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第120章 老康小康

字數:4056   加入書籤

A+A-


    張震清咳一聲道,“老兄最近可好,這是什麽風吹的,想起給我來傳呼了?”
    範曉建焦急說道,“老弟你現在還要古董不,我有件祖傳的東西想賣了。”
    這家夥能有好東西?
    張震還在等文物總店老陳電話,興趣缺缺地說道,“先說說是什麽東西吧,你應該知道,這年頭古董大多數賣不上價!”
    範曉建說道,“好東西,絕對好東西,清朝的瓷器啊,別人出兩千我都沒賣,這不想著你了嘛,咱見個麵談談?”
    張震簡單聽了下介紹,感覺東西價值不高,也不想為了一件不知道真假的東西浪費時間,當即給了他店裏的電話和地址,讓他自己送去店裏去鑒定。
    剛掛了電話,傳呼機又響了,竟然又是本地陌生號碼。
    張震皺眉回了過去,電話接通後對方是個南方口音的男子。
    “張總,我叫錢湧,是香江林小姐派來的人,您現在方便來酒店一趟嗎?”
    林詩瑤的美刀送到了,張震大喜,立刻問了酒店地址。
    掛了電話出門叫上熊戰王猛,帶上這些天搜集的黃金出門而去,隻留下王強在家裏留守。
    此時張震感覺,還是人手太少了,現在各處房產都放著了不得的東西,人少了不安全啊。
    回頭怎麽也得讓熊戰他們再找些人,或者盡快修好了王府,再建一座地下倉庫,把所有東西都集中在一起才放心。
    交接非常順利,雙方確認過身份之後,張震收到了十隻皮箱,裏麵裝著五百八十萬美刀。
    這是林詩瑤想方設法幫忙搜集的,其中還有她自己的私房錢。
    現在加上張震自己手裏的兩百多萬,總共有八百萬美刀了。
    張震把黃金交給了錢湧,讓他們一定要小心,休息夠了盡快返程。
    他們來時帶著如此多美刀,不能坐飛機火車,而是一路沒黑沒白的自駕車,而回去還得如此,相當辛苦。
    臨別之際張震還給他們留了一摞華夏幣,作為路上的開銷和辛苦費。
    回去的路上,槐婷婷打來電話,張震坐在副駕上,接起二哥大。
    現在槐婷婷的車上,和張震的那輛車都裝了二哥大,隻要是在車上二人聯係都非常方便。
    簡單說了情況,讓她直接去家裏等著。
    張震車上這麽多美刀,也不敢在外麵停留,更不能都放在一處。
    於是先拐了個彎,到了店裏交給葉芬芬一百萬美刀,作為儲備資金。
    剩下的他打算都交給槐婷婷,讓她抓緊兌換成華夏幣。
    今天店裏是邵玉娉值班,她和張震閑聊幾句開始抱怨,這些天店裏生意越來越清淡了,有時候一天連一個人都沒有。
    雖說古董行是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的生意,但也不能每天都沒客人。
    這很不正常,肯定是那些島國人使得壞。
    張震道,“今天我一個朋友要賣東西,他來了麽?”
    邵玉娉道,“確實有你個朋友來電話,說送東西來,可現在還沒來呢,我估計又在門外讓人家截胡了。”
    張震為了對付這些島國人,挖了個大坑,準備以絕後患。
    但是現在也不能一點反應都沒有,否則就有點不正常了。
    他站在櫥窗前,正看到一個半熟臉抱著個瓦楞紙箱走來。
    細看這人正是有過一麵之緣的範曉建,張震剛要開門招呼,就看到一個鬼鬼祟祟的男子冒出來,把範曉建攔住。
    看架勢又要把他拉走。
    這竟然明目張膽的截胡了,就算是泥人也得有點火性,何況張震不是泥捏的。
    他叫過熊戰,“老熊,你看了嘛,這小子在咱店門口截胡客人,你說揍他一頓算不算缺德?”
    熊戰瞪眼道,“他就夠缺德了,打死活該。”
    說著就要出門,張震拉住他道,“別真打死了,照著熊貓那個標準就行,給他長長記性!”
    島國人安排在精誠齋門口截胡客人的小子,剛剛和範曉建搭上話。
    “哥們啊,你是去這店裏買東西啊,我給你說他們店裏都是假貨啊,上次......”
    範曉建道,“不不,我是賣東西,別耽誤我功夫了。”
    “哎呀,你賣東西更不能去他家了,這家黑著呢,上次一個乾隆青花瓷瓶,別處開價上萬,他們才給八百塊,你要賣東西啊,看了嗎那邊那家店,絕對場麵,給的價錢還高......”
    這貨正在滿口吐沫星說的正歡,突然眼前出現個彪形大漢,把他按在地上就是一頓捶。
    這貨連慘叫聲都沒發出來,眼前一黑就徹底失去了意識。
    熊戰拍拍手站起,衝正在發傻的範曉建道,“老板在店裏等你呢。”
    說罷也不停留,徑直出市場打了輛麵的走了。
    範曉建嚇得滿頭冷汗,心中暗道幸虧沒被忽悠走了,這賣古董太危險了。
    他急忙跑進精誠齋,一進門就看到張震衝他嗬嗬直笑。
    “哎呀老弟,不,張老板,你原來幹這麽大的買賣啊,在玻璃廠都有店麵,厲害、厲害,我當初看走眼咯。”
    張震讓座,叫人上茶,和藹說道,“別誇獎我了,我這也是小灶初起,比不了你幹的大買賣啊,怎麽東西拿來了嗎,先給我看看。”
    範曉建將紙盒打開露出隻一尺多高的細頸青花瓷瓶。
    張震也沒戴手套,拿起掃了一眼款識,笑道,“老哥,你先說說這瓶子怎麽來的吧,打算多少錢出手?”
    範曉建品著茶道,“這可是我祖上傳下來的,聽我爹說是當年我太爺爺花上千大洋買的,那時候都上千大洋了,現在怎麽不賣個三五萬啊?”
    這貨說著都有點心虛,偷看了張震一眼。
    張震放下瓶子大笑道,“得了,我先給你說說哈,這瓶子你肯定找人看過了,是吧,人家給你開價不會超過五百塊,沒錯吧?”
    範曉建耷拉了腦袋,低聲下氣道,“要真是才給五百塊,毛用都沒有,我還不如留著擺家裏呢。”
    張震道,“你這瓶子款識上寫的是康熙年造,可它不是康熙的,而是小康的。
    光緒時期,為了拉動經濟,慈禧重視出口,對瓷器尤為上心,重新派了督陶官前往景德鎮,著力發展瓷器和恢複康雍乾時期的工藝。
    經過她這一折騰,光緒時期的瓷器再度上了一個台階,這時候有些瓷器模仿康熙時期風格落款也是康熙,所以被戲稱為小康。
    由於這時代的產量很大,所以存世量大,小康和老康差的價格可不是一星半點啊。”
    :..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