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3章 身前半尺我無敵

字數:5822   加入書籤

A+A-


    房間中。
    李銳盤膝坐在蒲團之上,周身有淡淡青光縈繞,不過半尺。
    可若是有人進入,就會發現是萬道禁行。
    不錯。
    正是他的仙域。
    開辟出了紫府,李銳的境界逐漸穩固,紫府開始反哺大道,再加之日日修煉仙道長青觀想圖,仙道每日都在增強。
    最後的體現便是仙域的範圍增加。
    近半尺。
    可別小瞧了這半尺。
    一般的長劍,也不過就是三尺。
    那些個叫修仙界修士吃盡苦頭的劍修便被稱作身前三尺既無敵,說得便是劍修形成了獨特的劍域,青鋒所及之處,同階無敵。
    李銳的仙域與之類似,而且更為霸道。
    半尺,相比之前寸芒毫無疑問實戰價值大大增加。
    再與人對敵。
    當叫一個身前半尺我無敵!
    加之一身霸道的外門功法,麵對敵手便能成合力,叫人防不勝防。
    有此仙域萬道禁行之能。
    李銳生生以體修之法,走出了一條無敵路。
    當然。
    他也不僅僅隻有外功和仙域。
    走的是外法內武的路子。
    “等練成這陰陽符籙,便應該能成二階符師了。”
    李銳心中暗自思忖。
    修仙六藝之中的符籙、陣法,他可絲毫都沒有落下。
    有朱乾給的陰陽符籙,他二階符師的道路一片暢通,隻需要埋頭走就行。
    對外。
    他一身青玄大道,加之符術、陣術便已經是相當的不俗氣,十分夠用,其餘都是底牌,不會輕易暴露。
    此事其實與吃飯一樣,都要講究餘一些。
    如此一來,遇到突發之事才能有足夠的力氣應對。
    不過是早些年餓怕了,所以多留了一些。
    春去秋來。
    外界紛亂,京城裏卻還是一片祥和。
    仿佛什麽都沒變。
    除了修仙者的數量較之從前更多之外。
    這一年。
    道院第一批弟子裏,終於有好些弟子陸續突破到了四品,張首輔以仙止仙的手段終於初見成效,最直接的,李銳能感受到的國運漲了。
    除此之外。
    還有就是李銳那位師爺遊曆了一趟北原。
    然後。
    北極魔宗就撤兵了,雙方陷入了短暫的安寧。
    可以說,高天下的威懾力已經堪比前世的核彈。
    這便是天人之威。
    不打仗了,國庫裏的銀子重新充裕起來,再加之張首輔力排眾議推行的一係列輕賦減稅的手段,儼然又是大治之象。
    “啟稟陛下,渾天儀觀測,今年國運乃千年來最高,是為祥瑞,乃陛下治下天下太平,萬民安康才能有此盛世,臣賀!”
    太和門前。
    一個欽天監的官員說著。
    “善。”
    聖皇龍顏大悅。
    評價一個皇帝是否聖明,最直接的就是看國運。
    並非虛無縹緲。
    經過千萬年的演化,欽天監早就有一套成熟的監測手段。
    國運漲了,說明他這個皇帝當得不錯。
    欽天監的官員剛剛說完。
    然後又是各個衙門的官員紛紛報上各地祥瑞頻出,至於真假其實不重要,隻要一旁的史官記上濃墨重彩的一筆,叫後世稱頌這位皇帝的豐功偉績就足夠。
    這時。
    一個自雲州而來的官員站出。
    “啟稟陛下,雲州巡撫報,十萬山或有龍脈出,為第一等祥瑞,恭喜陛下,賀喜陛下。”
    龍脈!
    當聽到這兩個字。
    滿朝文武的臉色都變了。
    龍脈,這可是關乎一朝氣運的大事。
    自開國以來,虞國一共養出三條龍脈,分別是橫亙北方,京城百裏之外的太恒山,此乃龍興之脈。
    還有就是江南的武清山,以及劍南的蜀山。
    要不為啥虞國武德這三處最盛。
    其實正是龍脈的作用。
    龍脈所在之地,氣運遠勝過其他之地,所生之孩童往往早慧,根骨更是卓絕,出高手的可能自然是遠多於他處。
    從天下武評裏就能看出。
    現在十萬山再出龍脈.於一國乃大事。
    聖皇手扶龍椅,身子正了正,眼中露出欣喜:“愛卿所言可是真?”
    那官員躬身:“陛下,千真萬確。”
    “好,好,好。”
    聖皇放聲大笑,連道了三聲好。
    虞國三條龍脈,兩條都是太祖養出來的,還有一條也是千年前一位頗有賢名的文皇帝養出來的,現在若是他也能養出龍脈。
    那他這個‘宣’字,就是十拿九穩。
    隻不過.
    這十萬山可是在虞巫交界之地,而且還有清微宗這麽個巨無霸。
    算誰的,還不一定。
    很是棘手。
    聖皇大手一揮:“去請國師,攜尋龍士南下,勘查龍脈,就由李愛卿乃是雲州人士,又與清微宗相熟,最是合適,蒙將軍,你也一並前去吧。”
    聽到國師。
    眾人都是神情一震。
    要知道。
    除去上一次黑牢之亂外,國師已經有將近半甲子未曾出手。
    不過國師本就有監察天下龍脈之責,由國師去也是情理之中,也隻有國師這等人物才有定龍脈的大本事。
    更不用說巫國和清微宗都並非好相與。
    沒有國師這等級別的強者坐鎮,還真就鎮不住。
    至於太平令李銳和蒙衝。
    確實也是極為合適的人選。
    聖皇看似三言兩語,可背後其實已經有頗多考量。
    “臣領命。”
    國師不用上朝,所以李銳和蒙衝兩人走出領了命。
    龍脈一事便就此商定。
    “回雲州?”
    聽到李銳所言,袁安頓時來了興致。
    “嗯。”
    李銳笑著點頭:“十萬山出現了龍脈,聖皇命我跟隨國師前去查看。”
    袁安瞪大眼睛:“竟然是龍脈!”
    他當然曉得龍脈的重要性。
    眼中閃過一抹欣喜。
    自從跟隨李銳來到京城之後,他已經有很久未曾歸過家,正好借此機會回一趟安南侯府。
    李銳:“對了,到時候你大哥也會一同回去。”
    袁安更加高興。
    蒙衝也要回雲州,那便是自北原開戰之後,安南侯府最齊整的一次。
    很快。
    李銳就帶著袁安還有住在府中的鶴千年與蒙衝、聶思明幾人碰頭。
    依照國師的安排。
    他們二人帶著三名尋龍士先行前往十萬山探查。
    “伏先生。”
    李銳對著三名尋龍士中最年長的一人拱了拱手。
    此人曾於尋山司多有合作,所以兩人還算相熟。
    “李大人。”
    “國師大人尚且需要準備,所以過幾日才會到,叫咱們先去。”
    老者伏尉笑嗬嗬的說著。
    李銳點頭:“那就勞煩伏先生先與我們走一遭了”
    隨後袖袍一揮。
    一艘飛舟迎風暴漲,坐十餘人都還是顯得寬敞。
    念頭一動。
    飛舟化作一道虹光朝著南方而且。
    寧中天、譚虎、袁安幾人都很是興奮。
    出門將近十數載,終於是有了回去的機會,一想到馬上就能見到那些老熟人,心中竟掀起波瀾。
    “歸鄉,歸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