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8章 欲以十三為嗣

字數:8726   加入書籤

A+A-




    又是半個時辰後,朱景洪再度返回書房,此刻他麵前已擺放好三道聖旨。
    最後的一道旨意,也是催促他立刻回京。
    這種情況,讓朱景洪想到了嶽飛,當年這位便是在前線告捷時,被高宗十三道金牌召了回去,然後就……
    老頭子不會殺我,但這次回去隻怕也難過關……
    我本以為老頭子有氣魄,能容得下我的所謂功業,如今看來是我想多了,帝王哪裏有什麽信任……
    此刻在這宅院內,宦官侍女們已忙得飛起,他們要收拾好東西準備啟程。
    這些事情,自然不需要朱景洪來操心,此刻心煩意亂的他就坐在書房內出神。
    也不知過了多久,書房外傳來嘞歪黛玉的聲音:“十三爺……”
    “我可推門進來了!”
    知道朱景洪心情煩悶,所以黛玉才會找過來,隻為跟他說說話並設法開解。
    “咯吱”一聲,門被推開,黛玉拿著團扇,邁步走進了房間內。
    “你怎麽來了?”朱景洪笑著問道。
    “見十三爺悶悶不樂,小女子特來看看……若真是如此,可見所謂英雄豪傑都是假的!”
    朱景洪反問道:“所以……英雄豪傑就不會心煩?”
    走到朱景洪身後,黛玉輕聲道:“至少……不會讓人看出來心煩!”
    “你一心煩,底下人不知道怎麽想呢,若是因此出了什麽岔子,那可就是無妄之災了!”
    “有些道理!”朱景洪點了點頭。
    “外麵都收拾好了?”
    “差不多了,你要是現在出發,想來都是可以!”
    朱景洪笑了笑,站起身來說道:“倒也不必急在今日!”
    他打算明日啟程,今天還要最後會見一批人,安排好東南這邊的事情。
    當然在此之前,他還得安排好身邊的事,比如幾個身邊的女人們。
    “你隨我一同進京吧!”朱景洪問道。
    “我打算去探望外祖母!”
    黛玉這是答非所問,表達的是自己進京不是為去襄王府,而是要去探視自己的外祖母。
    這裏麵的意思,朱景洪當然聽得明白,而且知道不能在此時點破。
    “去看看也好!”他隻能這樣說一句。
    這時黛玉提醒道:“婷姐姐那邊……”
    朱景洪說道:“她暫且留在金陵,等生下來恢複好了,再啟程回京!”
    “如此也好!”黛玉點了點頭。
    所以接下來,朱景洪要先去安撫楊靜婷,畢竟孕婦的情緒很容波動不穩。
    半個時辰後,楊靜婷送走了朱景洪,神色之間仍帶有憂鬱之色。
    從本心來說,她希望朱景洪能陪著自己,而不是獨自一個人生下孩子。
    可他轉念一想,連王妃前年生產時,朱景洪都沒能陪著,自己如此遭遇便算不得什麽。
    當然或多或少,楊靜婷還是有些失望。
    好在張小月和李慧真,此二人被朱景洪下令留下,將一直陪著她生產結束。
    接到消息的張小月二人,其反應卻是大有不同。
    和李慧真樂意接受不同,張小月對此則是心情沉重。
    她當然願意靠著楊靜婷上位,卻不等於她願跟這位側妃過深綁定,更不等於願意徹底倒向楊靜婷。
    張小月是個喜歡思考的人,她跟楊靜婷相處的時間多,所以觀察到了許多細節,讓她知道楊靜婷並非表麵那般豁達。
    當年與王妃失之交臂,這位心底肯定還是不服,未來與王妃必定還有衝突。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這兩位暗中鬥生鬥死,隻會讓她們這些人去衝鋒陷陣,對此張小月當然不願意。
    即便沒得選,注定要被人利用,她也更願依附於勝者。
    換言之,張小月不覺得楊靜婷能鬥得過現任王妃。
    原因很簡單,當初楊靜婷那麽大優勢都敗了,眼下及往後就更沒希望。
    “隻可惜,我沒得選啊!”張小月心中感慨。
    相比之下,李慧真雖然也聰明,但就沒張小月看得透徹,原因在於後者閱曆豐富許多。
    “小月姐,咱們這次伺候好娘娘,回京怕是能得個名分了!”
    微微一笑,張小月答道:“是啊,日子總算有個盼頭!”
    轉眼就是一天時間過去,朱景洪原打算第二天上午走,可他要安排的事要見的人太多,愣是把出發時間推到了下午。
    按理說即使啟程也走不了多遠,完全可以選擇再等一天出發,可朱景洪還是率隊踏上了返京的路程。
    且說京城這邊,在朱景洪選擇啟程時候,朱鹹銘來到了坤寧宮內。
    “皇後可好些了?”
    來到坤寧宮正殿,看著消瘦了許多的妻子,朱鹹銘的眼中滿是擔憂。
    最近這一個月,皇後的身體都不太好,其中有半個月都處於臥床狀態。
    本來近兩年皇後就消瘦,眼下看起來更是瘦弱。
    “好些了,陛下也得保重啊!”
    看著同樣老邁的丈夫,楊清音也露出關切之色。
    他們兩個人,自成婚到現在,已相互扶持走過了四十年。
    四十年的時光,他倆攜手度過了無數凶險,也一起享受了無上榮光。
    可是現在,他們倆都老了!
    “我一向都好,你得好好保重才是!”朱鹹銘笑著說道。
    但其實這兩年,他感受到了精力不濟,且明確感知到身體機能在退化。
    “我聽說……前兩天你也病了?”
    朱鹹銘笑了笑,說道:“下麵人慣會胡說,隻是太勞累了,歇歇也就沒事了!”
    楊清音盯著他看了好一會兒,方才看向左右屋子,說道:“這裏悶得很……”
    無需楊清音說出後半句,朱鹹銘直接提議道:“那咱們出去走走吧!”
    “也好!”楊清音發自內心的笑了。
    在這個年紀這樣身份的情況下,還能有跟少年一般的情誼,本就是極為難得事情。
    於是他二人隨即動身,一道走出了坤寧宮。
    “想去哪兒?”朱鹹銘問道。
    楊清音答道:“總是在內廷待著,去前朝大殿走走吧!”
    所謂的前朝大殿,主要是指奉天殿和崇政殿,分別是大朝和常朝舉行的地方。
    隻聽朱鹹銘吩咐道:“立刻派人,封鎖奉天殿和崇政殿諸宮門,不許任何人出入!”
    這些地方的宮門,多數時候有來往官員和宦官走動,為防止這些人打擾皇後散心,朱鹹銘才會下這樣一道旨。
    “何必如此興師動眾?”楊清音失笑道。
    朱鹹銘笑著答道:“皇帝想做什麽,怎能叫興師動眾!”
    這一刻,他二人都笑得很高興。
    然後他二人閑聊著,便往外廷方向走了去。
    一路上,他二人都是聊些瑣事,不知不覺間來到了奉天殿前,行走在這巨大的廣場內。
    “你們都退下吧,我跟陛下單獨走走!”楊清音吩咐隨行侍女太監。
    朱鹹銘也轉過頭,說道:“都遠遠的跟著!”
    一眾太監侍女立刻應是,然後便杵在原地沒動,看著帝後二人逐漸走遠。
    在高大宮闕對比下,行走在廣場中央的帝後二人,看起來也顯得格外渺小。
    “我聽說……陛下一天之內,連下了三道旨意,要傳十三回京?”
    “嗯!”
    漫步走著,楊清音說道:“此事似乎……不太尋常!”
    “卻不知為何如此?”皇後停在原地,正式發出了疑問。
    “海上戰事方歇,西北戰局不穩,西南邊疆不寧……”
    皇帝才說完這句,就被皇後打斷道:“所以……你急著讓老十三回京,是想讓他去西北平叛?”
    楊清音認為自己所料不差,哪知朱鹹銘卻是搖了搖頭。
    “前些日子,為這些亂七八糟的事,我每日批閱奏報至夜深,全天幾乎一刻也不曾歇……”
    說到這裏,朱鹹銘麵露無奈之色,看向皇後說道:“正如伱所說,我也老了……精力不濟,身子骨也不硬朗了!”
    “四月十三我是醜初才睡,第二天卯正就醒了睡不著,然後我就起身看奏報……”
    “看了約莫半個時辰,隻覺身子疲乏僵硬,就想起身來走動走動,哪知整個人頓覺天旋地轉,當場竟是栽倒下去……”
    聽到這話,楊清音可被嚇得不行,這些事她竟一點兒不知道。
    “那你還說沒事!”
    楊清音皺起眉,想到了剛才在坤寧宮時,朱鹹銘敷衍自己說沒事的情形。
    對此朱鹹銘根本不接招,而是自顧自的說道:“好在當時運氣好,摔到了椅子上坐著,若是倒地可就麻煩了!”
    他這種情況,一旦倒地重摔,很有可能就出大問題,畢竟他確實已經老了。
    “當時我怕啊……生怕自己一口氣上不來,這江山社稷無人可托付!”
    聽到這話,楊清音心中微動,但沒有要打斷的意思。
    “太子雖為正統可卻暗弱,老六聰明卻無格局……”
    終於,在皇後凝視之下,朱鹹銘頭一次說出了自己的打算。
    “我欲以十三為嗣!”
    差點兒暈死過去,讓朱鹹銘意識到自己不年輕,甚至隨時都有可能死去,才促使他下定決心立嗣。
    聽到這句話,楊清音神色未變,隻是直直盯著皇帝。
    “你不意外?”朱鹹銘反問,皇後的反應他很驚奇。
    楊清音答道:“雖有意外,卻不驚訝!”
    隨後她接著說道:“從你屢屢對老十三重拿輕放,放任他在軍中培植勢力,我就該想到你是在扶他上位!”
    朱鹹銘平靜說道:“老十三性格堅韌,用他自己的話來說,他有超越時代的格局,可以帶領大明走向更大的輝煌!”
    “他從小就會吹牛,這些話你都信?”楊清音失笑道。
    朱鹹銘答道:“能把說過的話做到,就不算是吹牛!”
    “太子怎麽辦?”楊清音問道。
    朱鹹銘答道:“老十三有大格局,能容得下老四!”
    在這一點上來說,皇後認同朱鹹銘的判斷,雖然這看起來不太可能。
    楊清音又問道:“老十三你一回京,你就打算要先廢老四,然後立他為太子?”
    這個時候,說得是最真心的話,所以朱鹹銘毫無隱瞞道:“現在立他為太子,於他於我未必是好事!”
    立朱景洪這樣的人為太子,對皇權來說是極大的威脅,朱鹹銘把這一情況明確點出來了。
    楊清音表情凝重,問道:“所以你想讓老四做明麵上的太子,扶持老十三做暗中的太子,待時機成熟便廢老四立老十三?”
    這話的意思同樣很直白,但也確實點出了皇帝的心思不虧是陪伴了四十來年的夫妻。
    “差不多吧!”朱鹹銘說道。
    “這對老四何其不公?”楊清音冷著臉說道。
    朱鹹銘根本不辯解,沉默幾息後答道:“這是最好的安排!”
    他的這一句話,讓皇後也無法回駁。
    朱鹹銘接著說道:“生在帝王家,能得個善終,已屬難能可貴!”
    二人又沉默了一陣,往前走出了十幾步,楊清音又開口問道:“老十三確實會打仗,可他能治國?能治好這偌大的天下?”
    朱鹹銘回答道:“我當年也隻會打仗,你說我治國如何?”
    “這小子能跟你比?”楊清音沒好氣道。
    孩子是自己養大的,想起前十幾年這小子的混賬事,楊清音就很難生出信心來。
    這樣的人打仗或許可以,但治國真的能行嗎?
    皇後的質疑,從另一角度來說,是對皇帝本人的肯定。
    所以聽了他這句,朱鹹銘心裏還是挺受用的,畢竟皇後可難得誇他一次。
    但此時,朱鹹銘仍一本正經說道:“這小子有想法,看問題很透徹,沒準比我幹得好!”
    聽到丈夫這般肯定,楊清音就真的驚訝了。
    如果皇帝所言為真,那麽楊清音就不得不承認,自己或許從來都不了解小兒子。
    以至於此刻她一細想,就發現這麽多年來,自己確實沒有過多去想某些事,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培養太子身上。
    對小兒子,隻是一貫的溺愛……
    “陛下心意當真定好了?不會再改了?”
    “絕不再變!”朱鹹銘斬釘截鐵道。
    如今他已經五十五了,已經沒有機會去更改想法,若是如此局麵就更不可控了……
    很多時候朱鹹銘不禁在想,如果沒有老十三異軍突起,自己最終到底要傳位給誰。
    “或許是老六吧!”朱鹹銘得出了這樣的答案。
    在他“深謀遠慮”時,楊清音接著問道:“老十三回京後,你會派他去西北?”
    興許是說得太多走得太遠,此刻楊清音連續咳嗽了幾聲,以至於朱鹹銘主動上前攙扶。
    “第一,隻有他能快速結束戰爭,第二……其他人去我信不過!”
    西北的戰爭已持續了這麽久,到現在已牽涉朝廷近三分之一兵力,派別的人去統兵朱鹹銘確實信不過。
    如果外人領兵打贏了,更是不小的隱患,所以朱鹹銘想讓朱景洪去。
    其實他卻忘了,朱景洪連戰連捷之後,再去指揮這樣的大規模會戰,贏了對他的威脅會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