓我在家考試,我家是大隊的。。。。”
張寧說著,眼神中帶著淚花。
一個大隊的農民,來回得火車票就頂得上一年賺的工分。
她爸還不讓她上工,專心在家學習。
她認為她隻是一個女人,父親這麽付出不值得。
早晚都要找個男人嫁了!
不過,張大爺認為,自家的姑娘一定會有出息的。
而且張大爺也感覺,有哮喘病的女人很難嫁到一個好人家。
反正自己就隻有一個女兒。
老張家都絕後了。
女人將病治好,自己踏踏實實的過日子的就好。
刁月聽到張寧帶著哭腔的聲音。
有一種不真實的感覺。
不得不說,就算在她身邊,能這麽想的老父親都很少。
就像她家這般,家裏全都是職工得家庭,就因為她是個女孩兒。
所以她父母寧願頂著違規的風險,頂著她被開除的風險。
也要讓表弟東子一起進入製藥廠。
在長輩們看來,隻有男孩子才能出人頭地。
“好了好了,不想了,咱們早點睡,明天我倆陪你去,正好約了陸永尚大哥一起溜達,他有能耐,沒準他有辦法呢?”
明天就是他們四個在火車上約定好一起逛魔都的日子。
至於為什麽陸永尚願意與刁月和東子這麽親近。
其實看中的不是刁月這個廠花的樣貌。
而是看中了兩人製藥廠員工的身份。
他上山打獵,不少獵物身上都有藥用價值,有他們牽線搭橋,可以去掉中間商賺差價。
另一個原因這就是他要搭建的那個酒廠。
隻賣糧食燒酒,其本身得價值不高,但要研究出熊鞭酒,熊膽酒,甚至虎骨酒。
那酒廠的盈利可就沒有上線了。
而這種就可不是簡單的泡在酒裏就行。
怎麽也要有一定的比例配方。
此時在陸永尚認識的人脈中,也就隻有製藥廠才可以。
更不用提什麽人參酒這樣的珍貴名酒了。
“陸哥?就是那個抓小偷的陸哥麽?”
“對呀!我們後來一直坐在一起,我看他下車後都有專車接送,都是老鄉,多問一嘴不是壞事,路是趟出來的,需要靠咱們自己爭取,
有棗沒棗總要打一杆子才行,既然你想學習,想要父親不那麽辛苦,能求還是求一下,
但你要學會感恩的,就算陸哥幫不了忙也別有惡意,畢竟咱們也就隻有這幾天的交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