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居然是本家

字數:3972   加入書籤

A+A-




    最新網址:..    王有誌也搞清楚了,蒲匯塘是吳淞口旁邊的一個大村,村裏大多姓王。於是他趕緊表明自己也姓王,都是本家。村民一聽來了興致,馬上問他是哪個堂號?當聽到他是琅琊堂後,更高興,說他們也是琅琊堂,接著趁機追根問底。
    王有誌既然有誌成為世界首富,當然早就對自己祖上的事仔細打聽過,準備功成名就之後增添名門之後的光環,以示自己天縱英才。有個本家做市政綠化生意,發了財後,最喜歡修家譜。王有誌猜他可能是想借此結交當官的本家。
    據這個本家說,他們這一支源自臥冰求魚的王祥的弟弟王覽,也是王羲之的曾祖。王有誌雖然對祖上曆代名人知道不少,但因為說祖上避藩鎮之亂,逃亡海外,所以隻好說是唐治禮郎中王新民之後。
    這一幹本家聽了大喜,說他們也是書聖之後,馬上有人問他輩分。他哪裏知道一千年前的輩分,隻好說久居番邦,當年祖上出逃匆忙,家譜丟失,後來也搞不清了。
    於是一個自稱族長的老者拉下臉來,把他訓了一頓,說琅琊堂是士族大姓,怎麽能亂了根本?家譜何等神聖,怎麽能丟了呢?真是不孝!王有誌有苦說不出,隻好連連道歉,又說其實是帶著家譜的,但後來遇到風浪,帶著族譜的那艘船不幸沉了,家裏對丟失族譜也一直內疚不安,所以才派他回來認祖歸宗。老者見他態度誠懇可憐,方才息怒,反過來安慰他一通。
    不過這麽一鬧,王有誌跟村裏本家的關係又近了不少,大家都接受他是自己人了。王有誌說了,日後去臨安搞清楚了,會再回來拜謝,到時候就可以論輩分了。於是他就叫族長老丈,族長就管他叫有誌。
    那邊五娘她娘也沒閑著,也旁敲側擊問這兩個怪人的情況,做母親的對女兒接近的男青年都很提防。王有誌看慣了網絡穿越文,張口就來,說他們是澳洲人,在爪哇國以南三千裏,那邊沃野千裏,還有袋鼠袋熊。他記得很多網文中說,因為描述太詳細,所以不可能是假的。於是就極力描述澳洲風情,連袋鼠跟人打架也說了一通。
    他還順便大吹自己家乃是澳洲首富,有良田萬頃,金礦鐵礦煤礦。聽的村民們一愣一愣的,很快人越來越多,把他當說書的。王有誌人來瘋,人越多越來勁,口若懸河,完全是當初他直播的樣子。
    王有誌說高全是他表弟,祖上是北方人,隻懂些北地方言。他二人回來探路準備認祖歸宗,但遇到海盜,英勇抵抗,但無奈雙拳難敵四手,力竭被擒。匪首看他二人好本事,將他們剃了頭威逼入夥。他們不願辱沒了祖宗,寧死也不做賊,被剝光了扔到海裏。
    說著,王有誌悲從心起,又哭了起來,高全在旁邊也幫腔似的嚎啕。村民們佩服之餘,趕緊安慰,不斷有人拿幹糧鹹魚往他手裏塞。他假惺惺推讓一下,就都塞到小包袱裏。
    五娘她娘觀察了半天,得出結論:這兩人不是海盜倭寇,身上沒有匪氣。澳洲的事聞所未聞,越是說得活靈活現就越可能是胡吹的。那個表弟哭嚎的時候說的話,像是河東那邊的口音。這倆小子多半是北方坐船逃過來的,遇到海盜被割了頭發下了餛飩,上岸後害怕被送官,假裝是外藩夷人。她自己是北方逃難過來的,頓生同情,拿了塊鹹菜遞給高全,用自家的沂州話說:“這小哥,光吃飯團不行,來點鹹菜吧?”
    高全昏頭昏腦地接過來,也是一口魯南腔:“謝謝嬸子。”忽然一驚,就看到對麵這個中年婦女似笑非笑地看著自己,心想完了,被看出來了。
    五娘的娘王嬸子倒也不聲張,接著用沂州話說:“你是河東人?”高全楞了。宋朝的河東就是山西,但高全不知道。
    王嬸又問:“你是大同人還是太原人?”高全說:“俺不是,祖上倒是從洪洞遷出來的。”王嬸子不知道,後來明朝洪洞移民遍天下,河北、山東、京西、湖北等地最多,當地方言都受山西話影響。
    王嬸子又問:“你這個表哥呢?也一樣?”
    高全不敢在外人麵前表露對王有誌的不滿,畢竟相依為命,再說他現在什麽都指望王有誌,於是小心地說:“他不是,他家是杭州的。”他這個回答模棱兩可,既可以理解為王有誌是杭州人,也可以認為王有誌祖上是杭州人。
    王嬸子這下搞不清了,難道這兩人真是海外歸來的?高全聽著位大姨好像很希望他是北方人似的,就學著王有誌硬認老鄉:“俺姥娘家是蘭陵人。”這也可以理解為他母親娘家祖上是蘭陵人。
    王嬸子的注意力被轉移了:“哎呦,那可巧了。嬸子呀,娘家是沂州府的,這蘭陵可不也是沂州府的地界。蘭陵那邊出好酒,叫什麽來著?”
    高全馬上答道:“鬱金香!李白有詩: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
    王嬸子高興地把手一拍:“對對對,就是這首詩,這個酒。嬸子娘家呀,逢年過節,來人請客,就喜歡用鬱金香來招待。”
    王嬸其實根本不是官宦人家的小姐,隻是一個沂州城郊大戶人家的使女。她伺候主人請客聽人講過幾次蘭陵美酒鬱金香,於是就把鬱金香當成世界上最好的酒了,甚至當成好酒的代名詞。
    後來金兵南下,她跟著主家逃難的時候走散了,索性打散了頭發學著她服侍的姑娘的樣子梳起來,假裝官家小姐,自抬身價。後來遇到做生意一心想階級躍遷的王七六。她見王七六沒結婚,人好像還有些錢,於是就施展自己在大戶人家學到的本事,三下兩下讓王七六覺得她是天上掉下來的林妹妹,拜倒她的石榴裙下。
    當然王七六實際上固然也覺得娶個官宦小姐可以提升社會地位,但更重要的是個高屁股大,一看就是個宜生養的。王七六的眼光真不錯,她一氣生了4個兒子,又生了一個女兒和一個兒子,個個高高大大,給王七六提供了豐富的人力資源和強大的武力後盾。
    不過她終究是心虛,生怕被戳穿。好在村民都沒見過世麵,看她各種禮節講究,還把家裏收拾得幹幹淨淨,覺得不虧是千金小姐。現在遇到高全這個姥姥門上在蘭陵的,又從來沒去過沂州府,不但不能戳穿她,還能拿來當證明。於是她馬上態度180度大轉彎,對高全熱情得不行,要不是她姓李不姓高,簡直就要把高全當成娘家侄子了。
    王有誌看到高全這邊居然打開了突破口,驚喜之餘又有點擔心,趕緊湊過來問了問情況,也很高興。宋代的沂州話跟現在的臨沂話發音很不一樣,倒是跟臨安話有些相似,因此王有誌跟王嬸子倒是交流起來更順暢。王嬸子將原因腦補為王有誌家裏唐朝就出海了,保留了一些琅琊古音。
    村民既然認了這個本家,就變得非常熱情。農村一般沒什麽事,也缺乏娛樂活動。有道是:“鄉下嫲嫲進趟城,回家說得嘴都疼。”
    老王家忽然有海外遊子歸來,覺得也非常有麵子。族長居然安排在王氏祠堂裏擺了好幾桌。
    先祭祖,族長第一個磕頭上香,告知祖先有海外遊子回歸,大喜之事。然後幾個老者,然後王有誌。王有誌給祖宗牌位磕了三個頭,倒是非常樂意和心誠,反正這些也是他祖宗,他也很希望祖宗能保佑他成就帝業。周圍的族人他虔誠的態度非常滿意,那個時代很少有人亂認祖宗。
    作為領導,族長兼保正自然要發表講話,老頭清了清嗓子以示威嚴,然後朗聲講道:“天佑我王氏,今有海外遊子王有誌歸來,足見我王氏之忠孝之名,揚於遠夷。我王氏始於東周,初興於秦,大興於兩晉。延至炎宋,人丁何止千萬。又尤以我琅琊堂最為興旺,已成江南第一大姓。老朽不才,蒙大相公不棄,命為蒲匯塘王士族長,薦為保正,替大相公看著這千餘族人,百頃之地。老朽敢不用命?今日之喜,明日就報與老總管,咱琅琊王萬裏之外也有分支,而且不忘祖宗,渡海來歸,也讓他老人家高興高興。”
    王有誌一聽,原來族長還不是本家推舉,而是上級任命的。他來自新社會,習慣認為村民們都是自耕農,搞半天原來他們還都是佃戶,這個族長也不過是個地主家的狗腿子。
    親,點擊進去,給個好評唄,分數越高更新越快,據說給香書小說打滿分的最後都找到了漂亮的老婆哦!
    :httpap..,數據和書簽與電腦站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