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6章 把棺材給她用
字數:3167 加入書籤
“沒有,肯定沒有!”劉天生非常堅定地又是擺手又是搖頭,說道,“我做了幾十年的村長了,對桃源村哪一個人不是了如指掌,別說十六年前了,就是從我懂事起到現在,桃源村就沒有一個人失蹤沒有找到的。”
“你們要想想,以前的農村人大部分都是待在家裏務農的,小孩子就在村學校讀書,很少有人出去的,都在一個村裏,情況肯定是大家都了解的,有人不見了,馬上就會知道。不要說我,就是幾乎每一個桃源村的人都知道,桃源村就沒有失蹤過人。”
“去外地打工都隻是近十幾年的事情,我們村也確實有不少人去打工了,哪怕一兩年不回來都正常,但從來沒有哪 一家有人失蹤找不到了。”
劉天生說的是實情,也符合時代發展的特征,吳凡和楊如柳自然相信。
“會不會有外村的人偷偷地把死人埋到這裏來呢?”楊如柳又問了一句。
“不可能的,農村裏講究的就是落葉歸根,就是在外麵死了,也一定要運回家裏安葬呢,又怎麽會把屍體送到外麵去葬。再說了這是人不是狗,哪有不用棺材的道理,況且衣服都沒有穿,真正死人是要穿壽衣的。所以說吧,這一定外地人,不知道什麽原因到了這裏,被人害了,就地掩埋了!”劉天生非常幹脆地說道。
這也符合吳凡和楊如柳的推測,於是楊如柳順勢問道:“天生叔,那十六年前,有沒有什麽陌生人來過桃源村的嗎?”
“十六年前?”劉天生重複了一句,伸手撓了撓頭,顯然是在回憶。
一會兒後,他非常肯定地說道:“如果沒有記錯的話,那一年肯定是沒有年輕的陌生女人來過。不瞞你們說,村裏人家的親戚,我都大部分認識,每年會來的親戚我記得。當然了,這一點我也不能絕對說沒有錯漏,因為有的親戚以前沒有來過,說不定那年來了呢。”
“這一點,也容易搞清楚,問一下村裏人,看一下有沒有哪家的親戚曾經有年輕女人失蹤的,如果沒有,或者有但不是那個時間,也就能排除了!”
劉天生的話說得非常在理,所以吳凡和楊如柳同時點了點頭,表示了認可。
“對了,那十六年的時候,有沒有陌生男人來過呢?”楊如柳又提出了新的問題。
“這就記不清了,說實在的,陌生男人確實是時常有來的,有的是來收古董什麽的,有的是來收購特產什麽的,還有一些捕獵的,有一些撿香菇什麽的,確實有,記不清!”劉天生無奈地搖了搖頭。
這一點,吳凡和楊如柳同樣理解。
畢竟劉天生是村長,但不是站在村口的保安呀,有一些陌生的男人進來了,他不一定能看見。
隻要知道村裏人沒有失蹤的,就已經是一個非常負責任的村長了。
於是楊如柳也不再問話了,說道:“好了,那我們就直接從查找失蹤人口方麵來下手吧,等確定這個女人的一切特征和遺傳基因後,我們就開始查身份,查到了身份就能知道是哪裏人了,隻要不是桃源村的人就行了,謝謝你, 天生叔!”
“那倒不用客氣,隻是現在這裏怎麽辦?”劉天生有一些憂慮地說道,“要是知道這裏可能曾經發生過凶殺案,員工還敢住在這裏嗎?”
楊如柳看了一眼吳凡,意思是這個問題看他怎麽說。
吳凡如實說道:“有不少地方的建築,比如城市裏的商品房,以前就是墳堆呢,還不是一樣的住。再說了,我和柳姐商量好了,這個案子就秘密調查得了,隻是治安方和當事人家屬知道就行了,不公開。同時這三天,就對外公布暫停施工,相信就不會有什麽人知道了。”
“當然了,員工就算知道了,我也相信隻要我說沒事,他們就不會在意的。那個女鬼也說了,絕對不會為難我們,隻會找害的人報仇。”
“我也相信,隻要我們按她說的去做了,好好地安葬了她,她不僅不會找我們的麻煩,還會感謝我們呢。對了,天生叔,我還想問一下你,如果把她安葬到我們桃源公墓上去,你覺得可以嗎?”
“可以呀!”劉天生說道,“她既然是在桃源村的範圍內被發現的,就可以當成是桃源村的人吧,葬在公墓裏對任何人都沒有影響,相信村民也都會同意的,你就直接安葬就是了!”
“那就這樣說定了,我今晚就把她運去公墓安葬,對了,有沒有棺材呢?”吳凡說到這裏,馬上就又露出了憂慮之色。
“這個吧,把我的給她用!”劉天生非常幹脆地說道。
“啊,這不太好吧?會不會給你帶來不好的運氣呀?”楊如柳馬上說出了自己的疑惑。
不過,劉天生卻擺了擺手,說道:“不會,棺材這個東西就是做好等死用的,如果有人來借,要爽快的借,如果有人說不借,我自己要留著用,那麽說不定很快就用得上了。”
“曾經有一個村的村民,就是這樣的,他才五十多歲呀,人家出意外死,之前沒有做好 ,找他借棺材。他本身就算活個七十歲,也還有十幾年,不急呀,可他不同意,說我要留著自己用的。大家都知道,這隻是不想借的借口,真等他要用的時候,人家家屬不早就還了新的嘛。”
“結果在等那個人下葬後的第三天,這個人也是突然意外死亡了,那棺材果然慶幸沒有借出去,不然他自己都沒有棺材用。當然,這是別人開玩笑說的,事實上,如果他借出去了,反而可能比原來還活得更加命長,畢竟好人長壽呀。”
“我現在把我的給她用了,說不定我也能再多活個幾十年的,為什麽不行,可以!”
聽了劉天生的話,楊如柳朝他豎起了大拇指,說道:“村長就是風格高,不但願意借,還有一個好的理由。”
劉天生苦笑道:“借還是要借的,不過吧,理由也不是找的,而現實確實有這麽一回事,還有一個村的一個人,人家老人去世了,家屬跟他商量,說想埋在他家的一塊菜地上麵,結果他說不行,那菜地他自己要留著埋的,結果沒多久,這人就死了,果然是葬在菜地上。”
“這也說明了一件事情,多多行善還是有好處的,斤斤計較的話,說不定就惹禍上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