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交換秦牧
字數:4241 加入書籤
天才一秒記住【思兔閱讀】地址:sto.ist
中書省,內政殿。
急了一夜的楚衡,終於收到了來自‘綁匪’的信鴿。
看完書信內容之後,他立即把馮平和中書省的官員召了過來,商議如何交換秦牧。
經過半個時辰的討論,眾人一致認定要以秦牧的安全為重,不派禁軍三衛圍剿‘綁匪’,由馮平帶著陳青萍和慕容靈煙前去交換秦牧。
馮平不敢有絲毫怠慢,立刻急匆匆的前往皇宮,來到西苑冷宮。
將陳青萍放出來後,他帶著人馬又來到了青雲宮。
可是寧采薇卻與內廷衛的眾人對峙起來,並不願放出靈煙。
“老奴奉陛下旨意,接靈煙姑娘出宮,還請太妃放人。”
馮平走進青雲宮內,躬身向寧采薇說道。
寧采薇氣勢洶洶道:“靈煙是哀家的貼身婢女,別說你們無權帶走,即便是陛下親自來了,也無權將她帶走。”
她並不清楚劫持秦牧的人是誰,萬一對方是北燕的死敵,那麽放出靈煙就等於是送死。
在她眼中,慕容靈煙的命,可比秦牧的命還重要,她可不想慕容靈煙成為秦牧的替死鬼。
“太妃,如今陛下身處險境,還望您以大局著想,交出靈煙姑娘
,不要讓老奴難做!”
馮平起身眼睛一眯,語氣加重幾分。
“馮總管,你是在威脅哀家嗎?”
寧采薇不甘示弱,挺起胸膛道:“哀家雖然被軟禁在青雲宮,但終究是寧家之女,就算哀家不交出靈煙,你又能哀家怎麽樣?”
“老奴確實不能拿太妃怎麽樣,但是靈煙姑娘乃是宮女,老奴身為內監總管,自然有調度她的權力。”
說到這裏,馮平揮了揮手,向身後的內廷衛吩咐道:“小順子,你帶著人去把靈煙姑娘請出來吧!”
“你敢!”
寧采薇正要上前阻攔。
馮平卻大袖一揮,一股無形的氣浪,瞬間禁錮住了寧采薇。
“太妃,老奴得罪了!”
“馮平,你竟敢如此對待哀家,就不怕寧相的報複嗎?”
“很抱歉太妃,老奴眼中隻有陛下!”
馮平不卑不亢的應了一聲,示意小順子繼續去拿人。
小順子會意,就準備帶著人衝進內殿。
就在這時,靈煙忽然從內殿裏奔了出來。
“馮總管,您不必為難太妃,奴婢願意隨您出宮。”
“靈煙,劫持皇帝之人來曆不明,你千萬不能出宮去交換皇帝。”
寧采薇急切不已,可是身子被氣浪禁錮,根本無法動彈,隻能發出急呼之聲。
“太妃,您昨晚徹夜未眠,奴婢知道您是在擔心陛下的安危,其實……其實奴婢也擔心陛下的安危。”
靈煙淚霧朦朧,哽咽道:“請太妃保重,若是奴婢能換取陛下平安歸來,奴婢以後就不能照顧您了。”
說完,她轉身對馮平道:“馮總管,你可以放開太妃了!”
馮平點點頭,揮手解開寧采薇的禁錮之後,便帶著靈煙走出了青雲宮。
寧采薇緊追到宮門口,看著靈煙遠去的背影,隻覺心亂如麻。
正如靈煙所言,她雖然嘴上沒把秦牧的死活當回事,可心裏早就牽腸掛肚了。
畢竟入宮四年多,隻有秦牧讓她成為了一個完整的女人。
從那一天起,她不再是個隻為家族利益而活的女人。
因為她有了期盼,期盼秦牧的再次臨幸。
可是一個多月過去了,負心人秦牧竟然沒有再出現在青雲宮。
這讓她無比幽怨和苦悶,以至於對秦牧心生恨意。
你帶我領略了情海的風景,讓我觸摸到了另一個世界。
可你卻抽身離去,對我不聞不問,
讓我獨守寒宮……
簡直可恨至極。
……
寧府,比禦書房還要奢華的書房內。
精神萎靡的寧滄海心情有些煩躁,即使手捧書卷,也是讀了個寂寞。
昨晚,他徹夜未眠,隻因趙錯的玄武營六萬將士沒能找到紫靈仙子的下落。
他辛苦耕耘的果實,被秦牧摘取了,費盡心機去俘獲美人的謀劃,等於是給秦牧做的嫁衣。
這樣的事情,無論是誰遇上了,恐怕都會睡不著覺。
作為一名老油條。
他太清楚女人的心思了,男人一旦和女人有了肌膚之親,那麽女人必定會對男人產生情感(除卻青樓女子),哪怕這個男人是女人的仇敵。
這就意味著紫靈仙子的立場會發生改變!
對於複燕大計而言,一個宗師高手改變立場,後果是極其可怕的!
所以,他必須提前想出應對之策,將紫靈仙子的叛變扼殺在萌芽之中,防患於未然!
誅殺紫靈仙子?別說慕容信不會答應,就連他寧滄海也舍不得。
那麽隻有一個辦法了,借著近水樓台之便,去接秦牧的盤。
雖然無法拿下佳人的初夜,讓他有些遺憾,但是能將如此美人
收入房中,以慰晚年歡愉,也是人間一大樂事。
更何況紫靈仙子還是宗師高手,白天可作護衛,夜晚可暖被窩。
想到這裏,寧滄海心中的不忿稍稍平息了些。
“寧相,孤剛剛收到了紫靈姑姑的信鴿,她決定讓內監總管馮平帶著青萍和靈煙,當麵交換昏君。”
慕容信興衝衝走進書房,向寧滄海說道。
“既然紫靈仙子主意已定,我們隻需在家等待她歸來即可!”
寧滄海表麵上雖意興闌珊,可心裏卻難受的一批。
紫靈仙子驟然改變主意,正應了他的猜測。
昏君那頭豬果然把老夫的美人給拱了,可恨啊!
慕容信道:“寧相,孤打算離開京師,去城外迎接紫靈姑姑,直接回平州總舵了!”
一聽這話,寧滄海哪肯放慕容信離開。
畢竟這位少主一走,紫靈仙子也會飄然離去。
“少主,京師當此暗潮洶湧之際,你萬萬不可離開啊!”
寧滄海急忙勸諫道:“不如依照子淵先生之言,將平州總舵遷到京師來,以策應諸多朝堂事變;依屬下之見,您不如給總舵發去一隻信鴿,讓總舵的長老們進京商議遷移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