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蜀地

字數:3332   加入書籤

A+A-


    劉備暗道現在知道叫他皇叔了,對於蜀地還不如直接派他去荊州。

    “蜀地乃天府之國,可劉焉父子可不是個容易駕馭的主。劉焉雖是個能人,但其子劉璋性子軟弱,缺乏決斷力,不如從其中入手。”

    諸葛亮打趣道:“不如直接綁了劉璋,以此為籌碼,逼迫劉焉讓出蜀地,這一計。不過,此計過於激進,恐怕會引起蜀地民眾的不滿,甚至激起內亂。”

    他頓了頓,繼續說道:“依臣之見,我們應采取更為溫和的策略,以和為貴。”

    眾人都沒想到最後諸葛亮會一語成讖,此乃後話。

    “嘶......怕是不行。”

    劉協一反常態否定了和談,直接道:“朕心念蜀地已久,此地可不像中原之地四麵平原,蜀地四周山巒疊嶂,易守難攻。若要取之,非得用兵不可。朕意已決,即刻準備兵馬,向蜀地進發!”

    眾人聞言,心中一驚,知道這是一場硬仗,應下後整頓兵馬,暗道陛下果然有雄才大略,卻是不知劉協隻是惦記著川菜的美味。

    若能早日平定蜀地,便能嚐遍蜀中美食,尤其是那麻辣鮮香的火鍋。

    蜀地的火鍋,以其獨特的風味聞名遐邇,辣而不燥,麻而不苦,湯底醇厚,食材新鮮。火鍋中,各種肉類、海鮮、蔬菜、豆製品等,皆可入鍋,隨心所欲地搭配,滿足不同食客的口味。

    而火鍋的蘸料更是講究,有麻油、蒜泥、香菜、蔥花、辣椒、花椒等多種調料,可根據個人喜好調製出獨一無二的味道。在寒冷的冬日裏,圍坐在熱氣騰騰的火鍋旁,再也不用吃幹巴巴的自熱火鍋了!

    各地的諸侯暗想劉協打了四次的大戰,怎麽也得休養生息,恢複軍力,先歇上個三五年再來一次大動作,誰都不信劉協的兵力能如此迅速地恢複,下意識地鬆了口氣,火暫且燒不到自個的屁股。

    所以當各諸侯聽到長安有一支十萬的大兵往長江以北的移動,他們立刻意識到這不過是劉協的聲東擊西之計。

    劉焉也聽到了消息,驚道:“劉協這廝是牛精轉世不成?怎會如此迅速地恢複兵力,難道他有秘法不成?”

    心腹們也百思不得其解:“就是田裏的耕牛也得休息一段時間才能恢複力氣,這劉協......怕不是尋了修仙之人煉得什麽仙丹妙藥,才能如此神速地恢複戰力。”

    他們私下議論紛紛,卻無人能給出一個合理的解釋。劉協的行動打破了所有人的預期,使得原本鬆懈的諸侯們不得不重新審視這位年輕的帝王。

    劉焉的眼皮不斷地跳動,心中湧起一股不祥的預感。

    “這波該不會是衝著我來的吧?”

    心腹們勸慰:“主公,劉協雖有異動,但未必是針對我們。或許他隻是在虛張聲勢,以分散我們的注意力。傳言是有十萬大兵,可誰都知道先後打了曹操袁紹和馬騰,再不算派到各地的駐軍,劉協的兵力不可能如此充裕!”

    “主公無需擔心,咱們地處險要之地,先不言外敵難以輕易攻破,單憑劉協目前的兵力,要想攻下我們,恐怕是難上加難。再者,我們早已在四周布下重兵,即便他真有奇策,也難以在短時間內突破我們的防線。”

    劉焉負手而立,“你說的有理,劉協不能是腦子發熱了,竟敢挑戰我劉焉。他雖有雄心壯誌,但實力不足,怎可能輕易撼動我多年經營的基業。他若是敢來,我就再讓他嚐嚐失敗的滋味。”

    “傳令下去,加強各處關隘的守衛,嚴防死守,不容有失!”

    左右看了一眼沒看到劉璋的身影,沉下臉問:“劉璋何在?速速召他來見我!”

    侍人急忙傳令,尋了四處也不見人影,硬著頭皮派侍女傳話至後院。

    侍女果然在一處庭院裏尋著了被女眷們圍在中間的劉璋,他正與女眷們談笑風生,吟詩對春風。

    劉璋見侍女匆匆而來,便知有事,於是告別了女眷們,隨侍女快步前往劉焉處。

    劉璋步入廳堂,不知父親召喚所為何事,但見父親臉色不善,料想必有緊急之事,拱手道:“父親,不知召喚孩兒有何吩咐?”

    劉焉見劉璋到來,先是聞到一股胭脂水粉味,氣打心頭,眉頭緊皺,責問:“你這身打扮,是在做什麽?身為劉家子弟,豈可如此輕浮?”

    劉璋一愣,隨即解釋道:“父親,孩兒隻是在後院與女眷們交流詩文,無意中沾染了些許脂粉。”

    “眼下局勢緊張,你卻如此閑散,成何體統?!”

    劉焉怒氣衝衝地斥責道,“如今各路諸侯蠢蠢欲動,我等豈能掉以輕心?你作為我劉家的子嗣,理應肩負起重任,時刻準備應對各種變故。你卻在這裏吟詩作對,與女眷嬉戲,豈不是荒廢了大好時光?”

    劉璋早聽得耳朵生繭,父親的訓斥聲早已不是什麽新鮮事。他心中雖有不滿,卻也不敢表露,隻得低頭應道:“孩兒知錯,今後定當收斂,專心於大事。”

    “每次都是這等輕浮態度,你何時才能真正長大,我就你一個兒郎,若是我去了,你如何能撐起這劉家的家業?”

    劉璋不以為意道:“我瞧著父親身子硬朗得很,哪是日暮西山之人,父親您何必如此憂心忡忡?劉家人不止有我一男子,不是還有那劉協嗎,他不也姓劉嗎?他若能擔此重任,我自當退居幕後,專心學問。”

    劉焉聽聞此言,怒火更盛,厲聲道:“你這逆子,竟敢如此輕視家業!劉協與你同為姓劉,為何他能做天子,你卻隻能在此嬉戲?”

    “天子之位,非是靠姓氏所能決定,你若不思進取,不學無術,將來如何能與諸侯抗衡,如何能保我劉家基業?你若再不改過自新,我定當另擇賢能之人,將家業托付於他!”

    劉璋也生了怒氣:“父親何須如此動怒?孩兒雖有不足,但亦有誌於學,願為家國效力。孩兒並非不思進取,隻是認為應當以德服人,而非僅憑武力。父親若能稍加耐心,孩兒定能證明自己的能力。”(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