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關係錯亂

字數:3596   加入書籤

A+A-


    “都尉無需著急,朕心中已有計較。但此事還需從長計議,你且先將荊州和夷陵的詳細情況告知於朕,讓朕心中有個數。”

    都尉連忙點頭,將自己所知的荊州和夷陵的情況一五一十地告訴了劉協。劉協邊聽邊點頭,時不時提出幾個問題,都尉也都一一作答。

    待都尉說完,劉協也把荊州一片摸清了。

    “這一片都是以水路為主,江河湖泊縱橫交錯,水網密布。這樣的地形,對於擅長水戰的我們來說,無疑是大有裨益。都尉,你可知道,這荊州之地,有哪些水軍強將,哪些水域是我們必須要小心提防的?”

    都尉微微皺眉,思索片刻後說道:“陛下,荊州之地,水軍強將眾多。其中,以甘寧、黃蓋二人為最。甘寧勇猛無比,黃蓋則老謀深算,二人皆是水戰好手,不可小覷。”

    劉協點頭,心中記下這兩個名字。他繼續問道:“那對於夷陵這片水域,都尉可有了解?”

    都尉連忙點頭:“夷陵水域,地形複雜,暗礁眾多。但隻要我們熟悉地形,便可利用這些暗礁,給敵軍來個措手不及。”

    “都尉果然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夷陵有多少的水師?”

    都尉拍著胸脯保證道:“回陛下,夷陵水師,大約有三千餘人。但請陛下放心,都尉我願親自訓練水師,定讓他們成為陛下麾下最鋒利的一把刀!”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

    劉協滿意地點點頭,他看向都尉的目光中像是看便宜牛馬,隻一心耕地。

    果然啊,還是自己培養起來的人用起來才放心。

    他輕聲說道:“都尉大人,你若能助朕收複荊州,朕定不會虧待於你。待大事一成,朕封你為荊州牧,讓你成為這荊州之主,如何?”

    都尉聞言,心中狂喜,他連忙跪倒在地,高聲謝恩:“謝陛下隆恩!都尉定當竭盡全力,為陛下效犬馬之勞,誓死收複荊州!”

    劉協微笑著扶起都尉,他拍了拍都尉的肩膀,說道:“都尉大人,朕知道你是個忠心之人。隻要你一心為朕辦事,朕定不會虧待於你。來,繼續與朕說說這劉表如今在何處?”

    都尉連忙起身,畢恭畢敬地回答道:“回陛下,劉表如今正駐守在襄陽城,那是荊州的重鎮,也是他的老巢所在。”

    劉協微微頷首,眼中閃過一絲深思:“襄陽城,哼,看來是時候給他點顏色瞧瞧了。”

    都尉見狀,心中暗自揣測著劉協的心思,試探性地問道:“陛下,您可是有了什麽妙計?”

    劉協並未直接回答,而是轉而問道:“都尉,你可知道,這荊州之地,除了水軍之外,還有哪些力量是我們可以利用的?”

    都尉一愣,隨即回過神來,連忙回答道:“陛下,荊州之地,除了水軍之外,還有各地的豪強地主和世家大族。他們雖然各自為政,但若能爭取到他們的支持,對於收複荊州將大有裨益。”

    諸葛亮和劉備、荀彧等人聽到這裏默契想著從這些豪強地主和世家大族入手,或許能夠找到突破口,讓收複荊州的計劃更加順利。

    但劉協不這麽覺得,反而心生一計。

    坐船去荊州起兵開打費力的很,不如像陳登所言坐等肥魚上鉤。

    “劉表之妻是何人?”

    都尉心中又是一緊,他沒想到劉協會突然問起劉表之妻,這讓他有些措手不及。他猶豫了一下,還是回答道:“回陛下,劉表之妻,乃是蔡氏,蔡瑁之姐。”

    劉協聞言,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容:“哦?原來是蔡氏。朕聽聞,這蔡氏在荊州頗有權勢,連劉表都要忌憚她三分,可有此事?”

    都尉點頭:“確有此事。蔡氏在荊州勢力龐大,其家族更是根深蒂固,連朝廷都拿他們沒辦法。”

    劉協眼中閃過一絲狡黠:“那若是我們能爭取到蔡氏的支持,收複荊州豈不是易如反掌?”

    都尉一愣,他沒想到劉協竟然會打起蔡氏的主意。但他轉念一想,若真能爭取到蔡氏的支持,那確實可以大大增加收複荊州的勝算。

    於是,他連忙附和道:“陛下英明!若能爭取到蔡氏的支持,那收複荊州就指日可待了!”諸葛亮搖扇的手一頓,荀彧看他一眼笑而不語,劉備見兩人眼神奇怪,轉頭問:“先生

    怎麽了?”

    荀彧沒忍住笑出聲,劉備更莫名了,突然間笑什麽?

    劉協張嘴就要說從蔡夫人入手,忽然想到一件被忽略之事,一拍大腿暗道:“壞了!”扭頭對上諸葛亮的眼神有些心虛。

    他竟是把這茬給忘了!

    劉表的妻子蔡夫人是荊州當地有名的豪門望族蔡瑁之姐,而蔡瑁又是劉表麾下重臣,手握兵權,其妹蔡夫人更是深得劉表寵愛,在荊州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若要從蔡氏入手,就不得不先過蔡夫人。

    可壞就壞在蔡夫人又是諸葛亮之妻黃月英的姨母啊!

    這關係錯綜複雜,堪比一場精心布局的宮廷大戲。

    劉協這一計,若是成功,不僅能輕鬆瓦解劉表的勢力,還能借蔡氏之手,將荊州收入囊中,但若是失敗,恐怕會得罪蔡氏與諸葛亮,甚至可能引發更大的亂子,讓收複荊州的計劃功虧一簣。

    劉協看向諸葛亮的眼神中帶著幾分歉意,他沒想到自己一時疏忽,竟然把這麽重要的事情給忘了。

    他看向諸葛亮,隻見諸葛亮羽扇輕搖,神色從容,似乎並不擔心這複雜的家族關係會帶來什麽麻煩。

    劉協心中微微一動,或許,諸葛亮早已有了對策。

    “孔明先生,你可有良策?”劉協微微一笑,羽扇輕揚,仿佛一切盡在掌握之中。

    他緩緩說道:“主公勿憂,亮雖與蔡夫人有親,但國事為大,家事為小。亮自當竭盡所能,助主公收複荊州,成就大業。”

    “臣妻早已與蔡夫人書信斷絕,未曾有過任何聯係,更不會因私情而誤了主公大事。主公若要從蔡氏入手,亮願為主公分憂,親自前往說服蔡夫人,讓他倒戈相向,助主公一臂之力。”

    劉協有種如釋重負的感覺,又自覺虧欠,世上誰有幾人是能做到如此深明大義,為了大局,不惜割舍私情?(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