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幫襯

字數:3891   加入書籤

A+A-




    “我出吧。”這對徐思雨是小問題,就不想徐懷山一直為難了。“不過大哥,你得讓村裏或是叔公見證,暫時拿二哥的宅基地作抵押。”
    “行。”
    “大哥,你想要糧食還是錢?”
    “糧食吧。小妹,今年收成不好,可能一畝還產不過一石米,大哥也是湊不出這麽多,沒法子才來找你的。”家裏就四口人了,口糧少了,多混些野菜,還是能熬過去的。
    “沒事,大哥。得空你問問叔公家缺不缺,一起湊個數,等我借到了,你再來提。”
    上次徭役後,李柳兒找過徐思雨玩,提到過叔公家本來想來借米的,可是叔公壓著沒準,一家子男丁都去修了大壩。
    不過他們家帶了銀錢,提前跟監役的衙差要到相對輕活的差事,一去一回,隻是耗了些體力,沒遭大罪。
    這次,徐懷山要借糧繳稅,徐思雨讓他主動去問問差不差,畢竟陶家鬧事的時候,幾位堂叔堂哥都趕來給老徐家撐了腰的。
    “誒。”種地的還養不活自己,徐懷山內心苦悶。
    看著在徐思雨這兒養胖了的閨女,他突然問徐思雨:“小妹,你能不能問問林公子,他家可要勞力?秋糧一繳就是農閑,家裏的都可以出工。”
    徐懷澤一家過得不錯,很大的原因就是一年到頭,他們月月都有進賬。不像他隻種地的,天荒就吃不上飯。
    不過今年他們分出去後,賺的錢不是直接繳稅就是買糧繳稅,好像也難了。
    從分家到現在,徐懷山對著徐王氏管家的做法,總結出,家裏不能閑著,地要種,工要上,這樣才可能存點錢。
    徐思雨讓他不要著急,先把秋糧收了,有空就給她收毛。
    “這鴨毛還收?”徐懷山全家都有羽絨被了,他想著夠用了,就沒別的想法。
    “嗯,老規矩,生絨毛一斤一個銅板;洗幹曬幹稱的一斤兩個銅板。念月在我這兒,也沒閑著,背心和被子都縫著的,等大集若能賣了也是一個進項。”
    徐懷山這才反應過來,小妹這是要做羽絨的生意,還幫襯著他家。
    他笑著應下了,打算忙完就挨家挨戶收毛去。
    徐思雨送徐懷山去鎮口,街道上突然混亂起來,街上百姓神情慌張議論紛紛。
    “王員外家昨天夜裏有偷兒摸了門,偷走了一千斤大米!”
    “這……太大膽了吧,竟然偷這麽多糧食,這得是一個團夥作案吧,報官了嗎?”
    “昨夜就報官了,但是沒抓到人,大家晚上鎖緊門戶,別被壞人盯上了。”
    “……”
    徐思雨特意瞧了瞧糧油鋪,就見標識的價格牌上,大米變成一百四十文一鬥。
    徐懷山聽到這價格,目瞪口呆:“咋這麽貴?”
    怪不得老三讓他除了稅糧,有多少能賣給他的都賣給他。他給老三算的是舊價七十文一鬥。
    聽到這些,徐思雨隻能歎氣。
    員外家的門戶那麽堅固,還抵不過強盜。這一亂,恐怕是開始,接下來短缺的糧食變得更加金貴。
    “小妹,讓成才夜裏來給你照門吧。”徐懷山這是擔心。
    “大哥,暫時不用,我們小家小戶的,家裏就口糧,盜賊應該還瞧不上。倒是地裏,可得防人割了。”
    徐懷山覺得徐思雨說得對,回去他要叫老三和兩個侄子一起守夜,要不就不把糧食算給他了,讓他自個兒找人買。
    ……
    果然,就像徐思雨想的一樣,雲陽鎮起了頭,和慶府下的縣鎮大戶,接連發生偷糧丟糧還有成片稻田被收割的事件。
    府城、縣城還能加派人值守,可鎮上和村裏幾乎就是靠各家自己。
    員外家的請了護衛保護,可憐小門小戶的開始遭殃。
    徐思雨的家被人翻過,可恰好她做了準備,臨時加插在牆上的碎陶片,把翻牆的人劃傷了。
    那夜裏,一聲痛呼,徐思雨被驚醒了,立馬大呼有賊,披上外衣,就拿著殺蟲劑和高壓電弧棒趕到牆根,對著落在牆裏的人亂噴亂打。
    殺蟲劑的濃度很快讓壞人頭暈作嘔,失力在地麵。
    偷兒見這家偷不著了,還會使“毒”,倉惶中跑了幾個,但趕來幫忙的鎮民抓住了那個被殺蟲劑熏暈的賊,將他直接吊在鎮口一天,直到快曬脫皮了,才被縣衙的衙役接走。
    這次以後,大約是鎮民的蠻狠勁兒出了名,雲陽鎮是安穩了。
    ……
    有糧的守糧,而年年糧食見底的農戶隻能盼著秋收。
    這一個秋都沒下雨,村裏的河道線都下了不少。
    稻子在沒有水的田裏生長,盡管所有人都很努力的澆灌,莊稼還是不可避免的減產了。
    這秋收,還算秋收嗎?
    好多人看著田裏抱頭無語,稅都不夠繳,這日子還怎麽過哦……
    可人隻要活著,日子就要過,徐懷山開始收糧了。
    徐懷澤要的糧食,他讓他家的自己來割來打。
    這樣,徐懷山家花五天幹完家裏活,就開始收鴨毛了。
    就算不收鴨毛,徐懷山一家也可以上山打柴或是挖葛根、野菜,總之要為自家的冬天做準備了。
    徐懷澤不想大哥這麽不好說話了,他也是沒法了,真的是鎮上的糧食已經漲到兩百文一鬥了,他要不幹,也確實拿不出錢買夠糧食了,隻得老實請了三天假,一家四口奮力收割三畝地。
    這活兒,他見大哥大嫂和成杞做得挺快的,可他家怎麽幹得那麽慢。明明小時候,他也是下地的,哪像現在才一日,皮都磨掉了。
    徐懷澤第一次覺得,過去在徐家他好像也是占著便宜的。
    以往秋糧收完,各家要打糍粑或者開壇子酒慶祝豐收。
    今年,各家都是默默幹活,從秋收的第二天起,就開始節衣縮食。
    收糧的衙差到時,徐懷山把老徐家的順利交了,看著三叔公家、七叔公家也交上了,鬆了一口氣往回走。
    其他家不夠,哭的、鬧的、要被抓住坐牢的,那是該村長出麵的事兒,跟他徐家沒有關係了。
    徐懷山還沒到家就見到還沒過門的大兒媳婦兒和羅獵戶等在門口。
    這情景、這時間,毫無疑問就是來借糧的。
    畢竟征收完新山村,接著就是青山村和靠山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