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1章 崇禎的病

字數:4919   加入書籤

A+A-


    第(1/3)頁
    > 曆史上的明朝。
    死後獲得文忠諡號的文臣有曹鼐,楊廷和,張居正,葉向高,孫承宗等人。
    曹鼐是明英宗時期的內閣首輔,在跟隨朱祁鎮親征時死於土木堡之變。
    後麵的幾人都是曆史上有名的大臣。
    給李邦華這個諡號,既不牽強也不誇張。
    死後獲得忠武諡號的武將有常遇春,劉榮,張玉,薛祿,郭登等人。
    常遇春是開國名將。
    劉榮,張玉和薛祿是靖難名將。
    郭登是正統和景泰年的名將,親身經曆了土木堡之變。
    秦良玉完全有資格和這些人平起平坐。
    所以崇禎給了她忠武的諡號。
    除了諡號外,其他的名譽如上柱國,光祿大夫,太師等等一樣不少。
    此後的幾天,過於悲傷的崇禎開始減少上朝次數。
    最開始每天都上早朝,然後隔一天上一次早朝。
    隔兩天一次早朝...
    七月二十九。
    朝臣齊聚大殿內,等待早朝。
    腳步聲響起,王承恩從裏麵走了出來宣布道:“陛下有旨,今日不上朝。”
    “怎麽又不上朝?”內閣首輔範景文開始發牢騷:“陛下已經六天沒有早朝了。”
    “是啊!”兵部尚書王家彥也跟著發牢騷:“陝西那邊有軍情,遼東的戰事也有了新情況,這些事都需要陛下親自定奪!”
    “嗬嗬!”戶部尚書謝謝三賓冷嘲熱諷道:“就這點破事還叫事?”
    “破事?”王家彥轉過頭,斜視著謝三賓:“你敢說這些事是破事?知道什麽叫軍國大事嗎?凡是涉及到打仗的,沒有小事,更不可能是破事。”
    見謝三賓還是那般不屑,王家彥反諷道:“倒是你們戶部,每天就知道錢,全都是一身的銅臭味。”
    謝三賓白了他一眼:“嫌臭別跟戶部要錢!”
    “那不是戶部的錢,那是陛下和朝廷的錢,你隻不過是負責管著而已!”
    “你也知道是我管著啊?知道的話就客氣點。”
    “你給我老實點,否則就不客氣了。”
    “怎麽?你要動手?來啊!誰怕誰是孫子!”
    眼看秩序即將失控,王承恩用力吼道:“肅靜!”
    剛安靜下來,範景文便迫不及待地問道:“王公公,前幾天的公文批紅了嗎?”
    王承恩是司禮監秉筆太監。
    他會在崇禎的授意下批複公文。
    第(1/3)頁
    第(2/3)頁
    有了批紅,等於有了旨意。
    內閣才能按照流程把公文裏的事繼續向下推進。
    崇禎已經六天沒上朝了,內閣私下裏求見也一概不見。
    相應的公文更沒有批複。
    內閣非常急。
    王承恩沉聲說道:“諸位再等等吧。”
    不等眾人追問,王承恩便快步返了回去。
    一眾大臣站在原地大眼瞪小眼,很是無奈。
    片刻後,他們紛紛圍在司禮監掌印高時明身邊,試圖從他嘴裏詢問崇禎的情況。
    “高公公,陛下為何連續六天不上朝?”
    “是啊,到底怎麽回事?”
    “各部衙門都需要旨意才能處理公務,司禮監都是陛下的人,你們要及時提醒陛下!”
    在眾人的詢問聲中,高時明苦笑一聲:“別問了,問也不知道。”
    “怎麽可能不知道?”
    高時明兩手一攤:“實話實說,我已經五天沒有見到陛下了。”
    “什麽?”範景文頓時大驚:“五天沒見陛下了?”
    “對。”
    “那...誰能見到陛下?”
    “目前隻有王承恩和乾清宮的太監們能見到陛下,其他人最近恐怕見不到陛下。”
    範景文擔心的問:“陛下...沒事吧?”
    高時明瞪著眼睛回答:“陛下當然沒事,應該隻是心情不好,不想見人罷了!”
    “那公文的事...”
    “隻能催一催王承恩了,我也沒有其他的辦法。”
    經過催促,當天下午王承恩將一摞批紅的公文交到了內閣手中。
    就在所有人以為此事會告一段落時,當天夜裏卻傳出了崇禎生病的消息。
    次日清晨,太醫院門口圍滿了人。
    明代京師太醫院位於欽天監南麵,禮部的東麵。
    為首的戶部尚書謝三賓,他站在太醫院的門口對著裏麵大喊:“張大人,都等著你呢,快出來吧!”
    “是啊張大人,你再不出來我們可就進去了。我們要是一進去,裏麵的藥材就都廢了!”
    太醫院一把手的官職叫院使。
    張院使為了保住藥材,隻能硬著頭皮走了出來。
    他剛一露麵,眾人就七嘴八舌的問:“聽聞昨天半夜陛下急召禦醫進宮,請問是誰病了?”
    第(2/3)頁
    第(3/3)頁
    張院使麵露難色:“這是宮裏的事,不便透露。”
    眾人繼續追問。
    可是張院使的嘴很硬,就是不說。
    眾人隻能就此作罷。
    人最擅長的事就是聯想。
    在朝臣眼裏,崇禎大抵是病了。
    至於為什麽生病,朝臣們也猜測了出來。
    平遼是一件天大的喜事,崇禎肯定非常高興。
    其實不止崇禎,大明朝所有人都很高興。
    但緊接著就是李邦華和秦良玉去世的消息。
    這對崇禎和大明來說絕對是一件悲事。
    尤其是崇禎悲傷的樣子,所有人都看在眼裏。
    《黃帝內經》有雲: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
    大喜大悲十分傷身。
    貴為天子的崇禎先是經曆了大喜,隨後經曆了大悲。
    生病也就在所難免了。
    於是京師開始流傳出崇禎生病的傳聞。
    流言一經傳出便一發而不可收拾。
    要知道崇禎的父親明光宗朱常洛隻活到了三十九歲。
    他的兄長明熹宗朱由校活到了二十二歲。
    崇禎今年多少歲?
    四十二歲!
    年紀看似不大,但是相較於他的父親和兄長來說,已經算是高壽了。
    錦衣衛本想用抓人的方式製止流言傳播。
    但人們隻是懷疑崇禎生病了,並沒有說他大限將至。
    錦衣衛沒有抓人的理由。
    於是乎,崇禎的“病”更重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