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訛錢

字數:3911   加入書籤

A+A-




    若是原主,可能真中他的意,會把所有的錯都算到徐家和王老太身上,胡亂發火找自家人撕。
    可現在的徐思雨沒那麽蠢了。
    徐思雨低著頭,不說話。這個時候交給老太太發揮。
    老太太歎了口氣,以為徐思雨不舍得,但泡過水懂事了,知道她是為她好。
    就張越這樣嫌貧愛富的,小閨女嫁過去才是遭罪,此時能占理退婚才好。
    “就這樣?”老太太看了眼臉上帶巴掌印得張大河,一個眼神都沒有給拉架都沒勁兒得張越。
    張大河心裏冷笑,果然還得是掉點肉,不然這老太太可不能讓自己安然出門。
    “老嫂子,我這不是還有話沒說完嗎?”張大河身為村長,習慣給人恩惠要一點兒一點兒擠出來,這才把一進門就帶著的禮遞上。
    ……
    出門的時候,張家父子佝僂著腰。
    帶進門的臘肉和黃紙包留下了,另外還承諾賠六兩“青春損失費”給徐思雨,隔日天亮就送來。
    “我呸,沒根骨的東西。”徐王氏給戰鬥作了最後的總結。
    一直作背景的徐家三兄弟,見識到老娘和幺妹的戰力之後,真心覺得好在他們是一家人。
    “幺妹,你……”
    “你、你、你……,老娘和你妹吵架動手,你們三個像柱子一樣,不動手嚇唬,嗯是連腔都不會開?”徐王氏把大兒子罵了一頓後,轉頭吸了一口氣,看著剛剛爭了一口氣的女兒:“乖乖閨女,你哪兒來的膽子,訛村長六兩銀子?”
    六兩啊,徐王氏的期望就是兩隻雞、五斤肥肉什麽的,怎麽就要到六兩呢?
    六兩,他們老徐家緊著吃喝,三年不愁啊。
    “娘,我是姑娘,名聲打緊,所以您讓張家夜裏來談事兒。可您越這麽想,越順了張家的意。你看看他們帶的臘肉,帶著黴,還有,你讓哥把那報紙打開,能有半斤糖,我算他家大氣!”
    徐老二捏著紙包,本還想在老娘收到櫃子前偷點,聽徐思雨一說,忙著打開。
    好家夥,紙包裏還兩層幹葉,再打開,就半個巴掌大小的紅糖塊。
    “村長家是吃不上飯了,這點兒東西,送得出手!”
    “拿來!”徐王氏能不知道二兒子心裏那些心思,伸手就把紙包搶到懷裏。
    “娘,莫著急,我不拿,我這不是看幺妹說的對不對?”徐老二混吧,可還是重孝道,可不敢跟徐王氏衝。
    “閨女,這糖給你煮水喝。你在給娘說說,怎麽捏住老張家了?”徐王氏看著徐思雨是帶著求知的眼神。
    “蛇打七寸。”
    “啥?”徐老大沒聽懂。
    “你妹想吃蛇了,你明天去山背後找找。”徐王氏如是理解。
    糟了,徐思雨忘了,徐家幾乎文盲。還好她私塾識字的掩護,說這些文鄒鄒的話,不算太奇怪。
    “娘,我不是要吃蛇。我說的是,名聲看似我們家在乎,他張家更在乎。我名聲壞了,最多也就是嫁不出去。他張越名聲壞了,前程就沒有了。”
    “哦!”徐王氏其實沒聽懂,這超出了她的見識,但是閨女說的就是對的。
    張家出了主意,說把她認作幹女兒,全她和張越兩人的名聲。
    不得不說,張大河這個提議,很是周全。
    可張家的品性就在這兒擺著,出了這事兒,徐家就沒有再跟張家結親的必要了。
    比起名聲,徐思雨更想有實際的。畢竟她缺錢啊!
    六兩,是徐思雨的開口價。
    本想按著人情,有個來回,得兩三兩就不錯了,結果張家父子沒敢還價就答應了,還先承諾這件事絕不外傳。
    除了有徐思雨威脅說,張越喜歡誰,她就去找那姑娘拚命,以外,大概也有被徐王氏打怕了得原因。
    老潑子的形象就是管用,徐思雨真是愛死徐王氏了。
    “二哥,明天一早你去村口守著,要是他們把錢送來了,我讓大哥叫你回來。若是沒有,你跟著張家走。”徐老二是個賴皮,“恐嚇”張家最適合了。
    “幺妹……”
    “拿到錢,我讓娘給全家燒肉,給你分一整碗!”
    “誒,二哥今晚上不睡,現在就去大槐樹那裏!”真是話說完了,人就跑了。
    過年都隻能分到兩塊肉的徐老二,此時很有動力。
    “閨女,你許老二肉做啥子,你都不夠肉吃。”
    “哎呀,娘,家裏得了六兩,是喜事。應該慶祝慶祝!”
    ……
    翌日,天還沒亮,張大河的婆娘就偷偷塞了一個布包袱給徐王氏。
    徐王氏自然的遞給徐思雨,而徐思雨就在張王氏念念不舍的眼神下打開包袱。
    二兩銀錁子一枚;碎銀幾顆湊不夠一兩;舊銀釵兩支,分量不足二兩,但算工費,新的時候是能賣個二兩多,還有墊在下麵紅綠棉布各六尺,值個小二錢。
    刨著算,也就五兩多。
    “哼,大娘是覺得我昨日哄著張大叔和張大郎呢?”徐思雨一改平常對張王氏奉承討好的模樣,誓要一分一厘不差。
    “你……這般市儈,不怕嫁不出去!”張大河是個虛的,張王氏更是。以往
    她還指望徐思雨去幫她對付村裏的長舌婦,有時徐思雨對付不了的,徐王氏就會跳出來幫忙。
    “王大丫,老娘給你臉了哈!”張王氏就是王大丫,未嫁人時,還得叫王翠花一聲堂姐。
    想當年張大河第一個婆娘難產死了,徐思雨的爹看他一個人孤獨,讓徐王氏介紹了這門親。
    “錢錢錢,翠花姐,你就不想著我兒科考還要銀錢供養。等我兒考上了,定不會忘了回報鄉親。”
    “我,呸!王大丫,老娘把你從你那酒鬼老爹的手上救出來,當初聘你的錢還是老娘墊的。你這日子是要過好了,可一腳就要蹬開我這個堂姐。
    都這樣了,我還指望你張家的回報?
    你張家不講恩義,跟我徐家不是一路人。
    你莫廢話了,說好的六兩,你張家付清了,以後我們兩家門不對門,路不接路。”
    “可我真沒有了,翠花姐,他爹就給了我三兩不到的銀錢,這釵子和布料還是我備著準備給媳婦兒的。”張王氏說著,又瞧到徐思雨身上。
    這姑娘怎麽能逼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