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樁旗鎮(求追讀,求推薦,求月票)

字數:4928   加入書籤

A+A-




    馬車停停走走,時間也亦進入了傍晚,擦著夕陽下山後的最後那一點時間,車夫將馬車駕到了一座小鎮當中。
    常言道讀萬卷書行萬裏路,若是讀萬卷書而不行萬裏路,那充其量隻是腹中有墨水,
    而若是行萬裏路而不讀萬卷書,那頂多也就是個郵差。
    進入大齊前瞎子隻能用手撫著盲文“讀”書,因為眼盲,他無法行萬裏路。
    可被選中成為諸界行走進入大齊後,他沒時間讀萬卷書,卻行了有萬裏路。
    隻是可惜的是,他隻“見識”過山水江河,而未曾親身感受過雪山大漠。
    但現在,他已用腦內成像勾勒出了一副大漠蒼涼,戈壁荒蕪。
    和主世界不同,大齊王朝境內的沙漠戈壁哪怕在腹地也有所分布,在去往臨江城的必經之路上便有著這麽一片戈壁大漠。
    當地的少數民族——祈企族便世代生活在這一片音譯名為“喀森噶爾”的戈壁大漠當中,“喀森噶爾”在祈企族的文化當中代表著【神】,在祈企族的文化神話傳說當中,此處大漠戈壁原先也是沃土遍地泉水甘甜之處,但隨著喀森噶爾神的降誕,便化作了茫茫的大漠戈壁。
    神話傳說是否具有真實性誰也說不清,但此界兩千年前靈氣衰退,這個神話便也蒙上了一層真假二象性。
    車夫為瞎子等人介紹著祈企族的風土人情,神話傳說,幾人也都聽著,不時發問,車夫也會給出解釋。
    車夫陳自立,也是一位向導。
    “隨著時間推移,祈企族在大漠當中的零星綠洲附近建造了村落城鎮,
    姆們(我們)今晚落腳的鎮子就是其中之一,叫做樁旗鎮,現在齊人與祈企族人混居,所以不必擔心語言不通,
    等明天整備好馬草幹糧和水以後我們再出發上京,從規劃好的行商路線走,沿路也有驛站可以補充水糧,你們覺得如何”
    陳自立話是這麽說沒錯,但主要問的還是秦西涯。
    “這方麵陳大哥你熟,我們聽你的就行。”瞎子自然知道“術業有專攻”這句話,所以他個外行人不會對內行人指指點點,更不會像腦殘甲方一樣提出傻嗶要求。
    “要是每個雇我的客人都和小秦哥你一樣就好了。”陳自立道出了樸實的想法,笑了笑,“說起來,今天正好是祈企族人一年一度的【傳火節】,你們也可以玩一玩,很熱鬧的。”
    “傳火節”瞎子不了解。
    “我記得以前看過一本遊記,記載了傳火節的由來。”楊小桃出聲,十天的時間已經從喪父之痛當中走出了些許,
    少女嗓音清澈似婉轉黃鶯,將傳火節的由來娓娓道出。
    “傳說喀森噶爾降誕時,原本密林沃土甘泉皆盡化作戈壁大漠,祈企族人的先祖們想要遷徙離開,但喀森噶爾是孤獨的神,因為祈企族人的神話傳說裏,隻有喀森噶爾一位神明,
    神明祈求他們不要離開,因為祂害怕孤獨,為此在沙漠與沃土的交界處設下海市蜃樓的屏障,
    但祈企族的先祖們發現火焰有燒滅海市蜃樓的力量,
    所以族長點起火把,帶領著族人們遷徙,
    神明祈求他們不要離開,可他們是為了生計而離開,眼見祈求無果,神明發怒,詛咒祈企族人死在沙漠當中,
    有部分祈企族人害怕,便留在了沙漠當中,
    有的人想要離開,便跟隨族長一路朝著風沙屏障之外而前進,
    族長每到一處都會設下篝火,因為族長知道,
    留在大漠當中的人裏總會有人會想要離開大漠戈壁。
    他們越走越遠,
    但是族長承受不住詛咒,他的生命之火熄滅了,
    火雖熄滅,但仍舊會有人接過火把,
    他們就這麽在沙漠當中前進,設下篝火,死亡,再前進,
    直到剩下最後一人,他走到了海市蜃樓之外,見到了青山秀水,
    可又轉身回到了大漠當中,
    因為他要將他們的故事留在祈企族,為祈企族的根留下通往希望的路。”
    “對的,楊小姐說的很對,這就是傳火節的由來。”陳自立讚許點頭,“其實祈企族人的骨子裏有著一股勁兒,但我是個沒讀過書的,也不好說這股勁兒到底是什麽,但他們都很善良,也很淳樸好客。”
    瞎子聽完,心中陣陣感歎,卻也憋不出來什麽話,因為他沒讀萬卷書。
    “還是先找客棧吧。”陳芸提道。
    “不遠了,客棧就在前麵。”陳自立駕著馬車緩緩前進。
    鈴鐺在掌心寫字:“神明也會覺得孤獨麽”
    瞎子撓了撓頭:“能夠感覺到‘孤獨’的神明麽或許與其說是神,不如說更接近‘人’吧。”
    鈴鐺若有所思,又寫道:“祂害怕孤獨,那為什麽不願意走出去結交認識朋友呢”
    瞎子思索片刻:“或許是因為‘害怕’吧。”
    “害怕什麽”
    “害怕被他人所傷害。”他說的,倒是頗為感同身受。
    因為他也這樣“害怕”過。
    車馬慢,卻也溜達似的到了鎮中心,不遠處一根海碗口般大的木樁稍顯幹癟,高高豎起,樁身裂痕也有了不少,但並不深刻,不過與其說那是木樁,倒不如說是旗杆,因為最頂端有一麵大旗被粗糲的風沙吹刮著,迎風招展。
    旗麵發白,但還能看出來這是一麵黃旗,一麵代表著沙漠顏色的旗幟。
    大概這就是樁旗鎮名字的由來吧。
    小鎮中心兩側房屋低矮,街道稍許寬敞,馬蹄嗒嗒前進後,陳自立“籲”了一聲。
    兩匹青年棕馬停在了客棧門口,打著響鼻,聞到了客棧內傳出水煮羊肉的膻味兒。
    “老宋啊,還有幾間房啊”陳自立下了馬車推門喊道。
    “明知故問,現在不是走商的時節,房間空著的肯定多啊,你沒看到我都靠羊肉館來外快了麽”穿著羊皮裘的男人啃著幹饃饃,饃饃裏是煮熟的去核奶沙棗。
    “那就行,幾位,空房多的是,隨便挑。”陳自立站在一旁。
    瞎子輕巧落地,鈴鐺亦是,
    而後鈴鐺攙扶著陳芸桃兒母女倆下了車架。
    四人進了門,老宋喚了一聲:“蘭兒!”
    “來了來了。”未見其人,先聞其聲,聲音倒是爽朗豪邁。
    一掀門簾,後廚裏走出來一位穿著厚實紅襖的姑娘,姑娘水靈秀氣,容貌姣好,不過骨架並非纖瘦反而是頗為壯實,作風也有些粗野,因為手裏還抓著一柄斬骨刀,沾著碎肉骨茬血沫。
    那姑娘見著了客人以後,忙將刀別在了後腰帶裏。
    “幾位請來。”她做出了“請”的手勢,不過還是更加照顧瞎子,“您小心點,這裏有台階。”
    瞎子聞言點頭,對姑娘的善意致謝:“謝謝。”
    “沒事。”姑娘爽朗笑著,領著四人上了二樓。
    幾人挑好了房間,陳芸和桃兒共住一間,瞎子和鈴鐺分列兩邊。
    本就無什麽行囊,隻是稍微坐了會兒床後,瞎子便出了門,下了樓。
    “宋掌櫃,請問鎮子上有沒有鐵匠鋪或者賣兵器的地方”瞎子問起了老宋。
    他想給鈴鐺買一把刀,或者打一把刀。
    “有啊,到了旗杆那邊以後往左手邊走。”老宋答道,但是轉念一想瞎子是個盲人,“你這,方便麽”
    “還行,挺方便的。”瞎子腦內成像還開著呢。
    “行,不過客官,您要是想買兵器的話,還是等明天吧,今天傳火節,大家都準備慶祝呢。”老宋提醒道。
    “嗯過節啊。”瞎子撓了撓鼻尖。
    心裏想著。
    【要不,還是帶鈴鐺去鎮子上玩一玩吧,老是練刀也怪累的,也挺心疼的。】
    瞎子不是木頭,
    他還曉得心疼鈴鐺哩。
    隻是也有些惆悵。
    “我還能待幾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