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別宮星霜,外柔內剛

字數:8455   加入書籤

A+A-




    inf

 事情交代完後,朱翊鈞靜坐了一會,才動身去給兩宮問安。
    這兩天絞盡腦汁,思慮一刻不休,身體雖然吃得消,卻著實有些耗費精神。
    這還是沒有著手處理朝政,甚至因為孝期的關係,連下午的騎射也免了。
    可即便這樣,都讓他有些疲累。
    也難怪有不少不想上朝的,想做個好人君,不比996輕鬆多少。
    難得散漫放空一會,朱翊鈞拒絕了步輦,隻在身後跟著幾個宮女太監,往陳皇後的寢宮走去。
    陳皇後是先帝續娶的正宮,又沒有子嗣,被先帝以“無子多病”為由,趕到別宮居住,地處偏僻幾乎照比冷宮,可讓朱翊鈞好走。
    不過好在他今日總算是沒被攔在殿外。
    “殿下,皇後娘娘請您進去。”宮女低眉順眼,在前引路。
    朱翊鈞點了點頭,跟在身後。
    這位陳皇後當真是個可憐人,正宮出身,卻不得寵。
    嗣君即將登基,又不是自己親兒子。
    太監宮女都去李貴妃那裏阿諛,幾乎沒什麽人來陳皇後這裏燒冷灶。
    前身見這位陳皇後的次數也不多,印象中,是個清冷的性子。
    “殿下您稍待,奴婢進去稟報。”宮女停在了門外說道。
    這處是別宮,殿閣不多,殿內擺飾幾乎看不到幾件。
    朱翊鈞四下打量,隨意應了一聲。
    不一會,宮女再度出來,請他進去。
    朱翊鈞剛進一入內,就看到陳皇後穿著皇後縗服,倚靠在窗邊的桌案旁。
    陳皇後看起來不過三十出頭的年紀,姿容極美,氣色卻不太好,白色的鞠衣,灰領褾襈裾,襯得臉色泛白。
    鞠衣前後,織著黑金色的雲龍紋,顯出一絲高貴的清冷。
    陳皇後見朱翊鈞進來,看了過來。
    朱翊鈞當先行禮“兒臣,問母後躬安?”
    陳皇後聲音如清泉流響,緩緩道“大行皇帝這一去,我倒真成哀家了,這宮中,已經是好幾日沒來人。”
    “昨日睡得不是時候,倒是怠慢我兒了。”
    朱翊鈞也不由起了惻隱之心,他回道“母後宮中清冷,是兒臣的罪過,日後,兒臣每日來給母後問安。”
    陳皇後輕笑一聲“你倒是好孝心,難怪,也隻有好孝子,才會夢中都思及大行皇帝。”
    “一早我就聽說,妹妹四處跟命婦們誇你轉了性,一夜之間就懂事了,現在看來,確實像模像樣,不錯。”
    雖然不是生母,但宗法在上,約束力卻是隻大不小,朱翊鈞可不敢含糊。
    受了誇獎,自然要謙遜一番“母後教訓得是,兒臣以往確實過於荒慢正業,日後還請母後多多訓誡。”
    說到此處,他幹脆打蛇隨棍上“母後,最近日講正在學《尚書》,兒臣溫習時,發現還有些疑惑之處,可否請母後開解?”
    陳皇後跟李氏不一樣,她是書香門第。
    其父將門出身,科舉不第累試。其母是太子少保、禮部尚書張文質的孫女。
    陳皇後自幼小熟讀四書五經,對經典學問,自然也是頗有體悟。
    當然,對朱翊鈞來說,請教什麽不重要,重要的是請教這件事。
    他幫助過的人,不一定會心懷感激。
    相反,幫助過他的人,絕大多數,都會對他抱有好感。
    這是他前世總結出來的金科玉律。
    而所謂請教,更是屢試不爽,每每都能獲得領導的青睞——當然,請教的資格反而最為難得。
    如今朱翊鈞有樣學樣,用在陳皇後身上,自然也卓有成效。
    隻見陳皇後點了點頭,整個人都正襟危坐了些“嗯,你這個年紀,尚書確實晦澀了些,不妨說來聽聽。”
    一邊說著,眉眼都笑開了,顯然很是受用。
    朱翊鈞連忙叫人取來一本尚書。
    一邊翻著書頁,一邊露出疑惑不解的神色,屢屢發問。
    大部分人都是好為人師的,陳皇後也不例外,更何況難得有人說說話,自然不吝指教。
    陳皇後但有指點,朱翊鈞立馬恍然大悟,而後舉一反三。
    在朱翊鈞有心捧場之下,每每撓到陳皇後癢處,其不自覺就沉浸了進去。
    就這樣過了一個時辰。
    朱翊鈞離開之後,口幹舌燥的陳皇後還有些回味其中。
    在她喝茶潤喉的功夫,大太監小步走了進來“娘娘,皇太子殿下往李貴妃那邊去了。”
    陳皇後這才回過神,點了點頭。
    她又看著空蕩蕩的殿閣,臉上有些淒婉,開口道“陳算,你說,哀家怎麽就沒個兒子呢?”
    陳公公寬慰道“娘娘,太子殿下就是您的兒子。”
    陳皇後自嘲一笑“也對,是個好兒子,好得我都不知道我那‘好’妹妹怎麽生的。”
    說罷,她又抬頭,看著窗外。
    似乎呢喃一般說道“讓陳洪收斂些罷,背著我幫張四維私遞奏疏,被馮保攔下才知道求我?昨天孟衝才剛死,我可不忍心你們這些老人,一個個走得比我還早。”
    這兩位姓陳的大太監,都原本是陳家家奴,跟著她進的裕王府,名字還是她母親賜的。
    陳算把頭埋得極低“奴婢這就去跟他說。”
    陳皇後點了點頭,看著窗外日景,不再言語。
    ……
    朱翊鈞到李貴妃寢宮外的時候,剛好遠遠看到馮保從裏麵出來。
    一進寢宮,就看到李貴妃臉色鐵青。
    他心裏納悶,卻還是做足了禮數“兒臣,問母妃躬安。”
    行完離沒聽到李貴妃回話,他湊到李氏身邊,陪著小心“誰惹我娘親生氣了?娘親告訴我,我這就去找他麻煩。”
    李貴妃氣急地扔出一份奏疏,摔在桌上“你看看吧!”
    朱翊鈞心裏疑惑,卻不露聲色。
    他輕輕拿起奏疏,翻看起來。
    竟然是一篇高拱彈劾馮保的奏疏,上麵列舉了馮保公器私用、貪贓枉法、戕害同僚、隔絕內外等等罪狀,言之鑿鑿。
    馮保這麽老實,竟然就這樣呈遞到李貴妃麵前了?所以是在生馮保的氣?不應該吧?
    朱翊鈞試探道“娘親,些許小事,不值得娘親動怒。”
    李貴妃陡然失態“小事!?那還有什麽是大事!”
    “這高拱到底是要做什麽!”
    “你還以為他隻是文臣心思,才總跟馮大璫不合?”
    “你知道他說什麽嗎!?”
    李貴妃幾乎從牙縫裏擠出幾個字,語氣森冷“他說,十歲天子,何以君天下!”
    朱翊鈞看著失態的李貴妃,默默合上了奏疏。
    這就是馮保的陰招了。
    一句何以治天下,跟何以君天下,意思截然不同。
    直接從十歲怎麽治理國家,變成了十歲怎麽做皇帝。
    這已經觸碰到了李氏的逆鱗,這話一出,高拱在李貴妃這裏的任何話,都變成屁話。
    被記恨上的人,是不會被客觀看待的。
    而馮保作為李貴妃的自己人,高拱的上奏彈劾,立刻變成了對內廷,對李氏的挑釁。
    手段簡單,卻屢試不爽。
    偏偏朱翊鈞也沒什麽辦法,畢竟,高拱真說過類似的話。
    他深吸一口,臉上露出同仇敵愾的神色“安敢如此欺我孤兒寡母!?”
    “母妃,等我幾日後登基,我便將他驅出朝堂!”
    李貴妃神色這才緩和了些,卻還是覺得不解氣,將高拱的奏疏撕了個幹淨“這般大逆不道,馮大璫還說單憑這話,治不了他的罪!豈有此理!”
    這就是留中不發了——物理上的。
    朱翊鈞很有眼力見,喚來宮人將碎紙焚燒一空。
    他沒有幹看著,連忙上前拍著李貴妃的後背,安撫道“娘親,不要與這種老朽置氣,否則反而成全了他。”
    “宋朝的徽宗皇帝,在登基之前,就被宰相章惇評價為‘端王輕挑,不可君天下’,與高拱大逆不道一般無二。”
    “但此後徽宗皇帝無惡不作,被金人打破了京城,擄去了金國,身死人手為天下笑,卻正應了章惇那句話。”
    “如今的高拱,恐怕是以章惇自居,得意洋洋。”
    “娘親不但不該成全他的心機和名聲,反而應該要讓高拱好好看看,娘親的兒子,是如何了得,又是如何君臨天下的。”
    “屆時,兒臣再舊事重提,讓他好好與母妃認錯。”
    朱翊鈞一番開解,李貴妃的臉色總算是好了些。
    她沒好氣地說道“沒念幾天書,說起話引經據典,前朝故事一套一套的。”
    朱翊鈞連忙挽著李貴妃的胳膊“是母親管束得好,才讓兒臣懂了些學問道理。”
    李貴妃瞪了他一眼“說到這,還沒跟你算賬呢!”
    朱翊鈞眼睛眨了眨,疑惑不解。
    李貴妃敲了他腦門一下“今日文華殿當值的太監說,你日講時神情恍惚,走神了是也不是?”
    朱翊鈞聽了立馬知道所指何事,心中歎了口氣。
    這黑狀當真是告得沒完了,自己當時想著張居正奏對的事情,走了會神,也能被人告到李貴妃這裏來。
    不用想也知道是當值的太監,傳到馮保那裏去了。
    好在他不是前身,否則還真要吃個悶虧。
    朱翊鈞收斂了笑容,在李貴妃麵前站了起來,而後長長拜下。
    李氏疑惑不解。
    朱翊鈞沒有解釋什麽,隻是跪伏在地上,一字一頓開始背誦起了日講的內容“太甲既立,不明,伊尹放諸桐,三年,複歸於亳……”
    李貴妃雖然不太懂,卻也明白他在做什麽了,就這樣靜靜聽著,頻頻點頭。
    不一會兒,朱翊鈞就背誦完整個段落。
    但他沒有停下,又開始解釋起這篇文章的意思。
    李貴妃心下滿意,認可了這家兒子今日是認真學了的。
    她開口道“好了,起來吧。”
    朱翊鈞卻並未動作。
    直到李貴妃開始有些不耐的時候,朱翊鈞終於將今日的課業,都背誦了一輪。
    但他沒有順勢起身,而是將頭埋得更低“娘親,昨日兒臣當麵允諾過母親,進學修德,無事荒怠。”
    “而今自然勤勤懇懇,不敢有半點疏忽。”
    “可母親卻妄信小人讒言,貶損嗣君威儀,如此,何異於高拱?”
    “兒臣鬥膽,請娘親日後,多信任兒臣三分,親自看著兒臣有無行差踏錯便是,也省得小人再進讒言。”
    朱翊鈞突然鬧這麽一出,李貴妃有些下不來台,紅著臉將他扶起。
    別過臉說了句“我兒懂事了,會教訓娘親了。”
    朱翊鈞不依不饒“非是教訓娘親,隻是娘親信任外人勝過我這兒子,無端指責,兒臣心中委屈。”
    李貴妃輕咳一聲“好了好了,娘親知道了。”
    見李貴妃態度終於軟化,朱翊鈞臉色也是多雲轉晴,連忙又給她揉起了肩。
    觀感就是這也一點點扭轉的。
    想讓人覺得你可以信重,最優解就是態度溫和,但不讓底線,用卑微的態度據理力爭。
    尤其母子之間更要如此,否則一旦做了媽寶,那年紀再是增長,都枉然了。
    李貴妃回過神,還是覺得有些丟麵子,找補道“也不是娘親不信你。”
    “你看,又有言官上奏,說天狗食日,乃是上天示警,多有君上不德所致,讓你自省己身罪過,抄錄道劄佛經,祭告上天。”
    “娘親這也是幫你查漏補缺,以免你真有事惡了上蒼。”
    說罷,李貴妃拿出幾分奏疏,遞了過來。
    朱翊鈞失語,懶得去接奏疏。
    這種奏疏,向來都沒什麽營養,卻站著政治正確的高地,讓人無從反駁。
    至於誰這麽缺德……多半是張居正了。
    這佛經道經一抄,沒半個月是消停不了的,耗費心神精力。
    一天除了視朝和日講,其餘時間恐怕都得撲在著上麵。
    以往都是他用駁雜無用的文件淹沒領導的辦公桌,如今倒是被還施彼身了。
    報應不爽啊。
    無奈的是,他還真沒法無視這種奏疏,這也是如今禮製的一部分。
    就像旱災要祈雨,宮廷失火要下罪己詔一樣,躲不過去。
    而且李貴妃拿出這幾份奏疏的態度也很明顯,抄佛經道經啊,好事,趕緊抄起來。
    朱翊鈞隻能應下“兒臣回去便好好抄錄。”
    李貴妃滿意地點了點頭,算是揭過這事了。
    -----------------
    注1孝安皇後陳氏,通州人。嘉靖三十七年九月選為裕王繼妃。隆慶元年冊為皇後。後無子多病,居別宮。——《明史·列傳·卷二》
    inf。in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