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3章 國泰民安臉

字數:7978   加入書籤

A+A-




    九月二十五,神都。
    永定門到正陽門再到大明門,這是一條寬過百米的大街,也就是所謂的天街了。
    平日天街可以自由通行,甚至還可以擺攤售賣,人來人往猶如潮水一般。
    但今日情況不同,一大五城兵馬司全部出動,直接就把天街戒嚴封鎖,為確保絕對安全京營還出動了人手。
    隻看這陣仗,京城百姓就已猜出,去行宮避暑的皇帝要回京了。
    皇城之外士兵們在忙碌,而皇城之內的各處部院衙門,一樣也是忙得不可開交。
    朱景洪去了行宮,各部院就得派人去行宮外上班,所以帶去了大量的題奏資料,這些東西如今都要重新歸檔,自然是繁瑣得沒邊兒了。
    外廷在忙,內廷也不例外,各宮殿都在打掃。
    清潔工作每天都有人幹,深度清潔則早在三天前就已開始,得等到皇帝進宮前才結束。
    相比之下,皇宮東北側有一片宮殿群,這裏倒顯得格外的安靜,隻因平時這裏無人居住。
    平時無人而現在有人,這些是新選入宮的秀女,一共十人便暫時居住在此。
    等到皇後回宮,才會議定這些人的住處,之後她們才會有正式位分。
    這十名女子,被選入宮後在尚儀局學規矩,所以每天閑的時候非常多。
    比如此時,才結束早課的眾人,便開始聚在一起閑聊了。
    “聽說陛下今天就要回宮了,你們說會不會召見我們?”
    “唉……也不知道那些位娘娘們好不好說話,往後若是跟咱們為難,那可就慘了!”
    她們這些人級別太低,沒有單獨居住的可能,接下來會分散到各宮居住,簡單來說就是在別人屋簷下。
    “我跟你說,前些日子回宮的貴妃,昨天我在禦花園裏瞧見了,說我走路姿態不對,還訓了我兩句呢!”
    “啊?竟還有這事兒,看來這位楊貴妃不好相處,老天保佑可別讓我去她宮裏住!”
    此時眾人多有忐忑,畢竟貴妃的級別實在太高,分去了那還不得被欺負死。
    這時有人提醒道:“都別談心了,莫說是貴妃,隻怕兩位妃子那裏,咱們都不一定住得去,你們自己說說……喜歡跟外人住一起麽?”
    當然是自己單獨住舒服,所以還真不必擔心這個,他們基本是分到嬪和貴人處。
    “你們說說,陛下把所有人都帶去了行宮,為何這位楊貴妃先回來了?莫不是冒犯了陛下?”
    “想來如此,唉……隻怕陛下也是威嚴深重,往後咱們可得小心謹慎!”
    真正小心謹慎的人,此刻根本沒有參與談話,禍從口出的道理早就刻進她們心頭。
    在一眾秀女們議論時,朱景洪此刻正在做客,在一位鄉紳家裏做客。
    這完全是計劃外的行程,朱景洪走這一趟的唯一目的,就是看看今年秋收的情況。
    當然,他不是看麥子,而是紅薯、玉米和土豆,當下正是收獲紅薯的時候。
    這三樣東西,多年前就被朱景洪引入大明,之後一直在試種選培種子,近兩年才開始在各地試種。
    而如果收成好的話,無須朝廷推廣百姓自然會種,他現在就是來看紅薯的產量。
    這位鄉紳家裏有六七百畝土地,家裏以前也出過進士,這便是大明主流的地主檔次。
    因種子不太好,紅薯比之麥子好不了太多,但結果也已讓朱景洪欣喜。
    畢竟這東西哪裏都能種,連山上都可以栽種,是可以多養活人的好東西。
    看完這些,已是一個時辰過去,朱景洪才再度啟程,而寶釵等人沒有等他,直接先一步進京去了。
    乾清宮,在時隔三個月多月後,將再次迎來他們的主人。
    乾清宮的宦官們,以及惜春和樸真英等一幫宮女,已經開始在乾清宮及左右配殿收拾。
    乾清宮東暖閣內,樸真英正在擺放章奏,這是今日新接收到的,得等朱景洪下午回來看。
    章奏這類高度保密的東西,自然是由樸真英這位領班親自整理,可因今日趕路太過勞累的緣故,她在轉身時不小心打落了一摞章奏。
    於是她連忙蹲下,以最快速度將章奏從地上撿起,可在拿起其中一份散開的奏本時,樸真英看到了很熟悉的三個字。
    揉了揉眼睛,確認自己沒看錯後,樸真英便左右望了望,然後打開了手裏這份奏本。
    她看到了“樸俊大”三個字,那是她親哥哥的名字,在她所知這位應該死了。
    所以打算看看,這個樸俊大到底是誰,會不會是自己的哥哥,雖然她也覺得不太可能。
    章奏第一行,表明了上奏者的身份,乃是安東行都司都指揮使耿宗貴,顯然這是來自朝鮮的章奏。
    奏本內容,說的是已經查清楚,近幾年一直沒能徹底撲滅的亂賊,其賊首是叫樸俊大。
    根據抓話的亂賊將領交代,這個樸俊大乃是漢城人士,當年是曾是朝鮮叛軍,跟著李爍父子對抗朝廷。
    李爍父子敗亡後,樸俊大不知所蹤,其父母和妹妹死於兵亂,如今卻又起兵對抗朝廷。
    章奏之後的內容,是耿宗貴陳述朝鮮的南部多山,要想徹底剿滅樸賊需增派兵力,所以請旨讓女真諸部發兵。
    而內閣的票擬是準奏,同時附上了兵部給出的具體意見,既調女真董鄂、輝發、渾河等部各出三千騎兵,並以朝鮮、朝廷官軍共五路合圍,一舉將“樸賊”徹底絞殺。
    看完章奏之後,樸真英已經可以確定,章奏之中所言的樸俊大,便是自己那位親哥哥。
    樸真英一直以為,自己的兄長已經過世了,卻沒想到如今以這種方式“重逢”。
    正當她淚流滿麵時,卻聽見外麵傳來了腳步聲,於是她連忙將奏章合上,然後放進整理好的一摞裏,裝作若無其事起身把東西放好。
    偷看奏本是死罪,她當然害怕被發現。
    下一刻,惜春從房間外進來,滿是興奮道:“樸姐姐,剛才我去看了,還真是開了好多花!”
    “嗯!”
    正常時樸真英會多說一些,可眼下她牽掛自己的哥哥,所以便沒心思說笑了。
    “你怎麽了?”惜春發現了不對勁。
    “沒怎麽,隻是剛才不相信,把章奏弄亂了,好不容易才重新收拾好!”
    “我當什麽事呢,反正又沒人看見,你怕什麽!”
    惜春靠近之後,麵露討好笑容,說道:“好姐姐,今天趕路一天,實在是太累了,我想請你幫個忙!”
    “什麽忙?”
    “今天下午你來,明天我來……如何?”
    惜春這是來換班,這種事她倆沒少幹,隻要自己同意了就行。
    樸真英看向了禦案,那些奏本今天皇帝會看,所以如果由她當值的話,興許可以看見禦批內容。
    她也關心兄長的情況,於是很爽快的應下了。
    “你既累了,就好生歇歇吧,今天我替你就是了!”
    “多謝樸姐姐……明天我給你帶東西!”惜春認真道謝。
    她休息可以去姐姐們那裏,每次都會給樸真英帶東西,吃的玩兒的都有,所以她倆關係極好。
    “那就多謝了!”
    “那我去了!”
    惜春離開了,於是由樸真英吩咐當值的宮女,要仔細把皇帝起居之所再打掃一遍。
    宮女們在忙,負責整理乾清宮庫存文檔的宦官們,那就更是忙得腳不沾地了。
    他們不止要歸納文檔,還要分別在弘德殿和昭仁殿標注數據更新進度。
    弘德殿和昭仁殿,如今成了朱景洪的“大數據”中心,這裏掛了各種地圖和統計圖,讓朱景洪可以對一些重大事務直觀掌握。
    再說乾清宮東暖閣內,樸真英已做完了一切事務,在確定支開了所有人後,她又來到了禦案前。
    壯著膽子,她按照記憶中的位置,抽出了關於兄長的奏本,然後把它放在了最上麵。
    她想知道皇帝的處置結果,就必須確定看奏本的時間,隻有放到第一份才能確定。
    幹完這件事,樸真英便在屋裏來回的走,直到用了午膳其他人都回宮了,她卻沒得到皇帝回宮的消息。
    她出去問才知道,原來皇帝看“秋收”去了。
    於是樸真英隻能繼續等,而另一邊的後宮內,寶釵已回到了坤寧宮。
    “雖外麵住著新奇,卻還是自己家裏安心,回來了便覺著親切!”
    聽到皇後開口,鶯兒方道:“娘娘說得極是,可奴婢卻已在盼望著,明年再去行宮避暑!”
    也隻有極親切的人,才能這個時候“唱反調”。
    皇宮裏麵很無趣,自然是行宮好玩得多,鶯兒心心念念也很正常。
    這時文杏來到門口:“娘娘,新選秀女前來拜見!”
    “她們倒是來的快,傳我的話……讓她們在正廳等著!”
    “是!”
    坤寧門外,一名宮女領著秀女們進入坤寧宮,最終引導眾人來到了殿內。
    皇後的位置空著,可隻憑一張椅子,也讓眾人心感忐忑,努力告誡自己要好生表現。
    皇後統率六宮,便是她們這些人的天,她們又豈能不敬畏。
    眾人站在廳內,全部都保持端莊儀態,這一等就是十幾分鍾過去,站得她們都很累了。
    也正是此時,後堂傳來了“皇後駕到”的聲音。
    眾人低頭,隻等寶釵出現之時,一眾秀女就跪在了地上,待寶釵落座後方行禮參拜。
    “臣妾叩見皇後娘娘,千歲千歲千千歲!”
    看著這些青春靚麗的女子,寶釵神色淡漠:“都起來吧!”
    眾人方才起身,但還是知禮的低著頭。
    “抬起頭來!”寶釵道。
    選秀雖是她一手操辦,但對這些少女印象不深,所以此刻才要看看。
    她在看這些女子,這些人也在悄悄看寶釵。
    寶釵自然是貌美,但這些都是次要的,眾人在她臉上看出了“國泰民安”,隻道這位果真是該做皇後。
    作為秀女,對宮裏舊事自然了解過,對當年寶釵參選王妃的奇事,她們個個都心向神往。
    “進了宮,隻需要做好三個字,便一切無虞……”
    寶釵一開口,眾人皆凝氣屏神聽著,深怕聽錯了一個字。
    “守規矩,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難啊,你們自當警醒,別犯糊塗!”
    這邊寶釵教訓著秀女們,楊靜婷卻又來到了坤寧門外,此刻的她有些鑽牛角尖了,還是想跟皇後解釋《七步詩》的事。
    平白遭受無妄之災,雖然沒有實質性的處罰,但失了皇帝寵愛也是大虧,楊靜婷確實咽不下這口氣。
    所以她要解釋清楚,上次沒能說清楚,她打算這次原原本本分析一遍,但前提是皇後願意聽她講。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楊靜婷在為自己的經犯難時,朱景洪便已回到了宮裏。
    乾清宮內,朱景洪先是用了膳,然後便召集了內閣大臣議事,這一議便是一個時辰過去。
    議事是在西暖閣,樸真英就在東暖閣後者,等待著皇帝前來看奏本。
    這一等又是十幾分鍾過去,樸真英又命人重新沏了熱茶,隻為給皇帝提供最好的服務。
    這一刻,時間仿佛無比漫長,讓樸真英越等越著急難受。
    可最終,她聽到了靠近的腳步聲,下一刻朱景洪便出現了,身後還跟著餘海及司禮監幾位太監。
    這一刻,暖閣內人似乎有些多,顯得樸真英比較多餘,事實上她也確實挺多餘。
    皇帝看奏本,多數時候都是餘海和司禮監太監陪同,她這領班宮女多數時候都不在。
    但沒辦法,今天即使多餘,樸真英也要待著,因為她要看皇帝的批答,雖然結果她已猜到了。
    召見完閣臣,朱景洪正在跟司禮監核對情況,所以此刻他心裏想著正事,根本沒注意到一旁杵著的樸真英。
    坐到禦座上,樸真英遞了茶,由餘海轉遞給了朱景洪。
    喝了口茶,心裏舒坦些了,朱景洪終於拿起了奏本,樸真英最關注的那一本。
    奏本內容很長,樸真英因為緊張,其實隻看了個大概,而朱景洪則在詳細審閱。
    “盡數剿滅,自朝鮮民亂以來,這些賊寇都剿滅多少次了?”
    “就跟野草一樣,割了又長割了又長,到底何時才能真正剿滅!”
    “耿宗貴也算老將了,這點兒事都做不好,看來朕是看錯他了!”
    如果耿宗貴本人在此,聽了這話必會魂不守舍。
    而此刻,朱景洪說完話看向了樸真英,讓心裏有鬼的她瞬間緊張起來,以為自己的小九九被發現了。
    正當她忐忑時,卻聽朱景洪問道:“真英,你也是朝鮮人,你來說說……朝鮮為何總是不安定?”
    為啥總是不安定,這個問題樸真英還真知道答案,可她此刻卻不敢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