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83章 最早的別墅與高考大題

字數:4218   加入書籤

A+A-




    “所以呀,那塊地給我,我解決咱們林場的問題,這不也是為林場做貢獻麽。”
    陸永尚也不多解釋。
    “你呀,那行吧,這有錢就是橫哈,還有別忘了過完年帶著你家媳婦去三十五林場報道哈。”
    王德清無奈地搖了搖頭,將那一大片水泡子分給了陸永尚。
    這也就是陸家對所有村民都有恩的緣故。
    要不就算那片土地沒人看得上,但那麽大的範圍,絕對會有工人不同意的。
    “行吧。”簡單地將這事兒記錄下來,王德清看著還沒有走的陸永尚再一次皺起眉頭,“我都答應下來了,咋得還要留在家吃飯咋的,你家吃的不比我吃的好多了呀!”
    “我這不還沒說完麽。”陸永尚一臉諂媚,都不等王德清拒絕,直接拉起了王德清的手臂:“你看,我這蓋房子還需要點紅磚和水泥,你這有路子,幫我弄點唄。”
    說實話,這事也就王德清能辦,包括陳春來都不行。
    紅磚水泥全部都屬於公家,全都是按需分配,根本不像後世那般可以隨意買賣。
    “啥玩意?你要蓋紅磚房?林場分配都是有額度的,這我不能先答應你,你要先跟我說說你要多少?”
    陸永尚此時也不裝了,從兜裏掏出兩遝子大團結。
    一遝子是二嬸子早上送來的,一遝子是他自己的。
    接著,趁著王德清震驚的表情,陸永尚從牆上撕下一張掛曆,拿起鉛筆畫了起來。
    “王叔,你看,這裏我想挖一個水池,你也可以理解成魚塘,這樣就能很好的隔斷水源,也能當個蓄水池使用。”
    “圍著這個魚塘,我想蓋三趟磚瓦房,畢竟盧玲靈還帶著一個白文心,不能讓她總住在我家。”
    “當然這還要給狗蛋留一趟,他也不小了。”
    “這磚和水泥用多些,你估算一下,這方麵你這個老木匠應該比我專業。”
    水塘!
    磚瓦房。
    這個年代還沒有別墅的概念,要是放在後世,這裏不就是那些有錢人住的別墅區麽!
    有山有水,可以養小動物,沒事還能在自己家釣個魚。
    不過王德清可沒有管這些。
    隻是看著紙上的筆跡對著陸永尚搖了搖頭。
    “你這需要的太多了,整個林場的份額都不夠。”
    “還有三十五林場呢,我跟趙叔打過招呼了。”
    聽到這,王德清才狠狠地瞪了一眼陸永尚。
    很明顯他早就給自己算計個遍,這哪是來詢問意見的,這分明就是來做決定的。
    不過看著那成遝子的大團結。
    王德清猶豫了片刻還是答應下來。
    陸永尚對他實在是太了解了,重生回來之前那都是一起住過養老院的交情。
    要是這老家夥不貪,日子怎麽能過得那麽滋潤,八九十歲的高齡還能給老太太看手相。
    。。。。。。。。。
    第二天。
    何沫沫一身紅色碎花棉襖,圍著淡粉色圍巾,一臉羞紅的來到陸永尚家裏,送來了他們拍攝陸永尚的報紙。
    陸老爺子不認字,看著陸永尚在報紙上的照片止不住的傻樂。
    陸二叔這一輩人起碼還上過初中,但是陸老爺子他們,基本上就沒有念過幾年學,也就隻會寫名字和數字。
    不過,家裏有盧玲靈和白文心這兩個有學問的知青。
    兩人一左一右的跨著陸老爺子的手臂,將報紙上的內容念給老爺子聽。
    三十五林場炮手。。。。打一千多斤的野豬神。。。為了保護同誌徒手和黑瞎子抱摔。。。
    帶領全村人民過上好日子。。。
    此報紙一出,別說整個三部落了,就是整個林海縣下屬所有的林場都會知道陸永尚的大名!
    為此,陸老爺子還特意的將家人的合照從相框裏拿了出來,把這張報紙放了進去。
    就掛在了進屋的正對麵,誰進來都會先看到這張報紙。
    “狗蛋呢?還有陸嬸子,外麵的車都安排好了,嬸子你坐前麵,我陪狗蛋還有嫂子們坐後麵。”
    何沫沫小臉通紅,也不知道是看到二嬸子害羞還是凍得。
    不過,包括狗蛋在內的年輕人,都開始叫白文心嫂子。
    也不知道是順著誰的稱呼叫的。
    弄的正在換衣服的白文心也一臉嬌羞。
    “對了,陳秋心沒跟你一起來麽?還有田半夏他們?”
    何沫沫聽到陸永尚的聲音,急忙扭頭回答:“永尚哥,我剛剛忘說了,秋心還要我跟你說呢,她被陳叔關在家裏了,那個數學卷子做不到六十分不能出來。”
    “她說你有時間能不能去林海縣給她輔導一下,選擇題還好蒙,後麵的解答題她一個都不會。”
    何沫沫吐了吐舌頭,別說陳秋心不會,就連她也不會做。
    馬上七七年開始,恢複高考這件事在有條件的人家都已經是不公開的秘密。
    雖然是捕風捉影的說法。
    但有一點希望,家長也會讓孩子努力的。
    上過高中的學生不像中專生。
    畢業直接包分配,基本上都能進到國營廠裏麵工作。
    還有不少下鄉知青,全都靠著這一次的高考改變命運。
    不過正經的通知是在七七年十月份才下來的。
    十二月份就考試,大部分有資格考試的學生,都沒有充分準備的時間。
    就連報考都是瞎報!
    不少那時候的同學直接報名清華北大。。。。
    就算成績不錯,也都沒有考上。
    但第二年春招高考的時候,有了第一次冬招的經驗。
    整個考試氛圍就規範了許多,學生跨越的年齡也沒有那麽大。
    可以說,這兩屆考上大學的學生,直接見證了國家騰飛的經過,甚至大部分有理想的人都參與進來。
    “嗬嗬,那我也不一定會不會呀,對了,玲玲今天要是還有時間,你去陳叔家看一眼,將禮物帶過去,順便將我給你講的那幾道題講給秋心。”
    這都不是陸永尚作弊,前世的時候,他給隊長孩子送飯的時候還真就聽剛考完試的孩子說起那年高考的數學題,第五道大題是二十分,一道三角形內角成等差數列,tga+tgc=2+根號3,給出已知條件求三角形內角度數和三角形麵積的題。
    別看著對於現在的高中生真的很簡單,但是對於這個年代,許久沒有上學的他們來說,等差數列三個字就很難理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