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為了大局
字數:4193 加入書籤
襄嬤嬤身子一顫。
盛央咬牙切齒:“還不出去給我尋靈樞藥宗的蹤跡?”
襄嬤嬤:“是!是!老奴這就去。”
襄嬤嬤轉身,準備去問問茗兒到底發生了什麽,世子夫人怎麽會變成這樣?
可她轉了幾圈,根本沒見到茗兒的身影。
*
與此同時,宮中。
聽完盛芫皓所說的臨州情況,崇晟帝暴怒之下,將案上奏折全部砸在他身上。
“治不了?”
“什麽叫治不了?”
“既然治不了,當初寫血書做什麽?既然治不了,前些日送來的信是什麽?”
崇晟帝雙眸發紅,他不是傻子。
相反,能坐上這個位置,他對人心把控極為精準。
盛芫皓是個什麽性子,沒人比他更清楚。
當初盛芫皓寫血書求去臨州時,他心中便有了猜測。
直到臨州消息傳來,說盛央解了臨州瘟疫,他又讓死士去查了三皇子府與盛央的來往。
就在臨州瘟疫*爆*發前不久,盛央曾去找過老三。
再之後,老三的人便暗中準備了許多東西送去盛央的酒坊。
崇晟帝雖不知道這二人究竟怎麽做的,但前後分析,便知道猜測屬實,當時便發了一通盛怒。
可就在盛怒之後,他又覺得,未來儲君本該如此!
為了目標不擇手段。
隻是現在老三的手段還不夠成熟,若是足夠成熟,便連自己也不該查到痕跡。
所以,他選擇放任,任由盛芫皓借著這個機會得到民心。
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將慶寧壓下去。
他最看好的兒子,怎麽能輸給盛琰胤的女兒?
可,結果呢?
他告訴自己,臨州又出現了新瘟疫……而且,他和盛央作為始作俑者,居然束手無策!
死了幾千人,又是血書、又是求旨,空歡喜一場,最後竟灰溜溜逃了回來?
不僅如此,老二還被折在了此次的“瘟疫”裏!
即便不喜歡老二,那畢竟也是他親兒子!崇晟帝捂住心口,第一次,看盛芫皓的眼中竟帶了些許殺意。
甚至,他現在都在想自己是不是看走眼了,盛芫皓此次的目的根本就不是為了得民心,而是奔著除掉老二去的?
若是沒了老二,他便是自己唯一成年的皇子,選無可選之下……
崇晟帝閉了閉眼,又睜開:“事已至此,你怎麽想?”
盛芫皓低垂著頭,並不知道崇晟帝心中想法:“兒臣無能!兒臣本想繼續留在臨州城,可崔尚書和葉尚書、包括宋太醫都勸兒臣回來,兒臣……”
盛芫皓抬起眼,眼眶泛紅。
崇晟帝冷笑:“所以你便拋下老二,拋下臨州城的百姓,忘了自己血書信誓旦旦求過的話,灰溜溜跑回來了?”
“行了!朕現在不想聽你說這些,臨州的瘟疫,你覺得是該繼續往臨州送人送藥,還是如何?”
“兒臣……”盛芫皓自然是想盛芫淇能夠死在臨州,但在父皇麵前,他不可能說出來:“兒臣願節約開支,將自己未來的全部俸祿都捐贈臨州,求父皇……不要放棄臨州的百姓!”
“……祁書羨,”崇晟帝忽然看向旁邊一言不發的人,“你覺得呢?”
祁書羨猛地回神:“國公府也願捐贈銀兩支援臨州……”
“好!”崇晟帝打斷他:“既然你們都願意捐銀子,老三歲俸五千,從即日起,宗人府會直接斷俸三年,至於國公府,便捐個三萬兩吧!”
盛芫皓愣住。
祁書羨也錯愕地抬頭。
二人對上崇晟帝冰冷的視線,心中不由同時咯噔一聲。
崇晟帝站起身,看著二人:“這銀子,也是你們該捐的。”
盛芫皓聞言,渾身霎時被冷汗濕透。
父皇……知道了?
他喉嚨發緊,想說什麽,但崇晟帝已經吩咐蘇德運召集朝臣商量對臨州的第三次支援。
大殿之上,氣氛壓抑。
盛芫皓此次回來,還帶了一位劉太醫隨行。
劉太醫負責將臨州這些日的死亡人數、染病情況呈送上去。
崇晟帝呼吸急促,他沒想到境況遠比盛芫皓所說嚴重的多。
幾乎百分之百的死亡率,從發病,到一係列症狀出現,最後病入膏肓,治無可治,最長的患者,也就能支撐二十多日……
老二在十幾日前便已經發病,如今算算……人是死是活都不一定!
商天昊也在此列,聽聞商行聿被染瘟疫,心緒複雜。
“陛下,如今新瘟疫的傳染途徑許不止唾液、血液、直接接觸幾種……”劉太醫咬牙,將宋太醫寫的一封密信取出來。
“什麽意思?”崇晟帝不解。
劉太醫道:“宋太醫推測,此次瘟疫或許可以通過人呼吸之間傳播,若是有健康之人與瘟疫患者毫無阻隔的麵對麵,便很有可能染上瘟疫。”
“什麽?居然還有這樣厲害的瘟疫!”
朝臣們有些慌。
一個臨州城,並非整個臨州,還好一開始出現瘟疫的時候盛世堂便聯合各大世家將臨州城門封閉上了。
且洪水是從臨州城開始的,臨州城內的不少百姓為了躲避洪災都逃了出去……
“陛下,實在是等不得了!”
“求陛下三思!”
“為防止疫病蔓延,危及其他城池,微臣認為應立即下令將未染病百姓撤出,封閉臨州城門!至於那些已染病的,恐怕……隻能聽天由命了!”
“不可!”此言剛落,方鴻誌便站出來:“染病百姓亦是我晟國子民,怎可棄之不顧?如此做法,將來史書會如何記載!”
他本有許多想說,但想到上次陛下的態度,最後便隻說了這麽一句。
恐怕也就隻有這一點,才是這位陛下真正在乎的。
果然,他話剛落,崇晟帝眉頭便蹙起來。
“方寺卿,”楊尚書目光凜冽:“如今事態緊急,若不采取果斷措施,疫病一旦蔓延,危及的便是整個晟國江山!為了大局,犧牲一小部分百姓在所難免!陛下——”
楊尚書說到這,忽然脫下官帽,頂著一頭微白的發徑直跪下!
“千古罵名,臣願意承受!臣懇請陛下即刻下旨,撤出臨州未染病百姓,另外,出兵固守臨州城門,絕不可讓臨州瘟疫擴散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