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你有點心理陰暗(求月票)

字數:6797   加入書籤

A+A-


    張宸語不僅親自帶車去接人,一路上也表現的特別恭敬,和戚昊的隨行人員交流也沒端著。
    尤其是聽說戚昊入股了八家動畫公司,更覺得心涼和無奈。
    有這麽多潛在的合作項目,真是有他沒他都一樣了。
    特效公司破產,有兩個痛點一個恐懼。
    兩個痛點,一個是“無法承受空檔期”,一個是“特效公司不能接不靠譜的項目”。
    空檔……
    空檔也要發發工資啊!
    成本太高,一個不靠譜的項目就有可能拖垮公司。
    還有一個恐懼。
    按照業光魔總經理斯科特·羅斯的說法,特效公司有一個恐懼根源在於,他們必須得拍製片方的“馬屁”,不然就會餓死。
    看似很牛逼的業務,其實處於食物鏈的最底層。
    整個好萊塢的特效公司,都要跪舔六大電影公司。
    現在戚昊整合了這麽多動畫工作室。
    空檔期?
    不存在的,能忙得完就不錯了,可能還要外包很多業務出去。
    不靠譜?
    經曆了多重篩選,不靠譜的項目會大大降低,戚昊這個財力雄厚的家夥會幫忙兜底。
    就連張宸語都聽說了,戚昊現在背後有一個煤老板充場麵的飛揚傳媒,財力雄厚到有幾十個億的資金。
    而戚昊本人似乎也是個低調的億萬富翁。
    如果他想砸錢,至少能拿出十個億出來亂砸。
    導演不靠譜換導演,製作人不靠譜換製作人,特效公司不行自然也可以換總監。
    至於拍製片方馬屁……
    戚昊自己就是製片方。
    這種模式,甚至比好萊塢六大影業自己的特效公司更加完美。
    六大的特效公司也一樣有空窗期。
    因為好萊塢競爭激烈,而且現在發展速度已經變得非常緩慢。
    競爭激烈到什麽程度呢?
    在製作《泰坦尼克號》時,導演詹姆斯·卡梅隆無法決定特效部分能否交給自己的公司數字王國,他隻能向20世紀福克斯建議特效團隊。
    開拍前,片方製定的特效預算是1800萬美元。
    數字王國認為,這個價格遠遠不夠做《泰坦尼克號》的特效,預算應該是2700萬美元。
    這個項目,還吸引了當時數字王國最大的競爭者——工業光魔。
    工業光魔給片方的報價是2500萬美元,以虧損200萬美元的代價搶項目。
    數字王國不得不把預算降到2500萬美元搶回項目。
    200萬的虧損,成為壓死數字王國的最後一根稻草,但如果當時不接下《泰坦尼克號》,數字王國也可能會破產。
    更難受的是,特效工作開始進行後,卡梅隆沒有按時把後期鏡頭交給數字王國。
    人家問卡梅隆:電影在哪裏,東西呢?
    卡梅隆回答:我還在拍攝中。
    跟薑聞一個鳥樣,隨心所欲,想拖就拖,根本不管別人的死活。
    戚昊拍戲雖然也超支,但是他會加班把進度趕回來。
    虐待的是自己。
    製作計劃被打亂後,數字王國前期因為空檔燒錢,後期又為了趕進度大量加班——為了趕交片時間,不得不把部分鏡頭分包給工業光魔和VIFX。
    利潤進一步攤薄。
    數字王國因為虧損,直接就加快了破產的步伐。
    你不做,別人搶著做。
    華夏這邊不一樣,特效方麵還處於一個要依靠好萊塢和日韓特效團隊的局麵。
    而好萊塢和日韓特效團隊的成本相對較高。
    像淘氣鬼工作室這樣即便有一部分好萊塢員工,成本也比日韓低一些。
    更何況,華夏現在的電影市場增長速度全球第一,全世界都能看得到。
    什麽時候超越米果不好說,但是不出幾年,肯定就能超越霓虹成為全球第二。
    張宸語一路忐忑,很快就到了地方。
    不算是特別寸金寸土的地段,但是周邊文化氛圍比較濃厚。
    工作室八十多個人,租下了整整一層,顯得格外寬敞,裝修風格也很另類,視角效果滿滿。
    “這邊是建模組……”
    張宸語帶著戚昊到處參觀,戚昊一口流利的英語讓張宸語非常驚訝。
    以前剛認識的時候,戚昊連和那些外國佬員工溝通都做不到。
    現在竟然知道很多專業術語了。
    戚昊當著張宸語的麵,詢問了不少專業方麵的問題,橫向對比,縱向對比,了解工作室發展的情況。
    甚至還詢問了員工待遇方麵的問題。
    他“曾經”和張宸語約定,以五年為期,你幫我發展工作室,在確保技術有所突破,和主流特效公司逐漸拉近距離,並且確保員工待遇的前提下,允許張宸語拿出一定比例的工作室利潤作為報酬。
    而戚昊這個老板,卻是一分錢的利潤都不拿。
    當初收購惡鬼工作室,並且幫工作室償還一部分債務的成本,戚昊到現在都沒收回來呢。
    現在,戚昊似乎開始要插手工作室了。
    張宸語覺得自己的好日子就要到頭了。
    “這個是H1.2.0,屬於以前的H1升級版,此外,還有H2和H3,H2現在每年有幾十萬美元的使用費收益,H3雖然還沒有收入,但是使用前景比較廣泛……”
    心裏忐忑,介紹的時候就更加的殷勤。
    看到戚昊關心技術革新,他立刻就帶著戚昊到技術組給戚昊介紹了一下骨幹員工,還有這幾年的軟件開發成績。
    有自己的軟件的公司,可以靠賣軟件給別的公司使用來賺錢,這些軟件的授權使用費是不菲的,侵權必究。
    華夏的特效公司,大都停留在購買別人的軟件使用這個水平上。
    特效公司經營艱難,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成本,人力成本,技術成本。
    頂級特效公司必然要在技術層麵加大投入力度。
    掌握核心技術才能掌握一切。
    不然你什麽軟件都用別人家的,那就純粹是為別人打工了。
    能賣軟件給別人使用的,大都是有過技術積累的公司。
    惡鬼工作室因為丹尼爾·金斯利開發的特效軟件Hopblin而興起。
    所以才能在一眾小公司裏麵殺出重圍。
    他平時也比較重視技術積累。
    公司一直有專門的技術組,有好幾個員工專門從事軟件開發優化的工作。
    戚昊收購了惡鬼工作室之後,特別叮囑張宸語,一定要好好搞技術,積累技術,積累技術人才。
    現在看來,八十多個員工,有十多個技術人員。
    不僅原來的H1改版了,還研發出了H2和H3,至少從字麵意思看,技術確實被重視了。
    “老張你幹的不錯啊。”
    戚昊不吝誇讚,至於三款軟件使用起來如何,很快就知道了。
    實踐出真知。
    他手底下如今也算能人無數,想要糊弄他可不容易。
    其實,他看到寬敞明亮裝修別出心裁的辦公區域,還有精神麵貌非常不錯的八十多位員工,對張宸語就已經很滿意了。
    按照他和張宸語的約定,如果張宸語租個小點破點的地方,省下來的錢豈不都是張宸語的。
    現在需要做的就是繼續跟張宸語畫大餅。
    讓他跟上節奏。
    “你對我這麽信任,這麽多年連過來監督一下都沒有,我要是再不做出點成績,那就真的是白吃飯了。”
    張宸語鬆了口氣。
    這些年,他還清了破產欠的債,還買了一套房子,讓一家老小不至於去公租屋,確確實實都是從戚昊老板這邊得的利。
    “我聽說,好萊塢那邊的特效公司,生活的似乎並不太好……”
    讓跟著自己過來的動畫工作室負責人都去和特效人員交流,戚昊拉著張宸語去了會議室。
    “可不是嘛,一場美國次貸危機,卷死了一大堆公司,特效公司自然也不例外,目前很多都還在苟延殘喘,敗亡是早晚的事情……”
    張宸語欠身起來,親自給戚昊倒茶。
    “那可真是太好了!”
    戚昊給美國次貸危機點了個讚。
    “……”
    雖然沒有影響到咱們這邊,但是那麽多公司倒了,大批的特效人員失業,你幸災樂禍個什麽勁啊。
    老板你有點心理陰暗啊。
    “這公司倒了,人總還是要活著的,你看咱們有沒有可能再吸收一些好萊塢的頂尖特效師回來。”
    淘氣鬼工作室,可以獨立承擔特效比重比較少沒那麽複雜的電影。
    真正複雜的特效大片,那隻有頂級特效公司才能接得住。
    或者幹脆糾集幾十家特效團隊一起做。
    “倒也……不是不行,”張宸語哪敢提出異議,隻能硬著頭皮勸說道:“特效行業風險大,如果把人力成本提的太高,我怕入不敷出啊。”
    “你也看到了,我這邊對於特效的需求正在不斷加大,雖然不可能全靠自己,但是有這樣的機會,不強大自身實在是可惜啊。”
    戚昊指了指外頭正和技術人員熱火朝天交流的那些人。
    現場那叫一個熱火朝天。
    尤其是當大家都知道大家共用一個老板的時候。
    王川當即就要下單了。
    他請的是棒棒的一家特效團隊,還有一家內地的小團隊,又貴又不合用,不得不三番五次的降低電影動畫效果。
    戚老板居然真的有特效團隊,而且技術比那家棒棒特效公司的還要好。
    這還等什麽啊。
    至於和棒棒特效團隊的合約……也不必要太在意,合約裏有規定,如果達不到甲方的合理要求,甲方有權無條件解約。
    棒棒特效團隊特別傲氣。
    他們覺得青青樹沒錢,請不起更好的特效團隊,所以陰奉陽違,動不動就要求青青樹妥協。
    甚至抽調精英成員去別的組幹活。
    妥協尼瑪啊!
    老子現在也是有資本爸爸當靠山的人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