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2章 外包的歧視

字數:5462   加入書籤

A+A-


    第(1/3)頁
    互聯網的業務很多,很多事情自己做不過來,就會挑出一些相對簡單的工作,交給外麵的第三方公司來做。
    就比如ai的數據處理。
    在海量的數據裏,要人工的把每一條數據做上標注,對數據進行分類,然後用數據對算法進行訓練。這是一個單調的重複的、沒什麽技術含量的工作,基本上隻要會英語,懂一些基本的數據分類就行。
    周不器知道這件事,是紫微星國際這邊,沈向陽跟他的匯報。
    就是沈向陽要把這類數據分析、數據處理的外包給印度的外包公司去做。
    周不器一度還挺驚訝。
    為什麽不要外包給國內的團隊來做?可以為國內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啊!
    答案也很簡單,就是省錢。
    外包給印度來做,用工成本是每人每年10萬盧比……大概就是2000美元的年薪,要是放在矽穀,年薪得20萬美元!哪怕是外包給國內的員工,年薪也得2萬美元左右。
    而且,印度的英語普及度更高,管理更嚴酷,也更適合做一些類似的工作。
    隻不過紫微星的外包情況,周不器就不是太清楚。
    隻以為是一些內容審核、客服之類的工作會外包。
    提議李俊去開一個小公司,其實很簡單,來紫微星這邊接一個外包的單子,也不指望賺什麽大錢,很容易就做起來了。
    李俊卻不一樣,“我可不想接外包單。”
    周不器問:“怎麽了?”
    李俊道:“太累!”
    “那就少接點唄。”周不器就有點莫名其妙,“累不累的,難道不是工作量太大?少接點單,然後你少賺點中間商的差價,工作量小一點不就行了?”
    “身體上的累,那其實都好說。”李俊搖搖頭,隨即歎了口氣,“主要是心累,是一種人格上的辛苦。外包的人我見過太多了,說實話,不好處理!”
    周不器不太了解相關情況,“什麽意思?”
    李俊道:“外包有歧視啊!”
    周不器問:“什麽歧視?”
    李俊道:“外包員工,就相當於臨時工。讓外包員工和正式員工在一起工作,哪怕一個外包員工能力再強,也要聽從一個正式員工的工作安排和調遣。在一起工作的時候,外包員工的身份都會存在著局限性。”
    “不會吧?”
    周不器大吃一驚。
    李俊就很奇怪的看他一眼,才發現自己失言了。
    原來大老板根本不知道這一類的事情。
    周不器追問:“仔細說說,到底怎麽回事?”
    李俊猶豫了一下,就拿出了手機,打開了微書的工作群,翻了一會兒,果然看到了一段留言,遞給了周不器:“你看這一段,就很有代表性。”
    周不器看了一下,登時火氣就上來了。
    第(1/3)頁
    第(2/3)頁
    這是一段來自hr的通知。
    言語裏充滿了歧視和不公正!
    “通知!”
    “外包!外包人員要注意,你是外包,不是正式員工,麻煩不要隨便偷吃公司的零食。”
    “注意素質!”
    看到這段話,周不器真是驚呆了。
    真沒想到自己的公司裏,竟然會發生這種事!
    李俊拿過手機,又翻了一陣,又找到了一段話,遞了過來。
    這又是一段hr的微書通知。
    “@所有人:我再一次正式跟各位開發經理和前端架構師明確一件事:外包人員過來,就是幫我們幹活的。”
    “1,他們不會轉正,我們更不會接受他們成為我們的正式員工,我們要是真做這種事,我們就需要向外包公司賠付12個月的服務費。我希望各位在用人的時候,要謹慎說話,不該承諾的別亂承諾,免得引起不必要的紛爭。”
    “2,他們不是我們的正式員工,合作起來,你們覺得不行,記得第一時間通知我,要趕緊換人。不用擔心沒人用就不上報,外包團隊有的是,不必去遷就他們。”
    “3,外包同事過來,平時工作上給予一定的人情味即可,無須投入精力去管理,使喚不動就換人,別猶豫、要果斷!”
    周不器平時都不怎麽關注紫微星這邊的業務。
    因為紫微星做的太成功了,在國內市場已經成為了不可撼動的一方巨頭。
    所以他對互聯網業務的關注,更主要的都是放在紫微星國際那邊。
    卻沒想到,國內這邊竟然發生了這麽殘酷到失真的事!
    紫微星國際也有外包業務,包括矽穀的很多大公司也都有外包業務。不過,矽穀巨頭的外包業務,可不是在美國的本土市場,都是去印度、非洲、南美、東南亞等廉價勞動力的地方去找外包公司。
    彼此分開。
    相互之間接觸不到,就不會形成“對比”,就很難有人際關係上的歧視,至少不會讓外包方切實的感受到。
    國內這邊就不行了。
    這也太過分了!
    周不器從這兩段hr的通知也就能看出來了,所謂的“外包”,根本就不是把相關的業務外包出去,而是以臨時工的身份,把外包團隊的工作人員請到公司裏來!
    讓外包人員和正式員工在一起工作,平時工作在一起,就會形成了管理、製度和公司福利等各方麵的種種區別。
    這種區別對待,就是用工歧視!
    這跟美團的外賣小哥可不一樣。
    送外賣的小哥,也都是外包人員,可這裏有一個本質不同——就是不同圈子的切割。
    外賣小哥的圈子裏,都是外賣小哥,大家都是外包,身份平等。不會有的外包小哥是正式工,有的外賣小哥是臨時工,大家相處的時候有地位和待遇上的差別,大家的條件都是一樣的,平等交往,誰也別歧視誰。
    可是把外包人員跟正式員工混起來,在一個地方工作,這種不公的身份差距就會放大,這特麽的……簡直可以用傷天害理來形容了。
    第(2/3)頁
    第(3/3)頁
    周不器深吸了一口氣,問道:“怎麽會有這種事?”
    李俊道:“國內同行都這麽做。”
    “我記得,前幾年根本就沒有。”
    周不器前幾年主管紫微星的時候,也有外包業務,隻不過那是把部分業務承包出去,讓外邊的外包公司去做,而不是把外麵的外包團隊請到公司裏。
    李俊道:“現在跟以前不一樣了,以前的一個應屆畢業生,年薪總包有10萬塊錢,就已經是很優秀的員工了。現在的用工成本很高了,差不多點的應屆大學生,都得是20萬的年薪,那些拔尖的都得30萬的年薪總包,比社招的成本還大。”
    這就是經濟學裏的反向作用了。
    很多時候,現實情況跟認知中的情況都是相反的。
    漲工資,真的是好事嗎?
    你漲工資了,就意味著你離失業不遠了。
    工人們都希望漲工資,這些年,國內的工人們都在紛紛漲薪。
    表麵看,漲工資當然是好事。
    可背後還有市場經濟的無形作用力,工資是漲了,工作卻丟了……越來越多的製造業工廠,都開始往東南亞、印度那些用工成本更低的地方去搬。
    工人漲薪了,工作卻沒了。
    沒了工作怎麽辦?
    工人們為了工作,就隻能是主動降級,自己給自己來一刀,去爭取一個更低的薪酬,隻要能有工作就行,哪怕是做一些有人格羞辱的工作。
    加班、奮鬥者協議、低工資、沒福利、沒五險一金……這些其實都不嚴重,最嚴重的是找不到工作。
    被資本家剝削,的確很可惡。
    可是,比被資本家剝削更殘忍的事,是你想被資本家剝削,資本家卻不來剝削你了,人家根本不給你工作機會了。
    隻是沒想到,這才幾年啊,這種風氣就蔓延到互聯網領域裏了。
    很多優秀的年輕人之所以能夠忍受用工歧視,能夠接受外包崗的這種殘酷剝削的工作模式,主要就是因為剝削總比沒工作強。
    互聯網的整體薪酬在大漲。
    看起來很美很瘋狂。
    背後的情況,實際上是因為薪酬大漲,導致正式工的門檻大幅度的提高,導致更多的人淪落到了外包崗。
    周不器無法接受!
    d qq
    qq
    read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