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6章 出兵廣寧
字數:4394 加入書籤
最新網址:崇禎二十四年三月二十五。
王永吉接到了李成棟,李本深以及李定國三人即將奔赴遼東支援的消息。
對於三李的到來,王永吉並沒有展現出應有的高興。
從心裏講,他對這些降將並不是很信任。
既不是很相信他們的忠心,也不太相信他們的能力。
李定國投降朝廷後出了兩次兵。
一次是奔赴雲南,平息土司叛亂。
另一次是出兵山東,平定民變。
雲南土司兵的單兵戰力或許很強,但他們缺少甲胄。
湊到一起集體作戰時戰鬥力會大打折扣。
山東流民的戰鬥力就更不用說了,關寧軍初次入關剿賊的時候往往都是一千人追著幾萬人打。
俗話說和臭棋簍子下棋越下越臭。
李定國沒打過硬仗,所以王永吉認為李定國和他麾下騎兵戰力很一般。
李成棟和李本深更好不到哪兒去。
他們歸順朝廷後一直在和各地的流賊作戰。
習慣了與流賊的打法後再與八旗兵交戰,會產生巨大的心裏差距甚至恐懼感。
所以王永吉也不看好他們。
不過王永吉也僅僅是在心裏胡思亂想,沒有溢於言表。
朝廷能給他增兵已經是開恩了,他隻有謝恩的份。
再者...
義州守軍多為蒙古騎兵,蒙古騎兵的優勢是來回拉扯,等對方疲憊時發起致命一擊。
隻要李成棟和李本深不中計,蒙古騎兵很難在正麵擊敗他們。
三月二十九。
李成棟和李本深率先抵達錦州,安頓好兵馬後,二人來到大淩河堡見到了王永吉。
王永吉表現地很高興。
他先是盛情招待了二人,然後立刻發了軍餉。
最後將他們派往義州去接替李性忠。
有李成棟和李本深駐守在義州防禦,蒙古人想要繞過義州進攻他的背後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
而且李定國也在趕往遼東的路上。
蒙古人即便能突破義州防線,也會遇到趕來的李定國。
有了雙層保障後,王永吉兵發廣寧衛。
廣寧衛地處遼河平原的西麵,這裏的地形有一個特點:河流眾多!
除了大淩河和小淩河外,還有一條遼河。
河流看似不多。
但...遼河還有支流。
它的支流有西沙河,東沙河外,和繞陽河。
而這三條河流又有自己的支流。
(西沙河在明代叫板橋河,東沙河叫小沙河,繞陽河叫珠子河,遼河古今同名。)
河流示意圖
平遼大軍先是渡過大淩河,然後兵臨西沙河西岸。
北方河流有一個特點,春天會出現汛期,又稱桃花汛。
每年的三四月,?由於氣溫升高導致河流上遊的冰雪融化,?再加上春季降雨增多,?河流水位也隨之上漲。
王永吉非常倒黴的遇到了春汛。
看著湍急的河水,王永吉有種不祥的預感。
開春之後的戰事接連遇到麻煩。
首先是義州之戰,李性忠雖然兵不血刃拿下義州,但兵力被牽製住。
好不容易等來了援軍,又遇到了春汛。
不過事情發展到現在他已經沒了選擇,隻能硬著頭皮上。
“渡河!”王永吉收回自己紛飛的思緒,下令渡河。
萬餘明軍鋪設浮橋衝到對岸,踏上了進攻廣寧衛的道路。
......
四月初一,明軍出兵的消息傳到了廣寧衛。
在得到消息前,濟爾哈朗正在和博洛密謀走私的事。
“王爺,”博洛對著濟爾哈朗低聲說道:末將已經派人和吳三桂取得聯絡了。”
“他什麽態度?”
“哎...”博洛歎了口氣,回答道:“他沒有同意。”
“原話怎麽說的?你複述給本王聽聽。”濟爾哈朗有些急切。
“末將的人見到吳三桂後表示願意以三倍價格從他這裏購買糧草武器和甲胄。”
“吳三桂的原話是本官不同意,你回去吧。”博洛說道。
“也就是說吳三桂隻是表態不同意,而沒有拒絕?”濟爾哈朗問。
博洛分別琢磨了吳三桂的話和濟爾哈朗的話後說道:“王爺這麽理解也不是不可以。”
“當然可以這麽理解,”濟爾哈朗胸有成竹,“天底下沒人不喜歡錢,他吳三桂更不例外。隻要咱們出價合理,就沒有他不賣的東西。”
“那請問王爺,末將接下來該怎麽做?”博洛眨著眼睛問。
不等濟爾哈朗回答,門外傳來匆匆的步履聲。
聲音來到門附近時停下來,緊接著有人在門外說道:“急報!明軍大軍已出大淩河堡,正朝廣寧殺來。”
“明軍出兵了?”濟爾哈朗愣了一下,親自打開門詢問:“明軍出動了多少兵馬?”
探馬單膝下跪回答道:“至少有數萬之眾,具體數量還在探查當中。”
濟爾哈朗很高興。
是的。
他既沒有害怕也沒有吃驚,而是十分高興。
似乎是求著明軍來攻一樣。
“傳令各部,按照計劃行事!”濟爾哈朗對著門口的親兵下令。
等親兵離開後,濟爾哈朗朝著博洛說道:“知道吳三桂為什麽沒有明確拒絕走私嗎?因為他在觀望。”
“觀望什麽?”博洛問。
“觀望廣寧之戰的勝敗!”濟爾哈朗咬著牙:“吳三桂是一個自私自利的人!如果大清勝,他就會背著明廷和大清做生意,一邊從咱們這邊賺的盆滿缽滿,一邊繼續從明廷拿軍餉吃糧餉。”
“就算被明廷發現也不怕,反正明廷離不開他。”
“如果明軍勝,他就會無視咱們的要求,繼續效忠明廷!畢竟各部精銳都還在,走私的事若是被發現,他隻有死路一條。”
博洛也跟著咬牙:“吳三桂竟然是這種人,實在可惡。”
“沒什麽好可惡的,凡是擁兵自重的將領都會這麽幹。”濟爾哈朗笑了起來,“所以接下來的關鍵是打贏廣寧這場仗!”
“打勝了,什麽都有!”
“打敗了...”濟爾哈朗收起笑容,臉色陰冷,“大清將會麵臨滅頂之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