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繁盛河西

字數:4611   加入書籤

A+A-


    宋澤林一行人到達河西已是傍晚時分。
    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關注,宋澤林特意囑咐鐵柱和小劉子低調行事。
    城門巍峨,卻不見森嚴的守衛,隻有三三兩兩的士兵懶散地倚靠著城牆,有一搭沒一搭地聊著天。
    這景象與戒備森嚴的西京相比,簡直天壤之別。
    宋澤林暗自點頭,看來河西的治安確實不錯。
    他們喬裝打扮成普通商人,悄悄進了城。
    進了城,宋澤林尋了個熱鬧的茶攤落座。
    鐵柱和小劉子一左一右站在他身後,活像兩尊門神。
    茶攤上人來人往,吆喝聲,說笑聲,討價還價聲,匯成一片喧囂,卻意外地和諧。
    宋澤林端起粗瓷茶碗,輕抿一口,茶水略有些粗糙,卻帶著一股獨特的清香。
    街道兩旁商鋪林立,叫賣聲此起彼伏。
    小販們熱情地招呼著來往的行人,琳琅滿目的商品令人眼花繚亂。
    “宋大人,這河西城可真熱鬧啊!”
    小劉子感歎道,眼睛滴溜溜地四處張望,“比京城還要繁華幾分!”
    “是啊。”
    宋澤林呷了一口茶,目光落在不遠處一個賣糖葫蘆的小販身上,“看來張遠和陳廷書將這裏治理得不錯。”
    他不由得想起以前,與李承風微服私訪的場景。
    那時去的是平西王的西京,當時的劉震山擁兵自重,西京離京城遙遠,被他啃食得滿目瘡痍。
    衣衫襤褸的乞丐遍布街頭,餓殍橫屍街頭也無人問津。
    百姓們個個麵黃肌瘦,眼中滿是麻木和絕望。
    而這河西,卻是另一番景象。
    百姓們衣著整潔,臉上洋溢著笑容,孩童們追逐嬉戲,無憂無慮。
    宋澤林的目光落在一個賣糖人的小販身上。
    隻見那小販手藝嫻熟,糖漿在他手中仿佛有了生命,轉眼間就變成了一隻栩栩如生的鳳凰。
    一個紮著羊角辮的小女孩,眼睛直勾勾地盯著那隻糖鳳凰,口水都快流下來了。
    她的母親笑著付了錢,將糖鳳凰遞給小女孩。
    小女孩立刻破涕為笑,小心翼翼地舔著糖鳳凰,一臉滿足。
    “這盛世景象,真是讓人欣慰啊。”
    宋澤林感歎道。
    “可不是嘛,宋大人。”
    小劉子湊過來重新給他倒上茶,順手還拿了糕點分給鐵柱,“這都是托了陛下的洪福,還有張大人和陳大人的功勞啊!”
    鐵柱接過糕點憨憨笑道:“河西的美食也多著呢,宋大人,等會兒俺帶您去嚐嚐!”
    宋澤林笑著點點頭,心中著實為陛下,為這天下感到高興。
    這時,一個衣衫襤褸的乞丐走到茶攤前,怯怯地向宋澤林伸出手。
    宋澤林沒有絲毫猶豫,從懷裏掏出一塊碎銀遞給了他。
    乞丐感激涕零,連連磕頭道謝。
    宋澤林擺擺手,示意他離開。
    “宋大人,您真是菩薩心腸!”小劉子在一旁說道。
    宋澤林笑了笑,沒有說話。
    他隻是覺得,如今河西的繁榮景象,來之不易,更應該珍惜。
    而此時,在城外的一片麥田裏,張遠正和幾個老農聊著今年的收成。他彎下腰,仔細地查看麥穗的飽滿程度,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今年的收成不錯,看來老天爺也眷顧我們河西啊!”張遠笑著說道。
    “是啊,托陛下的福,風調雨順,今年肯定是個豐收年!”一個老農樂嗬嗬地說道。
    就在這時,一個衙役氣喘籲籲地跑了過來,“張大人,宋大人到河西了!”
    “什麽?丞相來了?”張遠先是
    一愣,隨即大喜,“快,快帶我去見宋大人!”
    他顧不得身上的泥土和汗水,跟著衙役一路飛奔回了城裏。
    宋澤林正準備離開茶攤,卻見張遠風風火火地跑了過來。
    他身上還沾著泥土和草屑,顯然是剛從田裏回來。
    “宋大人!您可來了!”
    張遠激動地喊道,跑到宋澤林麵前,深深地鞠了一躬。
    “張遠,不必多禮。”
    宋澤林笑著扶起他,“幾年不見,你倒是曬黑了不少。”
    “嗬嗬,下官一直在田間地頭,和百姓們一起勞作,所以曬黑了些。”
    張遠有些不好意思地撓了撓頭。
    “辛苦你了。”
    宋澤林拍了拍他的肩膀,“河西的治理,多虧了你和陳廷書的努力。”
    “這都是陛下的功勞,下官不敢居功。”
    張遠謙虛地說道。
    “宋大人,一路舟車勞頓,快請到府中歇息,下官已備下薄酒,為大人接風洗塵。”
    宋澤林也不推辭,跟著張遠一路進了太守府。
    進了府內,張遠立刻吩咐下人準備酒菜,又將陳廷書喚來。
    “丞相,這位是陳廷書,陛下欽點的狀元郎,如今在河西擔任主簿一職。”
    “您二位,應當是見過?”
    宋澤林點點頭,瞧著陳廷書,比之前更多了些沉穩。
    “下官見過宋大人。”
    陳廷書恭敬地行禮。
    寒暄過後,三人落座。
    酒過三巡,話題自然而然地轉到了河西的政務上。
    張遠率先開口道:“宋大人,您此番前來,可是為了考察河西新政的實行情況?”
    宋澤林點點頭:“正是。陛下十分關心河西的民生,特意派我前來看看。”
    “新政實行以來,河西百姓的生活確實有了很大的改善。”
    陳廷書接過話頭,語氣中不免多了一些自豪。
    “按照先前陛下的列出的計劃,我們按照人均收入比例征收賦稅,收入太少的百姓,一律免稅。”
    “此外,我們還開墾了大量的荒地,分給百姓耕種,鼓勵他們自給自足。”
    “哦?”
    宋澤林來了興致,“具體是如何操作的?”
    張遠詳細地向宋澤林解釋了新政的具體內容以及實施細則。
    他講到如何根據不同收入階層製定不同的稅率,如何鼓勵百姓開墾荒地,如何幫助貧困百姓渡過難關,等等。
    宋澤林聽得頻頻點頭,不時提出一些問題,張遠和陳廷書也都一一解答。
    “兩位大人,你們做得很好。”
    宋澤林讚許地說道,“這新政,確實是一項利國利民的好政策。”
    “待我回去與陛下匯報,應當可以推行至全國。”
    張遠和陳廷書對視一眼,臉上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得到當朝丞相的肯定,對他們來說,無疑是莫大的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