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抓人

字數:3164   加入書籤

A+A-




    劉備微微一愣,隨即答道:“多謝陛下關心,臣無大礙。”
    他看著劉協的舉動,心中不禁感慨,這位年輕的皇帝雖然缺乏經驗,但心存仁慈,側身道:“郭汜已經被抓拿,但在混亂中一時不察,李傕不知跑去了何處。”
    劉協在腦海先問了係統一嘴:“抓到人了?”係統還未回複,影衛不知從哪裏冒出來,手裏拎著被打暈的李傕,單膝跪地恭敬道:“陛下,人已抓到。”
    劉協點了點頭,心中稍感安慰,反而是劉備餘光看到一人如鬼魂一樣無聲無息地出現,猛地被嚇了一跳:“你去抓人了?!怪不得不見你人影。”
    劉協踢了踢昏迷不知死活的李傕:“把人潑醒!”
    隨著一桶冷水的潑下,李傕的身體猛地一顫,緩緩睜開了眼睛。他環顧四周,發現自己被綁在一根木樁上,周圍是劉協和劉備,以及一群圍觀的士兵和百姓。
    李傕試圖掙紮,但繩索緊緊束縛著他,動彈不得,聽到一陣嗚嗚嗚聲,轉頭一看,郭汜也被綁在木樁上,嘴裏塞著一塊髒兮兮的布團。
    兩人目光交匯,李傕眼中閃過一絲絕望,劉協冷眼旁觀,劉備則麵無表情,周圍的百揣著口袋裏的銅幣,惡狠狠瞪著兩人。
    劉協走上前,目光冷冽地盯著李傕:“李傕,你與郭汜作亂,害得百姓流離失所,今日你已被擒,有何話說?”
    李傕喘著粗氣:“我我我我我我是漢室的忠臣,隻是被郭汜所蒙蔽,才犯下大錯。我願向陛下贖罪,懇請陛下寬恕!”
    郭汜雙眼瞪地如銅鈴大:“嗚嗚嗚嗚嗚嗚嗚嗚嗚嗚!”
    劉協揮手示意士兵將郭汜口中的布團取出,郭汜喘息著破口大罵:“李傕,你這無恥之徒!你害我至此,還敢自稱忠臣?你這奸賊,我郭汜今日雖死,也要化作厲鬼,讓你永世不得安寧!”
    郭汜的怒吼聲在空曠的場地上回蕩,圍觀的人群中傳來一陣陣竊竊私語。
    郭汜還覺得不解氣,徹底放飛自己破口大罵:“李傕你這狗賊!你這背信棄義的小人!我郭汜一生光明磊落,豈容你這等鼠輩玷汙!你若真有悔意,就該自刎以謝天下,而不是在這裏惺惺作態,騙取陛下的憐憫!”
    郭汜的話語如同利劍,直刺李傕的心髒,惱羞成怒對罵:“你還有臉說我?!你是什麽貨色我最清楚!你郭汜才是真正的背信棄義之人!你我同謀之時,你便已暗中與董卓餘黨勾結,意圖謀反。我今日被擒,不過是你的棋子罷了,你還汙蔑於我!"
    李傕的聲音同樣響亮,兩人之間的對峙,讓圍觀的士兵和百姓都看呆眼。
    我汙蔑你?!董卓死於誰手,天下人皆知!是你李傕,你這背信棄義的小人!哦現在站在劉協的麵前你就像隻狗一樣搖尾乞憐!要殺劉備時也不見你有絲毫猶豫,現在卻在這裏裝作忠臣,真是令人作嘔!你若還是個男人!就該像我一樣,寧死不屈,而不是在這裏苟且偷生,丟盡了我們武人的臉麵!”
    兩人嘴巴如機關槍啪啪啪地互相指責,言辭激烈,每一句話都帶著火藥味。
    郭汜的怒吼與李傕的反駁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場激烈的言語交鋒。圍觀的人群被這突發的場麵所震撼,他們從未見過如此直白的對峙。
    郭汜的怒吼聲中指控李傕的不信任和背叛的,而李傕則以同樣激烈的言辭回擊。
    諸葛亮和荀彧幾人言語都是心平氣和,直諫也是斟酌幾番,粗鄙之言不掛嘴裏,一時看楞了。
    反而是劉協看得滋滋有味,穿越過來後克己複禮久了,許久沒見這樣滿嘴的問候罵人之言。
    “甚好,甚好。”
    荀彧扭頭看他,一臉莫名,劉協故作咳嗽了幾聲。
    郭汜和李傕的對罵頓時戛然而止,縮著腦袋裝死,劉協負手走上前笑眯眯道:“怎麽不罵了?朕還覺得有幾分的趣味呢。”
    劉協的出現,讓這場原本劍拔弩張的對峙突然變得有些滑稽。
    郭汜和李傕互相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一絲尷尬。他們本是來爭權奪利,卻不想在劉協麵前演出了這樣一出鬧劇。
    劉協指了指兩人:“你們兩人半斤八兩,誰也別說誰。朕一番惜才之心才派人前來詢問你們是否願意和解,共同輔佐朝政。如今看來,你們的爭執不過是意氣之爭,非為國為民。又看不起朕的封官,那朕就不強人所難了。”
    “來人!把這兩人的腦袋砍了!”
    李傕瞬間慌了,蠕動身軀大喊:“慢著慢著慢著!我我我!我願意與陛下和解,共同輔佐朝政。請陛下饒恕我之前的無禮,我願效犬馬之勞,為國家盡一份力。”
    “遲了!給臉不要臉,現在反而求饒!當朕是猴子耍是吧!”
    李傕的臉上滿是驚恐,他急忙搖頭如搗蒜,聲音顫抖著說:“陛下,臣知錯了,臣願意臣服於陛下,為陛下效力,求陛下開恩!”
    郭汜見狀,也慌忙附和,表示願意效忠。
    劉協看著兩人,心中暗自冷笑,但麵上卻裝出一副寬宏大量的樣子,緩緩說道:“既然你們都願意悔過自新,朕也不是不講情麵之人。但你們必須以實際行動證明自己的忠誠,否則,朕的劍,隨時可以取你們的項上人頭。”
    劉備上前一步拱手正色道:“陛下,我看這兩人是貪生怕死之輩,我險些被他們的花言巧語所迷惑。留著也隻是徒增禍害,不如趁此機會斬草除根,以絕後患。"
    荀彧也看不起此等的小人行徑,他冷眼旁觀,心中暗自思量,這兩人若真心悔改,或許還有用處,但若隻是權宜之計,將來必成大患。
    他上前一步,向劉協進言:“陛下,臣認為,李傕與郭汜二人雖然現在表示願意臣服,但其心難測。陛下若要留他們性命,必須嚴加看管,以防他們再次作亂。不如將他們分而治之,一個派往邊疆,一個留在長安,相互牽製,同時陛下可暗中派人監視,一旦發現有不軌之心,即可迅速處置,以絕後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