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1章 拳開半邊天(加更,二合一)

字數:11172   加入書籤

A+A-


    東海閣最宜觀海,東海城的人都曉得,可卻無一人能享受那俯瞰萬裏波濤的風光。
    李銳不在其列。
    因為他正在東海閣的頂樓,與師爺高天下一同觀海。
    不是並肩。
    他故意落後了半個身位。
    耳邊響起師爺的聲音:“小銳呀,最近可有長進?”
    這句話聽上去,就與尋常富家翁問最喜愛的孫輩,吃飯吃得好不好差不多。
    一旁的鶴千年聽了。
    眼中忍不住露出哀怨。
    怎的高天下對他的時候,沒這等好脾氣?
    他可是記得很清楚,當年在東海城的時候,是沒被打,卻也被高天下比拳頭還厲害的陰陽怪氣捅了好幾個對穿。
    李銳:“屋子掃得差不多,拳法練得還可以。”
    “哦?”
    高天下轉過頭,欣慰的望著自己這徒孫,點了點頭:“比你師父有出息得多,好好練,不用急。”
    聽著師爺孫兩人說話。
    鶴千年眉毛是抖了又抖。
    徒弟與師父的修為相差越來越小,這不丟人。
    弟子不必不如師嘛。
    可他這對師徒倒好,差的是越來越遠了,不是徒弟沒能耐,是他這個做師父的,差徒弟越來越多,這上哪兒評理去?
    看看那李小子說的。
    什麽清掃屋子。
    分明就是已經開辟了紫府。
    什麽練拳。
    分明就是要與他師父一樣,走以力證道的路子。
    原本他養出氣形之後,厚積薄發,以為等過些年突破天象,就能追趕上自家徒弟,沒想到又拉開差距。
    看看,看看。
    對別個徒兒,高天下都是嫌慢。
    可唯獨對李銳,就三個字,不用急。
    為何?
    還不是李銳這進度連高天下都覺得不慢。
    鶴千年咧開嘴。
    沒有鬱悶。
    誰叫他眼光好,找了個好徒弟。
    這也是本事!
    父能憑子貴,師為何就不能憑徒貴?
    幾個師兄弟裏,他實力不是最強的,卻是跟隨高天下時間最多的,為何?
    可不就是他收了個好徒弟。
    高天下望向李銳:“小銳呀,師爺好像還未曾送過你什麽禮物?”
    “能聆聽師爺的教誨就已是心滿意足,徒孫不敢奢求更多。”
    李銳說著。
    一旁的鶴千年則是心頭嘀咕,他一生剛正,怎的就找了個如此會拍馬屁的徒弟?
    高天下則是笑容更多。
    武功騙不了人。
    自己這徒孫一身霸道外功,欲以力證道,都表明必定是個性情堅韌之輩,用鄉村的說法就是強牛脾性。
    可與李銳相處之人,卻又覺得李銳是個極為變通之人。
    正是外圓內方。
    如此很好。
    弟子不必像師,徒孫也是一樣。
    這般性格也沒什麽不好,至少很能活。
    高天下搖頭,也不說話。
    可一身氣勢卻在瘋狂攀升。
    可怕的威壓甚至連李銳都覺得窒息,鶴千年更是後退了足足三步。
    隻見高天下一絲不苟的擺出一副拳架。
    出拳!
    這一拳看上去並無任何特別。
    所謂的特別是拳法技巧本身沒有什麽出奇的地方,一板一眼,尋常第一天進武館的學徒也會這麽練,沒有絲毫花哨。
    但偏偏就是如此普通的一拳,在高天下手中卻練得無人能挑出毛病。
    這便是武官師父口中常言的。
    拳練千萬,神通自現!
    高天下一拳轟出。
    叫一城人震驚的一幕出現。
    東海之上,不少紅霞竟被高天下一拳轟穿!
    直接被一分為二,隻留下不知幾萬裏的雲層溝壑。
    不得了!
    李銳瞳孔微微收縮。
    這一拳霸道得沒了邊。
    而且更叫他震驚的是,高天下這一拳隻用了一身外功,絲毫沒有牽動大道,這才是叫他如此失態的原因。
    猛地閉目。
    李銳仿佛要將這一拳拓印入神識最深處一般,咀嚼再咀嚼。
    他如何還不明白。
    自家師爺這是在教拳!
    這一拳,便是高天下要送的禮。
    拳開半邊天。
    高天下望著閉目呆立的李銳,也不催促,隻是靜靜的望著。
    鶴千年也望著。
    剛才那一拳,他亦是近在咫尺的看了,可卻沒練。
    沒法子的事情。
    拳法這東西,人人都可練,但其實門檻極高,就比如剛才那一拳,看是看了,可是他境界差太多,連皮毛都不可能學得會。
    東海閣之上,隻能聽到海浪拍打礁石的嘩啦啦聲。
    足足過了一刻鍾。
    李銳這才緩緩睜開眼睛。
    高天下:“這拳,學的如何?”
    李銳細細斟酌了許久,這才吐出八字:“我拳即天,身前無人。”
    當聽到這八字。
    高天下忍不住暢快大笑:“這就對咯。”
    說罷。
    他就大步下樓。
    吾道不孤!
    鶴千年則是羨慕的望著自己這徒弟。
    當年他隨高天下練拳,最後練出了半招大橫練,自己這徒弟倒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直接要練出個身前無人。
    “好小子,比你師父還來得霸氣。”
    鶴千年嘴角都快咧到耳根。
    他是真得意。
    李銳凝目望著一潮山海,腦海中高天下的拳意久久不散。
    近合道!
    看了一拳,竟是感覺距離合道近了一大步。
    前路清晰,他需要做的不過就是積蓄足夠多的靈氣,還有足夠強的肉身。
    然後便能順理成章的以力證道。
    這若是被旁人知曉,一定會震驚的掉了下巴。
    李銳行的是穩紮穩打,可這破境的速度可絲毫不比那些勇猛精進的天之驕子來的差。
    不是急功冒進,乃是水到渠成。
    不急不緩,該積累便積累,該突破就突破。
    合乎自然。
    這才是求仙者該有的心態。
    東海城的西邊拔地起高樓。
    正是武安侯府。
    對此。
    東海城的人都沒任何意見,或者說任哪位侯爺來了,都免不了一番問拳,可奈何這一次的侯爺是高城主的徒孫。
    那就是自家人。
    恭賀還來不及,誰還敢不長眼的去叫門。
    高朋滿座。
    李銳封侯,前來祝賀的人都快把一座城都擠爆。
    之後。
    又恢複尋常,東海城的人若不是瞧見那座高樓,都察覺不到,城裏多了位侯爺。
    如此一呆,便是一個春秋。
    這一日。
    原本熾熱的驕陽忽地一暗。
    東海城的人還以為是雲層遮蔽,可抬頭一看,直接驚得一屁股坐在地上。
    隻因遮蔽天日的.竟然是一座城!
    “要不說是仙宗,真真的是大手筆。”
    “娘咧,想都不敢想。”
    寧中天幾人遠眺,恰好能看到那朦朧城牆的一角。
    正是神霄城。
    世人都曉得,白玉京要把神霄城搬來,卻沒想到是真的“搬”。
    寧中天幾人以為,是新建一座城。
    神霄城倒好,竟然是直接飛過來。
    這叫人如何不吃驚。
    李銳眯起眼睛,望了一會兒,而後收回目光。
    師爺高天下已經去了神霄城。
    他不急。
    有師爺頂著,他大可等局勢平緩之後再去,如此能避免很多麻煩。
    ‘金庭小洞天落在無盡海域,因為是受白玉京牽引,所以靠近修仙界十四州之一,白玉京所在的太華州。’
    ‘算是一座.很大的島。’
    修仙界廣袤無垠,不止幾千萬裏。
    有些紫府境的修士,都未能走遍十四州。
    所以多出一個金庭小洞天,也絲毫不會覺得突兀。
    神霄城飛來。
    直接連通了太華州與金庭小洞天,成了唯一的陸路。
    僅憑這一點。
    就足以叫神霄城繁華數千載。
    高天下去了神霄城三日,然後就傳來了消息。
    “李小子,東海城成了神霄城三十六衛城之一。”
    “你以後就替你師爺守好東海城就行。”
    “其他的無需操心。”
    鶴千年說著。
    那日,是他跟隨高天下去的神霄城。
    李銳眨了眨眼睛。
    他如何不知道,這是師爺故意偏袒,叫他好生在東海城裏修煉,無需卷入神霄城的是非之中。
    端是用心良苦。
    其他人,即便是徒弟,高天下都不會這般上心。
    誰叫李銳素來長輩緣都是極好。
    神霄城落地,自太華州前來遊曆的修士越來越多,連帶著東海城裏都多了好些“小神仙”。
    這一日。
    東海城,武安侯府中。
    “李候,許久未見了。”
    談玉笑嗬嗬的抱拳打著招呼。
    他本就是神霄城之人。
    隻不過當年把返回修仙界的資格讓出,這才在虞國當了好些年的監副。
    現在來了修仙界。
    他當然是要返回神霄城的。
    本就與李銳私交不錯,所以這才喚做李侯。
    “談道友。”
    李銳將眾人迎入正堂。
    除了談玉之外,之前見過的神霄城女弟子,俞紫衣也是一並跟來,除此之外,還有三個神霄城的執事。
    “李候,有時間可來神霄城逛逛,我做東,城裏可是有不少有趣之處。”
    “是極,是極。”
    談玉熱情相邀,俞紫衣在一旁附和。
    兩人很是客氣。
    相比之下。
    其餘三人就有些若有若無的倨傲,甚至還有幾分敵意。
    李銳將這一幕幕都收入眼底。
    心裏跟明鏡似的。
    這三人之所以如此,一是他小洞天的出身,就與虞國京城中的老人一般,看哪個外鄉客都是鄉巴佬。
    二是李銳與他們同境,還是小洞天走出來的。
    結果成了丙等長老。
    這就叫他們更不服氣。
    要知道,神霄城的長老也是分為甲乙丙丁四等,他們幾人無一例外,都是最低等的丁等長老。
    而李銳一個外來戶,卻能後來者居上。
    能好脾氣才是怪事。
    沒有出言譏諷,就已經是看在談玉和俞紫衣的麵子上。
    約莫一盞茶。
    那三人就找了個由頭,先去東海城裏遊玩。
    等三人徹底離去。
    談玉這才有些尷尬的解釋:“我這三個師弟打小就長在神霄城,見識淺,李長老可莫要見怪。”
    他是一樣的出身。
    所以最是懂。
    若非李銳在東海救過他和俞紫衣一命,說不定也是眼睛長在腦袋上的模樣。
    也不怪他這些師弟。
    誰叫白玉京的五城十二樓,也能算作白玉京的正統,地位極高。
    走出去,誰不得尊稱一聲仙師?
    要以為修仙界就是遍地真神仙,那就是在做夢。
    修仙界大修士多,那是因為修仙的人多,如他們這般,能拜入白玉京,成就紫府的,已經是萬裏挑一。
    去了一些三流仙朝,做個國師都不是不可能。
    地位尊崇。
    有些傲氣也是難免。
    李銳絲毫不在意,擺了擺手:“能理解。”
    他心中若有所思。
    一葉知秋。
    這些個神霄城長老與談玉相熟,尚且如此,其他人對他的不滿隻會更多。
    高天下叫他留在東海城,無疑是極為明智。
    否則去了神霄城,恐怕處處都是暗箭。
    防不勝防。
    即便李銳能應付,也要耗去極多的心力。
    對此,他那師爺已經早就給想好了路子,那就是一個字,練。
    隻要李銳將那一拳的真意完全消化,遲早能以力證道。
    到時候再去神霄城。
    就能從容很多。
    誰不服,打一架便是。
    江湖上,拳頭硬的有理,在修仙界,其實也是差不多的情況。
    城越大,紛爭就越多。
    神霄城作為太華州幾大仙城之一,足以庇護天人境渡劫,城中不止住著多少散修老怪物,還有各宗遊曆的強者。
    資源是多,但無聲無息夭折的天驕也是比比皆是。
    所以反倒不如退而求其次。
    在東海城裏,也能享受到不少神霄城的好處。
    當然。
    李銳能如此輕鬆的舍去幾乎到手的富貴,是來自於他的一身逆天根骨。
    無需搏命去爭。
    相比之下,耐心修煉,而後以絕對的實力碾壓,不留下絲毫破綻,這才是王道之法。
    不看看,那些個最拔尖的天才,哪個不是直接一出世就橫推,直指登仙。
    修煉無歲月。
    東海城潮起潮落不止幾萬,晃眼便是三年。
    郊外,荒廟。
    “這些魔修當真是可惡,真把咱們虞國當羊圈了不成?”
    寧中天朝著地上的屍體啐了一口。
    看看。
    都是些什麽東西,有的狗頭人身,生生把自己練成了怪物。
    忒惡心。
    寧中天是發自心底的厭惡。
    這些年,他可是沒少為了魔修之事四處奔走,不知有多少魔修死在他手上。
    修仙界比不得小洞天。
    小洞天裏人皇一統中原之後,魔宗就成了異端,人人喊打。
    可是在修仙界就不一樣。
    有活了千年的老魔,更有獨占半州的魔宗。
    這些個魔修看到新落地的小洞天,可不就一個個如聞到了肉腥味的狼一樣。
    正在寧中天思索間。
    身後傳來一個聲音:
    “魔修確實有些難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