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收作外室。
字數:4055 加入書籤
“王筍的弟弟說,李慎的手已經伸到了金陵,差一點點王筍的未亡人就死在了李慎的刀下。”
魏錚說這話的時候,麵容裏露出幾分兔死狐悲的傷心來。
他以王筍的經曆想著自己的人生。
若那日死的人不是王筍,而是他魏錚。
他的妻子兒女又會經曆什麽痛苦?
魏錚想都不敢想,他與王筍之間有過了命的兄弟情義。
王筍死後,魏錚肩負著照顧他未亡人的職責。
差一點點,王筍的妻子兒女們便慘遭李慎的毒手。
百年之後,李慎怕是無法向地底下的王筍做出什麽交代。
為了讓自己心安,也為了讓自己百年之後有去向王筍道歉的資格。
抱歉,好兄弟,是自己沒有照顧好你,才會讓你死在了李慎刀下。
並且是以自刎這種慘烈的方式離開人世。
每每想到王筍的死相,魏錚便覺得自己心如刀割。
“李慎怎麽連王筍的未亡人都不肯放過?”
寧蘭聽了魏錚這話,立時露出一副義憤填膺的模樣來。
她為了王筍的遭遇而感到十分氣憤,也傷心於王筍未亡人的處境。
唇亡齒寒,若有朝一日魏錚有了些許不測,難道她也要和孩子們淪落到如此慘境嗎?
到時可會有人為她們母子三人抱怨不公?
思及此,寧蘭便正色般地對魏錚說道:“夫君該幫幫王夫人才是。”
魏錚握緊了寧蘭的柔荑,一捏再捏,隻道:“幸而夫人如此善解人意、賢命大義,我與王筍的弟弟仔細商量過此事,李慎已然盯上了王筍的妻子兒女,若想護住她們,還是要將她們接來京城才是。”
寧蘭蹙起柳眉,沒有第一時間插話,而是靜等著魏錚的下文。
此時,魏錚也覺得十分愧對寧蘭,便沒有第一時間去瞧寧蘭的臉色。
寧蘭則靜靜地注視著他,越是沉靜,越是露出些可怕來。
魏錚愣了愣,而後才道:“王筍的弟弟與我商議一番,打算給王夫人一個名分。”
“什麽名分?”寧蘭已然察覺到了魏錚的用意,隻是一時之間不敢相信而已。
魏錚便繼續說道:“夫人,你知曉我對你是一片丹心,從來沒有過納妾或是蓄養外室的心思,隻是為了救下王夫人和王筍的孩子們,不得不讓王夫人以外室的名頭養在我們府裏。”
寧蘭麵容裏一派平靜,隻是等著魏錚說完這話的時候問了一句:“誰的外室,公子的還是你的?”
魏錚愧對著寧蘭,半晌隻說:“自然是我的外室,公子剛剛得女,珍姐兒又菜生產過,受不得打擊。”
隻是寧蘭十分心愛著他,隻怕無法接受魏錚的權宜之計。
魏錚也覺得愧對了寧蘭,霎那間隻能以最真摯的話語表達著心內的歉疚。
“蘭蘭,這可能要委屈你,隻是我也沒有別的辦法,隻能用這樣的萬全之策才能保全住她們母子。”
魏錚一副有苦難言的模樣。
隻是寧蘭不明白,為何自己憐惜王夫人母子,最後卻要將自己的夫君拱手送上。
哪怕她知曉這一切都隻是演戲,卻不願讓王夫人擔上魏錚外室的名頭。
這對她而言是莫大的羞辱,對她的兒女而言也是如鯁在喉的存在。
寧蘭不願意慷他人之慨。
她搖搖頭,對魏錚說:“我不願意如此,夫君,你沒有別的辦法了嗎?”
魏錚沉吟半晌,隻道:“若能有別的法子,我何苦要如此委屈你和孩子們?隻是事態緊急,不得已而為之。”
他無法直言告訴寧蘭,李慎這些時日各處逢源,再由那些藩王們傾力相助,已然將半個朝堂的文武百官們都招攬在了自己膝下。
陸禮的處境已大不如前。
魏錚沒有想著自己與陸禮能不能榮登大統。
隻是想著,要保護好王筍的未亡人,保護好自己的妻子兒女。
與性命相比,這些名聲又算不了什麽。
隻是男子與女子所想的不同。
寧蘭最在意的就是自己的名聲以及自己的兒女。
魏錚雖是為了保全與王筍的兄弟情義,才將王夫人以外室的名頭養在自己身邊。
可外頭的人並不知曉內情,也無法知曉內情。
到時候流言蜚語甚囂塵上,若是等青姐兒和福哥兒年紀再大些,對他們的名聲自然有所妨礙。
寧蘭不願牽連到自己的孩子們。
思來想去,便對魏錚說:“救人有許許多多的辦法,並非隻有這一條路可以走,夫君若將我和孩子們當一回事,就不要做如此蠢笨的決定。”
說完這話,寧蘭甚至都不去瞧魏錚的臉色,這便裹挾著森然的怒意,走出了內寢。
魏錚十分為難,權衡利弊一番後便將陸禮尋了過來商量對策。
陸禮乖覺的很兒,隻道:“寧蘭心愛於你,自然不願意讓你出此下策。”
王筍是為了他的大業而死,陸禮也覺得十分愧對王筍。
可哪怕王筍的未亡人遭遇如此窘境,陸禮也絕計不會以外室的名頭將王夫人豢養在自己的宅院之中。
單說百年之後去地府裏與王筍相見的時候,“外室”這二字便無法言語。
王筍可會怨念魏錚?
陸禮不敢深想,“你的妻子生氣也是應該的,我勸你也好好想想,不是非要走這一條路的。”
“敢情公子替我指一條明路。”
魏錚滿臉的疲累,要知曉他已為了此事擔心了很久,思來想去總是想不出一個合理的章程來。
若是要護住王夫人,那便對不起寧蘭和孩子們。
可若是對王夫人見死不救,魏錚又覺得自己對不起九泉之下的王筍。
自古忠孝難兩全。
魏錚在此如此猶豫糾結,甚至沒有閑心去吃飯。
不多時,寧蘭便差人來瞧了一眼魏錚,得知魏錚如此行狀,她心裏也來了氣。
“縱然我知曉他是為了兄弟情義才要將王夫人收作外室,可這話傳入我的耳朵,難道我不能不高興嗎?”寧蘭無人可傾訴,又因為小林氏還在坐月子的緣故,便隻能將此事說給了沁兒聽。
沁兒聽後便立時給寧蘭斟了一杯茶,又道:“夫人消消氣,您又不是頭一天認識我們世子爺了,世子爺就是如此赤誠赤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