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霸道王道雜之
字數:4065 加入書籤
不多時。
黃征和曹少卿走進禦書房,來到了秦牧麵前。
“拜見陛下!”
“兩位愛卿平身吧!”
秦牧揮了揮手,麵帶微笑的詢問道:“你們連夜進宮,莫非是那幫貪官汙吏這麽快就認罪了?”
“回陛下,在曹督主的審訊之下,那幫貪官汙吏不僅當眾認罪了,而且還供出了近百位朝廷大臣。”
黃征俯身,雙手捧出招冊道:“這是貪官汙吏們的招冊,請陛下過目。”
馮平接過招冊,急忙送到秦牧手中。
“朕原以為貪墨稅銀一案,遠遠不足以讓寧寧滄海元氣大傷,沒想到現在就連尚書仆射陳群、刑部尚書汪倫也被卷入了其中。”
仔細看完招冊上的內容,秦牧的嘴角微微一揚。
之前他還有些擔心光憑林放的供詞,被抓的寧黨官員不會乖乖認罪。
現在拿到了這份招冊,他終於可以無所顧忌的對這幫寧黨貪官問罪定刑了。
可是楚衡、李陽、杜勝三人卻大驚失色。
他們萬萬沒想到。
緝拿貪官餘波未平,一波又起,如今竟然又牽扯出了近百位朝臣。
這樣下去如何了得啊!
抓了一批人,又供出了另外一批
人。
相互攀咬之下,那豈不是要把所有百官都卷進去?!
楚衡越想越心驚,急忙勸諫道:“陛下,自古以來法不責眾,稅銀貪墨一案到此為止吧,不要再大肆抓捕朝臣了!”
秦牧皺眉問道:“那依楚相之見,朕該如何處理招冊上這些人?難道放任他們不管?”
楚衡道:“老臣以為,可以用這份招冊跟寧滄海進行利益交換,逼他讓出門下省的主導權!”
門下省負責審查詔令,簽署章奏,有封駁之權,雖然沒有尚書省那麽大的權力,卻可以掣肘中書省。
這三年來,每逢中書省頒下的政令,一旦不符合寧滄海的利益,就會讓門下省駁回。
所以楚衡很想將勢力滲透進門下省,可是一直苦於沒有機會。
如今秦牧有了這份招冊,就等於抓住了寧滄海的把柄。
而寧滄海為了保住麾下官員,隻能用利益交換的方式讓出門下省的主導權。
“朕要的可不僅僅是門下省,還有尚書省、吏部、刑部、工部、禮部這些中樞機要!”
秦牧蓋上招冊,看向楚衡笑問道:“楚相,你覺得寧滄海為了這份招冊,會將這些權力都讓出來嗎?”
楚衡嘴角一抽,搖頭道:“絕對不會!”
陛下簡直是在獅子大開口。
要知道這些中樞,乃是寧滄海的根本。
一旦失去了主導權,那寧黨就會隨之土崩瓦解。
除非寧滄海瘋了,才會讓出尚書省、吏部、刑部、工部、禮部。
“李尚書,杜仆射,你們覺得寧滄海會跟朕進行利益交換嗎?”
秦牧點點頭,又把目光看向李陽、杜勝二人。
“微臣以為寧滄海不是瘋子,所以他斷然不會同意陛下的要求。”
李陽和杜勝相互對視一眼,不由麵帶苦笑道。
秦牧眉毛一挑道:“既然你們都認為寧滄海不願利益交換,那朕隻能自己去強取了,所以招冊上的人朕一個都不會放過!”
楚衡急忙勸諫道:“陛下萬萬不可啊,此舉非但不能擊垮寧滄海,還會讓其他朝臣為了自保而投往寧滄海麾下!”
秦牧殺機凜然說道:“若是真有心虛的朝臣投往寧滄海麾下,想試一試朕的寶劍是否鋒利,那朕不妨成全他們!”
作為一名穿越者。
在前世,他就看過漢宣帝那句名言:霸道王道雜之!
如果君王隻知道一味跟朝臣妥協,那最終隻
能淪為朝臣們隨意擺布的吉祥物,永遠無法真正掌握朝政大權。
從決定要扳倒寧滄海那一刻起,他就選擇了用霸道來劈開一條王者之路,哪怕背上暴君之名也在所不惜。
“陛下,扳倒寧滄海不可急於一時,應當徐徐圖之!”
楚衡聞言,麵色凝重道:“您若是將招冊上的人全抓了,恐怕要捅破朝堂的天啊!”
“朕意已決,楚相不必勸了!”
秦牧大手一擺,神情肅然道:“治重病需要下猛藥,治國同樣是如此;如今大雲朝皇權式微,權臣當道;貪官汙吏橫行朝堂,腐敗成風;藩王浪子野心,隨時準備這入主朝堂,禍亂天下;還有虎視眈眈的匈奴、東胡、西夏等蠻夷諸國,時刻在覬覦著大雲朝的土地。”
“在這種內憂外患的時候,朕隻有用快刀來斬亂麻,盡快攘定內憂,重掌朝政大權,才能讓大雲朝起死回生,重新煥發勃勃生機!”
聽完這番話。
楚衡、李陽、杜勝三人徹底怔住了。
原來陛下早就把大雲朝的頹勢看得一清二楚,果然是獨具慧眼啊!
看來老夫真是老了,處理亂局隻會瞻前顧後,已經失去了當年的銳氣。
罷了,老夫隻需全力配合陛下攘定內憂,重掌朝政大權,才是眼下的當務之急。
想到這裏,楚衡一臉慚愧道:“陛下深謀遠慮,魄力驚人
,已然有了雄主之氣象,老臣遠不能及也,還請陛下恕罪!”
“楚相一心為國,朕豈有不知!”
秦牧麵容一鬆,繼而說道:“遴選科舉進士填補朝廷空缺之事,朕就全權委托給你去辦了!”
楚衡俯身一拜道:“請陛下放心,老臣定會竭盡所能,為朝廷遴選出真正的忠臣幹吏!”
秦牧滿意的點點頭,而後看向黃、曹二人下旨道:“黃征、曹少卿聽旨,朕命你們二人明日全力緝拿招冊上貪官汙吏,不管對方的官階有高,身份有多尊貴,一律抓到東廠大牢嚴審!”
“微臣(卑職)謹遵聖命!”
黃征和曹少卿神情振奮,急忙躬身領旨。
作為查案的酷吏孤臣。
他們本以為秦牧會聽從楚衡諫議,選擇跟寧滄海妥協。
可沒想到,這位少年皇帝竟然決定將招冊上的人通通抓捕歸案。
這份魄力和雄心,早已讓他們敬佩的五體投地。
同時也激發了他們一往無前的膽量和建功立業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