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欲破大聖境!

字數:5230   加入書籤

A+A-


    清氣入體。
    氣運加身。
    無與倫比的磅礴力量在洶湧的沒入楚詢身軀,他肆意,而野蠻,猶如野龍在體內瘋狂肆虐,猙獰而咆哮,撕裂的五髒六腑移位,隱隱淌血。
    而換來的。
    卻是愈發可怕的生機。
    洶湧澎湃。
    彌漫不止。
    清氣湧動,從身軀扶搖直上,不再是普通的連接天地間的自然偉力,而是站在這裏言出法隨便能駕馭所有的能量,更能許出先前那些不切實際的幻想。
    身上修為。
    也在驟然暴漲。
    早在之前他凝結了數種道果……劍之道果,陣之道果,力之道果,儒之道果,體內的四枚道果始終保持在一個徘徊的邊緣,處於均衡之間,而現在這股洶湧的清氣沒入體內,讓平衡打破了,儒之道果開始獨自壯大。
    “嗡!”
    體內的儒道氣息最為熾盛。
    瞬息。
    壓製了其餘道果。
    其餘三枚道果也不甘心就這麽被壓製,它們開始聯合起來,最開始是兩種道果的聯手抵製,卻發現並無作用,隨後第三枚道果也加入進來,三枚道果合力在抗衡儒之道果,讓打破的均衡又浮現緩和狀態。
    “轟!”
    然而。
    儒道氣運。
    突如而來。
    裹挾這儒州半數氣運瘋狂沒入楚詢身軀,早先處於均衡的體質再度出現紊亂,儒教道果一家獨大,餘下幾者都處於式微狀態,縱然是強橫至極的陣法大道,也在此時被徹底壓製。
    身上修為。
    蠢蠢欲動。
    聖人九境。
    他已經停頓太久。
    而今日。
    儒道大聖道果的洶湧澎湃,是要借助這份力量一舉成就儒道大聖,這個變故讓楚詢微微色變,他想成就大聖境不假,可最理想的人選並非是儒道一脈的聖人凝結大聖,這讓他抵製,開始壓製體內的儒道道果。
    “轟!”
    氣運加持。
    清氣入體。
    楚詢卻在抗拒。
    拒絕儒州氣運。
    孔聖。
    理聖。
    兩位聖賢見狀,眼中不免浮現少許的落寞,本以為儒教出了一位曠世奇才,未來成就不遜色與他們,哪想到竟不願已儒教為根基,走儒教之路,不由神色安然,理聖可惜道:“可惜,你未生在儒州!”
    早受到外界的影響。
    要他棄修他道。
    轉修儒道。
    顯然已不可能。
    也隻能暗暗歎息後。
    身影逐漸虛幻。
    “也罷!”
    “贈你一樁機緣!”
    理聖虛幻的身影在即將消失時,輕輕一指,一道玄之又玄的氣運沒入楚詢周身,連同著還有儒教的至聖直言,以及一門帝法!
    “啵!”
    理聖身影消失。
    儒冠。
    儒袍。
    破空而去。
    重返至聖道宮。
    隻是!
    至聖道宮的祖器,刻刀……卻是留存在了書院塔內!
    ……
    ……
    外麵。
    至聖道宮的這群人自然看到儒冠,儒袍的離去,本能就驚起想要出手攔截下,至聖道宮的掌舵者卻微微搖頭道:“不用了,道宮祖器無人能攔截,先不管他!”
    諸大儒默默收手。
    書院的院長等人也感受到屬於理聖的波動與氣息漸漸消失,對視一眼道:“理聖也消失了!”
    他們很奇妙。
    儒教雙聖。
    孔聖。
    理聖。
    紛紛降臨。
    又陸續離去。
    “走!”
    書院院長微微眯眼,隨著他上前一步,至聖道宮的掌舵者也跟隨在身旁,而在二人之後則是諸多大儒,他們期待也迷茫,縱然是簡青竹也格外好奇,最初時他以為九號是在裏麵題字,現在卻不這樣認為了。
    究竟要題什麽字。
    才能引起雙聖臨?
    第一層。
    第二層。
    第三層。
    ……
    他們不能再像之前那樣從容的跨越來到四十九層,從法眼都無法窺視這一幕他們心中便有了預感,好在這書院塔已經不需要考核,幾乎是轉瞬之間便橫渡了數十層,很快便臨近了四十九層,但這些人卻微微頓住腳步。
    “那一層!”
    “究竟發生了什麽?”
    書院院長雙手摁在石門上,緩緩推開,緊閉的門戶開闔有一縷縷陽光折射進來,無數道符文在虛空中閃爍跳躍,都是智慧的結晶,大儒的遺留。
    至聖道宮許多大儒都不曾來到書院塔,更不曾踏足這一層,眼見到這一幕也微微呼吸凝固,空氣中都彌漫著聖賢的氣息,不僅僅有聖人剛剛殘留的聖韻,還伴隨著古之聖賢將一身精華殘留在此,字跡都彌漫著活性。
    “到了!”
    書院院長輕聲喃喃。
    他上前踱步。
    聲音很輕。
    身後眾人。
    宛若失魂落魄般跟隨在後。
    一步步上前。
    他們拂過牆壁。
    指尖劃過文字。
    泛起婆娑。
    文字的力量。
    直衝靈魂最深處。
    【天下之事,不進則退,無一定道理!】
    【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讀書而精思】
    【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廢;吾弗能久矣】
    一句句振聾發聵的先賢之言遺留在牆壁上,令人感歎其精華之奧妙,縱然是至聖道宮的掌舵者都感歎道:“我並非是第一次來到這裏,卻仍然泛起浪潮,感慨這些聖賢之智慧,我儒州之壯大離不開這些聖賢一代代的奠基與積攢!”
    躬身!
    作揖!
    行禮!
    身後諸多大儒。
    紛紛行禮。
    此為恭敬。
    隨後他們看向白衣長眉老者,他還陷入失神當中,口中在呢喃著碎碎言語,聽不清晰,而他們也順勢看向了一側的牆壁上,新浮現的兩行字,格外的清晰,彌漫著璀璨的金色光澤,活靈活現,宛若要掙脫牆壁而出般。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好句!”
    “好句!”
    “善!”
    “當賞!”
    大儒觀摩此言當即就是驚歎,流露驚訝之色,這句話足以放在儒教必讀經卷當中,激勵那一位位低沉頹廢的學子,而書院先前拜訪楚詢,在藏經閣迎接他的那群大儒則流露恍惚之色,隱約明白這是位充滿哲學與智慧的老人,不然怎能寫出這番話。
    “不愧是九號!”四號也在心中暗暗驚歎,有關四號的年紀他們是知曉的,也知道九號有過一段不太光彩的過往,沒想到卻能提出這般詩句,卻還在意料之中,隻是他的眸子望去,並未尋到九號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