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286章 以倭治倭,凱旋回京!

字數:4765   加入書籤

A+A-


    燭火在青銅鎮倭鼎上躍動,將朱由檢的麵容映得半明半暗。

    他指尖摩挲著《東海道同化十策》的絹帛。

    眼下,江戶、京都、大阪,乃至,幕府,天皇,豐臣家族,全部被滅。

    各地的大名也早已被自己收拾的服服帖帖,眼下唯一剩下的,隻有山林之中零星還在抵抗的倭寇勢力。

    全都是散兵遊勇不成氣候。

    可以說,自從登陸之後,明軍便摧枯拉朽地完成了任務。

    眼下自己在倭國禦駕親征,戰事也算是徹底結束了。

    這滅倭,前前後後就耗費了大半年的時間,該到回去的時候了。

    想到這裏,朱由檢忽然抬眼掃過帳中諸將

    “這東海道總督之位,諸卿以為該予何人?“

    王承恩捧著茶盞的手微微一顫,滾燙的茶水濺在繡著菊紋的倭緞地毯上。

    杜陽瞥了眼角落沉默如鐵的新軍營副將孫乾,試探道

    “石將軍帶領新軍營南征北戰,勞苦功高……“

    眾人都知道,這第一個東海道總督,苦是苦了一點,但絕對是肥差。

    “石亨要隨朕回朝!“

    “新軍營乃是朝廷根基所在,不能留在倭國!”

    朱由檢截斷話頭,龍紋護甲叩在案幾發出脆響。

    “孫乾!“

    被點名的將領猛然抬頭,鎖子甲碰撞聲如驟雨打鐵。

    這個從鬆江府抗倭血戰中殺出的寒門子弟,此刻竟在朱由檢的凝視下滲出冷汗。

    “末將在!“

    “即日起,你便是東海道總督,替朕總督倭**政!“

    朱由檢將鎏金虎符拋向空中,符身刻著的“倭“字在火光中猙獰如鬼麵。

    “五萬水師與五軍營今後都要留在倭國,三年一輪換,十萬大軍,今後皆歸你調遣,軍餉從內帑直撥。“

    “往後倘若有倭寇作亂,先斬後奏,黃泉特許!”

    孫乾跪接虎符的刹那,帳外突然傳來倭奴的慘叫。

    三個試圖縱火的浪人被新軍營按在鼎沿,滾燙的鼎身將麵皮烙出焦痕。

    朱由檢踱步至帳門,猩紅披風掃過顫抖的孫乾

    “記住,倭寇如野草,要連根碾碎再澆上鐵水。“

    “接下來的幾年,要盡快完成對倭寇的同化,至於不願意臣服的,全部殺無赦!”

    孫乾一臉恭敬。

    “可是,陛下,這倭寇的數量,總歸是多於漢人的,日後倘若有倭寇暴亂,十萬大軍能顧得了眼前,顧不到遠處啊!”

    朱由檢聞言冷笑一聲。

    “三國時候,曹操都知道用呂布鉗製劉備!要想讓倭寇老老實實,就要以倭治倭!”

    “拋頭露麵幹髒活的事情,完全可以交給那些搖尾乞憐的倭寇!”

    “就算是其他倭寇要恨,也隻能恨那些倭寇,再亂,也亂不到你總督府。”

    “倘若要是真到了那個地步,明軍出動,誰敢亂來?!”

    聞言,孫乾一臉受教。

    第二日。

    黎明時分,十萬倭奴在皮鞭驅趕下匯聚廣場。

    孫乾按劍立於高台,身後豎著七丈鐵碑。

    當第一縷陽光刺破雲層,他揮動令旗,三百歸化倭兵押著剃發紋麵的倭酋走上刑台。

    “即日起,設倭民協管司,凡是倭國良民,都可為倭天朝做事!“

    所謂倭民協管司,就是孫乾想出來的辦法,設立一個機構,相當於明麵上的倭國最高管理機構。

    實際上,則是要聽命於總督府。

    如此一來,就算有倭寇想要暴動,也會將矛盾轉移到了這倭民協管司上!

    孫乾的生硬倭語經銅皮喇叭擴散。

    “凡舉報謀逆者,反明者,對天朝有二心者,賞漢米十石,擒殺逆賊者賜漢姓!“

    話音未落,歸化倭兵統領小林次郎突然暴起,將藏匿短刀的倭酋踹翻在地。

    朱由檢在行轅遠眺這一幕,唇角勾起冷笑。

    杜陽捧著密報低語

    “陛下,不遠處那個倭寇,是歸化的倭兵統領,名叫小林次郎,上月還偷偷祭拜天照神龕……“

    “無妨。“

    朱由檢指尖劃過倭國全輿圖。

    “明日讓他在''剿匪''時誤中流矢,記得用倭寇的竹弓。“

    “然後我凶手栽贓給別的倭寇就行!”

    “隻要倭寇之間亂起來,那就亂不到咱們總督府!”

    接下來的時日,朱由檢下令讓手下加快總督府,和第一個漢人城池的修建。

    三月後,大阪新城初具雛形。

    漢式飛簷與倭式唐破風詭異交融,歸化倭匠正將“忠孝節義“刻在鳥居橫梁。

    孫乾巡視至市集時,恰見福建商賈用三鬥糙米換走倭女,那女子額間“奴“字烙印被胭脂遮蓋,正用生硬官話背誦《三字經》。

    而朱由檢這邊,則是在等到大阪新城矗立起來之後,就離開了倭國。

    打算凱旋回京!

    朱由檢離開的時候,孫乾帶著一萬多明軍親自護送,倭寇這邊,現存的有頭有臉的人也都來送!

    到了歸航那日,兩百艘戰船犁開血色海浪。

    朱由檢立於龍首艦艏,身後鐵籠中囚著不少的倭國青壯,這些人都是冥頑不靈的反明義軍,等到了大明,都是能夠送到礦山上勞作的!

    經過半月的航行,船隻在青島港停靠。

    港口的晨霧被禮炮震散,百官跪迎的朱紅地毯從碼頭鋪到十裏長亭。

    禮部的周延儒捧著的賀表上,金粉繪製的“四夷賓服“正在朝陽下流淌。

    朱由檢卻望向海天交界處,隱約可見新下水的鐵甲艦輪廓。

    “陛下,遠處是正在擴建威海衛船塢……“

    “這些日子,朝廷正在大力趕製艦船,有了更多的鐵船,和倭國就能更好溝通!”

    “而且在陛下禦駕親征的這些日子裏,朝廷的鋼鐵產量翻倍!”

    聽到這話,朱由檢臉上這才出現一絲笑容。

    “先不說這些,等朕回去再說!”

    海浪拍打著艦身,將倭國焦土的腥氣卷向深海。

    在文武百官的萬歲聲中,朱由檢目光掠過瑟瑟發抖的鴻臚寺倭語通譯,忽然想起被焚毀的《古事記》殘頁在火中蜷曲的模樣。

    “傳朕口諭。“

    朱由檢踏上玉階時,眉眼一橫

    “即日起,鴻臚寺裁撤倭語譯官,改設東海道方言科。“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