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8章 海州港

字數:4132   加入書籤

A+A-




    海州城北。
    屯齊和圖賴被高文貴團團包圍。
    他們遇到的情況和譚泰和鞏阿岱遇到的情況一樣。
    戰馬不行。
    長途奔跑和短途衝刺都和明軍差了一截。
    看著周圍數不清的明軍,屯齊的心開始動搖。
    在沒有任何勝算的情況下,他不想白白送死。
    更何況他並非多爾袞的親信,沒必要跟著多爾袞一起送死。
    看著屯齊退縮的樣子,圖賴大聲說道:“難道你忘了碩塞的下場?”
    碩塞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投降明軍。
    最後卻被明軍斬首祭旗。
    想起碩塞的下場後。
    屯齊打了個冷戰,並悄悄握緊了手中的腰刀。
    高文貴並未急著進攻,而是催馬上前笑著詢問:“降還是不降?”
    圖賴大吼:“我們生是大清的人,死是大清的鬼,絕不會投降!”
    高文貴收起笑容:“既然主動求死,那就成全你們。傳令所有人,殺!”
    轟隆!
    戰馬的鐵蹄踩在地麵上,塵土飛揚。
    明軍保持著陣型向前推進,包圍圈快速縮小。
    圖賴一馬當先,朝著高文貴本人衝了過來。
    不等他衝到附近,便被周圍的明軍用箭矢射成了刺蝟。
    胯下戰馬亦被射倒在地。
    由於有暗甲在身,他並未死亡。
    而是躺在地上苟延殘喘。
    一個明軍士兵翻身下馬來到圖賴身邊。
    先是一刀封喉將其斃命,隨後拿出解首刀割下了對方的頭顱。
    這顆腦袋足以讓他完成階級的跨越。
    看著圖賴慘死的模樣,屯齊被嚇傻了。
    他連忙舉起雙手大喊投降。
    可是他的聲音卻被馬蹄聲淹沒。
    明軍的鐵騎化作一柄利刃,從屯齊和其餘建奴士兵的身上劃過。
    屯齊的視野開始模糊。
    與此同時,記憶卻變得清晰起來。
    他想起了自己的父母妻兒。
    想起了鑲藍旗曾經的旗主,濟爾哈朗。
    他想了很多。
    想著想著,記憶開始模糊。
    視野沒有恢複清晰,反而愈發昏暗。
    他知道自己已經走到了生命的盡頭。
    “哎!”屯齊歎息一聲,閉上了雙眼。
    結束戰鬥後高文貴沒有打掃戰場,而是下令:立刻去海州支援總兵大人!
    海州城外。
    李定國勒住了戰馬。
    拿出千裏眼望去。
    他發現海州城牆上插滿了朝鮮國的旗幟,沒有一麵建奴的旗幟。
    “來人,去詢問建奴的蹤跡。”
    “是,”一個身穿甲胄的朝鮮和一個明軍士兵騎馬來到城牆下麵。
    不等他們開口詢問,城牆上的士兵就大聲說道:“城中沒有韃子,還望大明天軍網開一麵,不要攻城。”
    朝鮮向導問:“韃子去哪兒了?”
    “最近有不少韃子朝海州港的方向去了。”
    “去那裏作甚?”
    “不清楚。”
    向導又詢問了一些其他情況,把得到的信息全部告訴李定國。
    李定國最初有些不信,但探馬很快也送來消息。
    他們從附近百姓嘴裏得知,海州城守軍並未說謊。
    “海州港?”李定國有些意外:“建奴去哪裏作甚?總不能坐船逃跑吧?”
    李定國說完這句話後愣了一下。
    他意識到多爾袞可能真的會乘船逃離。
    李定國騎在馬上下令:“傳令各部,全速朝海州港進軍!”
    海州港內,正白旗旗主多尼正在組織家眷有序登船。
    施琅站在岸邊維持秩序。
    尚可喜則站在山坡上,拿著千裏眼不停的觀察遠處的情況。
    看著看著,探馬傳來消息:皇上(多爾袞)的兵馬距此不到十裏。
    尚可喜連忙詢問:“有懷順王的消息嗎?”
    “不知道,沒有看到他的旗幟。”
    尚可喜覺得不對勁,騎馬來到施琅身邊:“皇上馬上就到。”
    “你等的人呢?到了嗎?”
    “不知道,可能和皇上在一起,也可能被甩在了後麵。”
    施琅使勁皺眉:“怎麽辦?是繼續等還是立刻登船?”
    “不等了,登船!”
    “好,”施琅轉身登上一艘船。
    尚可喜也搭乘一艘小船,來到一艘大海船的下麵。
    順著繩梯爬上大海船,他命傳令官揮舞令旗。
    嗚!
    號角聲響起,所有船員齊刷刷棄岸登船。
    正在岸邊維持秩序的多尼,拽住一個正在解纜繩的水師士兵質問道:“怎麽回事?還有很多人沒上船呢,誰讓你解纜繩的?”
    那個士兵指著一艘船:“是坐船(旗艦)發出的旗語。”
    多尼放眼望去,發現坐船上的旗幟果然在晃動。
    多尼氣衝衝的說道:“誰也不許動,我去看看怎麽回事!”
    他帶著幾十個親兵跑向坐船。
    船上的尚可喜見狀下令:“快砍斷纜繩的繩索,立刻入海!”
    操控戰船的水師基本都是尚可喜的人。
    對他的命令言聽計從。
    等多尼來到坐船之前的位置時,尚可喜的坐船已經離開了岸邊。
    其餘船隻也揚起風帆,陸續入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