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2章 收複徐州(下)

字數:5938   加入書籤

A+A-


    第(1/3)頁
    > 三百門火炮同時發射。
    在炮彈出膛的瞬間,天空也變了顏色。
    刺耳的轟鳴聲中,大地劇烈顫抖。
    炮彈劃出一道完美的拋物線,砸在朱國弼軍陣之中。
    大個實心彈像串糖葫蘆一樣,從前到後砸出了一條血路。
    百子連珠彈化作漫天彈雨,將士兵們籠罩在內。
    哀嚎慘叫聲此起彼伏。
    朱國弼麾下兵馬都是南京京營的“精銳。”
    之所以給精銳打引號,主要因為他們是訓練出來的精銳,不是在戰場上殺出來的精銳。
    前者能打硬仗,後者不但能硬仗,還能打前者。
    這是他們第一次與平遼軍主力交手。
    在此之前。
    他們隻是被朱慈炯的九千騎兵偷襲。
    並未在正麵決戰。
    現在正麵對壘,情況與想象中完全不一樣。
    看著同伴慘死的模樣,士兵們先是錯愕,隨後開始恐懼。
    他們不怕短兵相接。
    哪怕二換一,他們也能死戰。
    可現在是單方麵的屠殺,不得不恐懼。
    恐懼情緒蔓延的非常快。
    軍陣開始鬆動。
    朱國弼振臂高呼:“穩住,穩......”
    不等他把話說完,一枚大個實心彈從他身邊掠過。
    炮彈已經過去他才反應過來。
    他下意識地向旁邊閃躲,結果卻因為下肢力量不足而摔落馬下。
    旁邊的親兵以為朱國弼中彈了,頓時發出一陣驚呼。
    此舉瞬間加劇了軍陣的動搖。
    當朱國弼再次翻身上馬時,士兵們已經開始潰逃。
    後麵的督戰隊拚命阻攔:“站住,臨陣脫逃者斬立決!”
    “都不許跑,快回去守住陣型。”
    士兵們無視督戰隊的威脅,四散而逃。
    城外數萬人的軍陣,頓時亂作一團。
    朱國弼見大勢已去,也轉身加入了逃跑的隊伍。
    李定國剛要追趕,朱慈炯派人送來消息:防止有詐,禁止追擊。
    李定國十分詫異:“敵軍敗勢如此明顯,怎麽可能有詐?”
    傳令兵回答:“這是太子殿下親口下達的軍令。”
    李定國無奈點頭:“遵命。”
    李憲忠也得到了同樣的軍令。
    雖然不理解,但也和李定國一樣執行了命令。
    此時戰鬥還未結束。
    第(1/3)頁
    第(2/3)頁
    他們掃視戰場,發現戰場上還有很多沒跑遠的叛軍。
    為了積攢功勞,他們率兵衝入戰場對殘餘的叛軍發起了圍剿。
    等戰鬥徹底結束時,天色已暗。
    除了少部分叛軍被殺,其餘叛軍全都選擇了投降。
    南京朝廷缺錢。
    每月給他們的餉銀隻有不到二兩。
    戰死的撫恤銀承諾給五十兩,實際卻是死了就死了,一文不發。
    他們沒必要玩命!
    此時徐州城內還有一千多守軍。
    他們毫無抵抗之心,早早打開城門並出城迎接朱慈炯進城。
    朱慈炯進城休整一夜,次日天明再次出發。
    他不能逼的朱國弼走投無路。
    朱國弼是造反的主力。
    若是把他逼死,南方各地便會望風而降,放棄抵抗。
    如此一來。
    朱慈炯便沒辦法出動兵馬,完成生產資料的重新分配。
    另外也不能給朱國弼太多喘息時間。
    要像貓抓住老鼠一樣。
    不直接吃掉,而是先玩會再說。
    朱慈炯前腳剛離開,張容後腳就到。
    進城後,他讓人四處張貼告示。
    有不識字的百姓問:“軍爺,上麵寫的什麽?”
    “朝廷有製,自我朝二十六年正月初一開始,嚴禁民間私藏、使用白銀。一經發現,全部沒收充公。據錦衣衛消息,城中有不少私藏白銀之人,若是在限期內主動交出白銀,隻罰沒銀兩,不對他本人降罪。”
    “繼續私藏者,抄家問罪!”
    “另外凡是給叛軍捐過錢的,十倍交給京師官軍,否則以資敵罪論處!”
    這些消息一經傳出,整個徐州城的士紳,地主,富商瞬間炸了鍋。
    徐州隸屬於南直隸。
    這裏是文人的天下。
    朝廷雖然早就下旨強製推行貨幣改製,但徐州地方官員並未嚴格執行。
    城中的士紳,地主也沒當回事。
    所以他們府中還有大量沒有兌換成大明圓寶的銀子。
    交出這些銀子簡直是要他們的命。
    為此。
    他們聯合起來表示,早已將府中存銀兌換成銀子。
    十倍的罰款對他們來說也難以承受。
    於是提前毀掉真賬冊,偽造了一份數額很低的假賬冊。
    張容得到消息後冷笑不止。
    他笑士紳少智,笑地主無謀。
    他不怕這些人聯合起來,反而怕他們不聯合。
    對付大量個體,他要一個一個攻克。
    第(2/3)頁
    第(3/3)頁
    而對付一個聯合體,他隻需要攻破其中一個即可。
    等了一天。
    城中士紳、地主隻是象征性的交了罰款,並未將府中的存銀交出來。
    張容再次貼出告示,告訴城中所有人:凡是揭發私藏銀兩的,可以獲得其中一半。
    這則消息直接引爆了全城。
    很多受士紳和地主壓榨的百姓,立刻找到張容進行舉報。
    能查到銀子最好,查不到銀子對他們也沒損失。
    曆代王朝官府辦案都秉承一個原則:民不告,官不究。
    民若告,官府就要給個交待。
    張容聯合地方官府,對被舉報的士紳地主進行搜查。
    士紳地主雖然早就將銀子藏了起來。
    但張容是東廠提督。
    沒有人比東廠和錦衣衛更懂得找銀子,尤其是藏起來的銀子。
    他們一找一個準。
    房梁上。
    臥室床下以及床下的土裏。
    地窖下麵。
    水缸裏。
    牆壁上的洞口。
    甚至連茅坑都用棍子攪了一遍。
    僅用不到五天時間,張容就將徐州士紳和地主藏的銀子翻了出來。
    因此獲罪的人多達數百人。
    張容殺了幾個主謀,剩下的抄家流放。
    其他士紳很不服氣,表示那些人沒罪。
    遇到講道理的士紳,張容就用貨幣改製的政策堵對方的嘴。
    這是國策,兩年前就執行的國策。
    不可能不知道。
    在明知國策的前提下對抗國策,豈能無罪?
    對方若是不講道理,張容連他們一起殺。
    張容將翻出來的銀子和抄家資產分成四份。
    大部分都被偷偷送往京師。
    剩下的裏麵,一部分獎勵給舉報人。
    事後追究起來,這些人可以幫張容說話,證明他無罪。
    一部分送到朱慈炯的軍中。
    最後一部分與博洛,蘇克薩哈以及當地官員等人瓜分。
    至於田產和房屋等不動產,都被張容交給當地的土地司處置。
    做完這些他還沒來得及喘息,錦衣衛便送來戰報:定王朱慈炯在攻下徐州後兵分兩路。一路攻鳳陽府,一路攻淮安府。現在已攻下鳳陽府的宿州,靈壁;淮安府的邳州,睢寧和宿遷。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