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真是個不大不小的巧合呢

字數:7814   加入書籤

A+A-


    最新網址:“你在萬米高度空投,誤差不得大到姥姥家去?”
    張明瑞看著逐漸下降高度的飛機,滿臉的不可思議,原地化身為杠精。
    空投這個科目他懂的。
    分為低空、中空、高空三種。
    其中高空的投放高度最高,但也就7000米。
    因為高度越高,客觀條件的阻礙越大,大氣壓、地形、風速都會對投放的精準產生影響。
    上半年有部隊在高原地區執行了6000米高度空投,誤差控製在了50米,就一舉趕超了國際先進水平。
    萬米高空空投的難度可想而知。
    隻有航彈之類的攻擊性武器才會在萬米以上的高空投放。
    究其原因。
    航彈是武器,根本不用在意扔下去的完整性。
    可陳晨投放的畢竟是物資啊。
    “不帶你這樣的,一萬米扔下去,你的貨艙不得偏到太平洋去?”
    “都什麽年代了,誰還還玩傳統空投啊?”
    陳晨語氣平靜,已經準備好讓張明瑞見見世麵了。
    其實b22作為一款高速運載平台,本可以不用加入空投係統。
    畢竟飛機到了這個速度,機場裝卸才是主流場景。
    但架不住曹子華主管研發的智能貨艙升級到了第三代,無限適配b22。
    “把快遞扔在客戶頭上,是衛總的夙願,作為乙方,當然要滿足甲方的訴求。”
    “嘻嘻。”
    衛筱聞言心裏突然有點暖。
    事實上。
    合作進行到這個地步,衛筱已經很少提具體要求了。
    前兩次嗷嗷喊的“快遞扔客戶頭上”她也很少提了。
    但不提不代表她不想要。
    作為一個成熟的乙方,陳晨已經能自動抓取客戶的痛點,並且付諸於實施。
    張明瑞看著這倆,突然感覺有點不對勁。
    雖然聊的是項目的事兒,但他隱隱約約能感覺到狗糧的味道。
    說的好像很寵溺一樣。
    智能貨艙剛開始隻是雙尾蠍項目的一部分。
    項目上交之後,陳晨把這個技術單拿了出來,並且讓曹子華負責進行升級,作為公司的重點技術照顧。
    時至今日,智能貨艙已經升級到了3.2版本。
    陳晨介紹道:“原來的智能貨艙有一個痛點,覆蓋範圍太窄,一旦貨艙離主機太遠,就無法進行導航,所以每一次投放完畢之後,主機無法加速離開。”
    張明瑞可太懂了:“我知道,所以你們在sfnb01上加入了自導,讓貨艙變成小型飛機。”
    1.0版本靠空氣動力學飛行,並且有一丟丟的自帶動力,並不附帶自主導航。
    2.0版本有了自主導航,而且升級了動力,約等於一枚巡飛彈。
    張明瑞覺得貨艙迭代到這個地步,就已經近乎於完美了。
    至少以他的角度理解是這樣的。
    可陳晨搖頭:“還是不夠,1.0、2.0都有點花裏胡哨的,淨想著在貨艙本體創新了,有點脫離實際。”
    “在貨艙上安裝導航設備,占空間占成本,實際上效果隻是增強了一點點而已。”
    “有時候扔下去貨還不如貨艙值錢。”
    張明瑞微微一愣,再一次感受到了思維模式的參差。
    站在他的立場,精準是第一要位。
    因為他身上穿著軍裝,永遠優先考慮有效殺傷,其次才是成本。
    實際上不止是張明瑞。
    整個係統都是如此。
    一枚普通的遠火炮彈射出去,每次都是七八十萬。
    一場齊射下來,相當於無數輛豪華轎車在天上飛。
    在這種思維定式之下,張明瑞覺得貨艙到了2.0就夠了,滿足一切的戰術需求。
    可陳晨不一樣。
    “3.0版本,我們化繁為簡,除了改進了貨艙的動力之外,拿掉了貨艙本體的自導設備。”
    “那你怎麽導?”
    沒等陳晨回答,魚窩再次通報魚餌狀態,並且確認貨艙可投放。
    於是陳晨拿起對講機:“星機先行投放,貨艙待命。”
    陳晨的指令被地麵控製台以最快的速度轉化成了數字信號,映射在b22上。
    確認星機投放之後,他再次轉頭。
    “3.0版本的導航,我們交給了星機。”
    “什麽是星機?”
    “你看到b22的尾翼了嗎?”
    張明瑞突然想起了什麽:“對,你說起這個,我還要跟你討論,就b22這個布局,弄出倆雙尾翼是不是多餘了?”
    當張明瑞第一次見到b22的概念圖時,就有這個感覺。
    這架飛機整體扁平式布局,類乘波體。
    這種造型的飛機,大多數情況下都會選擇盡量減少垂尾的存在,有的甚至幹脆不用。
    b22不一樣,雙垂尾異常醒目。
    當時張明瑞覺得就是個吹逼的計劃,也沒必要在意細節。
    可現在,這架飛機已經上天了,爽垂尾就顯得有點畫蛇添足了。
    陳晨微微一笑,解釋道:“多餘有那麽一點點,但好在我們的吸波技術到了一定高度,所以垂尾的存在對隱身布局影響不大。”
    “再者,這玩意也能拆掉。”
    “你看到的垂尾,實則是兩架小型無人機,名叫星機。”
    話音落下。
    曹子華從旁邊遞過來了設計圖紙。
    張明瑞接過圖紙的那一刻,就覺得腦子裏出現了音效。
    pu!
    合理。
    一切都合理了。
    兩發垂尾可單獨脫離。
    脫離之後的姿態是兩架近乎於五角星的飛機。
    “所以你才給取名星機?”
    陳晨點頭:“這兩駕飛機功能完備,具備自主飛行的能力,同時承接了智能貨艙的導航功能。”
    “如今的貨艙3.2版本,就隻是一個有微動力的飛彈而已。”
    “初始投放之後,貨艙憑借飛機賦予的速度,再配合上自己的動力,大約能飛行500公裏。”
    張明瑞聽完佩服的不行:“這個距離超出了飛機本體的導航範圍,所以你以後要使用星機導航?”
    “沒錯,這樣的話,b22也不用減速,也不用下降高度,更不用發射大量信號破壞飛機的隱蔽性。”
    “嘖嘖……”
    張明瑞手拿著圖紙,對陳晨都有點崇拜了。
    這人除了狗一點,是真的一點毛病都沒有啊。
    這就好比一輛高速行駛的高鐵,進站不減速也不停,就完成了上下客一樣。
    最重要的是。
    在b22主機的飛行路線上隨意選取一個點,畫一個500公裏的圓,都是它的覆蓋範圍。
    “這樣設計,能最大程度節約成本,你知道的我們民營企業向來……”
    “可憋提你那民營企業了。”張明瑞幾乎要免疫這個詞了。“射b導都用上了,還說是民用企業。”
    衛筱突然擺出一副不是很懂的樣子:“射b導?什麽意思?誰是b?”
    張明瑞有些不相信的看著衛筱:“射b導是一種比較先進的戰術理念。”
    “一開始是黴菌提出來的。”
    “傳統的射導模式下。”
    “彈藥在發射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都必須由載機導引。”
    “這樣的話載機的機動就受到了限製。”
    “一旦執行過載機動,彈頭很有可能脫離導引。”
    “所以載機的安全性是得不到保障的。”
    “但射b導出現之後,很大程度上解決了這個問題。”
    “機發射,由更為廉價的b機導引,本質是是協調作戰能力的體現,對整個係統的鏈路化有極高……”
    話說到這兒。
    張明瑞突然咽了回去。
    眼神中充滿了懷疑。
    “不對,你自己的飛機你不懂射b導?”
    衛筱的眼神單純的一批:“不懂啊。”
    “你少來這套,星機都弄出來了,還說不懂?”
    張明瑞算是看明白了。
    衛筱絕逼是故意的。
    b22的兩架星機已經把射b導這個概念執行到了極致。
    還說不會武功?
    “衛總,你今天不對勁,你到底有什麽陰謀?”張明瑞提起了警惕。
    “哪有什麽陰謀?你就說射b導實用嗎?”
    “那倒是沒錯……”
    張明瑞不得不承認,這玩意兒太強了。
    拿送貨來說。
    從甲城市飛到乙城市。
    甲乙兩點的航線方圓五百公裏都是覆蓋範圍。
    航向並不隻是一條線,而是一條走廊。
    張明瑞細思極恐:“這架飛機如果送帶上彈藥,都不用太先進,隻是炸藥都行。萬米高空,能保持高隱蔽性的同時,還有前後五百公裏的打擊範圍,簡直絕了。”
    衛筱眼神裏突然有光:“是嗎?唉呀,真是個不大不小巧合呢!”
    “???”
    陳晨看著衛筱拙劣的表演,差點沒忍住。
    算盤珠子都快崩到張明瑞臉上了。
    你就不如直接拿上油漆桶,自己把番號和軍徽塗上去得了。
    張明瑞還沉浸在射b導的震撼當中。
    如此一來,人家隻下降到一萬米的高度就顯得很合理了。
    甚至大部分情況下,b22都能執行視距外打擊的動作。
    就拿此刻來說。
    地麵上猴子的主力裝備是標準6。
    射程半徑也就有400公裏。
    b22單是自主貨倉,射程就有500公裏。
    他們拿頭防?
    怪不得陳晨肆無忌憚的在猴子頭上跳舞,有這種技術,在猴子頭上蹦迪也沒問題啊。
    想到這兒,張明瑞突然驚醒。
    不對……
    明明是送貨的裝備。
    怎麽張口閉口射程的?
    他看向陳晨,帶著懷疑的目光陰陽:“陳總,現在星機投放了,貨艙也投放了,你還有騷操作嗎?”
    “沒有了。”
    “那你的投放位置點選在哪裏?”
    陳晨指了指地圖:“380區域的黃島。”
    “這還差不多,我就怕你頭腦一熱,把投放點選在我們的控製範圍以外。”
    張明瑞鬆了一口氣。
    黃島的位置有點爭議性質,但還在己方的掌控之中。
    距離也沒有到達貨艙的極限射程。
    應該能平穩的落地。
    相對之前幾個科目。
    投放這個科目的操作還是一比較保守的。
    衛筱也在一旁點頭:“投放精準的話,一定會在控製範圍以內,你說對吧,陳總?”
    陳晨不置可否,隻是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