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0章 濟南府

字數:5289   加入書籤

A+A-




    朱國弼讓孔興燮表態支持勤王軍。
    孔興燮開始猶豫。
    按照以往的慣例,無論他父親的罪名是否屬實。
    都不影響他繼承衍聖公的爵位。
    作為孔家的掌權者,未來的衍聖公。
    他首要任務是在保護孔家利益不受損失的基礎上,讓利益最大化。
    在他看來,勤王軍雖然已經打到了山東境內。
    但優勢並不明顯。
    如果此時表態支持南京。
    一旦南京戰敗,他不但無法從中獲利,還會受到牽連。
    見孔興燮遲遲不表態,朱國弼有些不耐煩了。
    他本想威脅孔興燮,逼迫他就範。
    但深思熟慮後沒那麽做。
    一是孔興燮說的有道理,二是山東的局勢對勤王軍十分有利。
    還不到沒有孔興燮表態就無法前進的地步。
    不過他並不打算讓孔興燮直接離開,而是還有另一件事相商。
    他屏退左右壓低聲音:“孔先生,我還有一件事。”
    “哦?”孔興燮坐直身子:“朱大人請講。”
    朱國弼頓了頓:“南京朝廷讓勤王軍自行籌備錢糧,現在兵臨曲阜。剛才軍需官來報,說軍中錢糧不多,所以我想讓孔先生幫忙籌措錢糧。”
    孔興燮皺了下眉。
    他知道該來的終於還是來了。
    早就傳聞勤王軍每到一處,就讓當地有錢的士紳和商人捐錢捐糧。
    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
    剛才他已經拒絕表態支持勤王軍。
    如果再拒絕籌措錢糧,恐怕會惹怒朱國弼。
    現在是戰亂時期,惹怒誰也不要惹怒帶兵的將軍。
    於是他問:“朱大人需要多少錢糧?”
    朱國弼反問:“孔先生能籌多少?”
    孔興燮嘴角抽搐了一下。
    聽朱國弼的意思,籌錢沒有上限。
    這當然不行,他沉聲說道:“朱大人應該知道我朝十七年建奴入關劫掠時,衍聖公府遭到洗劫。不但死了不少人,府中存銀也被洗劫一空。如果籌錢沒有上限,孔某恐怕無法相助。”
    “哎咦!”朱國弼擺手:“孔先生想多了。”
    “哦?”孔興燮有些意外:“朱大人的意思是?”
    朱國弼回答:“我的意思是請孔先生帶頭給勤王軍捐錢捐糧。”
    “捐多少?”
    “十萬兩白銀。”
    “抱歉,衍聖公府真沒這麽多錢。”
    朱國弼連忙擺手:“不不不,孔先生誤會了。我的意思是表麵上讓衍聖公府捐十萬兩,以此帶動其他士紳和百姓捐錢。”
    “事成之後,衍聖公的錢如數奉還。”
    孔興燮嘴角浮起一絲笑意:“好說,好說。”
    “孔先生同意了?”
    孔興燮保持臉上的笑意,嘴上卻沒說同意二字。
    這麽做看似沒什麽問題,但是對衍聖公府沒有一點好處。
    本著不占便宜就吃虧的原則,他不能答應。
    朱國弼心裏跟明鏡似的,他壓低聲音:“孔先生放心,士紳和百姓的錢三七分賬。”
    朱國弼雖然沒說誰三誰七,但孔興燮非常識趣的知道自己拿三成。
    他站起身深施一禮:“朱大人放心,孔某這就回城幫勤王軍籌措錢糧。”
    孔興燮回城後立刻召集城中有名的士紳,向他們傳達了捐錢的想法。
    城中士紳雖然不想捐,但孔興燮捐錢意味著這件事沒得商量。
    於是乎。
    士紳率先捐錢捐糧,百姓們緊隨其後也捐錢捐糧。
    拿到錢後,朱國弼先是把衍聖公府的錢悄悄退回。
    剩下的三七分賬。
    兩天後,朱國弼再次出發北上。
    每到一處。
    當地守軍便望風而降。
    沒有投降的濟寧州反而成了另類。
    朱國弼本想繞過濟寧。
    但濟寧瀕臨運河,是漕運要塞。
    為了確保漕運無憂,朱國弼率領部分主力返回濟寧再次攻城。
    隨著傷亡日益增多,而城外又無援軍。
    濟寧城也選擇了投降。
    在吸納了各地降兵,外加新招募的士兵後,朱國弼總兵力已經高達七萬!
    他率兵沿著運河北上,抵達東昌府後向東殺向濟南。
    此時的濟南尚在混亂之中。
    因為那些被東廠和錦衣衛帶走的官員都被帶到了這裏。
    聽聞朱國弼大軍將至,東廠太監下令放人。
    眾人疑惑間。
    太監留下一句死守城池,戴罪立功便匆匆離開濟南。
    眾人都驚呆了。
    尤其是張煌言和張名振。
    他們二人在兗州府的時候就有機會戴罪立功。
    在丟了這麽多城池後,又讓他們死守濟南戴罪立功。
    簡直就是胡鬧。
    一個官員說道:“東廠禍國殃民,咱們應該聯名彈劾東廠提督張容。”
    “對,聯名彈劾他。”
    “走走走,寫奏疏去。”
    “諸位別急,”張煌言大聲說道:“叛軍不日將至,張容要彈劾,濟南也要守。”
    “對,咱們一邊守濟南,一邊寫奏疏彈劾張容。”
    統一意見後,眾人開始清點城中兵馬糧草。
    統計得出。
    城中糧草充足,但士兵隻有不到三千。
    張名振說道:“這城根本沒法守!”
    張煌言問:“怎麽沒法守?”
    “兵力太少。”
    張煌言說道:“咱們可以臨時招募士兵,反正又不用出城野戰,隻要待在城牆上就行。”
    張名振搖頭:“還是不行,據我所知朱國弼為了攻城準備了大量火炮。濟南城牆年久失修,恐怕經不住火炮的轟擊。”
    張煌言嘿嘿一笑:“你可知道建文時期的名將鐵鉉?”
    張名振先是一愣,隨後也笑了起來。
    鐵鉉是建文時期的名將。
    當時還是燕王的朱棣以清君側的名義起兵造反。
    攻到濟南城下時,遇到了鐵鉉。
    朱棣用大炮轟城,鐵鉉就把朱元璋的畫像懸掛在城頭。
    又親自寫了一些朱元璋牌位,分別放在城牆的各個垛口旁。
    朱棣見狀隻能撤下火炮,繼續圍城。
    三個月後被迫退兵。
    不過朱棣還是在建文四年攻破了濟南城。
    鐵鉉逃到淮南一帶時被捕,最終被淩遲處死。
    張煌言打算借鑒鐵鉉的辦法守城。
    但是在先帝的人選上犯了難。
    上一位皇帝是天啟帝,是崇禎的哥哥。
    用他的畫像和牌位似乎不夠分量。
    再之前是泰昌帝。
    可是泰昌帝登基不到一個月就駕崩。
    用他的畫像和牌位似乎又顯得不夠尊重。
    經過討論,張煌言決定用明神宗的畫像和牌位。
    朱國弼趕往濟南府的時候,城中晝夜不停趕製明神宗的巨幅畫像和神靈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