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4章 他們竟如此欺我

字數:8386   加入書籤

A+A-




    雖然此時陳泰民勾著腰,但在現場官員們眼中,他的形象卻是無比的高大。
    都說官做久了就沒有書生,但此時陳泰民直指君父的過失,讓現場官員清晰的感受到了,什麽叫做士大夫的風骨。
    作為領議政,陳泰民看問題更透徹,改製之事有李爍支持,這件事他早就有過猜測。
    當然,朝鮮上下聰明人不止他一個,隻是這些人為了保全自身,便選擇了沉默看其折騰。
    說到底,這朝鮮江山是李家的,人家想怎麽折騰就折騰唄,隻要事情不鬧得沒法收場。
    但現在的問題是,李氏父子要有大動作,而且必然會引得上國震怒征討,將極大損害所有人的利益。
    比較搞笑的是,頒布訓民正音的文字,依然使用的是漢字。
    朝會散去,詔命得以頒布,首先便在漢城內傳開。
    九月十三,欽差特意繞道來了金州,這是皇帝要求要過來一趟,把在襄王府宣讀過的旨意給朱景洪念一遍。
    “他是危言聳聽,是藐視君上,是禍亂朝綱……難道你們要跟他一起犯蠢?”
    “殿下,出大事了!”陳雲泰勾著腰說道。
    這種憋屈的感覺,李爍看著自己父親多次經曆,他自己也在繼位後遭遇過許多次。
    所以這個時候,這些精明的聰明人們,有陳泰民帶領都站了出來,跟著聲勢浩大的勸諫李爍。
    當然,勸諫之人多數都是精致的利己主義者,言語上要委婉含蓄一些,但每個人的意思都很明確。
    “諸位……頒布新製又不是造反,何至於就到了陳泰民所言之境遇!”
    “臣有罪僅身死族滅,然殿下此罪……則將引得朝廷征伐,致使百姓生靈塗炭,朝鮮數百年基業毀於一旦!”
    “是啊……這稅是交給大明朝養兵的,咱們不交稅人家吃什麽?”
    也就是說,李爍的出現不但沒鎮住臣下,反倒引起了更大的波濤。
    “張百戶……你們可別幹看著,先把他轟出去!”
    “姐夫……你這棋藝,確實難道我了!”寶琴頗感為難道。
    人心似水難以捉摸,當有人陸續生出僥幸之心,朝臣們就開始動搖了。
    “陳相……君為臣綱,你忤逆君父,乃是不敬之罪!”李爍冷冷說道。
    就這“你追我趕”之下,這一行七八號人,終於是進到了院子之中,此時餘海剛好走到門口。
    “什麽砥柱……我麽……紙上談兵還行,能成事靠的都是他們,你可別給我臉上貼金!”
    多數人不在乎什麽訓明正音,隻對對詔書最後提到了的免稅感興趣,得知此稅免除現場爆發了歡呼聲。
    但在離開金州之前,他還得把剩下的事處理好,但歸京之事已提上了日程。
    “琴丫頭……王妃棋道高深,我隨她學過數年,如今也算初窺門徑了!”朱景洪自得道。
    以臣下問罪君父,陳泰民的行為震驚了在場所有人,也讓多數人內心更有了底氣。
    南千戶所的消息渠道,是直接往京城送去,而不會拐個彎特意送到金州。
    如何如何陽奉陰違,如何給朝廷天兵當帶路黨……已經被某些人提上了日程。
    “補上?”青年麵帶疑惑。
    在這些勢力之中,相對來說朝鮮要富一些,所以他們負擔得最重。
    “殿下,請收回成命吧!”
    宴會被安排在了晚上,可惜眾人勸酒之心雖濃,但作為主角的高誌文卻沒怎麽喝,因為第二天他還得動身去朝鮮。
    在眾人矚目之下,這幾人直接跑走了,他們要去找同學商議此事,要向家中長輩請教心中之疑惑。
    “你們以為,孤是孤身作戰?”
    但是,李爍的那套說辭隻能騙一般人,在場多的是精明睿智之人,他們可不會輕易被忽悠住。
    於是他推開身邊女子,走進房間取回官帽,拿著秘報滿麵帶倉惶跑了出去。
    且說金州這邊,朝廷在九月初一舉行大朝會,除了褒獎朱景洪處置得力,還派了欽差趕赴朝鮮。
    領議政陳泰民都被抓了,結合剛才李爍的組合拳,朝臣們最終是被鎮住了。
    安東行都司的兵餉,就來自於女真諸部和朝鮮,以及靠東的幾個蒙古部族。
    太陽西斜,陳雲泰剛從薛家站崗回來,就收到了手下人傳回的秘報。
    “跟你說不清楚!”
    這話既陳泰民是說給李爍聽,也是在提醒在場官員們,讓他們明白事情的嚴重性,然後堅定站對自己的立場。
    這種秘報,每隔兩天就會送一份回來,每天的內容基本都一樣,所以他也沒著急著去拆。
    青年想不通這些,當即答道:“管他那麽多,隻要對咱們是好事就行!”
    這人話音才落,就聽有讀書人憤憤不平道:“如此改製,以下犯上,將惹大禍,將惹大禍啊!”
    現場幾個書生急得跳腳,看在一眾百姓眼中隻覺得好笑,遂有好事之徒詢問如何將惹大禍。
    “我說了事情緊急,不可耽擱!”
    能扛事,能成事,不占功……這樣的人,又如何不讓人想要追隨。
    “出大事了……出大事了!”陳雲泰呐喊道。
    大朝會是九月初一,然而欽差在此之前就出發了,快馬之下於九月中旬到了遼東。
    於是朱景洪目光掃向一旁,侍奉的餘海立刻往外走了去。
    “殿下過謙了!”高誌文非常認真說道。
    但好在,北鎮撫司的陳雲泰回國前,特意在朝鮮留了自己的人,這些人的消息則是直傳金州。
    這廝也是夠能舔,真就跟著龍禁衛一起,給朱景洪站崗守衛門禁。
    為表明朝廷重視,宣旨欽差是兵部侍郎高誌文,此人也是前兩年提拔的幹練之臣,如今年紀不過四十二三。
    陳泰民被侍衛拿下來了,他想要開口卻被捂住了嘴,掙紮之間烏紗帽被打落,最後是被人給拖出去的。
    喝了茶,錘了腿,這廝才慢悠悠拆開秘報,把玩著丫鬟慢慢看了起來。
    都是一個鍋裏吃飯的人,如今王室的行為有砸鍋的可能,這些將領們又怎麽可能不心憂。
    既然已下定了決心,那就要不遺餘力走下去,鏟除朝中反對派便為第一要務。
    其實換個角度來說,因為安東軍需稅的存在,朝鮮王室便被拿走了六成收入,日子過得緊巴巴也難怪要反抗大明。
    “算了算了……扯這些都無用,高大人遠道而來,他們可都做好了準備,要替你接風洗塵呢!”朱景洪指著身後一眾官員說道。
    “天下太平,能有什麽急事!”
    看得出來,他們兩個人都很焦灼,隻是產生原因卻不相同。
    “爹……咱們走吧!”叫俊大的青年笑著說道。
    薛家這邊,已到了要吃晚飯的時候,但此時宅院後方的小花園內,朱景洪正跟寶琴切磋棋藝。
    對於普通百姓來說,安東軍需稅占到了正稅的六成,這樣重的負擔免除當然值得高興。
    大明的幾個行都司,基本都不是自己出錢供養,而是靠臨近的部族或土司。
    分析局勢良好,然後給出讓利,再然後曉之以“理”,最後進行威脅……
    “殿下……請收回成命吧!”這一句,陳泰民是跪著說的,完全一副比幹在世的形象。
    漢城東北角一處布告處,圍聚了有上百人來觀看,隻是多數普通人都不認字,現場隻能由幾名書生來念。
    “夠了……巧言令色顛倒黑白,皆是你慣用伎倆,你以為孤是黃口小兒,能讓你蒙蔽哄騙?”
    所以陳泰民和他黨羽,李爍肯定要全部拔除。
    文武兩班,說穿了都是統治階級,與王室分享權力共治朝鮮。
    “違逆君父,誹謗國政……你所犯綱常罪,罪無可恕!”
    這兩個目的之中,重點當然是後者。
    “怎麽了?這般沒規矩!”朱景洪出言嗬斥。
    所以眼下,他很迫切想要回京去,見見自己的老婆孩子。
    “爹……大王免除安東軍需稅,這可真是天大的好事!”人群中有一麻衣青年十分高興。
    李爍的這一套組合拳,確實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除此之外,燕遼諸文武官員也得到了褒獎,升階受賞現場可謂其樂融融。
    一個是臭棋簍子下不過,一個是棋道高手不知該不該贏。
    要最大限度拉攏臣下,李爍選擇親自說明情況,而不是直接跟所有人決裂。
    “剛得到的消息……朝鮮頒布了訓民正音,還更改了……”
    除了在場將領們,現場九成以上的文官,此刻都跪在了地上大聲勸諫。
    這當然是應有之義,這不僅僅是宴請高誌文,更是表達對欽差的尊重。
    當然了,這些人此刻沒明著反對,也已經證明李爍手腕確實強,是把槍杆子牢牢握在自己手上。
    端起茶杯,朱景洪慢悠悠說道:“什麽大事?”
    這樣正式詔命頒布,很快在街頭引起了騷動,各處告示牌處都聚滿了人。
    九月十四,高誌文離開了金州,而朱景洪自覺遼東之事已畢,便打算先回京城一趟。
    聲音很嘈雜,有宦官的尖利之聲,也有侍衛粗獷的聲音,聽起來似乎在爭吵。
    李爍對軍隊掌控力強,但絕對不要以為在場所有武將,都真的對他是死心塌地。
    事情發展都在他掌控之中,產生誌得意滿之心實在正常。
    “王公公……我們這……興許真有急事呢!”
    領議政陳泰民,大明章武年間的二甲進士,朝鮮文人士大夫之首……也是李爍此生最痛恨之人。
    九月十五的下午,高誌文已離開金州快兩天。
    他身邊的人都很懂規矩,出現這種情況確實少見。
    “再有孤可跟諸位保證,我朝實行新製之後……原先收繳的安東軍需稅,將會全部免除!”
    和他們父子一樣,現場的大多數普通人,此時都心情舒暢的離開了。
    為了避開外男,寶琴自覺躲到了朱景洪身後,此刻隔著涼亭外人看不到他。
    正因為不想再受這氣,所以李爍以生病為由不見大臣,還把庶務交給了李暄打理,他本人則居幕後操縱一切。
    “明告訴你們,數日前羅刹國和日本的使者,已跟孤有過密談……他們會鼎力支持孤的事業!”
    “誰若再敢妄言,孤將降法治罪!”李爍語氣堅決。
    還沒到最壞的情況,現在出頭必會碰得頭破血流,何不走一步看一步?
    眾人想法類似,於是現場安靜了下來,從表麵上來看事情平息了。
    “少繳這些銀錢,弟弟妹妹過節就能多吃幾次肉了,娘也能少給人洗衣服做針線了……”
    確實,站在更高層麵來說,他們既是李爍的臣子,更是大明皇帝的臣子。
    在這青年身旁,一和麵帶溝壑的老者點了點頭,然後本能問道:“隻是這稅免了,差的銀子誰給補上呢!”
    欽差的目的,一是要申飭朝鮮的逾矩之行,二是要褒獎朝鮮迷途知返。
    無論以和大明的君父綱常來論,還是以聖人教誨之精義,他們都可以堂堂正正勸諫君上。
    “殿下……匡正君父過失,乃是微臣者的本分,昔年唐太宗有言……”
    “殿下,陛下對你……可真是讚譽有加,如今朝中多數都在說,您是大明朝的砥柱!”
    刺探外國消息是由南鎮撫司負責,頒布訓民正音這一消息,被這些密探以最快速度傳回了大明。
    “來人……將陳泰民拿下,交義禁府審問!”
    “俊大,我們回家去吧……伱娘還等著吃藥呢!”
    “哈哈……你也不錯嘛,但還得曆練,我雖比不過王妃,卻也可教你……”
    幾息之後,陳雲泰呼吸急促,直接從榻上彈了起來。
    所謂擒賊先擒王……眼下現場這麽多人勸諫,要想控場先就得拿下陳泰民。
    朱景洪話還沒說完,就聽到外麵傳來喧鬧聲,於是他的目光掃向了門口。
    “殿下要治臣的罪,臣不敢為己辯駁,然臣想問殿下……您違逆陛下擅改製度,難道不也是大不敬之罪?”
    免除這一稅收,對這些紮根地方的士大夫家族來說,將省去一筆巨大的開支。
    如今時間已到九月,馬上就要入冬去了,等他回京都要到十一月,金陵當然是不用去了。
    “殿下嚴令,任何人不得擅闖……”
    上麵幾句話,分別出自於宦官、陳雲泰和張臨。
    所謂的安東軍需稅,其實是給安東行都司的兵餉。
    寶釵產子的消息,數天前就傳到了他這裏,母子平安讓他鬆了口氣。
    在朝鮮貴族才能讀書考科舉,他們視普通百姓為賤民,又豈會跟這些人隨便搭話。
    對朱景洪來說,到他這個位置功勞既有用又無用,所以他給下麵人報功毫不吝嗇。
    不去金陵,就不會跟老六起衝突,這是他拖延時間的主要目的。
    更讓李爍憤怒的是,這些人明明是為自己私利考慮,卻一個個口含聖人之訓,站在道德製高點來指責他這君上。
    陳雲泰把情況全部道出,而朱景洪這邊已氣得青筋暴起,竟硬生生把手中茶杯捏碎了。
    緊接著他握著碎片,一拳砸到棋盤之上,隨即怒不可遏道:“這幫王八蛋……我給他們活的機會,他們竟如此欺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