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五章 徐希羽不行

字數:4679   加入書籤

A+A-


    東海傳媒。
    齊向陽正在和《鵬城三十歲》的製片人以及導演開會。
    “徐希羽這孫子也是陰險,和楊雪晴一起投資拍了一個電視劇,愣是把消息壓得死死的,一點宣傳都不做。
    要不是拍到了後期實在瞞不住,咱們還真就不知道有這麽一回事。我去看了他們備案的公開信息,題材是當代都市。
    劇名叫《狂飆》,我估摸著搞不好拍的是外賣員的故事,畢竟他就愛搞這一套,什麽貼近底層人啊之類的,虛偽的很。”
    說到這裏,齊向陽頓了頓。
    他對麵的製片人和導演,則是直接被他給逗樂了。
    《狂飆》拍的是外賣員的故事?
    這名字怎麽看也都該是賽車方麵的故事吧。
    說起來,他們之所以會這麽瞎猜,主要是因為電視劇的備案,是廣總那邊是按月以總結和附錄表的形式進行公示的。
    隻有地區、劇名、題材、製作公司四項內容,沒有劇情簡介。
    照理說《狂飆》的備案,應該是“當代涉案”,但寫“當代都市”或者“當代其他”也行,沒有那麽強製的要求。
    隻見,齊向陽繼續開口道:“當然,他的劇到底講的什麽故事我這邊還不清楚,但有個事情是已經確定了的,他們的劇和咱們的劇,有很大概率要撞檔。
    說實話,我是不擔心他能拍出什麽花來的。咱們這個劇的質量很好,而且抓住了女性主義的大旗,即便撞檔了那百分之百也是我們贏。
    但凡事就怕萬一,這家夥是真的有點邪性,而且心髒手黑,喜歡愚弄大眾。所以,我的意思是,為了避免風險,咱們先下手為強。”
    說完這番話,齊向陽端起茶杯呷了一口,眼神卻在打量著對麵的兩人。
    說實話,要是換作以前,他根本不會扯這麽多,直說要搞徐希羽一波就得了。
    可現在不同,東海現在內部派係林立,搞得齊向陽在做每件事情之前,都開始習慣性的給自己先扯點正當理由。
    不然,自己這邊動手搞徐希羽,轉頭公司內部就會有人傳自己怕了徐希羽,又要開始搞陰謀詭計,這是對於東海主創們沒有信心巴拉巴拉。
    不開玩笑的說,這半年過去,齊向陽看到“信心”這兩個字,都有點犯惡心。
    最關鍵的是,輿情攻擊是需要花錢的。這個錢得從《鵬城三十歲》的宣發費用上走,不然賬沒法做。
    因此,他才會喊製片人和導演過來說這個事情。
    而製片人和導演在聽完他這番話後,對視了一眼,緊接著製片人開口道:“齊總,您說吧,怎麽做,您怎麽吩咐我怎麽執行。”
    齊向陽聞言放下茶杯笑道:“很簡單,現在網絡上有一些網友說,徐希羽就適合寫歌,不適合影視劇。
    說他沒有影視劇方麵的眼光和才華。咱們呐,隻要把這個說法在網絡上加強加強,把這個標簽死死的打在他身上,讓大家把這個當共識就行了。”
    這話一出,製片人和導演兩個人眉眼同時一抬,露出了一副“好家夥,這個夠狠”的表情。
    與此同時,另一邊,光影傳媒的電視劇投資部,《秦宮放歌》的主創也在開會。
    他們聊得內容,和齊向陽說的差不多。
    隻見其中一個戴眼鏡的中年男人道:“一旦‘徐希羽在影視劇上不行’的標簽成了大眾的共識。
    那以後華晴的任何影視作品推向市場時,隻要和我們形成了競爭,我們就可以把這個作品和徐希羽進行強相關的綁定。
    綁定之後,再重複炒作‘他在影視劇上不行’的標簽。那麽大眾對於這個作品,心理上天然就有一個負麵判斷。”
    他的話音落下,又有一個女人接話笑道:“最關鍵的是,咱們這些年的數據調研的結果顯示。
    網絡上那些喜歡和人辯論的、聲音大的,大部分還都是雲觀眾。就好比這次,那些討論《啟明降臨》討論的最凶的。
    我估計大部分根本就沒去看過正片。但他們偏偏可以用一種跟看了十幾遍電影似的狀態,像模像樣的和人爭論起這個電影到底哪裏不好來。
    他們爭論的依據,大部分來源於別人灌輸給他的那點標簽和內容。所以,以後華晴的作品推向市場的時候。
    這些雲觀眾,大概率會在看都沒看的情況下,開始用徐希羽沒有影視劇方麵的能力作為論點,去唱衰他。
    並且,這些人還不會覺得自己說的有什麽問題,更不會認為他們在黑徐希羽,而是會堅定的認為,他在闡述客觀情況。
    在這種情況下,即便他的作品質量真的還行,也還是會因為有一大批雲觀眾本能的唱衰,而受到影響。”
    “還有一點,現在給徐希羽打這個標簽,他的粉絲也會認可,所以,他的粉絲也會跟著唱衰,這才是真的要命。”
    話音剛落,這一幫子在開會的,都忍不住哈哈大笑了出來。
    之所以笑,倒也不是因為要對付徐希羽而感到痛快。
    他們和徐希羽沒有仇,隻是因為知道《狂飆》有可能要和《秦宮放歌》撞檔的事情後,本能的要打擊一下對手罷了。
    所以,他們笑,隻是覺得這件事情本身就很可樂。
    因為,換做別人,這麽打標簽還真就不一定打的上去,可偏偏徐希羽在音樂創作上的才華,在這個流行音樂式微的環境下,確實太亮眼了。
    尤其是《光年之外》的好評和《啟明降臨》差評對比案例就在眼前。再加上,徐希羽之前的一些作品襯托,這個標簽的說服力,真的太強了。
    想到這裏,有個人一邊笑一邊道:“你說這人呐,某些方麵太出彩了,有些時候確實也不是好事。”
    “哈哈哈哈哈哈哈。”這話一出,本就在笑的眾人,笑的更大聲了。
    就這麽笑著笑著。
    大概一個小時後,維博上冒出了一個熱搜詞條,這個詞條叫徐希羽,你不要誤入歧途
    在詞條這個下麵,一堆人帶節奏。
    【我覺得徐希羽應該好好堅持做音樂,這樣才不會浪費他的天賦和才華,也會為華國流行樂壇注入新的力量,實在沒必要去影視圈,融不進的圈子沒必要勉強】
    【有一說一,確實,還是好好寫歌吧,我還挺喜歡他的,希望不要誤入歧途】
    說實話,如果帶節奏是上來就開噴。
    那在逆反心理的影響下,粉絲也好,有些路人也罷,或許還會提出相反的意見。
    可這種打著“為徐希羽好”的名義,配上一句一個“我挺喜歡他”的表述方式。很多人還真就被帶偏了。
    不僅如此,正如《秦宮放歌》那邊的人說的一樣。有相當一部分徐希羽的粉絲,也在跟風說讓徐希羽安心寫歌,不要在摻和影視劇的事情了。
    他們全然忘記了,徐希羽他娘的是一個影視公司的老板,他摻和影視劇是分內的事情,是公司的主業。
    因此,這種標簽打出來,不僅會在大眾麵前,給徐希羽的影視作品塑造出“低質”的形象。
    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還在消磨徐希羽在華晴內部的威信。
    “這不正常啊老板,總感覺有人在故意推這個話題。”徐希羽的辦公室內,單芯寶蹙著眉的開口道。
    “肯定是有人在推,這是打算跟我玩釜底抽薪呢。”徐希羽身子往後一靠道。
    “釜底抽薪?”單芯寶聞言眉頭皺的更深了。
    她繼續說道:“老板,要不要我們趕緊讓人去說明強調一下,這片子你沒有參與創作,且在你接手之前就開拍了?所以,這不能代表你的影視創作水平。”
    “說這些有什麽用?現在網上一堆二極管,一旦他們接受了這個概念,聽不進去別的話的。
    即便咱們解釋了,他們也會說,相對於影視能力,我的音樂創作能力顯然更強,就應該好好去寫歌。”
    “那怎麽辦?”
    “不怎麽辦,現在說什麽都沒用,等咱們的劇上線吧,那個時候說話才有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