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4章 來自小姑子的質問!

字數:7935   加入書籤

A+A-




    “你說什麽?”
    從床上坐起來,朱景洪亦是震驚,但很快接受了這一事實。
    “外麵已經來人,傳你進宮麵聖!”
    太子過世,乃是了不得的大事,皇帝傳朱景洪進宮商議,也確實是很合理的事。
    “好!”朱景洪從床上站了起來。
    鶯兒隨即命人點上所有燭火,然後便有侍女進殿來伺候。
    在穿衣之時,朱景洪吩咐道:“兩個事情需要你做,一是由你親自去東宮一趟,安撫太子妃等人女眷!”
    寶釵點了點頭,這當然也是應該做的事。
    隨後朱景洪又吩咐道:“然後再命府內舉哀,太子薨逝自當守孝!”
    太子是嫡親的兄長,兄長過世弟弟為其守孝,本來也是應有之義。
    “你放心,我馬上安排,妥當之後連夜就去東宮!”
    聽到寶釵的回應,朱景洪思索一番後,說道:“你身子不太好,還是明早再去吧!”
    寶釵才出月子不久,朱景洪也擔心她的身體。
    “我明白分寸,你不必擔心!”寶釵笑著答道。
    可她這話才說完,看到侍女們端來的外袍服,臉色瞬間變得嚴厲,嗬斥道:“蠢材,今晚豈能著常服?重新去取便袍來,再取一根白絲帶來!”
    寶釵所謂的便袍,便是親王日常禮服,即四團龍的紅色圓領袍,一般進宮覲見都穿這個。
    而她提出的“便袍”,則是朱景洪的日常穿著,當然有時他也這麽去見皇帝,而且次數還不算太少。
    看到朱景洪的目光,寶釵徐徐說道:“今晚……不是親王見皇帝,是兒子見父親!”
    此前因整治老六的事,朱景洪還埋怨寶釵不謹慎,可在眼下這勝利結算之前夕,她謹慎到如此地步卻讓朱景洪意外。
    就在剛才,得知太子過世之後,朱景洪的第一想法不是傷心,而是高興儲君之位空出來了。
    所以全程他雖板著臉,但其實心裏已樂開了花。
    從正統十年到十八年,八年以來孜孜不倦、奮力拚搏、出生入死,為的就是能夠奪嫡成功。
    而眼前,儲君之位就在眼前,勝利果實已等待他去摘取品嚐。
    用個不太恰當的比喻,他現在的狀態就像等待飛升的修士,很難不處於自滿得意之中。
    所以這世上最難的事之一,就是在任何時候都保持冷靜從容,從這一角度來說朱景洪還需多加曆練。
    此刻聽到寶釵的提醒,他也瞬間就清醒過來,並重新調整了心態。
    親自給朱景洪戴上翼善冠,寶釵仰著頭叮囑道:“陛下喪子之痛,你當盡心安撫!”
    “你放心,我明白!”朱景洪回應道。
    隨後二人分別,王府侍衛早已準備完畢,且五城兵馬司也已調動兵力,一路護送朱景洪往皇宮裏去了。
    約莫半個時辰後,朱景洪來到了乾清門外,此時司禮監掌印、秉筆,以及其他內廷衙署太監,全部都守候在宮門外。
    “叩見殿下!”
    由司禮監掌印呂通領頭,一眾太監紛紛向朱景洪行禮。
    “聖上何在?”朱景洪問道。
    呂通答道:“殿下,主上就在寢殿等您,吩咐說……若您來了,直接進殿覲見!”
    點了點頭,朱景洪便往宮門內走去。
    走到禦道盡頭,朱景洪邁步踏上台階,前麵就是乾清宮的大門。
    進到殿中,卻是一個人都沒有,裏麵顯得靜悄悄的,於是朱景洪隻能循著燈光亮度,判斷皇帝應該身處的位置。
    最終,他來到了乾清宮東北角,這裏便是皇帝其中一處寢室。
    出現在寢室門口,朱景洪往裏麵瞅了一眼,卻沒發現老頭兒蹤跡,於是他又隻能換地方找。
    最終,在乾清宮東側小書房內,他看到了在書桌後坐著,扶額靠著椅子睡著的皇帝。
    隻這一幕,就讓朱景洪體會到了孤苦,眼前這人雖是皇帝,此刻卻隻是個失去兒子的老人。
    朱鹹銘有很多兒子,也已過世了好幾個,可嫡子去世則完全不同,帶給他極大的打擊。
    所以隻是一眼,朱景洪便能清晰感受到,老頭兒這又蒼老了許多。
    進到小書房內,朱景洪走到了書桌前,才看到皇帝寫了幾個字。
    “祭子文……”
    除了這三個字,祭文第一個字隻寫了一個點,看得出來皇帝是無從下筆。
    “爹?”
    “爹?”
    朱景洪連續喚了兩聲,皇帝這才睜開老眼,眼眶雖幹涸卻有無盡悲苦湧出。
    “老十三,你……來了!”朱鹹銘聲音嘶啞。
    “爹,兒子來了,四哥他……”
    朱景洪話話被說出,朱鹹銘便伸開手,展露麵前的“三字文稿”,以平靜口氣說道:“你四哥走了,我本想著寫篇祭文,可是……可是……”
    說到這裏,朱鹹銘終於沒有忍住,眼淚水已是奪眶而出,其餘想說的話也說不出來了。
    他是個強大的人,但本質上他也是人,去年失去了一生摯愛的妻子,眼下又是白發人送黑發人,他的痛苦悲傷自是難以抑製。
    “爹……您節哀,四哥他,他也不願見你這般悲痛!”朱景洪隻能盡力的勸。
    蒼老的皇帝微微低著頭,盡力維持著自己形象,可極致的悲痛又讓他不想理會這些。
    當然,朱鹹銘也隻是流淚,他沒有哭出聲來。
    聽著小兒子的勸慰,朱鹹銘緩緩靠回了椅背上,而後雙眼空洞盯著屋頂橫梁,聲音蒼涼道:“朕……累了!”
    這一刻,皇帝就像是把魂丟了,看起來就跟活死人一般。
    “老四的喪儀,就由你會同禮部打理,我累了……累了!”
    “是!”朱景洪應道。
    他本想再多說些什麽,可見到皇帝這個樣子,便覺得多說未必就好,辦好差事其實更好。
    “爹,您先歇著,兒子這就去召人處置!”
    依舊眼神空洞,朱鹹銘說道:“去吧!”
    太子是儲君,他的喪禮比皇後也不差,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工程。
    當然,大明傳承三百年,太子早薨這種事發生過一次,如何處置便有先例參考,但這件事還得靠禮部出力。
    事實上,禮部的官員也已到位,並已經投入了工作之中。
    如禮部、翰林院這些衙門,裏麵的官員都格外清貴,相對而言是最傳統的士大夫,即便近年來太子形勢極為不利,其中多數人都還是支持太子。
    如今太子過世,這些人是真的傷心,覺得心中的寄托沒有了。
    所以禮部官衙之中,官員們個個都如喪考妣,氣氛是格外的沉重。
    “襄王殿下駕到!”
    隨著外麵的吆喝聲傳來,禮部官員們都是一愣,多數人心情更是陰沉,認為朱景洪是來顯示存在感,這便激起一些官員的逆反心,選擇繼續做事而不是出迎。
    當然,也有一部分官員比較圓滑,心中雖對朱景洪看不上,卻跟隨堂官們一同迎了出去。
    禮部正堂之內,看著眼前來迎接自己的人,朱景洪悲痛道:“太子薨逝,聖上悲慟,情難自已……命我主理太子喪儀!”
    一句話點明了情況,到場官員們心中更不滿了,因為這種事本該閣臣總理。
    可這是聖意,他們也隻能聽命。
    當然更重要的是,這些人的氣節還不夠,否則就該當場據理力爭,反駁朱景洪不該主理此事。
    可這天下,還有敢當麵反對朱景洪的人嗎?
    隨著朱景洪的到來,禮部越發忙碌起來,而他本人則留在了部院,今晚他要拍板決定很多事。
    再說另一頭,東宮已是一片縞素,眷屬和宦官侍女們哭成一片。
    太子是在半夜沒的呼吸,沒人知道他具體過世時間,而現在他已換好了衣袍,在東宮眾人眼中被封進了棺槨。
    看著釘子一顆顆被敲進去,元春哭得是淚如雨下,這一刻她的天已經塌了,她就仿佛是水中浮萍一般,不知接下來會是何命運。
    所以她既是為太子哭,也是在為自己哭泣。
    在她身後,太子諸妃及子女們,一個個也是嚎啕大哭,整個承運殿內被悲傷籠罩著。
    隨後,陸續有宗室眷屬到來,作為親屬和臣子他們本就該來,隻有官員們才可第二天早上來。
    首先到的是雲陽王朱景澤夫婦,如今老四朱景源過世了,他便是事實上的皇長子。
    朱景澤之後,便是老七興山王朱景治,再然後是老九寧遠王朱景深。
    再之後來的人就更多了,除了郡王還有諸公主、郡主、鎮國將軍、縣主國將軍……
    很快,東宮之內就來滿了人,雖然所有人都麵露悲戚,亦或是落出淚水來,但其中最傷心的還是朱雲笙。
    她知道太子有過錯,但仍是她一母同胞的長兄,是從小關心、愛護、教導她的大哥。
    可現在,她的親大哥走了,最讓她難過的是,眼下一個兄弟都沒來!
    從朱雲笙的視角來看,其他庶兄弟都不做數,隻有老六和朱景洪才是兄弟。
    朱景淵被禁足也就罷了,可朱景洪到現在還沒來,便讓她心中很是失望,尤其在其他人來了的情況下。
    和旁人不同的是,此刻朱雲笙很安靜,就靜靜坐在太子棺槨前。
    她本來很怕棺材之類的東西,可眼下她就坐在棺槨前,就像去年她守著母親一樣。
    在先期哭過之後,元春承擔起了當家人的責任,便在往來招呼到場親屬,便安排一應喪儀之事。
    “襄王妃到!”
    宗室每一家到來,外麵都會通報一聲,可現在這聲“襄王妃到”,竟讓悲戚嘈雜的現場安靜下來。
    所有人的注意力,此時全都集中承運門外,有些腦子活泛的女眷們,已經邁步往外要去迎接了。
    幾息之後,襄王妃薛寶釵,一身素服出現在眾人眼前,在她身後跟著青陽王妃徐氏、靜海王妃趙氏,再之後則分別是朱景淳和朱景浩。
    朱雲笙已從棺前來到門口,聽到“襄王妃到”她就覺得不對勁,眼下看見朱景洪真的沒來,便讓朱雲笙是越發的傷心。
    但此刻,她的關心沒有人會在意,因為所有人都隻想著一個事,便是一會兒如何跟這位王妃打招呼。
    也就是此時,太子妃元春走下了承運殿前的台階,見此情形寶釵也加快腳步迎了過去。
    “寶釵,你才生下孩子,這麽晚該好生歇著,明日再來也不遲,你這是何苦啊!”
    元春上前埋怨,可看在現場眾人眼中,卻隻覺得這是在討好,最詭異的是沒人覺得奇怪。
    太子都沒了,元春這太子妃,又算得了什麽呢?
    至於襄王妃,今日人家是王妃,過些日子可未必了……
    眾人想法各異之時,聰明的人已想好了說辭,跟著迎下了台階搭話,主體意思跟元春的話差不多。
    你不得不佩服人的聰明程度,借著太子過世這件事本身,她們拍寶釵的馬屁也能巧妙無比。
    更奇葩的是,過世的太子才該是眼下的主角,寶釵一來直接擠掉了太子的存在感。
    看著所有人都在巴結奉承寶釵,朱雲笙的悲傷逐漸轉變為怒火,當寶釵一行人走上台階之時,她便邁步走到了寶釵身前。
    看著眼前,目光不善的小姑子,寶釵便哀歎道:“三妹,四哥過世,著實令人……”
    “十三嫂,我十三哥為何沒來?”
    如果是正常語氣問,這其實不算什麽事,可偏偏朱雲笙帶著一絲質問的意味。
    聽到她這般問話,現場氣氛瞬間凝固。
    所有人都變得小心翼翼,因為這個時候稍有不慎,就容易把自己給搭進去。
    老實說,朱雲笙問出這句話,把一旁的元春都嚇到了,因為這有指責朱景洪不重孝悌的意思。
    當然被嚇得最深的,當屬駙馬都尉梁毅,此時他正跟另一位駙馬說話。
    看著朱雲笙的目光,寶釵心情瞬息萬變,從驚訝到憤怒,再到懷疑最後釋然。
    依照她對朱雲笙的了解,她知道這位小姑子沒有坑害襄王府的意圖,眼前的問題是單純的表達不滿。
    當然,不管朱雲笙是不是這樣,寶釵都得按這樣去處理,不然就不好收場了。
    兩息之後,寶釵鄭重答道:“驚聞噩耗,你十三哥悲痛難已,本想快馬趕至東宮,欲見四哥最後一麵!”
    “然父皇相召,他隻能先去宮裏,那邊事了定會迅速趕來!”
    “三妹啊,你十三哥他,是哭著進宮去的,臨行前還拉我哭泣說,我四哥走了,我沒有四哥了!”
    寶釵麵露悲戚,形容煞有其事,還真感動了不少人。
    現場演技好的,已經跟著哭出來了,臉皮厚些的已在念叨“襄王仁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