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2章 決戰榆園(下)

字數:5611   加入書籤

A+A-




    六十裏外。
    李定國剛剛抵達梁山集就接到了榆園軍家屬送來的消息:安平鎮附近出現大量滿載貨物的船隻,有商船,也有水師戰船。
    由於船隻太多,纖夫根本拉不過來。
    當地官府招募附近百姓去岸邊拉纖。
    李定國問榆園軍家屬:“這些船什麽來頭?”
    “據纖夫說是朱國弼的輜重部隊。”
    “輜重部隊?”李定國笑了:“朱國弼還是太年輕了,竟然把輜重放到後麵!”
    朱慈炯咧了咧嘴:“你這就有點欺負朱國弼了,誰行軍打仗不把輜重放到後麵?”
    李定國嘿嘿笑了兩聲,詢問道:“殿下,時機已經成熟,動手吧?”
    朱慈炯點頭:“動手。”
    隨著命令下達,大軍兵分兩路。
    朱慈炯和李憲忠帶著三千五百騎兵繼續向北,圍困安平鎮。
    李定國則再次進入榆園埋伏起來。
    當天傍晚,朱慈炯和李憲忠兵臨安平鎮城外。
    此時城外的水麵上停滿了船隻。
    有商隊的商船,有漁民的漁船,更多的則是朱國弼水師的補給船和戰船。
    看著突然出現在岸邊的騎兵,朱國弼的水師以為是友軍,紛紛招手示意。
    回應他們的不是招呼,而是箭矢。
    一陣箭雨落下,戰船和輜重船上的叛軍慘叫連連。
    此時他們才知道岸邊的騎兵是敵人,並非友軍。
    為了活命。
    有人跳入水中,遊向對岸。
    有人砍斷纜繩,打算順流而下,脫離弓箭的射程。
    可水麵上的船隻太多了,根本沒有逃跑的路徑。
    水麵上頓時亂成了一鍋粥。
    還有人躲在船舷後麵,用各種武器反擊岸上的明軍。
    可是他們剛一露頭就被箭矢射中。
    隨著第二波箭矢落下,無數叛軍開始投降。
    此時岸邊的明軍大喊:“定王殿下奉旨平叛,念在爾等都是大明子民的份上,投降不殺,否則殺無赦!”
    “別放箭,我們投降,我們投降!”
    水麵上響起一片投降聲。
    隨著投降的人越來越多,現場的局麵有序了許多。
    李憲忠並未注意這裏,他在盯著遠處的安平鎮城牆發呆。
    來這之前,朱慈炯告訴他要拿下安平鎮迫使朱國弼加速行軍。
    安平鎮城牆周長八裏,高不到三丈。
    看著高聳堅固的城牆,垛口旁數不清的士兵,李憲忠擔憂道:“殿下,僅憑咱們自己恐怕無法拿下安平鎮。”
    “嗬嗬!”朱慈炯淡淡一笑:“為何?”
    “咱們麾下隻有騎兵,沒有步兵和攻城器械。
    “嗬嗬嗬”朱慈炯笑意更濃。
    李憲忠被他笑的心裏發毛,沉聲問道:“殿下為何發笑?”
    朱慈炯止住笑聲,看著李憲忠的眼睛:“俗話說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為不得已。這裏不是遼東,咱們的敵人也不是建奴,沒必要用武力攻城。”
    在李憲忠疑惑的眼神中,朱慈炯對著身後喊道:“來人!”
    一個親兵催馬來到他身邊:“末將在!”
    朱慈炯吩咐道:“與城中的錦衣衛取得聯絡,告訴他們我軍會在明日辰時圍城。命他們明日卯時末刻在城中放火,辰時一刻打開任意一扇城門。”
    “末將遵命。”親兵告辭離開。
    朱慈炯身邊的親兵都是錦衣衛出身。
    他們不但能保護朱慈炯的安全,還可以幫朱慈炯向其他錦衣衛傳遞情報。
    一個時辰後,完成補給的朱慈炯帶兵離開。
    城外已經向朱慈炯投降的叛軍立刻傻了眼。
    他們本想跟著朱慈炯一起離開,可他們的兩條腿追不上戰馬的四條腿。
    沒投降的叛軍先是愣了一會。
    反應過來後紛紛棄船上岸,來到安平鎮城外,要求進城。
    城中守軍不知道裏麵有沒有奸細,根本不敢打開城門。
    城外的叛軍頓時大怒,甚至擺出了攻城的姿態。
    即便這樣,守軍還是沒有打開城門。
    雙方開始罵街,僵持。
    朱國弼派出的探馬將這些情況盡收眼底,並原路返回傳遞消息。
    朱慈炯和李定國不但沒有攔截這些探馬,反而在暗中派兵保護。
    生怕他們途中遇到劫匪,導致消息無法按時送達。
    九月十一清晨。
    朱國弼抵達鄆城時得知輜重部隊遭到攻擊,且安平鎮被。
    他頓時急了,大聲下令:“命所有人用最快的速度趕往安平鎮。”
    數萬大軍加快腳步行軍。
    在途經榆園時,劉孔昭提醒道:“裏麵可能有伏兵,還是小心為妙。”
    朱國弼本想像之前一樣派兵進入榆園,搜尋一番。
    可是事態緊急,他已經顧不得許多。
    隻能冒險行軍。
    “報!”
    榆園內,探馬來到李定國身邊:“榆園外有大量叛軍經過,他們騎兵在前,數量約有萬餘。步兵在後,隊伍很長數不過來。”
    李定國站起身:“傳令各部放過叛軍騎兵,在叛軍步兵經過時擊其中段。”
    “是。”
    晌午時分。
    朱國弼麾下步兵喘著粗氣從榆園旁路過。
    為了追擊李定國,他們在短短幾天時間內奔波了數百裏。
    早已筋疲力竭。
    可即便這樣,朱國弼還是嫌慢。
    不停地催促他們加速行軍。
    士兵們不敢反抗,隻能在嘴上發牢騷。
    走著走著,有聽力好的士兵忽然停下腳步,看向遠處的榆園。
    旁邊的士兵問:“怎麽了?”
    “那裏有動靜。”
    “什麽動靜?”
    “好像是馬蹄聲。”
    說話間,數不清的騎兵從榆園衝出。
    馬蹄踩在大地上,發出隆隆般的響聲。
    眨眼間,蹄聲已經來到他們麵前。
    嗡的一聲。
    數不清的箭矢騰空而起,隨後從天而降。
    這種陣勢給叛軍造成了難以形容的壓迫感。
    他們早就身心俱疲。
    在遭到偷襲後毫無抵抗之心,轉身就跑。
    軍中各級將領大聲呼喊:“是賊軍,快列陣迎敵!”
    “長矛兵在前,刀牌手在後”
    “他媽的,長矛兵呢?快回來,否則斬立決!”
    “沒關係,咱們還有步弓手!放箭,快放箭!”
    “讓你們放箭是射出箭矢,不是讓你們把弓和箭放在地上!”
    “扔手雷,打銃!”
    “手雷點著引信再扔,直接扔過去有個屁用?”
    “你媽的,往老子身上扔幹什麽?往賊軍身上扔啊!”
    在李定國的伏擊下,朱國弼的步兵開始潰敗。
    兵敗如山倒。
    一部分人向前逃,剩下的往後跑。
    李定國驅趕著逃兵,向朱國弼的方向追去。
    當朱國弼得知後麵的步兵遇伏時,逃兵已經湧了上來。
    他拚命收攏潰兵,打算用這些人和李定國決戰。
    可潰兵早已是驚弓之鳥。
    不但不聽命令,反而卷跑了更多人。
    眼見決戰無望,朱國弼隻能跟著逃跑。
    可是往哪裏逃卻成了問題。
    此時北麵是朱慈炯,南麵是李定國。
    東麵是忠於京師朝廷的濟南府。
    無奈之下隻能向西逃往濮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