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字數:4560   加入書籤

A+A-


    []
    101nove./最快更新!無廣告!
    為何朱元璋和朱標準備開口阻攔。
    因為開花彈他們也知道,隻是這種炮彈實用性不大,而且太過危險。
    其實早在宋朝就有開花彈雛形,明朝重視火器自然也有。
    隻是這種炮彈引爆的時間不可控,所以沒能成為主流。
    在火炮發射之前,必須要先點燃炮彈的引信,然後再將炮彈打出去。
    因為要經過炮膛發射這一流程,沒辦法精準計算爆炸時間。
    很可能炮彈還沒落地就爆炸了,就算落地也可能會將引線砸的熄滅。
    但這都還算好的,真正麻煩的是炸膛問題。
    人工點燃引信具有很強的不可控風險。
    比如點燃炮彈的引信之後,火炮的發射出現問題,導致發射延遲就會在炮膛中爆炸。
    而且除了引信之外,炮膛之中的膛壓也是個非常關鍵的問題。
    重型火炮之所以能射的遠,是因為火藥被點燃之後產生的高溫氣體。
    在炮膛這種封閉空間中,會形成高壓氣體將炮彈射出去,也就是所謂的膛壓。
    想要開花彈的威力足夠,就必須要填裝大量火藥,這樣炮彈鐵殼就不能太厚。
    太厚了火藥少,爆炸產生的威力還不如依靠實心彈撞擊造成的殺傷力。
    太薄了火藥多,但鐵殼承受不起膛壓,還沒發射出去就先在炮管裏爆炸了。
    古人不懂膛壓,所以炸膛全部歸咎於開花彈的不可控。
    但實際上多數炸膛都是因為炮彈無法承受膛壓才引爆的。
    朱元璋兩父子就是擔心炮彈炸膛,所以才想要阻攔,以免魏武出現什麽危險。
    好在總歸是沒出事,火炮順利發射,而且效果還特別的驚人。
    所有觀眾都被火光吸引的時候,人群中突然蹦出了一句話。
    “那裏…好像是盤城山吧!”
    就這一句話,立刻引起了周圍人們的議論。
    “對啊!那是盤城山啊!距離咱們這裏好像有十多裏地吧!這火炮居然能打那麽遠!”
    “錯了,十裏地是咱們走去要繞遠路,這炮彈是飛過去的,沒那麽遠最多五裏地。”
    “五裏地也夠遠了啊!而且這火炮還會爆炸,這要是在戰場上,豈不是一死一大片!”
    “一大片?你要不要仔細看看,盤城山的岩壁都被炸了個大坑,一大片恐怕都不夠啊!”
    確實,就如這些議論的人說的一樣,炮彈爆炸之後,盤城山被炸出了好大一塊。
    其實別說是這些觀眾,就算是魏武都被震驚到了。
    因為膛壓的問題,他不得不將開花彈的鐵殼製作的更厚實,以免炸膛。
    但是為了確保威力,他在炮彈的火藥裏麵加了白糖。
    原本隻是想讓威力看上去恐怖一些,沒想到實際效果遠遠超出了他的預期。
    一硫二硝三木炭,加點白糖大伊萬,網友誠不欺我啊!
    看著盤城山上的那個大坑,魏武心中不由泛起濃濃的感歎!
    接下來,魏武又專門展示了一下科技院對火藥的改進效果。
    為了讓對比效果最大化,他一邊使用的是工部的原始配比方式。
    而另一邊,則是用的標準火藥配比,同時在還火藥裏麵加入了白糖。
    轟!
    轟!!!
    在兩道巨大的爆炸聲中,校場這邊的成果展示也算是告一段落了。
    直到觀眾們從校場中走出來,臉上都還帶著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
    那些官員倒還好,主要是豪商和那些普通老百姓。
    要不是科技院公開展示,恐怕他們這輩子也難以看到這麽勁爆的畫麵。
    其實關於火器這方麵,魏武還有兩個東西沒有展示,就是手雷和地雷。
    主要是這兩個東西不宜公開展示,畢竟誰也不知道這些民眾裏有沒有元蒙的細作。
    萬一真有,將來敵人對這兩種武器有防備就不好了,
    所以將這兩個東西藏起來,等到將來北伐的時候就能達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到時候遠距離可以用火炮攻擊,中距離可以用燧發槍殺敵,靠近了還有手雷。
    甚至還可以專門在隊列前布置一片雷區,等敵人的騎兵靠近,那就有意思了。
    所以凡事留兩手,才是硬道理!
    從校場出來之後,飽含期待的人們立刻就朝著江邊趕去。
    經過火器演示之後,他們現在無比的期待接下來能看到的好東西。
    反正軍營距離江邊並不遠,隻需要走個十來分鍾就能到地方。
    看熱鬧的百姓們結伴而行,一路上熱鬧極了。
    與此同時,京城國子監學堂中。
    此時課業剛剛結束,學堂之中的監生不是捧著書本溫書,就是兩三人小聲閑聊。
    在學堂教室的最後一排,兩個監生正在小聲說話,也不知兩人聊的什麽。
    隻見其中一名監生臉色一變,接著猛地一拍桌麵怒而起身。
    “豈有此理!”
    這突然出現的暴喝聲,立刻就引起了學堂中其他監生的注意。
    “姚謙兄這是怎麽了,突然發這麽大火?”
    “誰知道呢!大聲喧嘩可是觸犯校規,他就不怕被皂隸責打嗎?”(皂隸=國子監行刑者)
    “可能是受了什麽委屈,心中憋憤才宣泄一下,此事咱們就當沒看到,誰也不許說出去。”
    “對,姚兄為人急公好義,平日對我等同窗也是多有幫扶,咱們不可讓他受罰!”
    就在眾人竊竊私語之時,作為主角的姚謙卻突然邁步來到學堂正前方。
    “各位,我等學子在國子監中學習,飽讀聖賢書,學聖人之道,明聖人之理,少有外出。”
    “卻不知,如今學堂之外妖孽橫行,不僅抨擊聖人之學,將我等所學貶低的一無是處。”
    “而且還大肆鼓吹一種名為科學的旁門之道,就連當今陛下都被其妖言蒙蔽。”
    “甚至還揚言我儒學非治國之學,隻有那勞什子科學才是真正的強國之法!”
    姚謙義憤填膺的將這一番話說完,學堂之中的學子們全都怒了。
    他們刻苦學習鑽研,並將之奉為經典的學說,如今卻被他人貶低。
    甚至還蠱惑帝王,若是真讓這人成功,那他們這十幾年的苦讀豈不是白學了。
    就在所有人氣憤不已之時,姚謙再次開口說道:
    “諸位,我等雖是生員,亦有先輩之傲骨,豈可任由此獠妖言惑眾危害社稷!”
    “禦史黃大人為了此事,不惜在朝堂上殿前撞柱,以死諫明誌試圖喚醒陛下。”
    “此番大義與氣節,當為吾輩讀書人敬佩,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我已決定,今日便出國子監除惡,哪怕身死義不容辭,姚謙,請諸位同窗,拾柴助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