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想讓美好更早發生

字數:4697   加入書籤

A+A-


    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才去做,這樣才能確保更快、更好地獲得更大成功的幾率。

    京城大學不缺人才,隻是在創業的方麵還找不到方向而已。

    而李政恰好了解今後數十年世界的發展方向,稍加引領,便能讓這些人才們爆發出更大的熱情。

    同時,更早時間做對的事情,也能夠讓很多美好更早發生。

    創刊《恰同學少年》獲得巨大成功,也不過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李政對此,充滿自信。

    為了加深一下團隊成員的印象,他還將自己在醫院創作的專欄文章拿了出來。

    “諸位夥伴,大家可能都聽說我為《恰同學少年》創作的連載小說《精忠報國》了。

    甚至,有人已經提前閱覽過,這裏我就不提了。

    另外,我在出院之前,寫了一篇關於計算機科學的文章準備投稿到相關欄目。

    今天正好大家都在,就一起幫我審核一下,看看能不能在《恰同學少年》創刊號發表。”

    他這樣一說,立刻讓大家來了興趣。

    “老大,你這是給我們打個樣,讓我們有據可依啊!”

    “那我們得好好看看,計算機科學係可是老大你的專業,可得高屋建瓴,讓我們有耳目一新之感。”

    ......由於大家還都是學生,現在的人們也還不習慣稱呼這總那總的,有人便自發稱呼李政為老大。

    薑婷和徐雲露等人,聽到李政提及計算機科學係的相關文章,也不禁充滿了期待。

    畢竟。

    從認識李政以來的每一天,李政似乎都能給她們帶來驚喜。

    每當以為這就是李政的極限了,可他總能看似無意之中,且非常輕鬆地再次打破她們對他的認知。

    李政隨手將自己寫的稿子拿出來,卻並沒有看。

    裏麵的內容,已經鐫刻在他的腦海中,根本不用看稿。

    在這個時候,華夏改開熱潮剛剛啟動不久,人們雖熱情高漲,卻還沒有方向。

    就連領導人都提出要摸著石頭過河,從摸索中尋找正確方向。

    李政或許才華有限,在天才眾多的京城大學之中,算不上其中的佼佼者。

    可他在大方向的掌控上,當世卻幾乎無人能出其右。

    尤其是在計算機這種對於國人還相對陌生,而國外卻已開始深耕,並在今後會大放異彩的“新”科技。

    可這個時候的新科技,對於李政來說,卻可以算得上是老掉牙的玩意。

    不過,李政卻並沒有在這次的文章中帶來太多新東西。

    他主要對計算機科學的相關應用進行了一下梳理,然後對今後計算機的應用稍稍進行了一下展望。

    萬丈高樓平地起,步子太大容易扯到蛋。

    李政自認為這篇文章相對保守,並沒有太多亮點,更多的是讓相關專業的同學能夠更加清晰地認知到自己奮鬥的未來。

    可即便是這樣,文章內容也很快抓住所有人的心,似乎給所有人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一般。

    尤其是計算機科學係的同學,更是聽得如癡如醉。

    這就是信息差導致的認知差異和差距。

    李政不過是將處於同一時間段發達國家在計算機科學方麵的相關技術和發展如實講述,就能帶給人巨大震撼。

    見到眾人如此反應,反而讓李政覺得肩頭的責任更重。

    稿子公開審核,當然得到了一致通過。

    同時也給所有人一個良好的示範作用,讓他們更加明確《恰同學少年》的靈魂理念和風格特點。

    李政定了調子,把握了大方向,就將《恰同學少年》創刊的具體事情交給了這群打雞血的團隊成員。

    有薑婷、徐雲露、陸晴顏、鄭學武等人在,他在這方麵,無憂也。

    日子一天一天過,李政過得非常充實。

    1983年9月30日,軍訓結束。

    期間。

    計算機科學係三班在李政的帶領下,毫無爭議地在最後檢閱儀式中奪得第一名。

    三班也獲得第一個集體榮譽,得到了一麵“優秀班級”的錦旗。

    李政雖然在軍訓期間,有一半的時間都因為受傷休息。

    可將三班取得的成績歸功於他,卻沒有人有任何異議。

    有他在,三班所有同學,紀律性超強,唯他馬首是瞻,就連導員曹秀玲都不得不服氣。

    沒辦法,她現在也成了從李政這裏領取“分紅”的一分子。

    用李政的話來說,三班是一個整體,還請班主任和輔導員不要做脫離群眾的事情。

    幾天前,《恰同學少年》一經發行,立刻洛陽紙貴,供不應求。

    一元一本發行了一萬本,結果第三天便不得不加印。

    結果,加印了一萬本,仍舊被搶購一空。

    《恰同學少年》創刊能夠這麽火爆,優秀的內容創作隻是其中一部份原因。

    其他的因素也有很多。

    薑婷和徐雲露等人為《恰同學少年》爭取到了很多高位支持。

    京城大學校長兼書記江文泰,親自發揮出四十年書法大家的水平,為《恰同學少年》題寫書名和撰寫序言。

    並親自打電話幫薑婷和徐雲露引薦其他大學的校領導。

    之後。

    京城大學自副校長之下,各係院長和知名教授,也紛紛以不同方式提供了助力。

    甚至,全都以能夠在《恰同學少年》上留名為榮。

    沒辦法,競爭太大,而《恰同學少年》上麵預留的位置有限。

    任何事情,一旦引入競爭,形勢便容易得到逆轉。

    在《恰同學少年》團隊的共同努力下,不但在正式發行前得到了諸多京城的大學認可,還獲得了東陽區書記徐峰和軍中少將薑雲龍的大力誇讚。

    諸多因素下,本就有著不同視角和獨特觀點的優秀創作內容的《恰同學少年》一下子就在京城賣爆了。

    僅僅幾天的時候,便成了諸多高校學子的必讀讀物。

    而這些成績和收獲對於《恰同學少年》團隊,以及京城大學計算機科學係一年三班來說,絕對是一個奇跡。

    由李政帶領他們創造的奇跡!

    僅僅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恰同學少年》竟然真的帶來了收益。

    而且,收益相當巨大。

    總銷售額接近兩萬元,這個數字對京城大學高層都是一個衝擊。

    對於《恰同學少年》創刊團隊和三班師生來說,更是讓他們幾乎興奮地發瘋。

    李政在他們眼中,簡直就是神一般的存在。

    他的合理命令,自然得到幾乎每一個人的堅決執行。

    當然,有一個人例外。(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