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集 玉皇大帝

字數:16299   加入書籤

A+A-




    公元前557年,帝太甲駕崩,追贈廟號為商太宗。太甲是為中國曆史上第一位太宗,也是華夏文明史上,第一位擁有廟號之君。
    太甲所葬之處,眾說不一。今在濟南仲宮臥虎山水庫東南,有一座太甲山,雄踞錦繡、錦陽、錦雲三川匯流咽喉之處,環山皆泉。
    太甲死後,子沃丁即商王位。沃丁八年,亦即公元前550年,國相伊尹去世,卒年一百歲。商王命以天子之禮陪葬於亳都,奉祀為商元聖,與太祖商湯享受並祀殊榮。
    伊尹既死,沃丁四傳,以至太戊。
    太戊在伊陟、巫鹹輔佐之下,商朝中興,諸侯歸順。
    國力昌盛之餘,太戊便思長壽。
    太戊:朕嚐聞昔時有嫦娥奔月,此事有諸
    伊陟:故老相傳之事,未見其實,亦難證其偽。陛下問此為何
    太戊:若此說為實,則知西王母之處,必有長生不死之藥。
    伊陟:風聞之事,陛下不必當真。西王母由來,出自《山海經大荒西經》,其載曰:西王母穴處昆侖之丘。其狀如人,豹尾虎齒而善嘯,蓬發戴勝,是司天之厲及五殘。如此說來西王母並非人類,更非仙家,求他何來
    太戊:不然。朕聞西王母是西華至妙之氣化生,以主毓神元奧於渺葬之中,分大道醇精之氣,結氣成形。而成太陰之精,女仙之宗,與太陽之精東王公配匹,共理二氣,而育養天地,陶鈞萬物。天上地下,三界十方,女子登仙得道者,鹹所隸屬。另凡世上成仙之人,若進入天庭,都要先見西王母,然後才能進入三清之境,拜見元始天尊。
    巫鹹:便果有此事,但仙凡阻隔,難以相見,願陛下息此妄念。
    太戊:西王母統管天界,並掌人間帝王興亡,實是有據可查,有何阻隔
    巫鹹、伊陟:臣等孤陋,願聞其實據。
    太戊:據上古史載,黃帝討伐蚩尤,九戰九敗,歸太山之上,仰天歎息,誌氣頹喪。西王母聽到軒轅氏歎息之聲,遂遣使者東至泰山,授以真符;又命九天玄女,授以三宮五意,陰陽之略,太乙遁甲六壬步鬥之術,陰符之機,靈寶五符五勝之文。黃帝細心研習,遂克蚩尤。當虞舜佐帝堯治事,王母複又遣使,授虞舜白玉環及神州地圖,遂使大舜建功立業。
    巫鹹:陛下博聞,臣等不及。
    伊陟:陛下……
    太戊:我欲求長生,有何差錯賢卿不必諫阻。
    伊陟見此,隻得閉口不言。
    太戊:即派侍臣王孟,齎持重寶,到西昆侖拜見王母,去求長生之方。
    王孟領命,於是辭帝出京,向西而去。早有千裏眼與順風耳立於南天門外,將此事探聽清楚,急返回靈霄殿上,告知玉皇大帝。
    靈宵殿上,紫氣繚繞,仙樂聲聲。張玉皇奉鴻鈞老祖之命,隆重舉行就任玉皇大典,組建天廷架構,奉行無上神職,管攝天、地、人三界。
    手下群臣,分班站立侍奉,乃盤古開天辟地後所化星辰,按周天布列,稱為二十八宿。
    畫外音:玉皇大帝形象,來源於人類原始天體崇拜,成型於道教神仙體係。玉帝聖號,崇自浩劫前,中古複尊上,重稱讚耳。世主好道,感玄恩,各就所見聞,所皈重,隨其彰著,敬上諸神之號,以定稱謂。
    觀禮嘉賓,以太上老君為尊,率領東王公、西王母、南祝融、北共工,獻禮朝賀。
    太上老君:今玉帝登基,普天同慶。貧道願為玉帝上號,可稱昊天金闕無上至尊自然妙有彌羅至真玉皇上帝,又曰玄穹高上玉皇大帝,主宰諸天,永不毀淪。
    東王公:請問老郡,玉帝職司為何
    太上老君:主宰諸天,支配日、月、風、雨等自然變化,執掌人間禍福、生死、壽夭、吉凶,乃是天地之間及普羅萬世,最高神祗是也。
    西王母:某居西天,孤陋寡聞。請問老君,玉帝來曆如何
    太上老君:其乃創世神盤古轉世,位比三皇,並肩五帝。上古之時,下界西方有個光嚴妙樂國。國王淨德老年無子,夢太上道君抱嬰賜與王後,夢醒有孕。懷胎一年,於丙午歲正月九日午時,王子誕生於王宮。太子長大後繼承王位,不久舍國出家,去普明香嚴山中修道,功成超度。經過三千劫數,始證金仙;又過億劫,始證玉帝功果。
    東王公、西王母:善哉善哉,果然來曆非凡。
    南祝融:請問老君,玉帝神通如何
    太上老君:玉皇是為眾神之王,居住昊天金闕彌羅天宮,妙相莊嚴,法身無上,統禦諸天;又綜領萬聖,主宰宇宙,開化萬天,行天之道,布天之德,造化萬物,濟度群生,權衡三界,統禦萬靈,無量度人,為天界至尊之神,萬天帝王。
    北共工:請問老君,我等今日之會,有何名目
    太上老君:今日乃是正月初九,玉皇登基為帝,自此三界、十方,四生、六道,一切陰陽禍福,即有管束。既是如此聖誕吉期,我等此會可稱作玉皇會,共證開天辟地盛事。諸公宜傳言各路神仙,此後每年今日,都要隆重慶賀。
    東王公、西王母、南祝融、北共工:善哉善哉,我等遵命。
    據民間傳說,玉皇大帝名叫張有仁,原籍陝州下轄陝縣富陽村(今三門峽湖濱區)。
    張有仁自幼便懷濟世救人誌向,學道修行,曆經磨難,終成真仙。六月初十,九條青龍從天而降,張有仁及妻楊回,並七個女兒一同乘駕青龍登天。張有仁登上玉皇大帝寶座,按受諸神群仙朝賀。乃下敕旨,封其妻號為王母娘娘,七個女兒,皆封仙子,便是七仙女。
    至今陝縣富陽村中,還有離母台、留兒窪兩處古跡遺址;另在三門峽市區東南三十裏處,塬頭上尚有玉皇天爺廟,北瀕襇河,南依乾山。
    鏡頭閃回,千裏眼、順風耳上殿奏報。
    千裏眼:報陛下,人間商王太戊,派臣子王孟出離商都,前往西昆侖去訖。
    玉帝:所為何事
    順風耳:為臣聽得清楚,商王欲求長生不老,故派王孟前往昆侖,向西王母求藥。
    玉帝:人心苦不知足。既享帝王之無邊福分,卻又想壽與天齊。則果如此,焉有朝代更替,道德興廢前番隻為獎賞大羿射日之功,王母賜以不死之藥,便鬧出逄蒙盜藥,嫦娥奔月之事,至今此案尚未曾有個了結。太戊何人,敢有這個奢望
    太上老君:西王母向來心善,恐經不起人間帝王苦求。
    西王母:老君此言甚是。便請老君出個主意,怎生回絕他便好
    太上老君:此事容易,隻休使那太戊使者王孟到達昆侖,見到娘娘,便就是了。王孟難至西天,也便斷了後世妄求長生者念頭。
    玉帝:老君此計甚善,著即施行,不可遲誤。太白金星何在
    太白金星:臣在。
    玉帝:卿立即下界,阻住王孟去路,休使其西達昆侖。
    太白金星:喏!
    太白金星奉命,駕雲頭出離南天門,到至黃河上遊,關中高原上空。
    早見下麵官道之上,王孟駕車,逶迤往西而來,隻管低頭趲路,並不抬頭望天。
    太白金星暗自點頭,將大袖一揮,化作一片山林,擋住王孟去路。
    王孟隻一頭紮入山林之中,在裏麵兜轉,不能得出。三五日內,便即斷糧受困,駕車乘騎也被猛虎擄去吞吃。王孟自此隻能住在荒山,采果為食,割樹為衣,再也走不出去。
    太白金星立在空中,見到此狀,知道完成任務,由是回轉天宮,向玉皇大帝交旨。
    玉帝:王孟其人,卿怎生措置
    太白金星:不過十日,其自然凍餓而死,陛下何憂。
    玉帝:不可。三界萬物生靈,皆我臣民,豈可妄殺,以幹天和。太上老君,憫其王孟尚未成婚,沒有後代,請展神通,消此殺孽則個。
    太上老君:此事易耳,貧道遵命。
    太上老君出離南天門,足踏祥雲,在空中施展神通,向下界揮動佛塵。
    王孟正在睡夢之中,忽夢到玉皇大帝傳旨,賜其二子。於是王孟後背裂開,兩個孩兒各從背肋間跳出。
    二子出生以後,王孟便即去世。王孟二子生活在叢林之中,不能婚配,玉帝也請太上老君重施故技,待其年老之時,使其二子在睡夢之中生出後代。因為王孟後代都是男子,年長月久,便成一國,稱為丈夫國。
    商王太戊久候王孟不回,在位七十五年之後壽終正寢,就此駕崩。雖然未得長生,但亦是商朝在位時間最長一位君主。
    曆史真相:商王太戊派王孟為使,向西王母求藥之事大抵渺渺,不可當真。但從此傳說可以猜測,早在太戊時期,商朝大概便與昆侖山下西戎部落有所來往。
    太戊死後,葬於太戊陵(今河南內黃縣亳城鄉劉次範村),子中丁繼位。
    仲丁元年,將都城從亳西遷到囂,便是如今河南鄭州。
    東南夷族興起,仲丁六年進攻商朝,仲丁出兵將其藍夷部落擊退,商朝雖然最終獲勝,但本身勢力亦受重創。
    仲丁在位十三年去世,弟外壬奪位,首開搶奪帝位先例。
    外壬死後,再傳七帝,至祖丁之子陽甲。
    陽甲在位,商朝內亂不止,貴族之間相互殘殺,商朝自此衰落,諸侯不朝。
    百年以來,曆經仲丁、外壬、河亶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陽甲九王,諸父子兄弟、叔侄之間彼此爭奪王位,動亂不休,史稱“九世之亂”。
    “九世之亂”期間,商都先後從亳遷到囂,再到相,再到耿,又到邢,後又到庇,然後到奄,此時又回到亳,費時一百年,畫就一個大圈。
    便在商都不斷遷徙之中,商朝對周邊部族影響力大為減弱,北方戎族和東方夷族發展壯大。自此殷商帝國控製力便被限製在中土地區,而東夷則成為努力征服對象。
    陽甲帝逝世,弟盤庚繼位,自奄地南渡黃河,重回成湯故居亳都。
    盤庚複歸舊都,發現宗室內部愈亂,兼且東麵諸夷不安,於是再次準備遷都。
    盤庚:為擺脫困境,避免自然災害,朕經過翔實調查,決定遷都到殷(今安陽小屯村)。卿等公議,可速作決斷。
    眾臣:今方歸故國,因何又要北渡,放棄成湯祖業
    盤庚:你等不知,殷邑土地肥沃,建都農耕,都遠勝於亳,此其一也;北遷以後,王室、貴族眾誌成城,內亂既止,此其二也;殷地遠離東夷,可避其攻擊,都城安全,遠離外敵幹擾,利於統治天下,此其三也。趨利避害,有何不可
    眾臣聞此,雖然無話可駁,但多數貴族貪圖安逸,不願搬遷。部分貴族見王意已決,甚至煽動平民反對遷都,聚眾喧鬧。
    盤庚並不動搖,命聚群臣於宮外,樹起兩麵大旗,右書“天命”,左書“先王”。
    盤庚:遷都是為安定國家之計,並非出某私意。你等不解我苦心,無謂驚慌;且挑唆百姓,欲改變我意,實為愚蠢之策。
    傳旨官:奉天子誥書,宣諭部族。有不吉不迪,顛越不恭,暫遇奸宄,我乃劓殄滅之;無遺育,無俾易種於茲新邑!
    誥命即下,盤庚終於挫敗反對勢力,帶領平民奴隸北渡黃河,搬遷到殷。遷殷之後,盤庚重申嚴令。
    傳旨官:奉天子誥命,無有遠邇,用罪伐厥死,用德彰厥善!
    貴族:王命何意
    傳旨官:王誥甚明,即不管血緣遠近,犯罪便即處死,立功即行封賞。在朝廷之中,天子升殺予奪,掌握絕對權威。
    通過遷都,鎮壓異己,商王權威就此上升,豪強貴族氣焰稍斂。因盤庚態度強硬,手段果決,故此民心始安,局麵平定。從此商都永久固定在殷,政治穩定,經濟文化繁榮。故自盤庚以後,商朝又稱作殷商。盤庚遵循商湯德政,諸侯都來朝見,商朝得以中興。
    盤庚死後,弟小辛繼承王位。小辛死後,弟小乙繼位。小乙死後,由子武丁繼位。
    武丁在位,夜夢聖人,自稱名說。
    武丁按其形貌觀察群臣,發現都非夢中所見。於是親自畫下夢中聖人容貌,派百官手持畫像,各處尋找。使官來到傅險之地,遍查築路工役,發現一人酷似畫像中人。
    使官:兀那役卒,停下板築,前來回話。
    群役聞聲,齊都回頭。使官以手指向其中一人:說的是你。
    那人放下築版,上前向使官施禮。
    使官:何姓,何氏,何名,何方人氏
    役人:無有姓氏,賤名為說,便是傅險之人。
    使官:陛下夢中聖人,正是名說,既如此,可指地為姓,名曰傅說。
    傅說:多謝大人賜姓。
    役吏聞此,大驚失色,齊向傅說拜倒。使官大喜,便與傅說更換衣服,將其車載以歸,帶回殷都,來見商王。傅說上殿參駕,武丁見之,大喜若狂。
    武丁:我夢中所見,正是此人。此乃天降聖人,來助我興商者,可為國中宰相。
    貴族:陛下不可。我國中宰相,豈可以苦力奴隸當之
    武丁:此非爾等所知,休得多言!
    武丁即封傅說為相,並率百官前往太廟,祭祀先祖成湯。祭禮未畢,忽見有一隻野雞飛來,登上鼎耳,鳴叫不已。武丁見此大懼。
    武丁:此非先祖不滿我所為,故遣野雉前來訓斥乎
    大臣祖己:君王自即位以來,三年不言,故今被先祖戒之。但陛下隻要一心為民,皆承天意治國,祭祀有常,天必佑之。
    武丁:善哉,賢卿此言!
    祭祀還宮,武丁便始修明政事,重用甘盤、傅說、祖己,推行德政。
    祖己:先帝之時,諸夷皆叛。今國都北部、西部,有朔方、羌方、土方、鬼方四個方國,不肯歸附納貢,且常入侵,擄掠牛羊財物。依臣之計,陛下當親征伐之。
    武丁準奏,遂遣將發兵,以傅說為帥,征服朔方;又親自統兵出征,再將土方征服。兩戰獲勝,武丁信心大增,遂再發大軍向西,仍以傅說為帥,前往平定鬼方。
    鬼方是渭水以北遊牧民族,活動迄至蒙古戈壁之間。商人稱為鬼方,周人稱翟,宗周之際稱儼猶,春秋後則始謂戎,繼而曰狄;戰國以後又稱為胡,直至秦漢,便稱匈奴。
    傅說率兵至於汾水穀地平原,一舉擊潰鬼方宗主部係,並驅其殘部逃至大河以西。因俘降大量鬼方部眾,皆命遷到殷都以北不足百裏之地,封為鬼國;又在汾水穀地封建唐、霍二國,以防禦鬼方殘部。所獲懷姓九宗,賜給唐、霍二國君侯,命其就地役使。
    高宗武丁三年征克鬼方,繼而調動一萬三千人眾,征伐羌方。
    諸羌分布於今青海東南、內蒙古西南、甘肅大部、四川北部,以及山西西北部;部落種類很多,互不統屬,地廣人眾,十分強大。其中北羌、馬羌兩部勢力最強。
    畫外音:據卜辭記載,武丁對羌方戰爭,以輾壓之勢大獲全勝,俘獲羌方部眾上千。武丁複統兵南征,深入荊楚;還出兵征伐夷方、巴方、蜀方,以及虎方等族。
    傅說屢戰屢勝,平定四方,由是班師還朝,整飭朝綱。
    傅說:蒼天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陛下祭祀時當減少貢品,以為諸侯榜樣。
    武丁:卿言甚善。許卿先從王室開刀,整治**,大力推行新政。
    傅說奉命,於是極盡文韜武略才華,很快便使朝廷內外秩序井然。國內恢複生機,便積極與周邊方國修好關係,嚴懲敢於冒犯諸侯。殷商國勢由此複興,成為世界第一強國。
    畫外音:傅說非但是商王武丁最主要輔相,兼以思想理論精辟深刻,行政光輝業績,因而被稱為我國曆史上最早聖人。其與東周時代聖人孔子,在上古三代各以突出貢獻,在當時及後世產生廣泛深遠影響。孔子評價傅說是一代名相,見德之有報;莊子也極為推崇,曆曆在案。傅說輔助武丁複興殷商,厥功甚偉,據說死後升天,化為星辰,名為傅說星。
    《左傳僖公五年》雲:“鶉之賁賁,天策焞焞。”杜預注曰:“天策,傅說星。”孔穎達《正義》也雲:“天策,傅說星,《史記天官書》之文。”證明傅說星又名天策星。古代曆史人物,死後化為星辰者極不多見,不過就是傅說、王良(造父)二人而已。
    武丁正妻婦好,乃是中國有史記載以來第一員女將。婦好原為北部方國公主,嫁給武丁之後,在對外係列戰爭中,多次受命征集兵員,率軍征戰沙場。曾統兵萬餘攻打羌方,並指揮對土方、巴方、夷方等重大作戰,名將沚?、侯告,便常在其麾下。
    對巴方作戰中,婦好率沚?布陣設伏,斷敵退路;武丁自東麵擊潰巴方軍,將其驅入伏地,被婦好予以殲滅。是為中國戰爭史載最早伏擊戰,出此第一女將手筆。
    婦好身為商王正妻,還經常受命主持祭天、祭先祖、祭神泉等各類祭典,又任占卜之官。深受武丁寵幸,被封外地,擔負守土、從征重任。婦好因連年征戰,創傷複發而死,終年三十三歲。其去世之後,武丁悲痛不已,追諡曰辛,商朝後人尊稱為母辛,或後母辛。
    婦好雖是商王武丁之妻,但並不依附商王,有獨葬大墓,且享拜祭隆禮。此舉非但在商朝,縱觀中國三千年信史,亦是非常罕見。
    六百年商朝曆史,武功以武丁時代最盛。武丁通過係列戰爭,將版圖擴大數倍,而為武丁帶兵大將,男為阿衡傅說,女即王後婦好。因高宗身邊侍姬眾多,婦好不屑與其她姬妾爭風吃醋,便極少居住國都,而是時常待在自己封地。婦好身為帝後,擁有自己封地、財產以及軍隊,縱觀中國曆史,亦隻見於商朝武丁一代,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武丁妻妾兼為女將者,除婦好之外,還有一位婦妌,也曾多次率師遠征,同時為武丁管理農業、內政,被封在井方,就是如今河北邢台。如此史話,亦足令人驚奇。
    婦好死後,武丁因迷信鬼神,崇尚天命,於是喜為愛妻操持冥婚,常將婦好魂靈賜配前代先王,以及聖賢。婦好墓出土青銅鉞兩件,其中一件大鉞,僅其頭部便重達十八斤。後世便有人據此傳說婦好臂力驚人,擅長手持兩柄大鉞,以此衝鋒陷陣。
    武丁五十九年,西華蝗災。商王率群臣前往體察民情,因積勞成疾病逝。
    群臣依照遺囑,將武丁葬於西華。
    武丁駕崩之後,次子祖庚即位為王。祖庚不負眾望,全麵繼承武丁中興事業,積極開拓,遵行禮製。在其統治數年間,商代經濟文化繁榮,國力十分強盛。
    祖庚為表對母親孝心,命人鑄造後母戊鼎,其後舉世聞名。
    祖庚雖然英武有為,可惜不壽,在位七年便即病死,三弟祖甲被眾臣請回帝都,繼承君位。祖甲曾經生活民間,因此了解平民疾苦,即位後大力限製貴族對人民榨取掠奪。
    畫外音:在武丁、祖庚、祖甲統治百餘年間,是為商代中興極盛之期。這一時期,商朝國威遠播四方,且以青銅為代表,故稱青銅時代,造就非常輝煌中原文明。然而便在祖甲執政後期,西戎部落漸漸興起,開始不服商朝控製,領導部族奮起反抗。
    祖甲死後,子廩辛即位。羌方在陝甘一帶重又崛起,屢犯商朝。
    廩辛大怒,出兵征伐。
    廩辛:全麵謀劃,精細布置,兵分三路,誓滅羌方。第一路,命戍軍暫避敵鋒,固守相持,待機而動;第二路,組織國中精銳適時增援,自側翼抗擊羌方進犯;第三路,征調衛、虎、受諸部,出兵相助,攻敵之背。
    諸臣:喏!
    戰鼓如雷,號角長鳴,旌旗蔽日,戈戟如林。
    兩兵相交,經過激戰,商軍先打散蠶叢氏部落,射殺其首領,並派逐、何等五族戍守。但羌方仗其馬快逃遁,主力未被攻滅。
    畫外音:廩辛之時,農耕技術漸漸成熟,井田漸漸成型。此時農具仍以石、骨及蚌製為主,但已發明青銅工具。當時農業生產規模相當龐大,農作物已有粟,黍,稻,麥、菽等,五穀俱全。還飼養六畜,主要用於祭祀及貴族食用。在殷墟和鄭州商城遺址,有為王室專用青銅器鑄造作坊。工匠世代從事製作,專精技藝,分工細致,技藝水平之高世所罕見。商業此時也有一定程度發展,交易使用海貝、骨貝、玉貝、銅貝,作為貨幣。
    廩辛崩逝,弟庚丁繼立。
    庚丁在位期間,對羌族部落進行多次討伐,擒殺諸羌方伯,商朝威勢不減。
    然而及至晚年,庚丁寵信巫師,以致巫教勢力大增。
    巫教假托黃帝為始祖,更從《山海經》中請出帝江、玄冥、後土、句芒、蓐收、共工、祝融、燭九陰、良強、奢比屍、天吳、龠茲十二魔怪,稱為“十二祖巫”。
    庚丁信奉巫教,致使朝廷之內烏煙瘴氣,正氣不申。
    庚丁去世,子武乙繼位,是為商朝第二十八任國君。
    武乙從不信神,見朝廷崇巫之風大盛,因此不喜,便欲糾此風氣,掃神除鬼。
    武乙:朕觀眾卿崇巫佞神,心中有惑。三界之中,果有天神存乎
    眾臣:古人雲,舉頭三尺有神靈,陛下休疑。
    武乙:既是如此,我亦信其有之。卿等來看!
    武乙向近侍點頭示意,近侍立時奉上一個人偶,上刻“天神”二字。群臣與內宮嬪妃見之大喜,以為此位新君與先王一般,也是信奉巫覡者。
    眾臣:陛下聖明,天神必佑。
    武乙:既是信有天神,且無所不能,則我請與天神對弈,眾卿可做評判。
    近侍聞命,即將人偶擺在天子對麵,案上放置棋枰,兩麵各置黑白棋子。眾臣皆都目瞪口呆,不知天子之意。
    武乙:你眾卿有善弈者,可代天神與我手談。若是朕輸,便罰喝酒;若是天神輸了,人偶不能飲酒,則由我唾麵,或是責打。
    眾臣聞言大驚,但又不能承認世間無神,於是隻得推出精於圍棋者,上前與天子對弈。武乙棋藝卓絕,眾卿與其車**戰,兀自輸多贏少。由此數盤對弈下來,“天神”受盡淩辱,臉麵無存。武乙見眾臣及內宮嬪仆皆都麵如土色,俱各無辭以對,於是大喜。
    武乙大贏三日,眾卿皆非對手,於是替天神俯首認輸。
    第四日上,武乙率群臣出殿,皆列於午門之外。
    武乙:眾卿請看,那天上乃是何物
    眾臣聞言抬頭仰麵,見高杆上懸掛一個皮袋,鼓鼓囊囊,未知裏麵所裝何物。
    眾臣:我等著實不知,尚請陛下明示。
    武乙:此物既高懸空中,實乃天神也。朕今顯示一個手段,使你眾卿見識。
    眾臣不知那皮袋中裝滿獸血,皆都仰麵呆視。近侍會意,跪呈鐵胎寶弓,狼牙利矢。
    武乙接過,搭矢在弦,引弓而發,朝天射那皮袋。
    好箭!隻見弓開如滿月,箭去似流星,正中那高懸於空中皮袋,於是腥風血雨,血灑漫天。在下仰觀群臣,頭上俱都淋著,實可謂是“狗血淋頭”。武乙哈哈大笑,得意至極。
    武乙:古有大羿射日,寡人此謂射天。其天神何知又有何懼還不是被我射中,鮮血灑地,淋了眾卿滿身!
    射天已罷,武乙宣布散班,徑回內宮。
    群臣無語而散,途中交頭接耳,皆謂武乙昏庸無道。
    畫外音:如此數年之後,天神在朝廷及民間皆都威信大減,由此國內巫道漸息。商王武乙當是中國史上第一位無神論者,可謂大智大勇,撥亂反正第一人。
    武乙三年,西伯部落古公亶父遣使來朝,要求歸附,並呈特產貢獻。
    武乙:貴使,你那部落首領,是何來曆
    岐使:我家首領古公亶父,乃後稷第十二代孫,公劉九世孫。
    武乙:朕曾聞公劉名號,其有何能卿試言之。
    岐使:其為我家主公亶父九世祖,姬姓名劉,乃是不窋之孫,姬鞠之子;曾祖姬棄被帝舜封在邰地,稱為後稷,主管農業。因夏王太康廢棄農官,不窋因而失去官職,到戎狄部族存身。公劉在戎狄遊牧地區長大,但不忘農耕,便常騎馬向東,尋找水草豐美之處,以使部族重操舊業。有術士自東方而來,向姬公劉進言,說關中沃野,有山似鳳,可旺部族。公劉從之,遂引族人離開戎狄之地向東,至岐山之地止宿,安營紮寨。
    武乙:那岐原乃為不毛之地,你部族如何營生,以至九世
    岐使:公劉率部整治農田,刀耕火種,倒也頗能過活。又涉渭水采礦,取礪取鍛,改進生產工具。公劉成婚之時,見有十雀飛落院中,以為吉祥,便以麻雀作為部落圖騰。其後又馴服野豬,使部族時常有肉可食;更取涇河之水,配以麥粉,製作玉麵,使民無饑。又利用長武高原溝壑,鑿洞而居,部眾就此免受野獸襲擊,得以安居。
    武乙:賢哉,善哉,姬公劉也。汝主亶父既為聖賢之後,且知敬禮上邦,自求歸附我大商,朕甚喜慰,便將岐邑之地賜予汝主,以使你族人定居於此,永為商翼。
    岐使:臣代我主,感謝陛下天恩!
    亶父既受商王賜封,遂引姬氏族人在岐山周原建國,修築城邑房屋,設立官吏,開墾荒地,發展農業生產。因地處周原,亶公便定國號為周,史稱其為周太王。由此周人打破戎狄包圍,加強與附近各部落交往,東聯強殷,西抗諸戎,發展生產,增強國力。
    周太王生有三子,長子太伯,次子仲雍,三子季曆。
    季曆最為賢明,娶摯國女太妊為正妻,生子名昌。
    姬昌出生之際,祥雲繞宅,滿室生香,多有聖瑞之兆。祖父姬公亶甚喜,大為讚歎。
    周太王:我後世中若有成就大事者,概是此孫姬昌乎
    長子太伯及次子仲雍聞說此言,退而私語。
    太伯:弟聞適才父親之語乎
    仲雍:一字不差,悉皆聞之。兄長何意
    太伯:父親此言,是欲立季曆為嗣,以便將來能傳位於姬昌也。而三弟大賢,必不肯從,以致父王為難。為免生禍亂,我願率子嗣家人,遠走避位。
    仲雍:賢哉長兄,與我心有戚戚焉。小弟不才,願隨兄長同走。
    二人商量已畢,當夜便率家人悄悄出都,相約一起逃到荊蠻地區。
    數月之後,太伯與仲雍到至荊寨,就此安家落戶。又過半年,並按當地風俗,率領家人身刺花紋,剪短頭發;又過半年,兄弟二人複在彼處娶妻生子,另立部族。
    商王武乙二十二年,周太王姬亶病逝。周太王既崩,二兄遠走,季曆便成唯一嗣子,由此繼立周公之位。
    周公季曆三年,發兵攻伐鄰國畢程氏,一戰獲勝,畢程國便為周人所有。其後又伐西方義渠氏,將其國君擒獲。義渠部族乃是匈奴前身,自此便成岐周附屬方國。
    武乙三十四年,季曆主動前往朝拜武乙。
    武乙甚喜,封季曆為西伯,使為商朝西部屏藩。若遇西戎入侵,可以得專征伐,率西部諸方國共同抵禦諸戎。並賜給土地三十裏,玉十對,馬八匹,以示拉攏。
    季曆既受王命,便即出兵征討鬼戎,俘獲狄族首領二十人,儼然便成為西方小霸。
    武乙三十五年,商王西巡,獵於渭河平原。晴天白日,忽然天空中巨響,下來一個霹靂,正好擊中武乙頭部。武乙大叫一聲,當場摔下馬來,倒地身亡。
    曆史真相:此是有史記載第一位被“天打雷劈”致死天子,獨一無二。不論商王死法離奇與否,則隻因其死於岐周領地,內中恐怕大有蹊蹺。由是推測,武乙聞說季曆擊敗鬼方,大為震驚,由此借巡視為名,去考察姬周虛實,便被季曆害死。
    此因周季曆當時正在全力譾商,恐被武王識破自己野心,故使人暗殺之,卻假托雷神貫頂,以掩天下耳目。但有學者認為,商王當時是帶重兵前往,被人暗殺而不覺察,此事絕不可能。若以科學曆史觀推論,因武乙晚年經常用兵於渭水流域,則其極有可能死於征伐西方部落之戰,或在回師途中,因傷重複發而亡。
    武乙去世後,子文丁繼位。文丁雖知父親之死疑點重重,但無確鑿證據,故此不但不對周人問罪,反而支持季曆出兵攻打戎狄。須知戎狄既是商敵,更是岐周威脅,文丁當然樂於兩虎相爭。季曆奉商王之命,遂率大軍渡過黃河,攻打燕京之戎(今山西祁縣)。
    燕京戎非常強悍,奮力抗擊,周軍大敗。季曆並不氣餒,文丁四年又攻餘吾之戎(今山西長治),攻克餘吾,收為西周屬國。
    季曆向商王報捷,太丁嘉封季曆為牧師,更許以征伐大權,望其幫助商朝安定邊陲。季曆又征始呼戎,再將始呼戎納為屬國。過數年再次打敗翳徒戎,俘其首領三人,再次向商王獻捷。文丁感到恐懼,但不動聲色,並賜以圭瓚、積匕作為犒賞,以解其戒備之心。季曆辭王出宮,準備返周,文丁突發兵馬包圍館驛,囚禁季曆,不使歸國。季曆無辜被禁,一氣之下絕食抗爭,未料弄假成真,最後死在殷商行都朝歌。
    季曆去世,子姬昌即位,繼承西伯爵位。
    西伯姬昌即位之後,晝夜苦思報複商朝之計。
    文丁殺季曆,非但沒能阻止周人發展,反為商朝樹一勁敵,周人與商朝就此矛盾加深。自此之後,商朝連遭自然災害,王畿地區洹水一日三絕,國力日漸衰弱。
    文丁在位十一年,公元前02年因病駕崩,子帝乙即位。
    帝乙子羨,繼位之時,商朝國勢已經趨於沒落。帝乙二年,西周伯以報父仇為由,率部攻打商朝。當時江淮昆夷強盛,亦準備進攻商朝;帝乙遣南仲為將,率軍向南抵禦昆夷。東夷人方部落再次發動叛亂,由此諸夷並起。帝乙為免於東西受敵,便將女兒殷小妹嫁給西伯姬昌,並歸還季曆屍骨,替先父文丁向周人致歉。(本集完)