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年代文錦鯉(七)

字數:6292   加入書籤

A+A-


    相比起林淑,林家人就更加糊裏糊塗的了,上一刻程家還花錢打發讓人打胎,下一刻就要跟他們做親家了。
    但甭管女兒是怎麽做到的。反正他們從始至終都是得益者,如今程家要娶他們的女兒,就是之前的那兩千塊錢也不用還,還能再掙上一大筆彩禮,沒有比這更賺的了。
    林家父母幾乎笑得合不攏嘴,在村子裏連走路都是鼻子朝天上,攀上了這麽一門好親事後,好像自己也高人一等,與村子裏的其他人不同了似的。
    在婚事上也是獅子大開口,誰讓程家有錢還予取予求的。
    事實上,程家也不想兒子搞大人家姑娘肚子的風流醜事傳出去,惹人注目,這樣更不方便轉移資產。
    林淑也知道父母吃相難看,但畢竟是終身大事,她也想要風風光光一些,這樣也能表現出程家對她的看重。
    ……
    蕭函在拿到了高中畢業證又找好了工作後,就回了一趟村子,這些事總要告訴方家人一聲。
    因為從領學校畢業證到辦理報社入職手續,事情比較多,以致於她回去的晚,也就錯過了林淑結婚當天。
    不過蕭函也沒有多可惜,頂多沒能看個熱鬧而已。
    村子裏前兩天剛辦過喜事的氛圍還沒散去,不過蕭函回到方家後,卻見王母還有其他人對她又是安慰又是小心翼翼的樣子。
    原來王蘭英也聽說了學校停課的事,還在和林淑她娘吵架的時候,誰讓後者自認為得了這門好婚事後,嘲諷王蘭英的兒女,一個追求她閨女,癩蛤蟆想吃天鵝肉。另一個讀書讀得再好又有什麽用,又上不了大學。
    惹得王蘭英差點沒跟對方扯頭發幹架。
    但王蘭英更心疼的是女兒,她閨女學習多刻苦認真啊,一年到頭挑燈夜讀,妥妥大學生的苗子,誰能想到遇上這國家政策變化,這不就耽擱了嗎,以後可怎麽辦。
    其實也沒什麽,哪怕是高中學曆也足夠進廠當工人了,可是王蘭英知道工人是鐵飯碗,但也辛苦啊,看大兒子就知道了,尤其是一線工人,幾乎是三班倒,忙起來了都得睡在廠子裏。
    她閨女年紀小,肩不能提,手不能扛的,哪裏受得了這種罪。
    在知道這事後,王蘭英就已經在盤算著自家家底了,在度過了困難時期後這幾年下來家裏也存了一些錢,本來是想著給二兒子買個城裏的工作的。
    但現在她又想著給走走關係,讓閨女找個輕鬆點的工作,這兩樣下來,估計能掏空方家的家底了。
    但為了兒女,王蘭英也沒什麽舍不得的,大不了咬一咬牙,家裏緊張也就緊張些,她以後也多接點城裏糊紙盒的活,聽說一個能有兩分錢呢。
    蕭函還不知道她不在的時候,王蘭英就想了這麽多,其實壓根不用她擔心的。
    在明白是怎麽回事後,蕭函便對王母笑道:“我已經找好工作了。是京城日報的,負責報紙版麵校對的。”
    聞言王蘭英瞬間大喜,這個報紙她是聽過的,平時村長還有大隊長還會在集合開會還有喇叭裏讀報紙上的新聞呢。
    而且一聽就是文化人的工作,王蘭英簡直不能再滿意了。
    高興過後,細細一想著又心疼閨女懂事,發生了這麽大的事,還是等先找好了工作才告訴家裏人,報喜不報憂的。雖然京城日報的工作,聽著體麵又是鐵飯碗的,可閨女才十六歲,能找到這麽一份好工作多不容易啊。
    其實也沒那麽難,有係統幫忙搜集信息,蕭函自己又是個掛比。
    王蘭英甚至私下對女兒說,以後的工資她自己攢著就好了,不用給家裏。
    雖然聽閨女說報社有提供員工宿舍,管吃又管住的,但是在城裏工作肯定會遇上不少難處,她一個小姑娘身上更該多點錢防身。
    這對待兒子和女兒的確是不同待遇。不過王蘭英也理直氣壯,誰讓這工作是閨女自己一個人找的,沒讓家裏出半分力。而老二還得家裏花錢買個工作,那以後工資可不就應該上交家裏麽。
    ……
    為了慶祝這個好消息,王蘭英當晚還特地殺雞做了一頓大餐。
    不光是隻在家裏高興,回頭第二天王蘭英又在村裏宣揚了一番自家閨女在城裏找好了工作,還是頂頂有名的京城日報。
    王蘭英倒也不是愛攀比的人,但誰讓除了林淑她娘說話難聽貶低她閨女,還有其他村裏三姑六婆的也碎嘴子,說什麽這姑娘家再有能耐,學習再好,終究還是比不過嫁得好。
    畢竟林淑結婚那天,程家來結親的氣派還有小汽車可是晃了不少人的眼睛。
    又聽說學校停課的,不就有人似模似樣地比較了起來麽。
    王蘭英就是要好好為自己閨女正名,她閨女就是優秀,靠自己本事也能過上好日子。
    而和她想的也差不多,別人一聽,也立馬轉變了口風,羨慕了起來,嫁個有錢人家不愁吃穿固然是好,但京城日報的工作也金貴不是麽。
    這年頭普通人家光是出個工人就不錯了,更別說進入這樣的大報社。
    倒是有些聰明的人家,看出了方家和林家的閨女,一個能找到頂好的工作,一個能嫁好人家的,這共同點不就是都進城讀上高中了嗎?不然怎麽會被那大報社,還有闊氣人家看中呢。
    唉,隻可惜現在城裏的學校都停課了,不然也得送自家娃去試試。
    如果說王蘭英說出自家閨女的新工作,還隻是令人驚訝羨慕了會。
    那麽之前被眼紅上了天的林家,這兩天卻是成了則笑話——因為到了本該是女兒女婿回娘家這天,壓根沒見到半點影子。聽隔壁鄰居說,林家夫婦倆都巴巴等一天了,還打電話呢,愣是沒等到人來。
    旁人都議論著連回門都沒回門,擺明了就是看不上這個親家。
    眾人一邊眼紅林家這次嫁女兒收的豐厚彩禮,一邊又嘲笑林家被親家看不起。虧得他們之前還吹噓以後還能靠女兒進城裏住大房子呢。
    這下倒好,嫁出去的女兒真成潑出去的水了。
    光有裏子沒麵子啊。
    別以為鄉下人就不要臉麵了,畢竟鄉下這閑話傳得更快,也更持久,後頭的一段時間也沒見林淑的人影,似乎忘了這個娘家一般,氣得林淑她娘背地裏直咒罵死丫頭。
    有人說林淑不孝順的,也有說林家要彩禮太過分獅子大開口,跟賣女兒似的,活該親閨女不認他們。
    村子裏的議論聲一直到林家說要蓋新的大房子時才淡了下去。
    這也是後麵的事了,蕭函僅在家待了兩天便回城,正式進報社工作了。
    能進這樣的大報社,自然不會一開始就是正式工,編製那可是一個蘿卜一個坑。不管如此,連臨時工那放出去都能讓人擠破頭,還有走內部關係的。
    蕭函之所以能進去,一是她憑借著係統搜集信息的能力,第一時間得知了報社有崗位缺人,而且知道這消息的人不多。
    報社又臨時趕版麵需要人補上,再者校對的工作最需要耐心細致,蕭函在崗位麵試考試的時候直接就是零差錯,即便有關係戶也比不過她。至於高中學曆,身家清白根正紅苗這些更是加分項了。
    另外盡管還未轉正,但報社依舊為員工提供了單元樓住宿,也不怪人人都喜歡這樣的鐵飯碗了。
    而校對這份工作本身就是極需要耐心認真逐字逐句,同時又枯燥漫長,不過這些對於蕭函來說,卻不是什麽難以忍受的缺點,反而很快就適應了崗位。
    此外空閑之餘,她也主動學習其他的報社相關工作,反正時間空著也是空著,多學點總是好事。
    ……
    就這樣過了還不到半個月,這天報社突然召開會議。
    本來這種級別的會議輪不到蕭函這個剛進來的小萌新說話,事實上她也不是什麽參與者,隻是因為字寫的好,記憶力又表現出眾,被唐主編看中,順手就薅來當一下文書記錄。
    對了,這位唐主編也是當日麵試的主考官。
    社長先是按慣例來了個開場白,然後說出會議的主題,
    “宣傳部下派一個任務,需要我們報社安排人去邊境一線那邊采訪部隊,也好多寫一些歌頌工農兵正能量的報道。”
    社長又喝了口搪瓷缸茶杯裏的白開水,然後掃了一圈人,問道:“有人願意去嗎?”
    話音是落下了,卻沒人應話,室內的氣氛說不上安靜沉悶,但也和積極主動搭不上邊,很顯然沒人想攬這個活,畢竟這會國家還處於貧弱階段,在國際上地位也不高,加上與周遭國家交惡,以至於邊境常常發生衝突乃至戰爭,
    一線就更不用說了。
    現在過去采訪,危險性不是一般的高,指不定就是什麽槍林炮火的。
    社長也是無奈,這可是上麵指派下來的政治任務,怎麽能推諉,剛想拍桌子訓斥一頓。
    在報社裏資曆比較老的唐主編歎了口氣道:“還是我帶隊去吧,我之前也去過,也算是有經驗的。”
    社長很滿意有人肯發揚一下精神,眼角餘光卻注意到有人舉了舉手,
    這人不是別人,正是的蕭函,她一本正經認真地道:“社長,唐主編,能帶上我嗎?”
    “我也想參加這次采訪。”
    社長見狀眼睛一亮,當即不吝誇讚道:“好,年輕人就是有衝勁。”
    倒是負責這次采訪任務的唐主編皺了皺眉,“小方年紀還小呢,又還沒轉正呢。”
    其他人不願意去也正常,畢竟有兒有女的大多還是家裏的頂梁柱,要是遇上個危險就是再多的撫恤金也不夠的。
    而小方還是他麵試進報社的,雖然隻是校對的小工作,但是為人認真,進來半個月愣是沒犯過新人的錯。這在比較老派的唐主編眼中,也就更欣賞這樣優秀穩重的年輕人了。
    但做事再怎麽認真完美,也才十六歲剛高中畢業,這要是上了一線,出了什麽事唐主編心裏也過不去。
    社長卻是擺了擺手,大方道:“這次采訪任務也很重,等回來了都可以記上一功。”
    事已至此,唐主編也不好再說什麽。
    隨後的幾天又定下了其他隨行采訪人員,也不多,加上唐主編和蕭函也才四五個人。不過畢竟是去邊境前線,人多也不好反而麻煩。
    待確定下來采訪隊伍後,社長又鼓勵了一番,表示這次采訪做的好,成功完成任務後人人都有獎勵。
    這年頭工資是不能隨便加的,但是有機會轉正。
    隊伍中就有衝著這個來的,比如負責拍照攝影的小高,聽說他與對象都快談婚論嫁了,但對方家裏要求高,說得等他有了報社正式編製後,才肯辦婚事。
    於是聽到這個風聲後,一咬牙就上了。
    其他人也各有各的理由,倒是蕭函的想法最簡單,僅僅是感興趣就想去了,她也不怕有什麽危險,即便來到這個世界也才一兩個月,但她自保的能力還是有的。
    不過蕭函也沒有將要去邊境前線采訪的事告訴王母,免得她擔心。好在這也算是政治任務,報社也不讓對外說。
    兩天後,報社一行人便上了火車去往邊境前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